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是指由於台灣經過近百年來不同外來政權的殖民及外來文化思潮的影響,造成許多原本臺灣傳統地名被改為與統治者有關的名稱。其中,中華民國中樞遷台後,蔣中正試圖以中華文化同化台灣原住民族,以漢人名人、三民主義、四維八德等相關地名取代原本原住民語言的本土地名。 解嚴後,一些地區回復原本名稱:...
    4 KB (446 words) - 04:46, 26 February 2024
  • 臺灣原住民族是指居於臺灣民族,由17世紀漢族移民移入前就已經定居在此的數十個語言及生活方式不同的族群構成,屬於南島民族;其中臺灣島的族群為南島語系臺灣南島語群,蘭嶼上的達悟則屬於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的巴丹語群。由於西方早期以「福爾摩沙」一詞稱呼臺灣...
    118 KB (11,215 words) - 04:00, 31 July 2024
  •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是由1999年9月10日由台灣原住民族人士組織各族代表與臺灣民主進步黨的總統候選人陳水扁於蘭嶼所共同簽訂的歷史性文件《原住民族臺灣新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條約》開始有政治上正面發展。 1930年最知名的原住民抗爭事件是霧社事件 1984年原住民發起原住民正名運動(恢復傳統姓名、平埔正名運動、恢復傳統地名)...
    3 KB (454 words) - 19:39, 22 November 2023
  • 臺灣原住民族人名,是指臺灣各族群所使用之人名,其現象複雜且多元,除了傳統名文化以外,亦包涵因統治政權更迭關係而取用之外名,尤其在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被迫取用和名與漢名。至今台灣戶政雖已開放原住民族人可選用傳統名作為戶籍登記,但戶籍登記上漢名仍然大多數,臺灣原住民族人名則依舊只於民間普遍傳承。...
    11 KB (1,027 words) - 13:54, 14 March 2024
  • 原住民正名運動是指臺灣原住民族向中華民國政府所提出的「正名」要求,其運動最早是由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自1984年(民國73年)開始發起的「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其中運動訴求除了要求修改過去基於中華民族為中心的定義而稱之為「山地同胞」的用法外,還包括有恢復傳統人名使用以及恢復...
    1 KB (131 words) - 19:18, 16 April 2023
  • 推動原住民族自治; 與台灣原住民族締結土地條約; 恢復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傳統名稱; 恢復部落及民族傳統領域土地; 恢復傳統自然資源之使用、促進民族自主發展; 原住民族國會議員回歸民族代表。 此條約雖在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之後成為陳水扁政府在原住民相關政策的指導方針,但由於條約簽訂當時陳水扁仍未具有國家元首...
    9 KB (1,052 words) - 09:40, 16 September 2023
  • 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簡稱權會,是台灣一個訴求台灣原住民人權的人民團體,成立於1984年12月29日,發表「台灣原住民族權利宣言」。1998年一度由創會元老決定宣布解散,到停止運作20年後,已在2018年由前幹部再度復會。 1984年12月29日,胡德夫、夷將·拔路兒、童春發、拓拔斯·塔瑪匹瑪與...
    13 KB (1,797 words) - 11:34, 8 December 2023
  • 原住民族電視台(英語: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縮寫為TITV),簡稱視,通稱民臺,是臺灣第一個、並為唯一全天候以臺灣原住民族為主題的電視頻道,也是第六家無線電視台,字幕則使用翻譯成華語的中文書面語。現位於中國電視大廈,於2014年脫離台灣...
    40 KB (4,867 words) - 04:51, 6 June 2024
  • 原住民族日是中華民國紀念原住民族正名自我認同的節日,日期在8月1日。該日亦為中華民國的國定紀念日之一。 自1984年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其中運動訴求除了要求修改過去基於中華民族的定義而稱之為「山地同胞」的用法外,還包括有恢復傳統人名使用以及恢復...
    6 KB (542 words) - 16:12, 10 July 2024
  • 拉魯島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
    拉魯(邵語:Lalu)是一座位於台灣南投縣日月潭中央的小山。清治時期有珠嶼、珠仔山、浮嶼等稱呼。 日治時期有玉島、水中島等稱呼。戰後改稱光華島,日月潭周遭居民習慣稱為珠仔山。後因為《原住民族台灣新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條約》之故而恢復原住民語今名。 拉魯是台灣原住民最高祖靈居住之處,因此長期是當地的重要地標。邵最高祖靈也...
    7 KB (809 words) - 03:37, 13 May 2023
  • 臺灣原住民自治運動是指自1987年在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發起的《台灣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後,要求中華民國政府應該賦予臺灣原住民自治權的一系列臺灣原住民運動。目前,台灣民族自治問題已經提到檯面。根據第三代人權觀念的潮流,「自決權」應該是各地原住民族的「既有權」(inherent...
