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心杜(557年—640年)。,俗姓杜,人稱杜,雍州萬年縣杜陵(今屬西安市)人,唐朝高僧,嚴宗初祖。唐太宗賜號帝心,常被稱為帝心者,故稱帝心杜。晚年隱棲終南山(河南)東驪山,貞觀十四年(640)示寂於南郊義善,享年八十有四。葬於樊川北原,塔於長安。...
    8 KB (1,122 words) - 16:13, 1 August 2023
  • 財團法人台北法華寺,簡稱台北法華寺法華寺,是一座位在臺灣臺北市萬區西寧南路(創建時為若竹町)的觀音。該寺原屬日蓮宗,山號「南海山」,建物興築於1919年(大正八年);其本為十界曼荼羅,合祀宗祖日蓮、妙見菩薩、不動明王、鬼子母神、經王大菩薩、清正公等。...
    2 KB (127 words) - 05:52, 11 April 2024
  • 貞法師於西明共同翻譯,方使佛頂勝陀羅尼流傳於中土。 依《佛頂勝陀羅尼經》記載,其中主要有三大功用,爲「滅惡業、離地獄、增福壽」。 經文中還提到,只要身體沾到從勝陀羅尼幢幡上落下的灰塵,或是被勝陀羅尼幢幡的影子映在身上,便可得到...
    15 KB (2,364 words) - 03:26, 6 June 2024
  • 釋印(1906年4月5日—2005年6月4日),俗名張鹿芹,名印,號盛正,人稱印導師、印長老、印師,浙江海寧(今屬嘉興)人。剃度師為普陀山福泉庵清念和尚,天童受戒時,戒和尚是圓瑛和尚,為太虛大師門徒,慈濟證嚴師的入門師父。 印法師是一名活躍的學問僧,著作等身。在閩南佛學院開始修...
    51 KB (7,000 words) - 01:24, 4 May 2024
  • 严宗,又稱賢首宗、界宗,漢傳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严经》为所依,故称为「(花)严宗」。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实际创始人是賢首藏,故此宗或稱為「賢首宗」。因該宗發揮「界緣起」為宗旨,故又稱「界宗」。在判教上严经》为最高经典,將釋迦文佛的教法分為:「小」、「始」、「終」、「頓」、...
    18 KB (2,768 words) - 05:08, 29 May 2024
  • 经幢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金华市江南街道金钱社区,始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曾經名為金钱,有“先有金钱,后有金华府”一说,目前寺庙已經毁壞,仅存经幢。经幢部分埋于地下,地面部分高约6.30米,呈八角棱形,上刻佛顶胜陀罗尼经等。 2006年,经幢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KB (347 words) - 09:42, 25 May 2024
  • 智俨 (redirect from )
    严经》、授《摄大乘论》。后在云讲说《严经》,宗风大振,藏於時投在門下。时称云者,或至相大师。后于唐总章元年在清净圆寂。 现存著作有 : 《大方廣佛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嚴經搜玄記) 《嚴一乘十玄門》 《嚴五十要問答》 《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
    4 KB (395 words) - 07:04, 16 February 2023
  • 定惠 靜惠親王 真圓 實慶(再任) 公胤 實慶(三任) 公胤(再任) 行意 覺任 覺實 圓忠 覺朝 良 圓靜 靜忠 道慶 重圓 覺惠親王 公縁 道智 仁助 道仁 靜仁 圓助 隆辨 覺助 隆辨(再任) 行昭 增忠 性覺親王 忠助 行覺 性覺(再任) 靜譽 性覺(三任) 淨雅 道瑜 助 道珍 惠助...
    3 KB (563 words) - 03:42, 29 April 2022
  • 建筑,完成了藏经阁等,“自重建楼阁外,若黝垩丹漆以及镌匾悬额,无不金碧交辉,庄严宝重”。 明朝成化七年(1471年),明宪宗敕赐碑。明朝天启年间重修以后,皇帝又诏赐藏经玺书。清朝德悟和尚在世之时,“长安贵介多与游”,圆寂时“哭灵祭...
    11 KB (2,008 words) - 19:20, 22 June 2022
  • 圓照(えんしょうじ)是位在日本奈良縣奈良市的臨濟宗妙心派寺院。山號「普門山」(ふもんざん)。本如意輪觀音、開基(創立者)為文智女王。和斑鳩之中宮、佐保路之法華寺並稱為大和三門跡的門跡寺院。道「山村御流」之家元。別名、山村御殿。 文智 深如海院大通大師-後水尾天皇皇女 文喜 菩提心院大歓尼大禅師-靈元天皇皇女...
    2 KB (223 words) - 05:03, 11 November 2021
  • 年),受魏忠賢所害,入詔獄,被拷打致死,據說死狀淒烈,頭破血流。與黃素同時死難的還有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昌、繆昌期、周宗建等人。 崇禎帝即位,子黃宗羲懷錐入京伸冤。朝廷為其平反,追贈太僕卿,任一子。父黃曰中,亦追贈太僕卿。弘光朝,追諡忠端。《明史》有傳。 子黃宗羲为明末清初學者。 後人輯有《忠端公集》。...
