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中,物体的引力加速度是指由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在没有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任何质量的物体都会在引力场中得到同样的加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引力加速度约在 9.78米/平方秒与9.82米/平方秒之间,一般默认为标准值:9.80665米/平方秒。 一个质量为M的天体在空间某点所产生的引力加速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1 KB (180 words) - 11:29, 8 July 2023
重力加速度(英語: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是一個物體仅受重力作用的情況下所具有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會隨高度增加而下降。 假設一個質量為 m {\displaystyle m} 的質點與一質量為 M {\displaystyle M} 的均勻球體的距離為 r {\displaystyle...
4 KB (735 words) - 10:11, 3 July 2024
{\displaystyle m_{1}} 的加速度,在实际上并不取决于 m 1 {\displaystyle m_{1}} 的取值,即引力加速度大小僅与 m 2 {\displaystyle m_{2}} 和 r {\displaystyle r} 有关。 同样,引力加速度的向量式方程与其标量式方程相类似:...
14 KB (2,094 words) - 15:28, 2 July 2025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抗性”。物体的质量也决定了它对其他物体的引力强度。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重量”表示“質量”,但是在科学上,这两个词表示物质不同的属性(参见质量对重量)。 在物理上,质量通常指物质在以下的三个实验上证明等价的属性之一: 惯性质量 一个物体的惯性质量决定它受力时的加速度...
54 KB (8,320 words) - 07:26, 6 February 2025
,来求解微分方程。因此,加速度在进階理论中較少被用到。 运用到加速度的其中一个例子是等效原理,简单地说,它叙述了观测者不能在局部的区域内分辨出由加速度所产生的惯性力或由物体所产生的引力。比如,观测者站在地球上静止的电梯厢中向前方抛球,球会向下坠落,是因为地球的引力;而在远离任何星体的宇宙中的一个电梯厢,在以重力加速度 g...
39 KB (7,011 words) - 09:56, 4 July 2024
地球引力,又稱地球重力是因地球本身的質量,地球質量而自然具有的引力。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示符号為g,近似地等于9.81公尺每二次方秒或32英尺每二次方秒,意即當忽略空氣阻力時,一物體在地球上「自由下落」或雙方「距離接近」的加速度為9.81m/s2。簡而言之,一靜止物體下落一秒整後的移動速率為9.81m/s,兩秒後為19...
4 KB (505 words) - 11:29, 8 July 2023
特性。假設一個球形對稱的物體,對一特定位置的引力強度和物體質量成正比,和物體球心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一位置的引力場強度等於一物體放置在該位置時,受影響而產生的加速度。地球表面的自由落體加速度被表示为 g {\displaystyle g} ,可以用以下的標準重力表示:根據國際度量衡局(BIPM)的資料,標準重力為9...
17 KB (2,271 words) - 19:31, 3 July 2025
潮汐力 (category 引力)
R的方向平行。如果物體m本身是一個半徑為Δr的均匀球體,那麼所考慮的新粒子可能位於其表面上,至物體M的質心的距離為(R±∆r)。M在粒子處產生的引力加速度為 a → g = − r ^ G M ( R ± Δ r ) 2 {\displaystyle {\vec {a}}_{g}=-{\hat...
10 KB (1,397 words) - 07:38, 3 May 2024
加速度感測器、重力加速度感測器等等,是一種測量物體固有加速度的裝置。固有加速度是指物體相對於處於自由落体狀態的觀察者(即相對於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速度的變化率, rate of change)。固有加速度與坐標加速度不同,坐標加速度是相對於給定坐標系的加速度...
7 KB (940 words) - 03:55, 3 July 2025
g,质量m为1kg的物体,在受到1N的力时,获得的加速度是1 m s-2(约是重力加速度的10.2%)。 观察保龄球的球瓶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被保龄球撞倒,可以体会惯性的存在。球瓶受到的推力在水平方向,但保龄球的重力向下——体现为必须对其向上施力才能移离地面——兩者完全不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月球上的引力...
15 KB (2,350 words) - 16:47, 25 December 2024
等效原理 (category 加速度)
引力的鑰匙。」 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等同性定律等价于另一则断言,即引力场赋予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此物体本身的性质无关。在某个引力场中,牛顿的运动方程(完整形式)如下: (惯性质量) ⋅ {\displaystyle \cdot } (加速度) = {\displaystyle...
