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彌勒菩薩》,略稱《彌勒》,由劉宋居士沮渠京聲漢譯,收於大正藏集部。《藏文大藏經》中也有收入藏譯本。 本與《彌勒》同為彌勒信仰的重要經典,敘述彌勒菩薩命終往、在淨土說法的情景、天宮的殊勝、以及講述十善、念佛等往...
    6 KB (803 words) - 09:15, 26 June 2024
  • 弥勒菩萨》,刘宋沮渠京声译。此記載弥勒菩萨於閻浮提沒天宫因緣,净土十善報應勝妙福處。欲往者的觀念,淨業法,修行法,懺悔法, 《弥勒大成佛经》,姚秦鸠摩罗什译。此記載彌勒菩薩名字功德、神力、國土莊嚴,以何善根?何戒?何施?何定?何慧?何等智力得見彌勒?於何心中修八正路?使眾生未來得見彌勒,...
    37 KB (6,419 words) - 02:29, 25 October 2024
  • 。 傳統漢傳佛教一般主張此分內外兩院:外院是凡夫果報宮,只管享樂,直到福報用盡,屬於界;內院是淨土,是一生补处菩萨居住的,菩薩修功圓滿,盡此一生,便下人间成佛。藏傳佛教也有類似說法。《大方等大集》指出有內外院之分:「善男子!云何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者?若菩薩,所謂念欲界...
    4 KB (529 words) - 01:09, 5 April 2024
  • 彌勒教,奉彌勒菩薩為救主的一種民間秘密宗教,源自佛教彌勒信仰而來。漢傳佛教相信內院的彌勒菩薩日後當會下凡成佛,繼承釋迦如來的救世之責,普渡眾生,因為此預言,彌勒菩薩成為佛教徒被救度的寄託,不斷有人宣稱「彌勒下凡救世」,意圖推翻政府或者起兵造反。 彌勒教推崇南北朝的佛教大師傅大士為創始祖師,實際...
    13 KB (2,546 words) - 17:16, 5 July 2023
  • 大乘本心地,收於大正藏本緣部。該中敘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為文殊、彌勒等諸大菩薩開示出家住阿蘭若者,如何心地、滅妄想,而成佛道。自古以來,以中關於報四恩之思想而馳名。 因名帶有「本」二字,而被歸入本緣部,但僅在序品略為提及,非主談本故事,其思想主要是以心為主導。主張一切諸法皆從心地而生,皆從心地而起。...
    6 KB (817 words) - 13:13, 16 May 2024
  • 隋代敦煌流行的《藥師》是帛尸梨蜜多羅和慧簡兩種譯本。《藥師》諸漢文譯本中,唯有此二譯本詳述藥師八菩薩的名號,說明這八位菩薩在當時的藥師信仰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受到這兩本《藥師》的影響,有些隋代藥師畫藥師八菩薩。此外,《藥師》諸漢文譯本中,也只有帛尸梨蜜多羅和慧簡二譯本論及禮敬藥師佛,可往,面謁彌勒...
    8 KB (1,059 words) - 19:55, 1 December 2024
  • 三圣,又称弥勒三尊、弥勒三圣,是的三位菩萨,主尊为弥勒菩萨,左胁侍法华林菩萨(又名法音輪菩薩),右胁侍大妙相菩萨。 自宋代的大肚弥勒佛出现之后,三圣在中国寺院中较罕见。在海南省三亚市的南山寺、浙江省宁波市的雪窦寺和台湾南投縣竹山鎮大慈山弥勒道场均供奉有三圣。...
    4 KB (370 words) - 04:16, 12 March 2024
  • 无著 (redirect from 无著菩萨)
    ,意猶未安。於是無著於阿緰闍城(Ayodhyā)入定詢問彌勒,得其教導悟入大乘,成為龍樹菩薩之後印度佛教史重要的論師之一。 據瑜伽行唯識學派相傳所說,無著聽聞彌勒菩薩的《辯中邊論頌》後,位登十地之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其弟世親聽無著說辯中邊頌而造釋文,得入四加行之暖位。 彌勒菩薩 世親菩薩...
    8 KB (1,302 words) - 06:30, 31 May 2024
  • 西方,终能自利利他而获菩提。 《弥勒菩萨》由刘宋沮渠京声译。此描述弥勒菩萨命终往天宫情形,对净土有生动描写,又点明欲往者所应行的修行善业、念佛形象、口诵弥勒圣名等修法。此与《无量寿》观点相通,可视为同一时代背景下之作品。 《弥勒菩萨...
    10 KB (1,682 words) - 00:05, 26 August 2024
  • 法師後來行腳至洛陽南長水郡,有弟子發心興建伽藍(佛寺),法師於是安住於寺中弘經講論,三十年中一經一論各講五十餘遍,可謂一門深入。在講學之餘,法師每日加誦《維摩詰所說》與《佛說彌勒菩薩》各一遍以為恆常的功課,從不懈怠。 後唐末帝清泰二年(935年),於寺中圓寂,世壽七十一歲,法臘五十一。是年弟子們將令諲法師的法體移到山麓,依法荼毘...
