慶喜與美賀子(講談社、林真理子(日语:林真理子)著) 孤高的月將 德川慶喜(學研、岳真也(日语:岳真也)著) 予德川慶喜公的斬奸狀(光文社、須田狗一著) 影視劇 建国史 尊王攘夷(日语:建国史 尊王攘夷)(1927年、日活、演:桂武男(日语:桂武男)) 維新之曲(日语:維新の曲)(1942年、大映、演:嵐寬壽郎(日语:嵐寛寿郎))...
23 KB (3,013 words) - 12:35, 10 November 2024
天璋院篤姬(講談社、宮尾登美子著) 天璋院敬子(雙葉社、梅本育子(日语:梅本育子)著) 幕末之尼將軍-篤姬(NHK出版、童門冬二(日语:童門冬二)著) 建国史 尊王攘夷(日语:建国史 尊王攘夷)(1927年、日活、演:川上彌生(日语:川上彌生)) 朱雀門(1957年、大映、演:瀧花久子(日语:瀧花久子)) 大奧(1968年、KTV、演:三田佳子...
9 KB (1,180 words) - 02:54, 9 November 2024
井伊直弼(PHP研究所、德永真一郎(日语:徳永真一郎)著) 巨人傳說(講談社、野口武彦(日语:野口武彦)著) 影視劇 建国史 尊王攘夷(日语:建国史 尊王攘夷)(1927年、日活、演:大河内傳次郎(日语:大河内傳次郎)) 花之生涯(日语:花の生涯 彦根篇 江戸篇)(1953年、松竹、演:松本幸四郎(日语:松本白鸚...
16 KB (2,373 words) - 20:20, 26 July 2024
第15代將軍(日本末代征夷大將軍)德川慶喜的生父。他是水戶藩第七代藩主德川治紀的第三子。神號「押健男國之御楯命」、「奈里安紀良之命」。官至從三位權中納言,後追贈正一位大納言。 齊昭為強硬的尊王攘夷派,在藩政改革上十分成功,成為幕府末期的名主之一,但由於將軍繼嗣...
14 KB (2,107 words) - 20:18, 9 December 2023
17世紀初建立江戶幕府,並从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起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 1853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輿論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史稱「大政奉還」。1868年,明治天皇经由戊辰战争胜利施行明治維新整頓內政,富國強兵的政策主導近代日本的開端。1920...
78 KB (10,207 words) - 22:58, 5 March 2025
松平春嶽-被稱為「幕末四賢侯」的名君(PHP研究所、中島道子(日语:中島道子)著) 影視劇 建国史 尊王攘夷(日语:建国史 尊王攘夷)(1927年、日活、演:南光明(日语:南光明)) 維新之曲(日语:維新の曲)(1942年、大映、演:大国一公(日语:大国一公))...
13 KB (1,622 words) - 13:41, 2 February 2025
尊王攘夷的观念,春秋大义中的华夷之辩以礼乐衣冠作量度。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汉文化礼义和炎黄血统作标准。种族民族主义是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的其中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华夏文化随着中原王国的对外交流和扩张而传播,史...
198 KB (27,583 words) - 20:05, 18 April 2025
夷狄入侵華夏。諸侯需要團結一致,才不會被各個擊破。齊國管仲輔佐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外平夷狄,內制諸侯,讓諸侯尊王。聯合九國諸侯抵禦楚成王北伐,至此東周粗安。齊桓公之後,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與楚莊王先後崛起,《史記》稱春秋五霸。 周王室方面,周莊王時發生周公黑肩之亂。周公黑肩打算殺周莊王...
223 KB (36,582 words) - 21:43, 7 January 2025
史記·五帝本紀》的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司马迁论述,“国号”的确立是为了彰显君主的功绩和德行,所以五帝虽然是同姓一脉相承,却分别建立了不同的国号——黄帝建国号为“有熊”,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尧为“陶唐”,舜为“有虞”,禹建国号为“夏后”,契建国...
46 KB (3,107 words) - 12:48, 28 March 2025
中国历史年表 (category 中国史年表)
盟于召陵。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稱使?尊屈完也。曷為尊屈完?以當桓公也。其言盟于師、盟于召陵何?師在召陵也。師在召陵,則曷為再言盟?喜服楚也。何言乎喜服楚?楚有王者則後服,無王者則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帖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其言來何?與...