    8 KB (1,529 words) - 09:38, 3 May 2024
  • 内,毁后被移至此。该殿原本还珍藏了唐玄奘师的顶骨舍利,可惜1949年后被盗。现在内增建了玄奘纪念堂,收藏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大师头骨和著述等纪念物。 第五进院落的主殿是大悲坛又称观音殿,面阔五间,殿后接抱厦一间。该殿供奉的都是观音像,形态各异,共有7...
    11 KB (1,527 words) - 08:02, 14 November 2023
  • 广惠塔,又名广惠花塔、广惠多宝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广惠路,是一座4层八角形塔。该塔始建于唐代,重修于金代大定年间。整座塔下方3层为楼阁式,第一层和第二层有阶梯,第三层内的塔心室供奉有2佛像。第四层为花束形塔身,上有力士、象、狮、菩萨等造像。中华民国时期,该塔下方的...
    12 KB (1,919 words) - 14:01, 18 December 2023
  • ,對近代台灣佛教的發展關係頗深。該寺亦是臺灣府城七八廟之一。 開元的前身,是明鄭永曆三十四年(1680年),延平王鄭經為奉養其母董太妃而建的「北園別館」(北園別宮),而在董氏去世後該園遂廢,此外鄭經長子、監國鄭克𡒉亦是在此地遭大臣馮錫範與鄭哲絞死,史稱東寧之變。...
    15 KB (1,939 words) - 13:50, 18 August 2023
  • 《佛顶胜陀罗尼经》(Uṣṇīṣa vijaya dhāraṇī sūtra) 是佛教密宗经典,主要内容是佛陀为善住天子宣说禳灾延寿之,显示勝咒之灵验。此经译出后勝咒在中国流行,历代颇有传习者,也有建造“胜陀罗尼经幢”以禳灾延寿的风俗。 此经先后有多种译本,分别为 相传,佛陀波利在文殊菩萨的授意下,从天竺带来此经梵文本并译出。...
    8 KB (1,365 words) - 14:43, 12 February 2024
  • 之处,后来让给两位高僧下榻。毗卢阁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殿内供奉着“严三圣”,即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在阁内两侧,是木雕的千佛壁龛,所供佛像均是以“香灰”等作原料而铸造成的,共计5050。毗卢阁两侧的配殿分别是摄摩腾殿和竺兰殿,内有二位高僧的塑像。清凉台的东西两侧还新建了藏经阁、法宝阁...
    20 KB (2,744 words) - 08:21, 23 May 2024
  • 罗汉到北京,剩下176迁到普宁、普佑保存。如今176罗汉像在普佑东西配殿展出。罗汉像均为木雕金漆,每通高1.7米,均是清朝由杭州工匠雕造。 1982年7月23日,普佑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历史年代为清代。2006年5月25日,普佑...
    6 KB (913 words) - 00:28, 25 December 2021
  • 昌親詣其船,要將女兒許配給大中之孫。抻解囚犯的旗尉趕忙催促上路,昌破口大罵:“你不知道世間有不怕死的男子漢麼?回去告訴魏忠賢,我就是以前的吏部郎周昌!”魏忠賢自恨之,而魏忠賢的義子倪文煥,也趁機彈劾周昌與魏大中家通婚,並且誣告周貪污鉅款,周昌於是被革职,但是魏忠賢仍未息怒。...
    9 KB (1,842 words) - 11:04, 14 November 2023
  • 严五祖,指初祖終南杜,二祖雲智儼,三祖賢首藏,四祖清涼澄觀,五祖圭峰宗密。嚴宗依於《嚴經》所立宗,後因賢首國師發揚廣大,故又稱之賢首宗。現今通行之《八十嚴疏鈔》為清涼國師所作,又名清涼宗。 杜(557年-640年),生於陳武帝永定元年,雍州(今陝西省)萬年人。俗姓杜,...
    8 KB (1,094 words) - 11:08, 24 April 2023
  • 李鲁生 (redirect from )
    人于尧舜,建祠设庙,比阉宦如周孔。乞尽追究报闻。鲁生随疏辩。 《崇祯长编卷之十一》:崇祯元年七月,削顾秉谦恩荫、李鲁生籍、陈九畴闲住,从御史汪应元劾也。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顺治元年十月,以故明南京兵部左侍郎谢启光为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光禄卿李天经为通政使司左通政,左通政赵京仕为太仆...
    4 KB (623 words) - 09:13, 8 May 2023
  • CITEREFGronerStone2014 (help) 印經筆記》(出自《經講義》):「「皆已成佛道」,是說這麼做了以後,將來決定成佛,即「因中說果」。如說念佛一句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叫「別時意趣」……若依佛法修學,與佛法僧結了緣,於大乘中生了根,怎麼樣也要成佛。」 Hurvitz 1976,第239頁...
