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梵語:āśrava,巴利語:Āsava),佛教術語,即煩惱、結縛,反義字為無漏。在佛教中,將慾漏,有漏,見漏,無明漏四者,合稱四漏。具備漏這個特徵的法,稱為有漏法。 有漏的意思,是會讓人「產生煩惱」者,追根究底來說,就是我們的身體本身。從最簡單的例子來看,當身體不適時,我們會感到各種不悅,更會...
7 KB (1,279 words) - 09:45, 11 January 2022
無漏(梵語:Anāśrava),佛教術語,為有漏(Āśrava)的反義詞,意指不會帶來煩惱的事物。具備無漏特性的法,稱為無漏法。 漏(Āśrava),意為滲漏、流出,是煩惱的異名,加上否定詞頭a-之後,形成無漏這個名詞。佛教中,將一切法,分為有漏與無漏兩種特性,具備無漏特色的法,稱為無漏法,即是指不會讓人升起貪、恚的法。...
892 bytes (138 words) - 03:22, 2 February 2019
有漏法 (梵文:sāsrava-dharma)即有漏失功德法財的法,讓有情繫服於三界內,輪轉生死。有漏法是佛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与无漏法是相对的。根据佛教的观点,一切法都可以分为有漏法与无漏法。 根据一切有部的观点,有漏法包括苦谛和集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有漏、无漏,佛教...
2 KB (366 words) - 15:12, 21 October 2021
三學(梵语:śikṣā,巴利語:sikkhā)或三無漏學,佛教術語,分別指增上戒學(adhisīla-sikkhā)、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adhicitta-sikkhā)、增上慧學(adhipaññā-sikkhā),簡稱爲戒、定、慧。三無漏學是達到解脫三界生死結縳煩惱、得到漏...
4 KB (650 words) - 05:43, 3 June 2024
聖人(梵語:आर्य,羅馬化:ārya;巴利語:arya、ariya;音譯為阿梨耶、阿離耶等),又稱聖者、聖,為佛教中對見道位以上、證得無漏聖智者的稱呼,如佛、菩萨及其應身;也可用於尊稱高僧大德,與凡夫相對。 梵語ārya音譯為阿梨耶、阿離耶、阿離野、阿哩夜、阿棃阿、阿黎耶、阿略,其意譯為聖者、出苦...
8 KB (781 words) - 03:36, 4 June 2024
自地方的常平錢。所葬者有三種:一者為死在家中,家境貧窮無法安葬,親屬可請求葬至漏澤園;二者是當地的無主屍;三者是寄放在寺觀中而無親屬認領的無主屍。 自北宋以來,漏澤園皆由佛教僧人打理,漏澤園中還建有屋舍,供守園僧居住。漏澤園一般選在高曠不毛之地,四周建有圍欄,阻閑雜人等進入。埋葬者有葬地8或9尺,...
3 KB (434 words) - 13:48, 18 September 2023
漏性,回到本師無漏的境界。諸菩薩摩訶薩為成佛、利樂眾生所做的一切都屬無漏有為法。無漏無為法是第八識境界,為所顯法,沒有作用。 無漏 (佛教) 有漏法,有為法,無為法 《雜阿含經》卷第八229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云何有漏...
2 KB (461 words) - 22:47, 22 October 2019
漏学。” 佛光山, 揭秘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鳳凰網佛教, [2019-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孙悟湖. 藏传佛教.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16209721. 第二章 佛教的制度, 中國佛教信息網, [2019-01-25]...
37 KB (5,451 words) - 02:55, 23 July 2023
漏尽通,佛教術語,屬三明六通之一種,在很多佛经中,指的是断除疑惑、得究竟后的神通。“漏”即烦恼,“盡”即盡頭、不存在了,消失了、除尽。“漏尽”煩惱已經滅盡,即沒有煩惱,脱离轮回。 佛教教理認為,六通的前五種神通是通外道的法,即外道也能透過修練神通的方法而達到這樣的能力。但第六種的漏...
1 KB (223 words) - 16:59, 27 November 2023
辟支佛(獨覺佛) 菩萨 七佛通偈 七部众 伽陀 伽蓝 人道 (佛教) 忍辱 肉髻 肉身佛 如來藏 三宝 三宝 (佛教) 三法印、三相 三毒 三十七道品 三苦 三界 三無漏學 三藏 三藏法师 三轉法輪 色 (佛教) 色界 僧官 僧伽 僧阶 上座部 上座部佛教 声闻 舍利 尸羅 世間法、世間 十大弟子 十八罗汉...
