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蟾蜍(學名:Bufo)是蟾蜍科的一個,它曾經是一個廢紙簍分類,有200多種蟾蜍劃入該,但2006年重新劃分,很多蟾蜍的生物劃入其他的,現在該僅含十幾個種。 1996年以无棘溪蟾(Torrentophryne aspinia)为模式种建立的溪蟾(Torrentophryne),目前并入到蟾蜍屬内。...
    5 KB (634 words) - 13:40, 8 October 2023
  • 巴爾胎生蟾蜍(学名:Altiphrynoides),又名埃及蟾蜍,是蟾蜍的一。牠們分佈在埃塞俄比亞中南部的山區。 以下是巴爾胎生蟾蜍的物種: 巴爾胎生蟾蜍 Altiphrynoides malcolmi (Grandison, 1978) Altiphrynoides osgoodi (Loveridge...
    1 KB (83 words) - 13:02, 7 October 2023
  • 利比里亞胎生蟾蜍(学名:Nimbaphrynoides),又名寧巴山胎生蟾蜍,是一蟾蜍,其下只有兩個物種。牠們是科特迪瓦及幾內亞之間寧巴山的特有種。牠們是胎生的。 以下是利比里亞胎生蟾蜍的物種: N. liberiensis N. occidentalis Frost, Darrel R....
    2 KB (161 words) - 16:34, 21 December 2020
  • 盤古蟾蜍(学名:Bufo bankorensis),俗稱台灣蟾蜍、癩蝦蟆,生長在台灣山區與靠近山區的丘陵地,是台灣體型最大的無尾目動物。 體型大型,身長在5到20公分之間,大多數約6到11公分,體色多樣,有紅褐色型、黃褐色型、暗褐色型、橘紅色型與灰黑色型等,有些甚至有背中線、花紋或斑塊,耳後腺大而突出,全身佈滿大小不一的纍粒。...
    5 KB (667 words) - 23:17, 15 July 2024
  • 蟾蜍的虹膜是直縫及呈銀灰色的。幼體的海蟾蜍與耳腺蟾的也很像,但成體大腿的顏色卻明顯不同。 於美國,海蟾蜍與其他蟾蜍很相似。很易將牠們與虎斑蟾蜍混淆,唯一不同的是腮腺前有兩個球。 海蟾蜍的體型非常巨大。雌蛙明顯比雄蛙長,長達10-15厘米。一隻瑞典的海蟾蜍就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這隻海蟾蜍重達2...
    21 KB (2,437 words) - 05:21, 16 February 2023
  • 中华蟾蜍(学名:Bufo gargarizans)为蟾蜍蟾蜍的两栖动物,俗名癞肚子、癞疙疱、癞蛤蟆。分布于中国的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另外也分佈於日本的宮古島上和俄罗斯远东。一般生活于阴湿的草...
    7 KB (575 words) - 23:18, 15 July 2024
  • 美國蟾蜍(學名:Bufo americanus),又名美洲蟾蜍,是一種在美國東部及加拿大很普遍的蟾蜍。 美國蟾蜍會生兩串的卵,只要3-13日就會孵化。蝌蚪孵化時的尾巴相對於身體很幼。它們生長30-40日就會變成蟾蜍,最初的短時間還會留在水中,但隨後就會陸上生活。蝌蚪會與綠梭藻有共生關係,它們可以幫助蝌蚪快些成長。...
    5 KB (533 words) - 05:39, 15 July 2022
  • 喜山蟾蜍(学名:Bufo himalayanus)为蟾蜍蟾蜍的两栖动物。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大陆西藏等地,多见于田边石下或石缝中、稻田以及泉水旁石下。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400至278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其种加词“himalayanus”意为“喜马拉雅山脉的”。...
    2 KB (159 words) - 02:25, 28 June 2024
  • Stoliczka, 1870 斑蟾 Atelophryniscus McCranie, Wilson and Williams, 1989,为Rhinella Fitzinger, 1826的异名 斑足蟾 Atelopus Duméril and Bibron, 1841 蟾蜍 Bufo Laurenti...
    8 KB (965 words) - 12:08, 16 February 2024
  • 云岭蟾蜍(学名:Bufo yunlingensis),一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德钦县德贡公路(S212)附近碧罗雪山地区发现的两栖动物,隶属于蟾蜍蟾蜍。 云岭蟾蜍与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圆疣蟾蜍(Bufo tuberculatus)相似,云岭蟾蜍体形比中华蟾蜍...
