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語動詞,會根據不同的时态、人称、數和語態而改变动词词尾和詞首的形式,即動詞變位。梵語的人稱與一般語言一樣,共有三個人稱。梵語的數除了單數和復數外,較其他印歐語系的語言多了「雙數」。動詞變位共分為十類。 梵語的時態很複雜,很難套用其他語言的時態和式,所以只能稱為時態系統。梵語動詞分為四個不同的時態,各個時態又細分為不同的語式。...
    8 KB (347 words) - 13:30, 11 September 2020
  • 動詞有關的重復過去式。 將來時系統通過sya或iṣya的后綴和guṇa來形成。動詞接著變位,好像它們是在現在時系統中的thematic動詞一樣。將來時的未完成式用作條件式。 所有動詞都有三個語態:主動語態、被動語態和中間語態(即反身語態)。還有非人稱態,它可以被描述為不及物動詞的被動態。梵語...
    87 KB (7,873 words) - 12:09, 12 March 2024
  • 梵語文法的主要特征是複雜的動詞系統,豐富的名詞詞尾變化,和廣泛使用了合成名詞。梵語文法由梵語文法家在兩千年多來研習和編撰著。 梵語动词有两种语态:为他(parasmaipada,parasmai = para“对面的、别的”的与格,pada=“句”)和为己(ātmanepada,ātmane =...
    19 KB (467 words) - 01:28, 8 September 2021
  • verbs」或「原始印歐動詞目錄」。 原始印歐語的動詞系統是一個複雜系統,其中動詞分類依據它們的體貌:狀態體、未完成體、完成性體。這個系統實現了多種語氣和態,並且動詞依據人稱、數和時態進行變位。這個向動詞的基素(詞根)增加詞綴的系統允許對詞幹的修改,使得它可以成為名詞、動詞或形容詞。這個系統明顯的體現於古希臘...
    48 KB (4,691 words) - 19:42, 4 July 2017
  • 為了強調原始印歐語和它的直接后代本質上是端曲折的語言,原始印歐語和吠陀梵語都有獨立前綴詞素。這種前綴(特別是對於動詞)可出現句子中任何地方,但是在古典梵語中,被強制變成附著它們緊前於動詞。還有類似於從荷馬式希臘到古典希臘的發展: 參見插詞。 吠陀韻律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 Mallory...
    12 KB (1,799 words) - 02:34, 23 February 2024
  • 僧伽羅區分三個變位類。口頭僧伽羅不在動詞上標記人稱、數或性(書面僧伽要標記)。換句話說這裡沒有主語-動詞一致(agreement)。 SOV(主賓謂)序。 基本沒有連詞,如英語的 that 或 whether,只有通過分詞和動詞性形容詞的方式形成的非限定子句。例如:“The...
    18 KB (1,369 words) - 21:01, 6 April 2024
  • cook”意味著為自己做飯,而 पका दे(pakā de)“give cook”意味著為某人做飯。次要動詞限制了主要動詞的意義或者向它增加一層意義漸變(shade)。 后來次要動詞進一步文法化為輕動詞,主要用來為主要動詞傳達詞法體差異。 一般的說,阿育王題刻的俗語代表了 MIA...
    15 KB (2,333 words) - 01:54, 6 April 2021
  • 印歐系詞(Indo-European copula)為所有印歐語系語言的一個共有特征,即存在著對應於英語動詞“to be”的一個動詞。 這個動詞有兩個基本意義。在不太顯著的語境中它是簡單的系詞(“I'm tired”;“That's a shame!”),這個功能在非印歐語言可能表達得非常不同。在更顯著的語境中它表達存在(“I...
    30 KB (1,461 words) - 12:15, 8 October 2021
  • 波你尼 (category 含有梵語的條目)
    梵語文法家。(fl. 公元前4世紀)。 他著名於對语法学的貢獻,特別是在叫做《八篇书》(Aṣṭādhyāyī,意思是“八章”)的文法中對梵語構詞學用 3,959 個規則所做的公式化 ,它是吠陀宗教的輔助學科吠陀支的语法分支毗迦罗那的基礎文本。 《八篇书》是最早的已知梵語...
    12 KB (1,811 words) - 02:17, 12 February 2023
  • 印地語是主語-賓語-動詞語言,這意味著動詞通常位於句子的結束處而非在賓語之前(而英語經常是主語動詞賓語)。印地還顯示了部份作格性,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動詞一致於句子的賓語而非主。不同於英語,印地沒有定冠詞。如果需要強調的話,可以使用數詞एक(ek,“1”)作為不定單數冠詞。 此外,印地...
    23 KB (2,359 words) - 02:48, 8 August 2024
  • 覺 (佛教) (category 含有梵語的條目)
    说法即成为阿罗汉,按大乘佛教的说法即成为佛,所以修證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 在梵語中,Bodhi是一個抽象名詞。源自於動詞字根 budh,字面意義為醒過來、醒覺、注意、知道或了解。巴利動詞 bujjhati,梵文動詞bodhati (知道、了解)或 budhyate(了解)都來自這個字根。...