    25 KB (3,813 words) - 02:18, 20 May 2024
  • 罗汉塑像分布于寺院大殿两壁共68、天台阁216、梵音阁216,像高1至1.2米,曾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随筇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筇竹五百罗汉在题材和艺术表现等方面与其他寺院的五百罗汉有显著差别。布局方面,筇竹...
    13 KB (1,875 words) - 10:38, 5 June 2024
  • 帝至正五年(1345年),僧人释智学等人重修堂、云堂、祖师堂、伽蓝堂,以及厨库、僧房、使者僦屋50多间,并新建了钟楼、堂东廊庑、南方丈等30多间,以上工程经6年方才完工。 内的千佛殿藏有两土像,据传为元朝丞相托克托夫妇,而北崇国据传就是托克托的故宅。《帝京景物略》载,“...
    16 KB (2,604 words) - 05:05, 14 January 2024
  • 山门 建于乾隆年间,内设有神、金刚力士和明代县人杨廷和杨升庵的塑像。 天王殿 天王殿又名胜殿,1799年(清嘉庆四年)佛德和堂建,1830年(道光十年)月和堂建,中间供奉弥勒菩萨,两侧供奉四大天王,殿檐悬挂“一代禅宗”的匾额。殿后有1413年(明代永乐十一年)石刻的《胜陀罗尼咒》经文。 舍利塔...
    6 KB (821 words) - 04:32, 9 November 2023
  • 佛像,然后燃烧一支火炬去照着他,令互影交光,使学者通晓刹海涉入重重无尽的义旨。 《唐大薦福主翻經大德藏和尚傳》;「先天元年歲次壬子十一月十四日終於西京大薦福。春秋七十。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葬於神和原南。」。 本三性都不否定现象的本体,“不坏末而常本”《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16 KB (3,043 words) - 05:56, 28 May 2024
  • 。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從道邃學,回國後在日本比叡山興建延曆,創立日本天台宗,後國清為祖庭。 該曾駐錫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師、寒山、拾得、濟公和尚、日本東密開宗祖師空海大師、日本台密開宗祖師最澄大師等。由此,中有不計其數的勝跡和典故,包括乾隆御碑、...
    17 KB (2,854 words) - 14:40, 18 April 2024
  • 八敬(aṭṭha garudhamma),又名八重、八、八尊重、八、八敬戒、八尊敬、八不可越,記錄於比丘尼的一六六條心懺悔戒之中,說明比丘尼要尊敬比丘。比丘尼有此八條戒涉及比丘,而比丘戒中亦有涉及十修戒關於如何教誡比丘尼。此八條戒在上座部中廣泛被接受,認為這是比丘尼根本戒;大眾部...
    5 KB (892 words) - 00:18, 20 December 2020
  • 正殿除觀世音菩薩外,還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羅漢和護法。後殿有天上聖母殿、文昌帝君殿、關聖帝君]]殿,一旁還有佗廳、月老廳、太歲廳等。天上聖母殿還有水仙王、註生娘娘,另有城隍爺、土地公等神,以及十二婆姐、池頭夫人等神。其中華佗原本是一家中藥舖所供奉,送到後因來發現有不少人拜,就為祂設置獨立廳堂。月下老人則是2001年才應需求增加。...
    35 KB (4,196 words) - 05:18, 13 May 2024
  • 大圣寿万安是大都等级最高的佛寺。大都的其他著名寺院还有大宣文弘教、大护国仁王、大兴教、大天寿万宁、大崇恩福元、大承普庆、大承天护圣、大永福、大昭孝、大天源延圣、大乾元、大庆寿、大觉海、大宝集、弘教普安、义利(半藏)、兴化、石佛寺、崇庆、兴福院等等。...
    61 KB (10,071 words) - 10:04, 11 March 2024
  • 慈云由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兰于东汉永平七年(64年)创建,相传二僧曾在此译经。唐贞观元年至三年(627-629年),三藏禅师玄奘奉命重修此。之后历代曾多次重修。慈云极盛之时,僧众数百人,供奉佛像两千余,据碑文称:“本其形,胜其雄,即远公之庐山、达摩之少林,无逾此也”。清末后慈云...
    4 KB (644 words) - 07:56, 28 May 2024
  •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下令重建该,依照辽朝的原状更换了舍利塔基座的砖雕,并扩大该规模。辅助朱棣称帝的高僧姚广孝拒绝了爵位及封号,至北京双塔庆寿退隐,后迁居该。清朝初年,天宁塔塔顶坍塌。 乾隆十年(1745年)励宗万写的《京城古迹考》记载,天宁“惟留古殿一间,殿中立无量寿佛一...
    39 KB (5,691 words) - 13:37, 25 Jul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