123 KB (18,483 words) - 11:19, 15 April 2025
莒国 (category 东夷)
君主。他们先后参加了中原各国的幾次会盟,外交上初步活跃。 晋文公虽然也提出了尊王攘夷,却未在会盟中强烈的表现出来,所以莒国得以参加了有名的践土之盟。此时,齐国继续向东方讨伐。记载明确的是前600年伐莱国,占领根牟。莱国为东夷,根牟又在莒国的边境,所以齐国于前598年及前596年有两次侵略莒的战争。《...
14 KB (2,081 words) - 02:43, 3 January 2025
廢得到唐太宗託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兒佳婦”王皇后與蕭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一時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當時武氏總攬大權,故眾人稱高宗、武氏為唐室的兩個皇帝。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無力治理政事,660年11月武氏开始臨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
55 KB (8,776 words) - 00:58, 18 April 2025
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應期,廓開大業。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漢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地過唐日。中宗孝宣皇帝搜揚俊乂,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邁三王,功高五帝,故卜年倍于夏商,卜世過於姬氏。而元成多僻,哀平短祚,賊臣王莽,滔天篡逆。我世祖光武皇帝誕資聖武,恢復鴻基,祀漢配天,不失舊物,俾三光晦而復明...
189 KB (27,276 words) - 03:40, 27 March 2025
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於庶品, 孰名資始之功。予一人底寧於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於戲!稱義而名,固非為之溢美﹔孚休惟永 ,尚不負於投艱。嘉與敷天,共隆大號! 至元八年一月十五日(1271年12月18日),《建国号诏》 『元史』卷二百八 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
109 KB (15,494 words) - 14:19, 23 March 2025
武士道 (category 日本軍事史)
建国之道,朝廷代表“文”,幕府代表“武”,这样,文武合一论就为水户学的尊皇论和公武合体论提供了思想基础。 江户末期的吉田松阴提倡尊奉天皇的武士道,极力主张武士的根本责任之一是尊王攘夷:“今之士名为武士,其本职在于平祸乱、攘夷...
23 KB (3,489 words) - 01:44, 23 February 2023
然如故。足利義滿設幕府於京都室町,稱室町幕府(1336年~1573年)。 在明治維新后,日本國内對蒙古帝国入侵日本的歷史進行了重新評價。在當時尊王攘夷論的史觀下,元征日本失敗不僅被政府支持的神道教渲染為「神風護國」;封建武士在對抗蒙古入侵者時頑强抵抗的表現也被宣傳為武士道的楷模。在此兩點宣傳影響下...
321 KB (46,615 words) - 17:30, 15 April 2025
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於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為健順五常之德,所謂性也。” 岡田英弘,譯者:陳心慧. 日本史的誕生:東亞視野下的日本建國史,原文名稱:日本史の誕生: 千三百年前の外圧が日本を作った. 八旗文化. 2016-10-05 [2019-02-25]. ISBN 9789869356220...
5 KB (780 words) - 14:22, 23 March 2025
也改用「日本國」國號,「大日本帝国」一詞走入歷史。 幕末時日本諸藩當中,以薩摩藩和長州藩最具政治上的影響力高喊高舉「攘夷」大旗,兩藩對於「開國」的幕府不滿,與朝廷聯手逼迫幕府轉向「攘夷」,繼而不惜主動挑起與西洋諸國的事端。薩摩與幕府對長州作戰,種下傳統武士的不滿加深日後武力討伐幕府的種子。1866年...
155 KB (20,258 words) - 13:19, 2 April 2025
2020年中國大陸電視劇《成化十四年》,蔡珩飾演明宪宗。 [在维基数据编辑] 《明史卷十三》,出自《明史》 《明史卷十四》,出自《明史》 《明史卷一》,出自《明史》 《明史卷二》,出自《明史》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明憲宗實錄》“英宗睿皇帝之长子,母今圣慈仁寿太皇太后,于丁卯十一月二日生。”...
48 KB (8,903 words) - 09:20, 3 March 2025
中智學)所造出來的词语,据称有“道義上的世界統一”之意義。大正2年(1915年)3月11日,國柱會機關報《国柱新聞》刊登的文章〈神武天皇的建国〉(神武天皇の建国)首次提及這一片語。早在1936年二二六兵变期间,大日本帝國陸軍皇道派军人的口号就有“使日本天赋之类,传遍八纮一宇”的说法。从中日战争直到...
7 KB (971 words) - 11:25, 13 March 2025
臺灣的棒球運動源於日本,而日本棒球運動則受美國影響甚深。。1906年3月,位於台北的「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次年改名為台灣總督府中學校,即今建國中學)在校長田中敬一的主導下,組成一支棒球隊,成為台灣史上第一支有史料可考的棒球隊。1921年,住在花蓮港街(今花蓮市)的棒球愛好者林桂興,召集附近的臺灣原住民少年,組成「高砂...