    3 KB (407 words) - 09:58, 16 September 2023
  • 輕安 (category 含有梵語的條目)
    輕安(巴利:passaddhi,梵語:prasrabhi,動詞為巴利:passambhati),又譯猗、猗息、除,佛教術語,為七覺支之一,常用來指稱進入三摩地前心喜而身樂的狀態。也是大善地法之一。 輕安,指身心的粗重部份被止息,去除了惡,排除了進入三昧的障礙,又被分為身輕安與心輕安兩部份。修行...
    5 KB (879 words) - 04:06, 13 October 2018
  • 真實 (佛教) (category 含有梵語的條目)
    真實(梵語:bhūta,巴利:Bhūtamidanti),又譯為實、真說,佛教術語,意為存在、本質、此在、真理等。在阿含經中,通常被用來指對於緣起及緣生法的正確理解。 梵語:bhūta,是梵語動詞भू(bhū)的過去分詞形態,意為已形成、已存在、已成為,可以被引申為眾生、元素、萬物、神明,也可以被...
    4 KB (632 words) - 12:28, 25 October 2018
  • 元音詞幹 (category 含有希臘的條目)
    元音詞幹(thematic vowel、theme vowel),在印歐語言學中,是結束於元音的名詞或動詞詞幹,這個元音出現於或在其他方面影響名詞或動詞的變形范例。這個元音和動詞或名詞都稱為 thematic 的。athematic 詞根缺乏詞幹元音,而把變形直接附加在詞根自身上。 例如,考慮拉丁語“第一變格”單數結尾:...
    4 KB (612 words) - 16:50, 24 January 2014
  • 大略來說,古希臘動詞的限定型態是由經過修飾的幹後接上人稱字尾所構成的。而對幹修飾的方法中,其中一種是在幹和人稱字尾間插入元音詞幹,換句話說,如果人稱字尾以鼻音ν、μ 開頭則插入ο(或ω);其他人稱字尾則插入ε(或η)。根據變化時要不要插入元音詞幹,可以把古希臘動詞分為兩大類: ω-動詞...
    77 KB (6,026 words) - 23:17, 14 August 2024
  • 德语和荷蘭語的语法,在為主句且主句只有一個動詞時,語序為SVO。而在從屬句中、及有助動詞時,其語序則為SOV(助動詞放之前動詞的位置),因此德语和荷蘭語的語序有時候也是SOV。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等皆為SVO語序的語言,但當宾语(直接宾语和間接宾语)為代名詞時語序變為SOV,例:"La...
    6 KB (840 words) - 18:58, 10 June 2024
  • 在同其他早期證實了的印歐語言比如古希臘梵語相比較的時候,赫梯動詞系統在構詞上是相對不復雜的。有兩種動詞變位的一般動詞類,mi-變位和hi-變位。有兩種語態(主動和中間-被動),兩種語氣(直陳和祈使),和兩種時態(現在和過去)。此外,動詞系統展示了兩種動詞不定式,動名詞(supine),和分詞。Rose列出了132個hi-動詞...
    21 KB (2,700 words) - 14:36, 5 February 2024
  • 原始印歐語重音 (category CS1克罗地亚来源 (hr))
    *-kʷe“and” > 吠陀梵語 -ca, 拉丁語 -que)和某些形式的代詞(PIE *moy“to me”> 吠陀梵語 me)。 吠陀梵語證據還指示在某些位置上原始印歐動詞可以在某些句法條件下不加重音,比如在主子句的有限位置上(但是不在句子初始處,這里的動詞...
    13 KB (1,858 words) - 05:01, 5 August 2024
  • 最高級的實現通過帶有“all”(sab)的比較級。 在印地-烏爾都梵語化和波斯化的域中,都可以找到使用從這些語言衍生出的後綴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形容詞形式。 在前面提及的屈折格系統之上還可以建構叫做後置詞的質詞或黏著後綴系統,後置詞相似於英語的前置詞。它和名詞、或必需這個名詞的動詞、或接受这个間接格的動詞...
    54 KB (4,883 words) - 01:27, 8 March 2023
  • 凯尔特语族 (redirect from 凯尔特)
    形方面,凱爾特的名詞與形容詞與其上層並無什麼顯著的改變,但相較於其他實存的印歐語言,海島凱爾特動詞就擁有一種獨特且未解的特徵:其動詞的詞形變化會隨著該動詞是否位於一個句子的絕對首位(海島凱爾特為動主賓即 VSO 語言)或該動詞之前是否有一個動詞前置質詞而有所不同。這樣的特色在古愛爾蘭...
    16 KB (1,768 words) - 23:25, 19 April 2024
  • 體位 (瑜伽) (category 含有梵語的條目)
    在瑜伽中,體位(梵語:आसन,Āsana,英語:Asana,/ˈɑːsənə/),又譯為體位法,指的是在練習瑜伽時,身體保持在特定位置後形成的姿勢。 除了宗教上的目的外,練習瑜伽體位常被認為可以增進健康,或是做為體能鍛煉之用。 在梵文中,體位(梵語:आसन)的字根來自動詞...
