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宮・藤原京一帶)至高取川流域的地域。 飛鳥一帶有許多天皇(大王)的宮殿,崇峻5年(592年),推古天皇在豐浦即位以來,至持統天皇8年(694年)遷都藤原京為止的約100年間稱作飛鳥時代。 6世紀中,佛教傳到飛鳥周邊,文化發達。7世紀,飛鳥成為古代日本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因都市機能整備呈現...
    3 KB (331 words) - 07:48, 14 June 2024
  • 朝堂院的原型,始於飛鳥時代的皇宮田宮,該宮殿具有朝庭、廳和大殿等構造,日後逐漸發展為朝堂院的三種構造-大極殿、朝堂、朝集殿。 天子面南,故朝堂院皆坐北朝南,且形狀多為南北狹長,東西較窄,以長方形迴廊圍繞。其正門為朝堂院南門(在平安稱為會昌門)。除了平安...
    2 KB (300 words) - 05:36, 31 May 2023
  • 推古天皇 (redirect from 部皇女)
    村皇子說:「昇天位而經綸鴻基,馭萬機以亭育黎元,本非輕言,恒之所重。故汝慎以察之,不可輕言。」又召山背大兄王對其說:「汝肝稚之。若雖心望,而勿諠言。必待群言以宜從。」次日崩於田宮。葬在竹皇子的陵墓,也就是今天的植山古墳,後改葬早磯長山田陵。群臣商議後立村皇子為天皇。 父...
    10 KB (1,532 words) - 12:17, 25 October 2024
  • ,這批神像就先暫置於鹿野苑常務理事黃焜璋住所佛堂,後在同年10月3日迎回廟宇,由臺北縣縣長蘇貞昌、新莊市市長黃林玲玲等人在廟前恭迎入。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泉州安溪縣移民從新莊奉媽祖神位來土城、三峽交界處山區開墾。然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安溪籍的...
    18 KB (2,320 words) - 18:38, 24 November 2024
  • 「金廣福大隘」自1835年(道光15年)創立至1886年(光緒12年)劉銘傳實施裁隘政策為止,共傳四任粵籍首、三任閩籍首,經歷52年。(因山區拓工作艱險困難,閩籍人士參與意願降低而逐漸退出,致使金廣福拓事業的主導權由姜家全面掌控。) 粵籍戶首 閩籍戶首 天水堂(與金廣福公館並列為國定古蹟) 姜阿新洋樓(新竹縣定古蹟) 北埔慈天宮(新竹縣定古蹟)...
    7 KB (784 words) - 12:04, 6 December 2024
  • / 22.346763°N 120.376818°E / 22.346763; 120.376818 琉球三隆,是位於臺灣屏東縣琉球鄉的王爺廟,與琉球碧雲寺同為島上的兩大公廟,亦是琉球迎王祭的主辦廟宇。 傳說乾隆初年,由閩省鯉城上詩穎川族人氏陳明山帶池、吳、朱三府王爺的香火來此,初建草...
    16 KB (2,118 words) - 13:40, 24 November 2024
  • 911712 永春,舊稱海棠,是位於臺灣苗栗縣頭屋鄉明德村明德水庫海棠島上的關帝廟。 道光年間,粵東人羅育光五兄弟渡海至臺灣,先到苗栗寮庄,後來在頭屋仁隆老寮溪上游拓。移民於石凸仔與原住民戰鬥,平定後在此築草屋以奉祀觀音佛母。建廟年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咸豐七年(1857年),...
    5 KB (557 words) - 14:18, 25 November 2024
  • 日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三五公司社長愛久澤直哉,建立南隆農場,以佃租方式經營,吸引北部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的北部客家人,以及高樹、內埔、竹田的南部客家人,另有岡山、寮、旗山一帶的閩南人來此移作佃農。 南隆地區原為未開墾的河床砂石地帶,住民為謀生開墾為水田或旱田,種植稻米或蕃薯以度日。當地也沒有一間正式的廟宇作為居民信仰中心...