    2 KB (308 words) - 13:01, 7 April 2023
  • 那瑪夏區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
    高屏溪兩大源頭之一的楠梓仙溪流域,氣候上屬暖溫帶氣候區。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族布農為主,卡那卡那富次之,地方通行語為布農語、卡那卡那富語,不過卡那卡那富多數族人都轉用或通用布農語。 早期稱為蚊仔只社或蚊仔圳社,1920年,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重劃行政區域時,於高雄州旗山郡不置街庄之蕃地有蚊子只社大...
    15 KB (1,394 words) - 16:27, 15 August 2024
  • 南沙魯里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
    往下遷徙到老人溪上游,建立包括「拿都嚕漬」、「拿布蛙那」在內的三個部落。 2008年1月1日伴隨著三民鄉正名為那瑪夏鄉,與其他兩村(瑪雅、達卡努瓦)共同恢復名,2010年12月25日因高雄縣市合併升格,改制為里。 南沙魯部落,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那瑪夏區公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KB (170 words) - 08:37, 1 May 2024
  • 阿里山鄉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
    hundun),舊稱吳鳳鄉,位於臺灣嘉義縣東部,為嘉義縣唯一的山地鄉。北鄰南投縣竹山鎮,東鄰南投縣信義鄉、高雄市桃源區,西鄰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南接大埔鄉與高雄市那瑪夏區,全境面積約428平方公里,是嘉義縣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其面積約佔全縣的五分之一。鄉內居民以臺灣原住民族為主,地方通行語言為鄒語。臺灣島難抵極(23°31′N...
    25 KB (1,890 words) - 13:45, 2 August 2024
  • 巴奈·庫穗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者)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與環境議題,強調「沒有人是局外人」。2017年2月,為爭取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而在中華民國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發起「凱道部落」紮營抗議,同年6月改駐紮在台北捷運台大醫院站1號出口;2024年5月,宣布於新政府上任後拔營。 出生於台南,父親是卑南,母親是阿美恢復原住民...
    21 KB (2,499 words) - 06:53, 14 July 2024
  • 平埔正名運動是受到台灣高山族正名運動的鼓舞、民族學、民俗學的進步而產生的運動,在1994年「山胞,番人,山地人、高山族」的稱號終於在台灣正式走入歷史,並正名為「臺灣原住民族」。從2001年起,400位平埔前往中華民國立法院召開公聽會,要求回歸原住民身份後,平埔...
    9 KB (1,041 words) - 14:02, 14 March 2024
  • 臺灣文化,是指在臺灣由多種民族的移民文化與原住民文化所構成的共同文化。自台灣原住民族定居開始的起源,各族群即將發展出各自的文化。在大航海時代的荷蘭共和國(荷蘭統治時間治1624-1662)荷蘭與西班牙帝國(西班牙統治時間1626-1642)西班牙的殖民主義殖民統治下,臺灣...
    42 KB (5,535 words) - 16:17, 23 July 2024
  • 2017年4月3日,魯凱民族議會於屏東霧臺鄉文化廣場宣佈成立,並同時進行宣示傳統領域。議會成員同時升起該議會所制訂之旗「百合旗」,代表魯凱與中華民國的「準國與國」關係。 魯凱民族議會所宣告之傳統領域北至塔羅巴林湖,東至呂家溪、太麻里溪流域,西至濁口溪和荖濃溪為界,南以隘寮溪為界,總面積為96,114公頃,包含原住民保留地10...
    6 KB (421 words) - 07:51, 4 November 2023
  • 凱道部落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
    凱道部落或稱凱道抗爭,是指2017年2月23日臺灣原住民族至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臺北賓館圍牆外,以表演接力的方式,反對蔡英文政府排除私有土地納入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而在表演接力這一天來到現場的我們,何嘗不也像是造訪一個移動的部落?」在凱道表演的原住民如是說,因此有「凱道部落」之稱。...
    30 KB (3,634 words) - 23:11, 10 July 2024
  • 德鹿谷村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
    投85線(合作產業道路,靜觀橋) 本屆村長介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仁愛鄉公所 南投仁愛鄉合作村更名德鹿谷村 道路、橋梁、學校都改名.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葉高華. 強制移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 臺大出版中心. 2023: 330. ...
    3 KB (138 words) - 08:51, 25 July 2024
  • 臺灣原住民族的呈現多元而複雜,中華民國接續日治時期研究分類當作官方認定的族群有:泰雅、賽夏、卑南、阿美、排灣、布農、鄒、魯凱和達悟等9。21世紀後,新增認定族群有:邵、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等7,此等7...
