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又名《轉法輪論》,《轉法輪經論》。是天親所造的對轉法輪經的註解。漢譯本由元魏天竺三藏毘目智仙譯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六冊1533經。 轉法輪經是佛陀最初對憍陳如等五比丘說的經。 憂波提舍 (Upadeśa),或音譯為優婆提舍,鄔波第鑠;義譯為「論議」,「說義」,「廣演」,「章句」...
2 KB (206 words) - 01:41, 25 July 2022
,於鄴城金華寺共譯《迴諍論》、《業成就論》、《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三具足經優波提舍》等五部論,與《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其他譯著亦多,惜今已不傳。復為利益眾生而越沙險,遊化諸方。後不知所終。 No. 341《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十二冊.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1 KB (150 words) - 01:09, 29 December 2019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又稱《無量壽經論》、《無量壽論》、《往生淨土論》、《淨土論》、《往生論》,世親菩薩造,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僧辯筆受,凡一卷。淨土宗要籍,净土五经一论之一,主要內容是以五念門修行,得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本論的梵文本已佚失,現僅存漢譯本。在唐代之後,此書傳入日本,但之後在中國失傳。清末又從日本傳回中國。...
2 KB (302 words) - 02:47, 25 November 2023
《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轉法輪經憂波提舍》 《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 《三具足經憂波提舍》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存漢、藏譯本。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 《六門陀羅尼經論》 《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 《大般涅槃經論》 《遺教經論》(一說馬鳴造) 大乘唯識宗:...
15 KB (2,213 words) - 06:30, 31 May 2024
印度大乘佛教論師世親造《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現存菩提流支譯本和勒那摩提譯本。本書據引之法華經梵本與鳩摩羅什譯本不符,而類似現存之尼泊爾梵本。本論注疏有吉藏《法華論疏》三卷、義寂、義一合著《法華經論述記》二卷。 劉宋竺道生《法華經疏》二卷 南梁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八卷 南陳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 隋天台智顗 《法華文句》十卷...
25 KB (3,835 words) - 04:54, 28 July 2024
大智度論 (redirect from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
rajñāpāramitopadeśa),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優波提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般若經問論》,簡稱為《大智釋論》、《智度論》、《大智論》、《大論》、《智論》、《釋論》等,是以九部般若中的「中品般若」——也就是《大品般若經》(梵本二萬二千頌)為對象的注釋書,為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
11 KB (1,662 words) - 21:00, 4 August 2024
轉傳來于今。 《增一阿含經·序品》:時阿難說經無量。誰能備具為一聚。我今當為作三分。造立十經為一偈。契經一分律二分。阿毘曇經復三分。過去三佛皆三分。契經律法為三藏。契經今當分四段。次名增一二名中。三名曰長多瓔珞。雜經在後為四分。 《大智度論》:大迦葉語阿難。從轉法輪經...
36 KB (6,572 words) - 13:25, 14 July 2024
轉法輪,到入涅槃的八個過程,便稱為「八相成道」。 釋迦牟尼佛在降生人間前,上升兜率陀天內院淨土,為一生補處菩薩號能仁菩薩(又稱護明菩薩),位居內院之主,說法教化天人。在降生因緣成熟時,菩薩依照五事觀照到適宜降生在印度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王舍城淨飯王家,在顯現五種祥瑞後,從兜率天下降人間。...
13 KB (1,867 words) - 23:40, 28 October 2024
金剛經 (redirect from 圣般若波罗蜜多金剛能斷大乘經)
轉,妄念即生。如大虛起雲,輒成障翳;如實鏡蒙塵,隨韜光彩。由此逐緣而墜幻,安能返妄以歸真?惟如來以無上正等正覺,發慈悲至願,閱凡世之沉迷,念眾生之冥昧,為說此經,大開方便,俾解粘而釋縛,咸滌垢以離塵。出生死途、登菩提岸,轉痴迷為智慧,去昏暗即光明。是經之功德廣已、大矣。雖然,法由心得,非經...
56 KB (8,213 words) - 17:42, 29 October 2024
提婆達多、難陀等人,紛紛加入僧團。此后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许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大迦葉等。他為了度化眾生,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曾在舍衛城祇園精舍說法25年。 阿含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在波羅奈國鹿野苑「轉法輪」說四聖諦,以示轉(初轉),教轉(二轉),證轉(三轉),三次宣說四聖諦,稱為三轉法輪。...