    9 KB (1,141 words) - 13:09, 27 November 2024
  • 之令,集泉人百數十人至,斬茅為屋,先竹塹社地,就番而耕之,引水以溉,歲乃大稔。其地即今縣治之東門大街以至暗仔街也。已又西門大街至外棘腳,治數百甲。來者日眾。縣治一帶,皆為鋤耰所及矣。世傑以力起家,又與番約互市,歲餽牛酒。竹番自創後,力微眾寡,不敢抗,而務乃日進。康熙五十餘年,始...
    4 KB (663 words) - 04:49, 12 October 2023
  • 原案大湖頂寮三渡水蟾蜍嶺奇里岸庵古坑等 處以大山脊分水為界山前屬民山後屬番請豎 界碑區別民番界限等因准此合行豎立碑界以 杜匠民越界私須至界碑者 乾隆参拾参年参月   日立 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 嚴禁匠民越界私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數位典藏網站 - 臺灣碑碣拓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KB (302 words) - 02:07, 11 June 2022
  • 恆春轉運站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工具的页面)
    丁路線外,還有服務當地居民的地區公車路線。原建築為舊恆春公會堂,2003年由屏東客運承租,與其他業者進行聯合營運。 建築物原為恆春公會堂,內為售票候車大廳,站前設置客運月台3席,另於中正路斜對面設有路側站牌。 高線(屏東客運、高雄客運、國光客運聯營) 9117 高雄-林園-東港-丁 (行經台17線)...
    4 KB (470 words) - 10:18, 22 October 2024
  • 新莊的遠近與開墾順序,陸續開闢了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乾隆十年(1745年),李姓先民來二重埔開墾,民眾從福建恭請神農大帝神像奉祀。當時民依靠沙洲一帶耕作的,所以拜起此農神來。乾隆二十年(1755)元月十一日建此廟於三崁店,為今新莊區交界大漢溪畔,約金陵女中後方,取名「五穀先帝廟」,又名「五谷...
    17 KB (2,140 words) - 08:04, 23 December 2024
  • 頭屋鄉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工具的页面)
    居苗栗東南一帶山地,其中馬陵、圳頭、苑曹等3社移居至頭屋鄉老寮至獅潭鄉新店一帶:120。漢人入頭屋鄉則在清乾隆年間後,即客家籍先民入苗栗縣的最興盛時期。1737年,廣東人張清九等人入崁頭屋,是漢人入頭屋鄉最早的文獻紀錄,並主要拓境內西半部平原地區。道光年間後,梅縣客家人陳特賢等人逐漸向東...
    17 KB (1,935 words) - 05:35, 2 November 2024
  • 示建廟才改為境主公廟,也因此取「境主公」「福德正神」(土地公)之起首二字命名為境福。 新竹市、樹林頭的開發與王世傑所帶領的金門拓集團緊密相關,此廟廟地亦據傳是由王世傑捐獻(不過學者林鍵璋認為實質上可能是由其子孫或號捐獻),廟中有供奉其神像,廟方尊稱為「王府大人」。新竹都城隍廟、新竹竹蓮寺等寺廟...
    14 KB (1,469 words) - 10:04, 23 November 2024
  • 在中和區南勢角一帶,今中和區立圖書館旁的埤仔頭福德附近,原本有一個很大的灌溉蓄水區,稱為「南勢角大陂」,以此水源的灌溉渠道稱為「八股大圳」。然而由於利用小河水源或是埤塘蓄水已不敷拓的需求,故需引大河的水源做為灌溉用水,而永豐圳完成後便取代了「南勢角大陂」。 永豐圳原長約五里(華里)餘,乃是清朝乾隆初年,為了灌溉,...
    8 KB (878 words) - 15:52, 18 September 2023
  • 出火 (屏東) (category 丁國家公園)
    夜間‧丁 出火. 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201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9) (中文(臺灣)).  恆春古城. 交通部觀光局. [201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3) (中文(臺灣)).  出火亂象 遊客冒火… 管處挨批. 自由電子傲...