178 KB (22,909 words) - 15:22, 17 April 2025
景公於清除趙氏的第三年,即景公十九年(前581年)去世,其子厲公即位。其時,晉楚長期爭霸早已不是齊桓公和宋襄公時代以尊王攘夷為主要目的了,雙方對夾雜其中的中原諸侯國家爭奪得非常激烈。早在景公即位的第二年,楚莊王以鄭國親晉的名義圍攻鄭都新鄭十七天,鄭國以龜殼占卜得出的結果是不能求和。鄭人群集於宗廟前大哭,並預備遷...
133 KB (22,068 words) - 10:19, 12 March 2025
建国改國號為清,六月清军第三次入塞,盧象昇调任宣大总督抗清。由兵部侍郎王家桢继任五省总督,高迎祥等突围。高迎祥从子午谷进攻西安时兵败,被新任陕西巡抚孙传庭所杀。高迎祥残部投奔李自成,這時李自成被推为“闯王”,继续征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明史》称其为「闯贼」。...
43 KB (7,245 words) - 16:34, 27 March 2025
《朱子語類‧卷九十三》:「某嘗疑誅少正卯無此事,出於齊魯陋儒欲尊夫子之道,而造為之說。若果有之,則左氏記載當時人物甚詳,何故有一人如許勞攘,而略不及之?史傳間不足信事如此者甚多。」 《史記》衛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衛人亦致粟六萬。 《史記》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62 KB (8,919 words) - 10:23, 22 February 2025
建国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前203年(参见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网站),一说是前204年(参见《南越国史》,张荣芳 黄淼章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一说是前207年,参见《大越史记全书·外紀·赵纪》。 《史記·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傳·第五十三》載「呂嘉攻殺王...
10 KB (2,557 words) - 00:38, 13 May 2024
戍。”《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百姓疲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漢書·食貨志》記載:“至於始皇,遂並天下,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賦,發閭左之戍。” 《淮南子·氾論訓》:“(秦)發適戍,入芻稿,頭會箕賦。”《史記·張耳陳馀列傳》:“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百姓疲...
21 KB (3,917 words) - 06:22, 21 June 2023
film))》 艾利·馮·史托洛海姆 《红磨坊(英语:Moulin Rouge (1928 film))》 埃瓦爾德·安德烈·都彭(英语:E. A. Dupont) 日本電影十佳 《忠次旅日記第2部「信州血笑篇」》 伊藤大辅 《守護他的五位女人》 阿部丰 《建国史 尊王攘夷》 池田富保 《忠次旅日記...
94 KB (12,271 words) - 06:35, 18 April 2025
周瑜年少与孙策情同兄弟,稱總角之交,二十歲時與孙策渡過長江击败刘繇,嚴白虎,王朗等江東割據势力,随孙策平定江东。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還吳,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七年,曹操责权送质,周瑜劝谏孙权不纳质,希望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自重,确立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
57 KB (10,125 words) - 17:45, 28 February 2025
王,周王畿再度统一。春秋时代,周王室只能控制洛邑附近,王室内乱不断,诸侯相互征伐,外又有四方夷狄入侵。春秋五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诸侯抵御夷狄,以洛邑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得以存续。 战国时期,封建等级宗法制度已荡然无存。前403年,周威烈王...
81 KB (11,924 words) - 05:18, 18 January 2025
侧地带的治外法权,即满铁附属地。这些权力连同铁路及其支线转交给了满铁:1。为管理这一租借地,设立了关东都督府和满铁守备队,即后来的关东军,成为满洲国建国的工具。 1915年日本與中國北洋政府簽訂“二十一条”中,关东租借地租期延长至99年,即截止于1997年。 1932年由日本控制的满洲国成立后,日本...
25 KB (1,939 words) - 18:40, 8 November 2024
在蒙古被成吉思汗統一後,只有和成吉思汗有關係的黃金家族成員才能成為遊牧政體大汗,其餘的遊牧家族一概不認,蒙古帝國由成吉思汗建國開始到忽必烈在中原称帝为止的歷代大汗都需要庫力臺大會由各諸侯王和大臣選舉出來。 在蒙古帝國解體後,其他非黃金家族成員的遊牧統治者則會以迎娶黃金家族女子、證明自己受到黃金家族的許可...
6 KB (867 words) - 06:17, 12 August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