116 KB (19,613 words) - 07:06, 9 December 2024
shè)(巴利語:Kassapa,梵語:काश्यप,Kāśyapa),又譯迦舍博,意譯飲光、持光。人壽二萬歲時坐在尼拘律樹下成佛,而後转法轮,諸弟子中提舍和婆羅婆爲最上,有執事弟子名善友。迦叶佛之父名梵德,婆羅門種;母名財主;有子名集軍。当时的国王名汲毗,王城名波羅奈。 《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緣...
825 bytes (105 words) - 20:42, 5 April 2024
《长阿含經·遊行經》:「阿難。汝謂佛滅度後。無復覆護。失所持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 《大般涅槃經》:「爾時如來告阿難言。汝勿見我入般涅槃便謂正法於此永絕。何以故。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
72 KB (13,582 words) - 10:20, 15 May 2024
捨細微戒。為捨何等。有比丘言。世尊若捨細微戒者。正當捨威儀。有言。不正捨威儀亦當捨眾學。有言。亦捨四波羅提提舍尼。有言。亦應捨九十二波夜提。有言。亦應捨三十尼薩耆波夜提。有言。亦應捨二不定法。時六群比丘言諸長老。若世尊在者一切盡捨...
47 KB (9,248 words) - 17:49, 27 November 2023
法,喜於彼法處行。諸比丘!是名六喜行。」 《雜阿含經·三三七經》:「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憂行,云何為六?諸比丘!若眼見色,憂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憂於彼法處行。諸比丘!是名六憂行。」 《集異門論》:「有六喜近行,六憂近行,六捨近行,六恒住。...
217 KB (43,965 words) - 10:23, 15 November 2024
老像,病應作男女帶病像,死支應作輿死人像,憂應作男女憂慼像,悲應作男女啼哭像,苦應作男女受苦之像,惱應作男女挽難調駱駝像。於其輪上應作無常大鬼蓬髮張口,長舒兩臂抱生死輪,於鬼頭兩畔書二伽他曰: 「『汝當求出離, 於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軍, 如象摧草舍。 於此法律中, 常為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 當盡苦邊際。』...
6 KB (1,004 words) - 12:09, 11 November 2024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爾時鄔波笈多。以法付囑具壽地底迦(此云有媿)。此既弘通正法教已。轉付具壽黑色(梵云訖里瑟拏)。次復轉付具壽善見(梵云蘇跌里舍那)。如是等諸大龍象皆已遷化。大師圓寂。佛日既沈。世無依怙。如是漸次至一百一十年後。爾時廣嚴城諸苾芻等。作十種不清淨事。」 印順《佛教史地考論》四「優婆鵋多中心的法...
39 KB (8,090 words) - 17:48, 27 November 2023
波離為第七上座。阿那律為第八上座。」 《增一阿含經·序品》:時阿難說經無量。誰能備具為一聚。我今當為作三分。造立十經為一偈。契經一分律二分。阿毘曇經復三分。過去三佛皆三分。契經律法為三藏。契經今當分四段。次名增一二名中。三名曰長多瓔珞。雜經在後為四分。 《大智度論》:大迦葉語阿難。從轉法輪經...
12 KB (1,983 words) - 14:57, 2 April 2022
法斷滅性空,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 窺基《說無垢稱經疏》:「滿迦葉波,迦葉波是姓,滿是名也,古云富蘭那迦葉。即斷見外道,亦云空見外道。」 《雜阿含經·八一經》:「富蘭那迦葉言:……我如是見、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淨。』」 《長部·沙門果經》:「大德!如是問時,末伽梨瞿舍...
12 KB (2,021 words) - 05:37, 15 July 2024
法”,阿毘达摩合起来义爲对法、胜法、无比法、大法;“俱舍”(kośa)汉译为“藏”,故阿毘达摩俱舍的汉译爲“对法藏”;而梵文名的bhāṣya或śāstra者,“论”也,故《阿毘达摩俱舍论》全名译成汉文就是《对法藏论》。 《俱舍論》曾二次譯為漢文: 陳真諦的『阿毘達磨俱舍釋論』。 唐玄奘的『阿毘達磨俱舍論』。...
12 KB (2,527 words) - 13:04, 3 June 2024
其中涉及人類年齡的詮釋出自《俱舍論記》和《俱舍論疏》。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經律源出於斯里蘭卡分別說部傳統,在覺音尊者《清淨道論》中有一種叫做「有輪」的時分緣起,採用了三世二重因果解說,但並不等同於《俱舍論》等詮釋的分位緣起。 下面簡述引自達摩難陀長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是對《巴利經藏》有關經文的直接解讀:...