    4 KB (483 words) - 14:42, 12 February 2022
  • 祐的發言,當時張國並不在臺灣,1710年張國才以納餉的方式,招募佃農在南屯一帶殖,九年後,閩浙總督覺羅滿保驅逐佃農,再過三年諸羅縣知縣孫魯更豎立張鎮庄民番界址碑,嚴禁漢人進入南屯,直到雍正四年(1726年)南屯建立萬和時,張國早已去世。 該日,廟方會與及犁頭店福德廟,會同旱溪媽祖於犁頭店出巡繞境。...
    24 KB (2,743 words) - 14:44, 12 December 2024
  • 蘆洲保和,是一座位於臺灣新北市蘆洲區的廟宇,主神為保生大帝。 蘆洲仕紳李氏祖先為「兌山李氏」家族,居於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的兌山地區,當年他們恭請同安縣白礁鄉內的白礁慈濟祖廟分靈至兌山鄉金鞍山寺的保生大帝分靈金身、中壇元帥及虎爺渡海來台,以保平安,入大台北地區,在蘆洲建有一草寮廟祭祀,名為「保和」...
    8 KB (1,116 words) - 18:32, 25 November 2024
  • 逐漸淤積形成浮覆陸地也因此多出了許多的海埔地,於是先前來臺的民紛紛向南進入這些海埔地圈地拓荒,之後便建立了大埔、寮、飯店、麻油仔寮等等聚落。  麻油仔寮(Muâ-iû-á-liâu)除南下的民外,原本在清代時也分別以中洲與學甲為移中心的聚落發展,形成了兩個中地影響圈系統,分別是中洲影響圈以...
    6 KB (897 words) - 07:23, 23 July 2024
  • / 24.140766; 120.698170 臺中旱溪樂成,是位於臺灣臺中市東區旱溪的媽祖廟,此廟主祀之媽祖被稱為旱溪媽祖,建築、文物與遶境活動分別被列為臺中市文化資產的市定古蹟、古物及市定民俗。 相傳此廟媽祖為林大發之先祖來旱溪拓時所迎請,後由庄民建廟奉祀,興建於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
    31 KB (4,266 words) - 13:08, 13 December 2024
  • 夏田里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工具的页面)
    在十股尾有一些小型工廠,沿著大里溪岸(元提路)有數家砂石混凝廠。是大里區唯一沒有一條商店街的村落。 舊名「詹厝園」是因為清治時期有詹氏戶在此開墾,到了日治時期詹氏戶已有廿幾戶人家,此地被編為藍興堡詹厝園莊,大正9年(1920年)再改為台中州大屯郡大里庄詹厝園。...
    5 KB (616 words) - 06:15, 1 November 2023
  • 敗落毀壞之循環不知凡幾,外族異國之入侵交流亦不知起訖為何。 隨著1697郁永河所記錄的地震下陷大湖區的逐漸淤積,這些陷落水底的文明與田產,凱達格蘭人民尚未重新伐之處,被當作無主之地, 引來了清國漳州移民的入。於是糾紛日盛。沿著水邊,漳州移民與凱達格蘭人逐漸由衝突與合作中形成起了漢化的凱達格蘭庄頭如板...
    10 KB (1,486 words) - 18:51, 26 September 2023
  • 。 菱洲是道光年間,軍工道廠(立人國一帶)西邊因為泥沙淤積而形成的陸地,當時該廠招收佃戶開園,收取租金。其名稱由來一說是早年地形像菱角,另一說是因為當時陸地零星浮沙洲出,叫「零州」,取其音轉成「菱洲」。 過去在菱洲周邊有因此...
