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原呈递细胞(英語:antigen-presenting cell,简称APC)也称抗原提呈细胞、辅佐细胞抗原呈現細胞,是指在免疫反應过程中,能将抗原物质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辅佐细胞。其细胞表面的MHC分子可以和抗原肽段结合,进而为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s)所识别。 APC是一群异质性细胞...
    1 KB (187 words) - 03:16, 7 January 2025
  • 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以及它们的前体细胞(例如胸腺细胞)、祖细胞、幹细胞等,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单元。根据功能,免疫细胞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细胞(英语:Nonspecific immune cell)、特异性免疫细胞抗原呈递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
    2 KB (190 words) - 23:21, 24 January 2022
  • 细胞系统包括原始浆细胞、幼浆细胞、Russell小体、Dutcher小体和火焰状细胞等部分。 浆细胞是由B细胞对于CD4+淋巴细胞的刺激异化而来,因此也称浆胞[需明示出處]。抗原入侵后,B细胞起到APC(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吞噬了相应的抗原。此抗原被B细胞...
    2 KB (258 words) - 19:04, 13 January 2024
  • B1细胞(英語:B1 cells)是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B1细胞并不参与获得性免疫,并不带有记忆性,但与其它B细胞一样产生抗体攻击抗原,并执行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B1细胞常见于外周组织,但在血液中较少,涉及感染或疫苗接种中的抗体应答。 Cunningham AF, Flores-Langarica...
    858 bytes (108 words) - 01:39, 8 August 2021
  • 细胞和嗜酸性粒細胞。 GM-CSF是一種23 kDa的單鏈糖蛋白,通過與骨髓細胞表面的異質二聚體受體結合從而激活多個信號轉導通路來行使關鍵功能。不但可以調節粒-单系造血祖細胞的增殖分化,並且可促進如樹突狀細胞及巨噬細胞抗原呈遞細胞的增殖與分化,有效誘導多種具有抑瘤效應的免疫細胞增殖,從而發揮抗腫瘤免疫反應。...
    4 KB (422 words) - 13:16, 15 February 2020
  • 並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对抗原做出应答。不像体液免疫,其中沒有抗體參與免疫应答。 病原體被抗原呈递细胞(APC)吞噬後,APC利用細胞膜上的MHCII蛋白呈現抗原抗原活化T細胞,T细胞释放信号分子,激活吞噬细胞或B细胞来消灭病原体。 存档副本. [2021-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0)...
    1 KB (167 words) - 16:59, 13 July 2022
  • T细胞,因为它们的细胞表面有CD4蛋白的表达。辅助T细胞在遇到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MHC-II分子结合的外部抗原时被激活,一旦被激活就会快速分裂并开始分泌调节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辅助T细胞在受到不同细胞因子刺激的情况下,也会进一步分化成不同亚型的辅助T细胞。它们是已知的HIV病毒的目標细胞...
    47 KB (6,196 words) - 16:17, 13 February 2024
  • 樹突細胞(英語:dendritic cell,簡稱DC)又稱樹状細胞、樹突細胞,是一種存在於哺乳動物的一種白血球。它存在於血液和暴露於環境中的組織中,如皮膚和鼻子、肺、胃和小腸的上皮組織。它們的作用是調節對當前環境刺激的先天和後天免疫反應。它最重要的功能是將抗原處理後呈遞給免疫系統的T細胞,故是一種抗原呈递细胞。...
    6 KB (623 words) - 06:13, 18 August 2023
  • 交叉呈遞是特定抗原呈現細胞吞噬並利用MHC I呈現外來抗原细胞毒性T细胞的能力。交叉致敏,是交叉呈遞後的結果,其描述的是透過交叉呈遞而使初始T細胞(英语:Naive T cell)變成活化的過程。 這個過程對於大多數對抗腫瘤或病毒的免疫反應是必須的。這些腫瘤或是細胞內的病毒不會感染抗原呈現細胞...
    15 KB (2,042 words) - 05:02, 25 December 2024
  • 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负责识别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所呈递抗原,它与B细胞受体不同,并不能识别游离的抗原。通常情况下,T细胞受体与抗原...
    11 KB (1,527 words) - 02:46, 25 August 2022
  • 細胞表面,以利於CD8+ T細胞辨識,此動作稱為抗原呈現。 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取決於T細胞表面的分子和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分子之間的交互作用。例如雙訊息模型: 殺手T細胞的活化大多是靠TCR偵測到抗原所引發,但也有少部分是靠替代路徑。舉例來說,研究顯示細胞毒性T細胞如果被其他CD8 T細胞視為目標,會引起對於後者的耐受作用。...