    2 KB (323 words) - 03:36, 26 July 2022
  • 慈雲遵式《天竺別集·台教目錄》:「維摩玄疏二十八卷、淨土十疑論一卷、小止一卷、心食法一卷、心誦經法一卷、心十二部義一卷(已三十三卷智者說其本現存但不入大藏)。」 《淨土十疑論》:「又聞西國傳云,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
    4 KB (704 words) - 06:24, 22 January 2021
  • 念佛 (redirect from 念佛)
    八大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南無慈氏菩薩摩訶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普贤菩萨摩訶薩 南無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南無執金剛菩薩) 南無文殊菩薩摩訶薩(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妙吉祥菩薩、南無曼殊室利菩薩) 南無除蓋障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高王觀世音》:...
    13 KB (2,089 words) - 11:51, 26 December 2024
  • 菩萨道,後期佛教術语,主要指公元前後由在家佛弟子發起的菩薩在成佛(无正等正觉)之前必须经过的修行阶段,源自公元前後的佛傳文學時期。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參考了佛滅後的《小部佛所行讚》、《行藏》及《本》而寫成的,認為要被佛授記未來一定成佛才能被稱作菩薩...
    73 KB (13,318 words) - 03:59, 26 January 2024
  • 大乘佛教認為,由于众无量、佛菩萨无量,所以净土也遍布于十方三世,接引不同根性的众。在佛教中較常被提及的淨土如下: 密嚴世界或蓮華藏世界:毗盧遮那佛身語意三密所莊嚴,為如來所依止之真如法性自受用之淨土。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佛土。这个淨土也就是观音的普陀净土。 內院(又稱淨土):彌勒菩薩成佛前說法的地方,位於欲界天兜率陀天的內院。...
    7 KB (1,089 words) - 14:36, 17 September 2024
  • 普陀山观音法界十一面千手观音菩萨像 千手观音最常见形象 揭东石母双峰寺的千手音像 觀世音菩薩 二十八部眾 维基共享资源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千手觀音 《佛學大辭典》觀世音之慈眼普一切眾謂之普眼。大日疏五曰:「如來究竟觀察十緣句,得成此普眼蓮華,故名自在。約如來之行,故名菩薩。」同十曰:「以此普眼而觀眾,故名自在者。」...
    5 KB (473 words) - 10:58, 2 September 2024
  • 此書解釋了對於淨土宗往淨土學說的十四疑難,也比較了西方淨土與彌勒陀天宮之間的差異,認為西方淨土勝於彌勒淨土,以鼓勵信徒唸佛往西方淨土。 此書相傳為窺基法師所作,但窺基曾作《彌勒疏》,以往為依歸,而《西方要決》則批評往,勸導往...
    2 KB (296 words) - 11:17, 16 May 2021
  • 自在菩薩」。「Avalokita」為「」,「iśvara」為「自在」,意為觀照自身本性皆空而得自在者,故玄奘譯為自在菩薩,可見於今日的《般若心》。 傳統以為,因唐太宗李世民的本名當中有個「世」字,為了避諱,故當時將「觀世音菩薩」改稱為「觀音菩薩」,但也有說法認為「觀音菩薩...
    58 KB (8,184 words) - 23:53, 7 January 2025
  • 藏之密意的五種無上義理而成為開顯莊嚴,所以此論名謂“莊嚴”,因為它以偈頌闡釋,故謂“頌”。(理由類似窺基大師) 藏文本由吉祥積(dPal brtsegs)所譯出,藏传佛教认为此书作者为無著菩薩法宮中,直接受補處弥勒菩萨親傳《慈氏五論》之一。1907年,法國學者Sylvain...
    5 KB (619 words) - 00:31, 4 August 2024
  • ,故名“普門品”。河西王沮渠蒙遜時代,此品舉世流通,功驗最多,歷久不衰。這部經典與〈自在菩薩章〉(《華嚴》)、〈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楞嚴》),被稱為「觀音三」。有情就是眾之意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文句》; 隋,台智顗說灌頂記《觀音玄義》、《音義疏》; 隋,吉藏撰《法華玄論》《法華義疏》;...
    2 KB (250 words) - 07:36, 11 September 2023
  • 大势至菩萨(梵語:महास्थामप्राप्त, Mahāsthāmaprāpta),又譯為得大势菩萨,簡稱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接引众净土。为八大菩萨之一,因以念佛修行證果,被淨土宗奉為法界初祖,是與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齊名的大菩萨。《...