34 KB (6,564 words) - 00:21, 5 July 2025
根據套用了等效原理的廣義相對論表明,所有加速的參考坐標都會產生一個引力場。根據廣義相對論,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都是同等的。並非所有引力場都是“彎形的”或是“圓形的”,其實例如賽車或太空穿梭機情況中,引力場是“平坦的”。所有重力加速度都會形成引力時間膨脹。 對於一個主觀基準觀測者來看,一個加速中的盒子的公式是...
8 KB (1,551 words) - 19:31, 3 July 2025
\mathbf {F} =m\mathbf {a} \ ,} 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总外力、m为质点的质量,a则是参考系中静止的观察者测得的加速度。F是电磁力、引力以及核力这些“真实”的力的矢量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绕着某个轴以角速率Ω旋转的参考系(英语:rotating frame of reference)中,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为:...
43 KB (5,865 words) - 21:41, 3 July 2025
在廣義相對論裡,重力波是時空的漣漪。當投擲石頭到池塘裡時,會在池塘表面產生漣漪,從石頭入水的位置向外傳播。當帶質量物體呈加速度運動時,也會在時空產生漣漪,從該物體位置向外傳播,這种時空的漣漪就是重力波。由於廣義相對論限制了引力相互作用的傳播速度為光速,因此兩個宇宙物體間萬有引力的感應會產生重力波的現象,我們可以想像在平面...
113 KB (14,726 words) - 16:36, 15 May 2025
廣義相對論 (section 引力时间膨胀和引力红移)
引力场中,还是处于一艘无引力作用但正在加速的火箭裡(加速度等于地球引力场的重力加速度);而作为对比,处于电磁场中的带电小球运动和加速参考系中的小球运动则是可以通过不同小球携带不同的电量来区分的。而由于引力场在空间中存在分布的变化,弱等效原理需要加上局域的条件,即在足够小的时空区域内引力...
154 KB (19,423 words) - 09:21, 25 June 2025
牛頓是一個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它是由kg·m·s−2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導出。1牛頓等於要使質量1千克物體的加速度為1 m/s2時,所需要的力。利用因次分析,因為 F=ma(force(力)= mass(質量)× acceleration(加速度)),將質量及加速度的單位相乘,即可得到牛頓和基本單位之間的關係。 一牛頓是一個大約102克(1⁄9...
4 KB (491 words) - 18:48, 4 July 2025
時間膨脹 (section 以固定加速度前進時的時間膨脹)
在廣義相對論中,在引力場中擁有較低勢能的時鐘都走得較慢。這種引力時間膨脹效應在本條目中只會被略略帶過,在主條目中會有更詳細的討論(另見:引力紅移)。 狹義相對論中,時間膨脹效應是相互性的:從任何一個時鐘觀測,都是覺得對方的時鐘走慢了(當然我們假定兩者在觀測對方時都沒有加速度)。 相反,引力...
20 KB (3,588 words) - 09:03, 7 June 2025
马赫原理 (category 引力)
马赫原理是指物体的运动不是绝对空间中的绝对运动,而是相对于宇宙中其他物质的相对运动,因而不仅速度是相对的,加速度也是相对的,在非惯性系中物体所受的惯性力不是“虚拟的”,而是一种引力的表现,是宇宙中其他物质对该物体的总作用;物体的惯性不是物体自身的属性,而是宇宙中其他物质作用的结果。...
655 bytes (82 words) - 11:32, 8 July 2023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section 加速度形式的牛頓第二定律)
加速度,可以按照加速度比率公式計算出標量常數 k B A {\displaystyle k_{BA}} 。再舉一個例子,當兩個物體A、B在進行克卜勒二體運動時,它們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為引力,從測量它們進行軌道運動時的加速度,可以計算出標量常數 k B A {\displaystyle...
37 KB (5,590 words) - 18:48, 4 July 2025
相對論(英語:Theory of relativity)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
16 KB (2,724 words) - 22:00, 4 July 2025
廣義相對論入門 (category 引力)
它做圆周运动时能够感觉到一个力将你的手臂向外拉。爱因斯坦认为:来自地球的引力场的力基础而言等价於虚拟力。因为在加速度不变时,虚拟力和质量是成正比的,而引力场中的物体也会感受到一个正比于它的质量的力,即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所描述的引力。 1907年,離愛因斯坦完成廣義相對論之前尚有8年,但他已經能夠根據他...