9 KB (1,308 words) - 21:39, 27 September 2023
佛教僧侶稱為律師,以戒律研習為主的宗派稱為律宗。 漢語在翻譯佛典時,將以下幾個梵文名詞都翻譯成戒律,但是這幾個名詞在意義上有所不同: 師羅或尸羅(梵語Sila),也譯為戒, 學處, 波羅提木叉, 犍度, 毗奈耶(梵語:vinaya),簡稱為戒,也譯為律。 釋迦牟尼佛最初教導弟子達到涅槃的三無漏...
12 KB (2,043 words) - 03:33, 25 November 2023
云何?答:於五取蘊,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無漏智,是名苦智。集智云何?答:於有漏因,思惟因、集、生、緣,所起無漏智,是名集智。滅智云何?答:於諸擇滅,思惟滅、靜、妙、離,所起無漏智,是名滅智。道智云何?答:於無漏道,思惟道、如、行、出,所起無漏智,是名道智。」...
8 KB (1,394 words) - 02:20, 25 November 2023
,其中與北傳佛教的傳播路徑所相應的大乘佛教的內容,又可再細分為漢傳佛教(大乘佛教,或稱顯宗)以及藏傳佛教(或稱密宗);故也有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大乘佛教)、藏傳佛教(從大乘佛教之中再特別析分出祕密大乘佛教)三分法。佛教這幾(不論依照二分法或三分法的)大教派內又各有諸多宗派;南傳佛法體...
150 KB (22,218 words) - 08:40, 8 January 2025
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
3 KB (520 words) - 09:00, 15 July 2024
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
4 KB (601 words) - 06:30, 12 November 2022
初期佛教,也称早期佛教(英語:Early buddhism),佛教传播的初期階段,一般指從佛陀證道傳教或佛滅後開始,到根本分裂後部派佛教形成之前的歷史階段,此時的教義與釋迦牟尼原始的教義相去不遠,被認為是最初始的佛教核心教義。初期佛教,最早見於英國學界,英國佛教學者托馬斯·威廉·里斯·戴維斯(Thomas...
83 KB (15,493 words) - 09:02, 7 December 2024
性質」,是比起事物表象存在,還要真實的內在存在。 佛教的理念認為,眾生的根器不同,而現實中佛教名相又深奧難通,因而,在翻譯家思維、運用佛教語言、表達佛教名相、令眾生接受佛教理念的過程中,難免對概念名稱有所增減,難能恰到其位。 在東晉之前的早期漢傳佛教佛經譯籍將「真如」譯為「本無」,學者一般認為這是受...
25 KB (4,506 words) - 06:08, 2 March 2024
佛教對性傾向議題沒有一致看法,不同的傳統和修行僧眾可能抱持不同的觀點。基於佛教戒律,幾乎所有佛教派别都嚴格禁止出家僧眾涉及任何形式的性活動,但對於五戒中規範在家眾不當性行為的邪婬戒則未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佛教界對同性性欲的態度基本上保持沉默,有幾位願意為同志發聲的佛教...
103 KB (14,203 words) - 00:25, 1 December 2024
利語:paññā),也稱為慧、智、智慧,古汉语又譯作波若、鉢若、般羅若、波羅若、鉢腎穰、鉢囉枳穰等,佛教術語,意為智慧或洞識,為戒、定、慧三無漏學之一。 說一切有部將它列為大地法,為心所之一。大乘佛教將它列為六波羅密之一,因此又稱為「般若波罗蜜多」(梵語:प्रज्ञापारमिता Prajñāpāramitā)。...
9 KB (1,507 words) - 00:11, 26 September 2024
人間佛教是現代汉传佛教的主流思想之一。「人間佛教」作為專有名詞出現,是在太虛大師《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一文中,作為現代特有的佛教理論思想體系則形成於20世紀。這一理論思想體系是現代汉传佛教思想家依據佛法基本原理,對轉型社會與現代生活提出的眾多問題的長期創造性思考的積累。其中,太虛大師是「人間佛教...
13 KB (1,785 words) - 09:43, 28 May 2024
佛教把世間所有事物和現象所遵循的軌則,稱爲「世間法」,與之相對的是超出世間、無煩惱染著的「出世間法」。依照因緣而出現、變化及消失的是「有為法」,與之相對的是「無為法」。諸漏(煩惱)隨順增長,繫縛眾生於世間的是「有漏法」,與之相對的是「無漏法」。所有法的集合為「一切法」。作為佛教...
