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反应(英語:Kornblum oxidation)指一级卤代烷(用对甲苯磺酸银处理得到对甲苯磺酸酯)用二甲亚砜氧化得到醛类。 首先发生SN2取代作用,产生烷氧基锍离子,然后再用碱(如三乙胺、碳酸氢钠)消除一个质子和二甲硫醚而得到醛。 Ganem氧化反应 斯文氧化反应 化学反应列表 Kornblum...
    1 KB (125 words) - 11:25, 21 April 2021
  • -德拉马尔重排反应(Kornblum–DeLaMare rearrangement)指一级或二级有机过氧化物在碱催化下重排为相应的酮和醇。所用的碱可以为氢氧化钾或胺(如三乙胺)。 此反应在有机合成化学及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中都有应用。 首先碱夺取过氧化物的酸性α-氢,生成碳负离子,接着碳负离...
    4 KB (506 words) - 10:54, 18 April 2021
  • 将α-碳去质子化,α-碳上的一对电子随之与氧成键。氧随后将其多余的电子迁移到氮上,生成目标的羰基化合物,与先前提及的三甲胺。该反应是对氧化反应的一种改进。 该反应是(-)-奥拉霉素合成的中间步骤,在该合成中它将一个一级卤代烃转化为醛。 G. Godfrey, Alexander; Ganem...
    2 KB (241 words) - 10:38, 7 August 2022
  • 烯烃发生羟汞化的产物与另一个氢过氧化物反应,生成过氧化物; 卤代烃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过酸。 除爆炸性分解外,有机过氧化物可发生的反应有: 被氢化铝锂或亚磷酸酯还原为两个醇; 碱催化下过氧键断裂,发生-德拉马里重排反应(Kornblum-DeLaMare)生成一个酮和一个醇。 二硫化物 过酸、过酸酯...
    3 KB (516 words) - 12:56, 20 March 2017
  • 亨利·陶(德語:Henry Taube,1915年11月30日—2005年11月16日),加拿大化學家。他的研究興趣是氧化還原反應,其中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更使得他獲1983年諾貝爾化學獎。 父母源自德國,生於俄羅斯,後來遷到加拿大,因此他生於加拿大。父母均為農夫。童年時他就讀單室學...
    2 KB (147 words) - 05:15, 14 April 2024
  • 卡尔·巴里·沙普利斯 (category 中国学院外籍院士)
    (+)-disparlure。 對不對稱合成的研究廣為人知,較有名的化學反應包括夏普莱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和夏普莱斯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等。 2001年,他因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夏普莱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夏普莱斯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夏普莱斯不对称氨羟基化反应)方面的工作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 另一半獎金由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
    12 KB (1,219 words) - 18:00, 22 May 2024
  •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category 圣彼得堡学院通讯会员)
    反应中,催化剂仅能加速反应平衡的到达,而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他把催化的理论知识迅速应用于工业化学项目:在1902年提出了著名的奥斯特瓦尔德过程,即氨气通过催化剂(例如铂)作用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空气中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
    24 KB (3,580 words) - 08:57, 11 May 2024
  • 氧化鈾。 轉化鈾的氧化物 從三氧化鈾到二氧化鈾的轉化:用裂解的氨气或氫气还原三氧化鈾來實現。 從三氧化鈾到六氟化鈾的轉化:直接通過氟化实现,该过程需要一个氟气源或三氟化氯源。 從三氧化鈾到四氯化鈾的轉化:使用氫來把三氧化鈾變成二氧化鈾,再和四氯化碳進行反應...
    141 KB (21,791 words) - 00:37, 27 April 2024
  • 艾里亚斯·詹斯·里(英語:Elias James Corey,1928年7月12日—)是一名美国有机化学家,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得奖原因是“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逆合成分析。 极性转换 逆合成分析 艾里亚斯·詹斯·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KB (169 words) - 11:21, 16 July 2023
  • 化学家列表 (section )
    弗雷德·贝索洛(1920-2007),指明配位化合物在无机反应研究中的重要性,推进配位化学的定量化。 安托万·波美(1728-1804),发明了波美比重计,改良了多种日常用品的生产工艺。 卡尔·约瑟夫·拜耳(1847-1904),奥地利化學家,发明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的拜耳法。 约翰·约阿希·贝歇尔(1635-1682),德国学者,燃素说创始者。...