    11 KB (1,490 words) - 05:34, 5 February 2025
  • 抗原而启动对抗入侵者的免疫反应。 除了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比如红细胞),所有的自体细胞都能够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来呈递自身的抗原。有一些细胞专门担任呈递抗原,激活T细胞的工作——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特殊的共刺激配体,可以结合T细胞上的共刺激受体来更好地激活T细胞...
    42 KB (6,199 words) - 21:51, 20 August 2022
  • B细胞(英語:B cell),也称B淋巴球(B lymphocyte),是白血球中一種淋巴細胞的亞型。B細胞屬於後天免疫系統的體液免疫,作用為分泌抗體。此外,B細胞能呈現抗原(也屬於抗原呈遞細胞)並分泌細胞激素。哺乳動物的B細胞在骨髓中成熟,骨髓位於多數骨骼的核心。鳥類的B細胞在腔上囊(Bursa of...
    26 KB (3,360 words) - 15:14, 24 January 2025
  • 泛T細胞抗原(英語:pan-T-cell antigens)是指所有T細胞都有表达的细胞表面抗原,有CD2、CD3、CD5、CD7等。 Weisberger, J; Cornfield, D; Gorczyca, W; Liu, Z. Down-regulation of pan-T-cell antigens...
    2 KB (147 words) - 07:09, 18 May 2023
  • 交叉呈遞(Cross-presentation)是一些抗原呈遞細胞具有能將外源型抗原使用MHC Ⅰ類分子呈遞至CD8+ 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CTL)的能力。交叉呈遞可以造成交叉致敏(Cross-priming),激活初始細胞毒性CD8+ T細胞。交叉呈遞對於免疫系統抵抗不侵染抗原呈遞細胞...
    2 KB (237 words) - 01:05, 18 October 2023
  • 蘭格漢氏細胞(英語:Langerhans cell,又稱蘭氏細胞)是在皮膚和黏膜的樹狀細胞抗原呈递细胞),其中含有稱作伯贝克颗粒(英语:Birbeck granules)的胞器,在上皮中的任何一層都有蘭格漢氏細胞,不過主要是在棘狀層中,此類細胞也會出現在血管周圍的乳狀真皮中,也會在口腔黏膜(英语:oral...
    18 KB (2,139 words) - 09:07, 31 December 2023
  • B7是一类在活化的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外周膜蛋白,能与T细胞表面的CD28或CD152(CTLA-4)等蛋白识别,从而与MHC-TCR识别形成“共刺激”信号或“共抑制”信号。 其中,APC的B7与T细胞的CTLA-4的结合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 B7-1和B7-2以及另外几种蛋白构成了B7家族,如下表所示:...
    2 KB (136 words) - 02:01, 1 December 2020
  • 抗原会被遍布在全身的抗原呈递细胞(例如树突状细胞)捕获。抗原呈递细胞将进入淋巴系统,再进入淋巴结,将捕获到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如果T细胞的T细胞受体可以识别这种抗原,T细胞就会被活化,并开始一轮免疫反应。 B细胞不需要抗原呈递细胞的帮助,可以直接从传入淋巴中结合抗原。一旦结合了合适的抗原...
    16 KB (2,206 words) - 04:40, 9 May 2024
  • 呈递予对應的輔助型T細胞呈递过程中,它們将這些抗原整合至細胞膜,并把抗原结合在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II型分子(MHC II)之上以告之其他白血球,雖然它有抗原在其表面,但它並非病原體。 随后,抗原呈递导致了抗體的產生。产生的抗體會依附在病原體的抗原上,這使病原體更易被巨噬細胞...
    13 KB (1,484 words) - 01:03, 31 August 2024
  • Bennich于1969年联合发表论文在免疫学杂志上。 免疫球蛋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上的Fc受体作用引起过敏反应。 FcεRI是有高亲和性的受体,另一种受体,FcεRII受体则是低亲和性的受体。FcεRI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白细胞表面。当抗原与肥大细胞...
    4 KB (414 words) - 02:03, 15 July 2024
  • of differentiation 40,簡稱CD40),是一種分布於抗原呈递细胞(APC)的協同刺激因子暨蛋白受體。CD40與輔助型T細胞上的CD154(英语:CD154)(CD40L(英语:CD40L))結合後,抗原呈递细胞會活化,並產生一系列下游反應。 CD40缺失會造成第三型高IgM症候群(英语:Hyper-IgM...