    1 KB (164 words) - 07:05, 29 March 2023
  • 蟾蜍(學名:Bufo bufo)是蟾蜍蟾蜍的一种。除了愛爾蘭及某些地中海島嶼,它們廣佈在歐亞大陸,東至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南至非洲西北部的部份地區,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及突尼西亞。 成年雄性大蟾蜍一般長8厘米,雌性長13厘米,皮膚上有疙瘩,呈綠色至褐色。它們重約20-80克。 大蟾蜍...
    5 KB (348 words) - 18:48, 27 April 2022
  • 缅甸蟾蜍(学名:Bufo burmanus)为蟾蜍蟾蜍的两栖动物。分布于缅甸,越南和中国大陆云南等地,多栖息于砾石河床的急流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其种加词“burmanus”意为“缅甸的”。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Peter Paul...
    2 KB (164 words) - 02:18, 28 June 2024
  • 懷俄明蟾蜍(Bufo baxteri)是極稀有的兩棲動物,現時只有在美國懷俄明州的保育計劃中生存。懷俄明蟾蜍於1984年被列為瀕危物種。 於1950年代,懷俄明蟾蜍相對的普及,但到了1970年代卻急速的減少及消失。懷俄明蟾蜍後來於1987年在毛特騰森湖邊被發現。牠們傳統上是生活在懷俄明州拉勒米30...
    2 KB (200 words) - 11:23, 18 June 2023
  • 科羅拉多河蟾蜍(學名:Bufo alvarius)是一種有毒的蟾蜍,原產於美國西南部及墨西哥北部。它的皮肤和毒液中含有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和蟾毒色胺。 蟾蜍的毒腺位於眼下,於嬉皮士的年代,有些嬉皮士為了尋求刺激而舔蟾蜍表皮的毒腺,以獲得快感及迷幻的感覺。 在電視劇《F檔案》的其中一集,這種蟾蜍...
    2 KB (223 words) - 13:09, 5 June 2024
  • 东北蟾蜍(学名:Bufo sachalinensis),蟾蜍蟾蜍的一种两栖动物。种加词“sachalinensis”意为“库页的”。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地区,隶属于本种原被视为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的同物异名,2022年研究人员基于多位点基因片段数据...
    2 KB (228 words) - 06:10, 13 September 2022
  • 日本蟾蜍(Bufo japonicus)是蟾蜍的一種生物,原產於日本淡水水域,日本人會使用它製作蛤蟆油。 首尾長17.5 cm(7英寸),雌性稍大,腳趾的蹼不明顯,身體呈灰褐色、黃褐色或深褐色,繁殖季節體色稍淡。 Yoshio Kaneko; Masafumi Matsui. Bufo japonicus...
    1 KB (93 words) - 22:21, 23 December 2021
  • 绿蟾蜍(学名:Bufotes viridis)为漠蟾(原蟾蜍)的两栖动物,分布在欧洲大陆、亚洲和北非。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新疆等地,常见于沼泽水坑、沙漠边缘绿洲以及半咸水。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45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奥地利维也纳。 其种加词“viridis”意为“绿色的”。...
    4 KB (514 words) - 21:14, 13 July 2022
  • 史氏蟾蜍(学名:Bufo stejnegeri)为蟾蜍蟾蜍的两栖动物,分佈於東亞,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辽宁等地,一般栖息于山区河流附近的杂草及灌丛中以及喜栖石下。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00至7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朝鲜。 Matsui, M. & Zhao, W. Bufo stejnegeri...
    2 KB (127 words) - 13:26, 1 July 2024
  • 头盔蟾蜍(学名:Bufo galeatus)为蟾蜍蟾蜍的两栖动物。分布于柬埔寨,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柬埔寨。 Ohler, A., Truong, N.Q., Lau, M.W.N. & Haitao, S. Bufo galeatus. The IUCN Red...
    1 KB (98 words) - 15:07, 19 February 2022
  • 哀牢蟾蜍(学名:Bufo ailaoanus)为蟾蜍蟾蜍的两栖动物,是中国大陆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地区,常栖息于竹林及水沟。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550至26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双柏。其种加词“ailaoanus”意为“哀牢山的”。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 KB (170 words) - 02:11, 28 June 2024
  • 隐耳蟾蜍(学名:Bufo cryptotympanicus)为蟾蜍蟾蜍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體長約68 mm(2.7英寸)。分布于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西龙胜。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Bain. R., Ohler; A.,...