    149 KB (18,189 words) - 01:02, 8 August 2024
  • 、鄒、賽夏及蘭嶼上的達悟(舊稱雅美),近年太魯閣、賽德克由泰雅劃分出來、撒奇萊雅由阿美劃分出來、拉阿魯哇及卡那卡那富由鄒劃分出來。屬於平埔的則有邵與噶瑪蘭也獲得承認。民會在介紹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時表明「臺灣原住民族...
    218 KB (24,469 words) - 13:33, 5 August 2024
  • 都達村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
    投85線(合作產業道路,平靜橋) 本屆村長介紹. [202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9).  葉高華. 強制移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 臺大出版中心. 2023: 330.  葉高華. 強制移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 臺大出版中心. 2023: 330. ...
    3 KB (129 words) - 08:50, 25 July 2024
  • 馬躍·比吼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者)
    原住民族刻板印象為目的。另一方面,馬躍也透過紀錄片的放映與討論促成原住民族社會內部的改變;以馬躍訴求的原住民恢復傳統姓名權為例,有原住民表示,觀看馬躍的紀錄片直接促成了他們回復原住民姓名的決定。 2011年,馬躍以無黨籍身分投入2012年平地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企圖挑戰原住民族...
    25 KB (2,408 words) - 08:06, 17 August 2024
  • 噶瑪蘭(噶瑪蘭語:Kebalan),為臺灣原住民族的一個族群,其分布區域主要在於蘭陽平一帶,與之臨近的還有同屬東台灣南島語族的猴猴與哆囉美遠。十八世紀末漢人移民開始大批進入宜蘭地區,噶瑪蘭的土地與人口大量流失,被迫遷至花蓮與臺東地區海岸,為留存有較多的傳統文化及使用噶瑪蘭語人口的地區。...
    34 KB (4,544 words) - 03:03, 31 July 2024
  • 達卡努瓦里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
    達卡努瓦里(卡那卡那富語:Takanua),是台灣高雄市那瑪夏區的一里,位於該區最北邊。現任里長為許聖明。 二戰後曾稱為民生,2008年1月1日伴隨著三民鄉改名為那瑪夏鄉,而恢復名。2010年12月25日又因高雄縣市合併升格,而改制為里。 那瑪夏區公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 KB (87 words) - 16:56, 25 July 2024
  • 隨著知識的不斷開放,台灣人逐漸意識到保存台灣文化的重要性。本土化運動開始探索自我的本質,重視居住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文生活與價值觀。 台灣原住民是已知最早居住於台灣的族群,在台灣的活動已有大約8,000年之久。「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民族上屬台灣南島語族人,台灣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
    34 KB (4,782 words) - 11:18, 27 February 2024
  • 在當時,臺灣除了少數漢族移民之外,早已有南島民族原住民的存在,這些使用南島語系的臺灣原住民族群分佈於臺灣全島。南島語族主要分布範圍北到台灣,南至紐西蘭,東到復活節島,西至馬達加斯加。他們雖然同屬南島馬來民系,但是並非同一種。這些原住民族...
    66 KB (9,179 words) - 12:34, 6 June 2024
  • 撒奇萊雅 (撒奇萊雅語:Sakizaya、Sakidaya),舊譯奇萊、撒基拉雅、薩克扎耶或沙基扎雅,是臺灣原住民族的一個族群,世居於花蓮奇萊平原。人口數據向內政部申報者約一千人。 台灣清治時期,因欽差大臣沈葆禎開山撫蕃政策,與清政府軍隊發生衝突,在加禮宛事件(達固湖灣事件)中,撒奇萊雅...
    19 KB (2,472 words) - 03:04, 31 July 2024
  • ,漢服裝改循滿族風俗,但民間的文化藝術,如傳統歌仔戲戲服雖歷經百年,至今仍係以閩南人衣冠遺風[來源請求]。 1721年,臺灣爆發朱一貴事件,朱一貴起兵反抗清朝統治,攻下台灣府城(今台南),建國號大明,年號「永和」,且廢除滿服、長辮剪斷,恢復明朝時的服裝及傳統漢人的髮式。朱一貴登基時頭戴通天冠,身穿黃...
    36 KB (3,115 words) - 12:45, 5 August 2024
  • 瑪雅里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
    台灣高雄市那瑪夏區的一里,位於該區中間。現任里長為蔡運福。 東與桃源區之復興里、拉芙蘭里及樟山里接壤;西以草蘭溪與嘉義縣大埔鄉為鄰;南以那尼撒羅溪與南沙魯里為界;北以那次蘭溪與達卡努瓦里為界。 為傳統的農村,目前人口以布農為主,及少數的拉阿魯哇,二戰後遷入的泰雅也因為不適應當地環境再度北返,只剩下約三、四戶而已。...
    2 KB (172 words) - 17:00, 25 Jul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