    9 KB (1,526 words) - 02:07, 5 December 2024
  • 空理,後得羅漢。明此人從無空理智,故言無智憍陳如也。」 窺基. 《彌勒菩薩贊》. [201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舊或云『尊者了本際』,或云『解無智』,皆得『阿若多』義,不正得名;又不解『憍陳那』之姓故也。」 《相應部》《轉法輪》:aññāsi...
    6 KB (1,005 words) - 05:59, 24 May 2024
  • 無量壽佛經》,也稱為《無量壽》、《十六》,總共有一卷,由劉宋禪師畺良耶舍翻譯。為淨土三中之一。《出三藏記集》收入「新集續撰失譯雜錄」,《高僧傳》載畺良耶舍譯。本只有古漢語譯本,以及從古漢語本再翻譯的版本,沒有發現梵語原本。 現代學者認為從《無量壽...
    10 KB (1,138 words) - 09:00, 26 June 2024
  • 天主 (中國) (category 人关系)
    如此案例不少,諸如《父子合集‧他化自在授記品第十九》:「爾時樂變化主,與七十俱胝天子眷屬俱,見諸阿脩羅王乃至都史多諸天子等。」《佛說彌勒菩薩》:「此處名,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正法念處品之十九(夜摩之五)》:「爾時天主牟修樓陀。共諸眾。在於園林妙蓮花池。成就無量種種諸欲。」...
    11 KB (1,838 words) - 10:12, 17 April 2024
  • 菩薩一同深受世人敬仰。 地藏菩薩之梵文名「क्षितिगर्भ」(Kṣitigarbha),「kṣiti」(乞叉底)有大地之意,「garbha」(檗婆)有胎藏或含藏之意,故云「地藏」。《地藏菩薩本願》、《地藏十輪》等均稱「地藏菩薩」。《大乘本心地》則以「地藏王菩薩」稱之,故漢地尊稱菩薩...
    56 KB (9,701 words) - 18:10, 27 November 2024
  • 月光菩薩(梵語:चन्द्रप्रभ Candraprabha),又称月光遍照菩萨、月净菩萨或月光普照菩薩,出現於大乘佛教經典的人物,最早見於《佛說決定毘尼》。比較為人熟知為药师佛的右胁侍,净琉璃世界的東方三聖之一。 有關月光菩薩的出處,源流有三: 印度古帝王,即釋尊於過去世修菩薩...
    8 KB (1,137 words) - 17:33, 6 March 2023
  • 彌勒菩薩宮小淨土,彌勒菩薩下一世即可成佛爲彌勒佛,如今住在我們世界界的內院,將內院轉爲小淨土,如同佛陀淨土一樣莊嚴 穢土是凡夫所居的國土。因為凡夫惡業深重,由共業故形成污穢、煩惱的報土。其所以稱爲“穢”,按照《維摩詰...
    14 KB (2,713 words) - 12:08, 28 December 2024
  • 龍樹 (redirect from 龍樹菩薩)
    法雲經。大雲經。如是等無量阿僧祇諸經。」「摩訶衍亦如是。菩薩初發意所行。為求佛道故。所修集善法隨可度眾所說種種法。所謂本起。斷一切眾生疑。華手。法華。雲。大雲。法雲彌勒。六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蜜。如是等無量無邊阿僧祇。」「摩訶衍甚多無量無限。如此中般若波羅蜜品有二萬二千偈...
    50 KB (8,950 words) - 14:45, 12 December 2024
  • 》作註解,即《十住毗婆沙論》與《十地論》。呂澂認為,龍樹時代還沒集成大本《華嚴》,而是以單行本方式流傳。 印順法師認為,《華嚴》集成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最早出現的是《》與《菩薩本業經》等;隨後出現《十地》與《不可思議》等;這些單行本最終集成大本《華嚴》。早期的《十地...
    42 KB (4,639 words) - 10:30, 3 January 2025
  • 淨土五經一論是漢傳佛教淨土宗修行主要根據的經典,起初為三一論: 淨土三即為三部阿弥陀佛經典的合稱: 《佛說阿彌陀》——亦稱《小阿彌陀》; 《無量壽佛經》——亦稱《阿彌陀》,簡稱《》; 《無量壽》——亦稱《大阿彌陀》。 一論為菩薩所造《往論》。 後來又加了兩部的部份品: 《華嚴‧普賢菩薩...
    1 KB (177 words) - 05:15, 21 February 2022
  • 淨土宗 (redirect from 想念佛)
    ,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
    130 KB (21,970 words) - 10:49, 6 November 2024
  • 菩薩,即教主阿彌陀佛,和祂的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 造像,三者皆在蓮座,蓮象徵出淤泥而不染,於一真法界而能應化在十法界;阿彌陀佛居中,觀音菩薩脅侍在左,大勢至菩薩脅侍在右。三者塑像或畫像為修行淨土宗者禮敬的對象。 《無量壽佛經》中所想之佛菩薩身相即為此三尊之身相。...
    4 KB (310 words) - 04:08, 21 March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