60 KB (8,562 words) - 03:39, 4 July 2024
。 數值上, T v = 2 G m R D 3 {\displaystyle T_{v}={\frac {2GmR}{D^{3}}}} 是地球引力加速度 g {\displaystyle g} 的千萬份之一 ( 1 : 10 7 {\displaystyle 1:10^{7}} )。這個比例約莫等於一根火柴與一輛...
29 KB (4,021 words) - 17:32, 4 July 2025
在太阳系中,由于飞往内行星的飞行器的轨道方向是朝向太阳的,所以其可以获得加速度;而飞往外行星的飞行器由于是背向太阳飞行的,故其速度会逐渐降低。 虽然内行星的轨道运行速度要比地球的快得多,但是飞往内行星的飞行器由于受到太阳引力作用而获得加速,其最终速度仍远高于目标行星的轨道运行速度。如果飞行器只是计...
26 KB (3,793 words) - 13:18, 15 May 2025
的广义相对论中,也称作重力常數或牛顿常数。然而,其較易与小写的 g {\displaystyle g} 混淆,但不同的卻是,后者为局部引力场(等于局部引力引起的加速度)。 万有引力常数是測量難度高的物理常数之一。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中,2018年的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推荐的万有引力常数的值为: G = (...
6 KB (781 words) - 05:02, 9 April 2025
其中: G 是萬有引力常數(G ≈ 6.67×10−11 m3·kg−1·s−2) g = GM/d2 是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或表面重力,當 d = r 時)。 數值 GM 被稱為標準引力參數,或 μ,通常比單獨知道 G 或 M 更準確。 例如,在地球表面,表面重力約為9.8 m/s2(9.8 N/kg,32...
14 KB (1,554 words) - 18:08, 6 December 2024
光速運動时不成立,在電磁系統中也不会成立。 伽利略·伽利莱在解釋匀速運動時制定了這一套概念。他用其解釋球體滾下斜面這一力學問題,並測量出地球表面引力加速度的數值。 在狭义相对论中,伽利略变换被庞加莱变换所取代;相反,庞加莱变换的经典极限c →∞中的群收缩产生了伽利略变换。...
10 KB (1,729 words) - 01:29, 3 July 2025
{\boldsymbol {r}}}} 是 r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r}}} 的单位向量。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體受力後所产生的加速度 r ¨ {\displaystyle {\ddot {\boldsymbol {r}}}} ,和其所受的淨力 F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16 KB (2,882 words) - 19:29, 3 July 2025
者其它内脏有任何破坏。在185~190dB左右人的耳膜会破裂,这个声压相当于半个标准大气压。 频率非常低、暴露时间非常长、而振动加速度非常高(波幅的加速度超过地球引力加速度)的次声波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内脏出血。 人感受到次声波(与一般的声波一样)会出现心理作用,尤其是精神不集中时。就风力发电机、嗡嗡...
8 KB (1,161 words) - 14:03, 3 July 2024
重力電場與重力磁場。重力磁性的表現為跟速度相依的加速度,使得在旋轉巨大物體旁移動的小物體所感受到的加速度,與純牛頓重力學(重力電性)預測的加速度有所不同。細節包括自由落體產生旋轉,以及已經自轉的物理發生進動,這些現象都是廣義相對論的實驗驗證內容。 引力磁效應已被相對論性噴流之分析而驗證。羅傑·潘洛斯...
9 KB (935 words) - 05:30, 4 November 2024
,其中 v 2 R {\displaystyle {\frac {v^{2}}{R}}} 是物體作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在这里,正好可以利用地球的引力,在合適的軌道半徑和速度下,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正好等於物体作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G M m R 2 = m v 1 2 R {\displaystyle...
16 KB (1,761 words) - 14:54, 3 July 2025
引力波探测器(英語: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是引力波天文学中用于探测引力波的装置。重力波是加速中的質量在時空中所產生的漣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16年首次提出引力波的概念。通過探測重力波,可以對廣義相對論進行實驗驗證。常用的探測器有棒状探测器和激光干涉儀等,...
47 KB (6,532 words) - 19:31, 3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