    29 KB (4,521 words) - 15:37, 29 March 2024
  • 格哈德·赫茨贝格 (category 達施塔特工業大學校友)
    反应而产生。自由基可根据它的稳定性而分为活泼自由基和稳定自由基。前者表现为很活泼,在反应过程中仅能瞬时存在,但它可诱发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后者由于分子结构的特点而表现很稳定。自由基在研究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7 KB (1,237 words) - 21:48, 21 September 2023
  • 卡尔·斐迪南·里(捷克語:Carl Ferdinand Cori,1896年12月5日—1984年10月20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47年他与妻子吉蒂·黛丽莎·柯里一起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卡尔·弗迪南德·里1896年12月5日出生在奥匈帝国的布拉格。他父亲C...
    6 KB (758 words) - 13:31, 9 September 2023
  • 思和约翰·邓宁等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实现了美国首个核裂变反应,验证了哈和施特拉斯曼的发现。他们随后又陆陆续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卜平樓制造了一系列核反应堆原型,但未能实现链式反应。1940年6月27日,国防部科研委员会(NDRC)成立,主席万尼瓦尔·...
    192 KB (26,526 words) - 14:19, 24 June 2024
  • 59,与其妻、马里尼-贝托洛合著)、《控制的药物》(1974,与、摩尔合著)等专著。 达尼埃尔·博韦于1907年3月23日出生在瑞士纳沙泰尔州的弗勒里耶。他的父亲皮埃尔·博韦是日内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和E·克拉帕勒德一同创立了梭学会,后来让·皮亚杰就曾在该学会工作。据博韦后来回忆,父亲非常...
    15 KB (2,652 words) - 19:41, 19 June 2023
  • 亨利·莫瓦桑 (category 法兰西学院院士)
    莫瓦桑首先尝试用氟化磷与氧气反应制备氟气单质,但是实验得到的是氟氧化磷。随后莫瓦桑开始寻找低温条件下处于液态的氟化合物,以进行低温电解实验制备氟气。他首先尝试了氟化砷,氟化砷室温下是一种液体,为了提高电导率,莫瓦桑向氟化砷中加入了氟化钾,但是反应...
    9 KB (1,427 words) - 15:07, 9 June 2022
  • 安托万·拉瓦锡 (category 法兰西学院院士)
    性质类似于平常的空气的气体产生。这种气体可以支持燃烧与呼吸,并且与一氧化氮混合后体积减小。最开始他将这种气体和空气混为一谈。普利斯特里读到拉瓦锡文章之后指出,拉瓦锡所提到的这种气体就是他所发现的“脱燃素空气”,并且指明这种气体的反应效果比空气强很多。拉瓦锡接受了普利斯特里的批评,同时确认了这就是他一...
    32 KB (3,663 words) - 07:47, 2 June 2024
  • 伊西多·拉比 (category 万尼瓦尔·什奖获得者)
    魯克林的手工藝訓練中學,並於1916年畢業。他於同年入讀了康奈爾大學,本來是修讀電子工程學的,但入學不久後就轉為修讀化學。他在1917年美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语:American entry into World War I)後就加入了康奈爾的學生軍訓練團。他的本科畢業論文中研究了錳的氧化...
    45 KB (6,569 words) - 03:35, 8 April 2024
  • bromide)。六氟化鉑是能夠對氧進行氧化的強氧化劑(見二氧基鹽)。 二氧化鉑(PtO2)亦稱亞當斯催化劑,呈黑色粉末狀,可溶於氫氧化鉀溶液及濃酸中。二氧化鉑以及較為罕見的一氧化鉑在加熱後都會分解。氧化鉑(II,IV)(Pt3O4)可經以下反應生成: 2 Pt2+ + Pt4+ + 4 O2−...
    52 KB (5,928 words) - 09:18, 31 May 2024
  • 反应,而偶联是自动DNA测序和阐明人类基因组时的重要环节。 除发现卤代烃可通过与钯(0)氧化加成而活化外,赫克也是首位对π-烯丙金属络合物进行结构分析(JACS 82: 750)和首位阐明烯烃氢甲酰化机理(JACS 83:4023)的化学家。氢甲酰化反应...
    11 KB (1,263 words) - 02:23, 3 April 2024
  • )\rightarrow 2KCl+3Cl_{2}\uparrow +2CrCl_{3}+7H_{2}O}}} 一些有氧化性的碱和盐酸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简单的中和反应: 6 H C l + 2 C o ( O H ) 3 → 2 C o C l 2 + 6 H 2 O + C l 2 ↑...
    49 KB (6,196 words) - 06:03, 2 June 2024
  • 俑二号坑中发现青铜剑被镀上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但工艺已经失传。 約公元前200年 中國人發現硫酸銅與鐵的氧化還原反應,能「化鐵為銅」。記載於秦至兩漢的<<神農本草經>>。 约公元前50年 克莱修发表了哲学长诗《物性论》(拉丁語:De Rerum Natura)。《物性论》对原子论概念进行了诗意的描述。...