19 KB (3,161 words) - 08:04, 24 February 2024
法輪經》。 《大般若經》提出,中道為六波羅密中的慧學,學習中道讓人可以遠離邊見。《瑜伽師地論》認為,學習中道可以使人遠離兩邊的邪見,破除戒禁取見。 龙树提出八不中道。 呂澂認為,從經律記載來看,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對五比丘首次說法時,是先說中道,之後講述八正道,最後才說四諦。 《雜阿含經...
14 KB (2,713 words) - 03:25, 25 November 2023
所有律藏一致記載,佛陀滅度之後,大迦葉於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集結(又稱為王舍城集結),優婆離誦出律藏,阿難誦出經藏(即後世傳承的五部《阿含經》),集結佛教的經典與僧團戒律。 《大唐西域記》記載大眾部結集的傳說,無法參與第一次結集的大眾,在距第一次結集地點二十餘里處發起了數百千人大結集,因參與者廣泛而稱大眾部結集。《三論玄義》記載婆師波...
38 KB (5,993 words) - 10:23, 15 May 2024
波羅夷。」 《摩訶僧祇律·五百比丘集法藏》:「有比丘言。諸長老。世尊先語阿難。欲為諸比丘捨細微戒。為捨何等。有比丘言。世尊若捨細微戒者。正當捨威儀。有言。不正捨威儀亦當捨眾學。有言。亦捨四波羅提提舍尼。有言。亦應捨九十二波夜提。有言。亦應捨三十尼薩耆波夜提。有言。亦應捨二不定法...
19 KB (3,484 words) - 05:49, 27 January 2024
經,於我無失。」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為有契經證信等五通有漏不?亦有。云何?謂: 世尊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沒、味、過患、出離,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未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廣說。』非無漏法應作如是次第觀察。 又說:『佛未轉法輪...
61 KB (12,016 words) - 09:07, 15 May 2024
憂陀那。尼陀那。育多伽婆。本生。毘富羅。未曾有。阿婆陀那。憂波提舍。 《雜阿含經·一一三八經》:佛告二比丘。汝等持我所說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等法。 《大毘婆沙論》:佛教名何法...
66 KB (9,242 words) - 07:06, 9 June 2024
元魏吉迦夜譯《付法藏因緣傳》:「憂波毱多而告之曰。……囑累尊者摩訶迦葉。……迦葉次付阿難比丘。阿難滅後囑累吾師商那和修。商那和修以付於我。……以此法寶持用付汝。……又提多迦。如來涅槃賢聖隱沒。所有一切深經寶藏。漸當衰損墜沒於地。世間昏冥流轉生死。所以者何。在昔吾師商那和修既滅度後。七萬七千本生諸經...
104 KB (19,934 words) - 09:01, 15 May 2024
提到雜藏,只記載四阿含集為經藏。不過,說一切有部仍然有雜藏部類,只是未必與三藏等量齊觀。印度發現的梵文本《俱舍論》中提到 Kṣudrakāgama 的稱呼 ,引用了「為波遮利/婆拕梨(Badarī)婆羅門所說偈」,說一切有部與經量部文獻也經常提及《憂陀那》等被歸為雜藏的經典,顯示在說一切有部與經...
18 KB (3,040 words) - 04:28, 5 August 2022
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相傳是攝摩騰所譯的《四十二章經》,隨後有安世高譯《轉法輪經》《安般守意經》、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支謙等譯《法句經》《大般泥洹經》、康僧會譯《六度集經》、竺法護譯《生經》《修行道地經》、鳩摩羅什譯《遺教經》、還有譯者不明的《稻稈經》、《八大人覺經》等早期翻譯佛典。...
169 KB (25,091 words) - 09:41, 20 November 2024
眾諍論外道提出的五事,而分裂為根本二部;到了唐朝時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再修改為四眾諍論大天五事,而分裂為根本二部,與後來制多部祖師大天同名而出現了兩個大天;又將十八部中說轉部有別名為經量部,改為經量部為本名說轉部為別名。 在《異部宗輪論》所追溯出來的根本上座部的支派中含有以三支根本宗義為基礎的部派...
12 KB (2,476 words) - 12:13, 7 December 2024
捨國出家,染衣修學。」 《中阿含經·王相應品·大天奈林經》:「世尊告曰:阿難!在昔異時,此彌薩羅奈林之中,於彼有王,名曰大天,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阿難!是為從子至子,從孫至孫,從族至族,從見至見,展轉八萬四千轉...
12 KB (2,510 words) - 15:06, 19 July 202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爾時釋提桓因以天文陀羅華而散佛上,發是言:「以是福德,若有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令此人具足佛法,具足一切智,具足自然法。若求聲聞者,令具足聲聞法。世尊!若有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者,我終不生一念令其轉還,我亦不生一念令其轉...
21 KB (3,931 words) - 09:50, 31 March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