15 KB (2,190 words) - 09:47, 4 January 2025
rtag pa,THL:mitagpa),佛教術語,是常的反義字,字面意義為變異,指為一切世間萬物終將變異,無常存者。是一切有為法的共相,為三相之一,即空性。無常道出一切皆不真實和不持久。 佛教從因緣法的角度,說明諸有為法是因緣生,由於因緣會變異而終將滅壞,一切事物皆...
4 KB (574 words) - 17:18, 27 November 2023
神通(梵語:Abhijñā,旁遮普語:Abhiññā),又譯為神力、通力、通,為佛教術語,即“三明六通”中的通,指因禪定力而得到超越凡人的神秘力量,也有可能只是普通的幻術而已,這個名詞出現在多部佛經中,例如《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楞嚴經》。 在佛經分類,主要涵蓋有六種:...
4 KB (576 words) - 12:51, 21 February 2024
佛教術語,是由思所驅動的行為,這些行為會在未來產生相應的後果,也就是業報或果報,業與報之間有因果法則。業與果報是佛教的基礎理論之一,三毒通常被認為是造成輪迴的主要因素。這個概念最早來自古印度宗教教義,在佛教創立之前就已經出現,包括耆那教及印度教在內都有類似的理論。 在佛教中,業(梵文:karma...
64 KB (12,604 words) - 03:51, 17 September 2024
佛教法如實修行、弘傳佛法、度化眾生的出家沙門。 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機緣,换言之,佛宝为佛陀從覺悟中發展的心靈力量和圓滿智慧的德行。 1. 佛身 於無量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獲一切種智,具足一切勝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 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
15 KB (2,440 words) - 02:11, 25 November 2023
三明六通,佛教術語,指證得俱解脫阿羅漢果的聖者能夠修行得到的能力。 六通是六種神通境界,包括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漏盡通是一切阿羅漢所必有,但是其餘五種神通,要看修證禪定的程度及是否加修神通而定。 六通中的前五通,不一定是佛教修行者所專有,經由禪定訓練,外道也有能夠得五通...
1 KB (193 words) - 18:29, 14 June 2024
為是宇宙存在與運作的智慧本質。在數論派中也使用這術語。 於部派佛教時期,佛教就開始使用本性這術語,在《阿含經》中就有使用。一般用於指稱事物的本質,常與空性同時使用,但在佛教哲學中,不認為本性為世界第一因,也非宇宙的智慧本質。 在部派佛教的阿毘達摩論藏中,它與自性(svabhāva)通常被認為是同義...
6 KB (1,009 words) - 15:59, 24 April 2021
真實(梵語:bhūta,巴利語:Bhūtamidanti),又譯為實、真說,佛教術語,意為存在、本質、此在、真理等。在阿含經中,通常被用來指對於緣起及緣生法的正確理解。 梵語:bhūta,是梵語動詞भू(bhū)的過去分詞形態,意為已形成、已存在、已成為,可以被引申為眾生、元素、萬物、神明,也可以被...
4 KB (632 words) - 12:28, 25 October 2018
自南北朝時期起,小乘佛教的地位開始被大乘佛教取代,自此之後 小乘佛教逐漸消亡。 雖然嚴格來説部派佛教和小乘佛教不是同一回事,但是部派佛教常被貶斥為小乘,但在另一方面,部派佛教的教義也影響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隨著佛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由印度向東方傳入,傳統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
36 KB (5,051 words) - 08:23, 1 January 2024
九次第定 (category 佛教小作品)
九次第定,佛教術語,指九種不同的禪定修行境界,為四禪八定與想受灭定的合稱。佛教認為,四禪八定是外道與佛教共有的禪定境界,而滅盡定為佛教獨有。在九次第定中,以第四禪是最適合得到無漏智的禪定。 九次第定包括了 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四無色定(四空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此四種禪定亦共外道。...
1 KB (231 words) - 05:36, 31 December 2023
声闻 (category 佛教術語)
声闻(巴利文:Sāvaka;梵文:Śrāvaka),佛教術語,是以佛陀為師,遵從佛陀的言傳身教,持戒修行證得沙門果的人。 原意是倾听者,或更广义地解释为“信徒”。 根據巴利聖典《中部·基多山經》,佛陀將修行者分成七類賢聖: 隨信行人:一些人不能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不能以慧見盡除各種漏...
3 KB (485 words) - 17:31, 27 Novem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