    2 KB (154 words) - 02:13, 28 June 2024
  • 华西蟾蜍(学名:Bufo andrewsi)蟾蜍蟾蜍的一种,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本种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有时被视为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的同物异名。 本种在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两栖类. 2023. “中国两栖类”信息系统...
    1 KB (110 words) - 17:13, 21 October 2023
  • 漠蟾(学名:Bufotes)是蟾蜍科的一個,其下的種經常被叫做綠蟾蜍,原產於歐洲南部、非洲中部、西部與北部。漠蟾的種最早屬於蟾蜍。 它們是典型的蟾蜍科生物,身上一般都有綠色斑點。它們一般在淡水中產卵,偶爾也在鹹水中產卵。 該共15種,不少種俗名叫“綠蟾蜍”,不過北美綠蟾蜍(Anaxyrus...
    4 KB (362 words) - 13:44, 8 October 2023
  • 蟾蜍,霍德里奇蟾蜍(Bufo holdridgei)也常被误认为为金蟾蜍。 1994年,一些研究者曾试图在当地重新找到金蟾蜍,因为与金蟾蜍亲缘相近的蟾蜍种寿命可达12年,因此一些隐匿在地下的蟾蜍仍然有可能存活,但结果没有任何发现。2004年,金蟾蜍的发现者萨维奇做出了一个关于金蟾蜍...
    8 KB (1,057 words) - 12:31, 19 February 2022
  • 圆疣蟾蜍(学名:Bufo tuberculatus)为蟾蜍蟾蜍的两栖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多栖息于河谷地区、水沟或静水坑边杂草中、石块下以及土隙中及农作物丛下。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600至27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 KB (187 words) - 02:19, 28 June 2024
  • 蟾蜍的耳後腺及疣粒均藏毒液,把這些白色乳液加工可製成名貴中藥「蟾酥」,可用于解毒消腫等。另外蟾蜍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製成的「蟾衣」亦有藥用效果。此外把黑眶蟾蜍除去內臟後加工製成的「乾蟾」亦是中藥材的一種。 2006年所發表的兩棲類系統發生學研究將原本的蟾蜍(Bufo)重新調整,其中的黑框蟾蜍...
    8 KB (934 words) - 23:16, 15 July 2024
  • 木偶蟾蜍(学名:Sigalegalephrynus)为蟾蜍科的一个。 本包括以下物种: Sigalegalephrynus burnitelongensis Sarker, Wostl, Thammachoti, Sidik, Hamidy, Kurniawan & Smith, 2019 Sigalegalephrynus...
    2 KB (190 words) - 06:59, 29 August 2023
  • 漢堡市大蟾蜍爆炸發生於2005年4、5月間,在德國漢堡市阿爾托納區的一池溏有超過一千隻大蟾蜍爆炸身亡,新聞媒體稱之為「死亡之池」(德語:Tümpel des Todes)。爆炸大多發生於黃昏或夜間,在岸上的一些蟾蜍充氣至正常的三倍半直徑後炸開,其內臟四散,可達一公尺範圍。此事登上了許多國家的新聞媒...
    6 KB (565 words) - 06:31, 15 September 2023
  • 蟾蜍山,又名內埔山,位於臺北盆地西南邊,芳蘭山與寶藏巖間,與南方仙跡岩遙遙相望;以行政區位置來說處於臺北市大安區西南角邊界與文山區西北方邊界的公館地區。山頂海拔128公尺。東北面聚落為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之校地,山區東面屬於警政署保七總隊萬盛山莊營區,山頂與南北面的福興隧道口為空軍作戰指揮部所在地「福興...
    12 KB (1,093 words) - 16:50, 31 July 2024
  • 乐东蟾蜍(学名:Ingerophrynus ledongensis)一种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和广东省的两栖动物,隶属于蟾蜍科棱顶蟾。 成年雄蟾体长48.8mm,雌蟾体长62.9mm左右。成年蟾头部背面深棕色,两眼间有褐色三角形斑;体背及四肢背面浅棕色,具深棕色花斑,背部前后有两个较显的“八...
    4 KB (381 words) - 16:02, 6 September 2022
  • 睫眉蟾蜍(Amietophrynus superciliaris),又名喀麥隆蟾蜍,是一種蟾蜍。牠們分佈在喀麥隆、中非、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赤道畿內亞、加蓬、加納、尼日利亞、利比里亞及塞拉里昂。牠們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低地的潮濕森林、淡水沼澤、種植林及嚴重破壞的森林。牠們受到失去棲息地的威脅。...
    1,018 bytes (85 words) - 13:59, 9 Octobe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