    86 KB (8,779 words) - 17:21, 10 April 2024
  • Baeyer–Jackson吲哚合成 Baeyer–Pictet吡啶合成 Baeyer–Villiger三苯甲基化反应 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反应 Adolf Baeyer; Viggo Drewsen. Darstellung von Indigblau aus Orthonitrobenzaldehyd...
    7 KB (692 words) - 15:05, 20 August 2023
  •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category 丹麦皇家学院院士)
    反应和裴林反应推测葡萄糖中存在醛基。费歇尔结合前人的成就和自己对肼类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他首先研究了葡萄糖的性质,如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葡萄糖被还原为醇,糖类与苯肼的反应形成苯腙和脎,后者成为确定糖类的特征鉴别反应。...
    10 KB (1,374 words) - 09:59, 20 May 2024
  • 微观系统时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量子力学是在20世纪初由马克斯·普朗克、尼尔斯·玻尔、沃纳·海森堡、埃尔温·薛定谔、沃尔夫冈·泡利、路易·德罗意、马克斯·玻·费米、保罗·狄拉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通过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结构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见解被革命化地改...
    27 KB (4,064 words) - 16:41, 4 May 2024
  • 格哈德·埃特尔 (category 宗座学院院士)
    埃德尔因对分子层面机制的研究而闻名,他发展出一套固体表面化学,尤其是气固表面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方法。他在高真空条件下,用LEED(低能电子散射)研究氢原子在金属表面吸附。他的研究直接启发了人们对于催化反应的了解。他最著名的研究或者可以包括氨合成,和一氧化碳在铂表面的氧化。但是他发展出来的方法学,广泛的影响了表面化学的进展,...
    5 KB (520 words) - 15:54, 20 August 2023
  • 麥可·法拉第 (category 拉福德奖章获得者)
    氧化數,同時也推廣了陽極、陰極、電極及離子等術語。他最終當上了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大英皇家科學研究所的富勒化學教授。 法拉第雖然是一位優秀的實驗家,能夠用清楚與簡單的語言傳達思想,但其數學能力比較薄弱,只限於懂得使用最簡單的代數,對其它更高階的數學像是三角學並不熟悉。所以後來由詹...
    23 KB (3,208 words) - 06:25, 1 May 2024
  • 在星際雲裡,水分子、一氧化碳、甲醛與甲醇的合成,都需要用到量子穿隧機制,其可以促進在灰塵顆粒各種表面反應(英语:Reactrions on surfaces)朝向重要前生命分子的合成。 在量子生物學裡,量子穿隧效應是幾個重要的不平凡量子效應之一。對於許多生化學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光合作用、細胞呼吸作用等等,電子的量子穿隧效應是關鍵因...
    36 KB (5,327 words) - 03:31, 9 December 2023
  • 氧化剂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胆烷酸。一般的胆酸源于胆烷酸。威兰将胆烷酸与固醇联系起来。 温道斯之后证明了类固醇与维生素D的关系。他用波长248nm到313nm的紫外线照射麦角固醇得到了维生素D。温道斯还探索了照射的条件。他发现反应...
    8 KB (1,367 words) - 03:35, 5 March 2023
  • 学成分残留的延展工作,减速器中的中子俘获截面——氢、碳、氧,展示这些最重要的特征,作为产生分裂反应的次级中子数。苏联学院物理技术研究所(ЛФТИ)(阿·约费、伊戈尔·库尔恰托夫)负责为实现链式反应积累定量数据,分离出金属铀。乌克兰物理技术研究所(УФТИ)(А.И...
    82 KB (14,700 words) - 09:49, 6 June 2024
  • Ali),1980年10月10日出生,(倫敦E17沃瑟斯都[Walthamstow]) 瑟·阿里(Cossor Ali),1982年12月14日出生,(沃瑟斯都) 納比·候賽(Nabeel Hussain),1984年3月10日出生,(倫敦E4Chingford) 坦衛·候賽(Tanvir Hussain(英语:Tanvir...
    59 KB (6,215 words) - 14:57, 17 February 2023
  • 咖啡 (category 茜草)
    烏干達:埃爾貢(Elgon)、吉蘇(Bugisu)、魯文佐里(Ruwensori) 贊比亞:卡薩馬(Kasama)、納孔德(Nakonde)、伊索卡(Isoka) 坦桑尼亞:吉力馬札羅(Kilimanjaro) 喀麥隆:巴米累克(Bamileke)和巴蒙(Bamoun) 布隆迪:戈齊(Ngozi) 安哥拉:安...
    67 KB (8,502 words) - 10:56, 15 Jun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