    4 KB (504 words) - 01:24, 16 December 2024
  • 皇居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工具的页面)
    現在的皇居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即原江戶幕府歷代將軍所居住的江戶城,但範圍較原始的江戶城為。 傳統上,日本沒有定都的概念,習慣以在位天皇的所在地為國都(古代稱為「京」),並以在位天皇居住之宮殿為皇居(古代稱為「」)。 日本從古墳時代以來,開始有為皇室建立宮殿的概念,但早期宮殿遷移的次數相當頻繁,直...
    27 KB (1,361 words) - 14:18, 18 November 2024
  • 丘,面積約半公頃。因形圓而淨,如釜之覆置狀,故以覆鼎金名之。 源於住居的地名。指今鼎金後路二十五號、23巷2、4、6、8號一長方形的地帶。凃、張、陳三姓共同購買現址,原為水,為便耕住居,比鄰而建房屋三間,現古厝周圍已興建三樓洋房。 源於天然植物的聚落地名。指今獅湖國...
    11 KB (1,244 words) - 07:09, 9 March 2024
  • 2、3代起便又開始有移居它地區  大房賴同其後人多仍居於祖地溪仔墘,惟部分孫輩則遷至中草坔、溪底寮、大塭寮和外塭仔等地,2房賴英與3房的賴合,其後人除遷於下草坔外,有的更遠至臺南、高雄、臺東等地發展,4房賴贊後人則多流於祖地,僅部分遷於官區的渡仔頭,5房賴旺多遷居於下草坔、北勢寮甚至臺南市等地。 同樣基於...
    10 KB (1,815 words) - 13:05, 27 September 2024
  • 薛啟隆(?—?),原名昌桂,字啟龍,又字奇龍,人稱斗六將軍,廣東人。清代桃園一位戶,參與桃園開發。 薛啟隆在兄弟4人中排行老大。朱一貴事件爆發時曾來台平亂,被加封為首府,後返回廣東。乾隆二年(1737年)獲得福建總督許可,率領數百名勞工東渡來台開墾。原在斗六經營,後逐漸北上發展,進入桃澗平原(今...
    3 KB (402 words) - 07:22, 29 October 2024
  • 北埔慈天宮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工具的页面)
    058356 北埔慈天,是位於臺灣新竹縣北埔鄉北埔村北埔老街上的觀音寺,被列為縣定古蹟。 該廟初創年代說法不一,其建立與漢人拓北埔有關。道光十四年(1834年)淡水同知李嗣鄴欲將政府勢力擴展至臺灣原住民所控制的大隘地區,促成時任九芎林庄總理的粵人姜秀鑾與竹塹城的閩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
    10 KB (1,195 words) - 16:44, 23 November 2024
  • 普善寺 (redirect from 同兴)
    南投埔里盆地。昔日活躍在沙轆的族人,能從沙鹿玉皇殿旁普濟寺南面牆上的的遷善社示禁碑,可探知當時常與漢人發生衝突,事端不斷。 陳世宗. 故土遭漢人佔 祖廟淪為亂葬崗 沙鹿平埔族要為薪火爭福地. 《中國時報》. 1997-05-17 (中文(臺灣)).  苗君平. 同興廟慶 罕見平埔族祭典...
    8 KB (991 words) - 08:39, 25 November 2024
  • 社頭鄉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工具的页面)
    首施世榜、黃仕卿、鄧遜有等,逐次完成八堡圳、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鴻門圳、大高圳等溝渠灌溉今社頭鄉轄域,漳州府之南靖、漳浦、詔安及潮州府饒平等縣居民大舉入,1736年至1795年間枋橋頭庄形成街肆,社頭庄成立於嘉慶年間,社頭轄域次第...
    14 KB (1,355 words) - 06:09, 11 June 2024
  • [2018-03-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2-22).  卓克華. 〈潘籌暨清代士林潘家之發展〉. 《臺北市市定古蹟潘籌墓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 台北市政府. 2002-11.  黃勁嵐. 清代士林地區的拓與市街發展.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2005.  俞怡萍; 李乾朗. 《臺北古蹟偵探遊》...
    16 KB (1,663 words) - 18:26, 21 Ma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