    1 KB (131 words) - 02:47, 24 May 2022
  • 相似地,動詞詞綴為構造動詞的詞綴,動詞詞綴如下: 形容詞詞綴即用於構造形容詞的詞綴: 除了以上的詞綴外,馬來─印尼亦使用來自梵語、阿拉伯語和英語等不同外語的詞綴,像(綴)maha-、paska-、eka-、(英綴)bi-、anti-、pro-等即為其例。 馬來─印尼...
    29 KB (3,348 words) - 03:40, 5 May 2024
  • 阿耆尼 (category 含有梵語的條目)
    阿耆尼(梵語:अग्नि,Agni)是吠陀教及印度教的火神。 阿耆尼——अग्नि本身即是梵文「火焰」的名詞,與拉丁語的火焰—-「ignis」是同源詞(及與英文動詞著火「ignite」同根)。阿耆尼作為火的神格化象徵了火焰永恆不朽的奇蹟,古印度人就相信供奉給阿耆尼(火)的祭品會被淨化及傳達到其他神祇...
    2 KB (148 words) - 08:54, 6 August 2024
  • 不定過去時 (category 含有希臘的條目)
    不定過去(Aorist,來自希臘 αοριστός 沒有範圍,無限制)是用在某些印歐語言如古希臘中的動詞時態,用來指示行動,或在直陳語氣中的過去行動,而不帶有進一步蘊含。 在其他語氣(虛擬語氣,祈愿語氣和祈使語氣)、不定式、和(大部分)分詞中,不定過去純粹是語法體而不帶有任何時間意義。...
    3 KB (191 words) - 07:23, 11 December 2020
  • 動詞(包括助動詞)固定在第二位,主句第二個動詞(包括助動詞)之後的動詞(包括助動詞)及子句的所有動詞放在最後),且德語除了陽性單數以外,其餘狀況的主賓格同形。許多語言同時具備格變化和特定的序。 主詞、受詞、動詞的排列方法一共有六種,以下以S代表主詞(主)、V代表動詞...
    6 KB (702 words) - 14:02, 14 December 2023
  • 喉音理論 (category 含有希臘的條目)
    并帶有獨特的“自從”含義的離格的類似形式: 希臘 ópō“whence, from where”。) 希臘形式 ánemos 和 árotron 特別有價值是因為所涉及的動詞詞根在希臘中早已不作為動詞了。這意味著沒有某種類比推理的可能性,比如發生在拉丁語 arātrum“plow”中的情況,它的形態已經被動詞 arāre“to...
    43 KB (6,100 words) - 08:45, 27 May 2023
  • 高棉的使用中存在严格的等级,各人使用的语言有异。柬埔寨社会的两个特殊阶级——皇族和僧侣——都拥有自己的特殊语言习惯,较多使用和巴利词汇。与皇族成员和僧侣相关的身体、器官、器具、人物、动物名词都跟一般口语不同,对皇室成员和僧侣的称呼亦有专门的代词,使用的动词...
    34 KB (1,353 words) - 09:58, 28 April 2024
  • 諦 (佛教) (category 含有梵語的條目)
    梵文सत्य(Satya)有真實、真理的意思。也有現實之意。字根來自梵文形容詞सत्(sat)的現在分詞形態,源自於梵文動詞asti(有)。梵文動詞字根as,對應於原始印歐字根*h₁es-,英文Be動詞的is也源自同一個字根,意思同於英文的to be。有情(sattva)也是來自這個字根。...
    2 KB (327 words) - 02:13, 25 November 2023
  • 梵語:moha)。 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煩惱地法。 在梵文,源自動詞vidyā,字面意義為「看到」、「知道」,常漢譯為明。這個單字源自於原始印歐語字根 *weid-,意為看到,或知道。與拉丁文動詞 vidēre(看到),或英文動詞 wit有相同來源。加上否定詞頭a-,形成這個單字。...
    4 KB (513 words) - 12:52, 19 June 2023
  • 耶斯迦 (category 含有梵語的條目)
    (iii) Daivata 關於神和祭祀的詞。 《尼禄多》是吠陀的六支之一,也是古印度梵語學科課程的必修主題。 耶斯迦定義了四個主要的詞范疇: nāma - 名詞或實詞 ākhyāta - 動詞 upasarga - 前動詞或前綴 nipāta - 質詞(particle),不變詞(可能前置詞) Yāska...
    5 KB (791 words) - 00:22, 9 February 2022
  • 這種聯繫是如此充分的眾所周知,以至於來自梵語的技術術語可以通過一組常規的音韻變換輕易的轉換成巴利。這種變換模擬出了曾在原巴利中發生的音韻發展的子集。由於這些變換的流行,不總能得知給定的巴利詞是古俗語詞匯的一部分,還是從梵語借來的變換後的詞。梵語詞有規律的對應於巴利詞的存在性不總是巴利詞源的...
    54 KB (5,228 words) - 05:47, 5 Ma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