    13 KB (1,578 words) - 06:00, 4 January 2025
  • 癌細胞受輻射殺傷時會釋出許多腫瘤抗原,可透過腫瘤周圍的抗原呈递细胞(樹突細胞與巨噬細胞)活化特異性免疫反應,激活可針對這些抗原細胞毒性T細胞,後者可透過循環系統擴散至全身,並攻擊遠端未受輻射影響的腫瘤以達成遠端效應。有實驗結果顯示發生遠端效應時,病患體內針對腫瘤抗原細胞毒性T細胞增加,也有實驗透過動物模型發現移除T細胞...
    5 KB (532 words) - 05:57, 18 September 2023
  • 初始T细胞的完全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的共同作用: 第一信号:来自抗原,通过与抗原呈递细胞(APC)膜上的抗原肽肽-MHC复合物与T细胞受体(TCR)相互作用提供; 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由 APC和T细胞膜上表达的共刺激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B7是常见共刺激分子之一。 共刺激信号对T细胞...
    8 KB (619 words) - 07:06, 21 December 2024
  • 呈递抗原,而辅助型T细胞只能识别II型MHC分子呈递抗原。这两种抗原呈递机制反映了两类T细胞所具有的不同作用。还有少量的T细胞属于第三类,即γδ T细胞,识别不结合MHC分子的完整抗原。 B细胞抗原特异性受体则是位于B细胞表面的抗体,负责识别整个病原体,而不需要经过抗原呈递。每一种B细胞细胞...
    95 KB (12,939 words) - 21:30, 3 February 2025
  • 吞噬細胞 (redirect from 噬菌細胞)
    细胞的淋巴組織时,就能活化T细胞,使它们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或辅助型T细胞。 肥大细胞擁有Toll样受体,能与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T细胞相互作用,帮助介导适应性免疫反应。肥大细胞能生产MHCII(英语:HC class II)分子,并参与抗原呈递,但其在抗原呈递...
    76 KB (8,874 words) - 11:59, 27 August 2023
  • 抗原的目的,最终使抗原内吞并呈递抗原。B细胞的力学活性能够影响B细胞受体和抗原的动态结合,相关的正负调节机制能够改变B细胞上的抗原载量。 具体来说,聚集和铺展可以增强B细胞受体和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加强B细胞的敏感度和活性。 另一方面,拉力使得抗原趋于和B细胞受体解除连接,可以用于筛选抗原的亲和度质量。...
    14 KB (1,707 words) - 03:23, 12 February 2024
  • 86,分化群86,也称为B7-2)是一个位于3号染色体的人类基因,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B7蛋白质家族,在樹突狀細胞、朗格汉斯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包括记忆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上表达。 與CD86相關的疾病;在維基數據上查看/編輯參考.  對CD86起作用的藥物;在維基數據上查看/編輯參考. ...
    1 KB (236 words) - 01:06, 13 November 2024
  • markers)之一,也是辅助T细胞行使其功能的重要受體。當抗原呈递細胞(主要是巨噬細胞、樹突細胞及B細胞本身)將外來病菌分解,把抗原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結合後,呈递給辅助T细胞(即與辅助T细胞表面的CD4受體結合),辅助T细胞再接著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此即體液性免疫反應的基本過程。 CD4+("+"表示陽性,細胞...
    7 KB (1,010 words) - 12:08, 6 January 2025
  • 细胞。 通常情况下,免疫细胞通过识别呈递在受感染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而释放细胞因子,引发细胞裂解(英语:细胞裂解)或细胞凋亡。然而,CIK细胞具备不受MHC分子限制的杀伤作用,能够识别未能呈递抗原或MHC的受感染细胞甚至恶性肿瘤细胞,并产生迅速及准确的免疫反应。而这些未能呈递...
    19 KB (2,511 words) - 14:11, 18 September 2023
  • 第二型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比第一型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稍大些。只位於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上,如巨噬細胞、B細胞、已活化的T細胞、樹突細胞和某種上皮細胞(皺壁上皮細胞,M細胞)。在巨噬过程中被溶酶体分解的蛋白质的肽被粘在第二型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
    7 KB (949 words) - 13:24, 11 November 2024
  • 自然殺傷T細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簡稱NKT細胞(NKT cells),是一類異質的T細胞,與T細胞和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擁有部分相同的特徵。許多NKT細胞都能識別非多型的CD1d(英语:CD1d)分子。CD1d是一類抗原呈遞分子,可與自體和異體的脂質以及糖脂結合。NKT細胞大約只佔到外週血T細胞的0...
    13 KB (1,625 words) - 07:17, 12 Februar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