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利陨石坑(Nobili)是位于月球正面东部赤道区一座古老大撞击,约形成于酒海纪,其名称取自意大利实验物理学家-莱奥波尔多·比利(1784年-1835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该陨西北毗邻刘维尔陨石坑;东面靠近詹金斯陨石坑;魏尔斯特拉斯陨石坑...
    8 KB (680 words) - 20:05, 8 December 2023
  • Jenkins,1888年-1970年),1982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该陨西侧毗邻比利陨石坑;西北靠近刘维尔陨石坑;贝克环形山和舒伯特环形山位于它的东北;它的南面和西南则是范弗莱克陨石坑和魏尔斯特拉斯陨石坑。詹金斯陨石坑西北坐落着浪海、东面濒临史密斯海。陨的中心月面坐标为0°22′N 78°02′E / 0...
    8 KB (700 words) - 19:10, 8 December 2023
  • 魏尔斯特拉斯陨石坑(Weierstrass)是位于月球正面东部的一座撞击,约形成于早雨海世,其名称取自德国著名数学家、被誉为"现代分析之父"的卡尔·魏尔施特拉斯(1815年-1897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该陨西北毗邻比利陨石坑;东北靠近詹金斯陨石坑;范弗莱克陨石坑...
    8 KB (703 words) - 16:34, 9 December 2023
  • 刘维尔陨石坑(Liouville)是位于月球正面东部赤道区一座小撞击,其名称取自法国数学家约瑟夫·刘维尔(1899年-1882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该陨西侧毗邻雷斯庇基陨石坑、西北偏北靠近波爱修斯陨石坑、巴纳赫维奇环形山坐落在它的东北偏东、东南则是比利陨石坑。刘维尔陨石坑...
    7 KB (616 words) - 08:07, 8 July 2023
  • 兰金陨石坑(Rankine)是月球正面赤道东部的一座小撞击,其名称取自苏格兰土木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威廉·约翰·麦夸恩·兰金(1820年-1872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该环形山西北偏西毗邻麦克劳林环形山;东北靠近比利陨石坑;吉尔伯特环形山坐落在它的东侧;南面则是冯·...
    7 KB (589 words) - 07:06, 8 July 2023
  • 该陨坑位于吉尔伯特环形山坑底东北,北面毗邻比利陨石坑;东北靠近魏尔斯特拉斯陨石坑;范弗莱克陨石坑位于它的东北偏北;东南则是克斯特纳环形山;而冯·贝林陨石坑和兰金陨石坑分列于它的西南和西南偏方;南面横亘着拉彼鲁兹环形山。盖斯勒陨石坑西北濒临浪海,东面坐落着史密斯海。该陨的中心月面坐标为2°36′S 76°31′E...
    7 KB (659 words) - 22:11, 7 March 2024
  • Back,1881年-1959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该陨北面靠近舒伯特环形山、东北偏东毗邻皮克陨石坑、魏尔斯特拉斯陨石坑和范弗莱克陨石坑位于它的西南、西南偏西则坐落了詹金斯陨石坑比利陨石坑。该陨中心月面坐标为1°12′N 80°40′E / 1.2°N 80.67°E...
    7 KB (588 words) - 20:34, 8 December 2023
  • 该陨西北偏西靠近贝塞尔陨石坑、北面是几乎完全被熔岩填平的芬施陨石坑,略小的博雷尔陨石坑和已淹没的布拉开陨石坑分别位于它的东北偏冻和东南、西南偏南和西南偏西则毗邻塔凯陨石坑和博比利陨石坑。德塞陨石坑的周边布满各种有趣的月表地貌,南面环绕着弯曲的...
    9 KB (846 words) - 03:31, 8 November 2023
  • 马雷陨石坑西侧毗邻杰武尔斯基环形山、西北偏北为阿尔塔莫陨石坑、东北稍远处是道奇环形山、东南偏南坐落着弗莱明环形山、而波波夫陨石坑和麦乌斯环形山则位于它的西南方。陨石坑北面是阿尔塔莫夫链、杰武尔斯基链则延伸在它的西南。该陨的中心月面坐标为22°02′N 105°34′E...
    4 KB (502 words) - 08:25, 2 July 2023
  • Vleck,1833年-1912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该陨西北紧邻魏尔斯特拉斯陨石坑;北面靠近詹金斯陨石坑;埃弗里陨石坑和卡里略陨石坑位于它的东面;西南则横亘着盖斯勒陨石坑和吉尔伯特环形山。范弗莱克陨石坑的东方坐落着史密斯海。该陨的中心月面坐标为1°46′S 78°12′E / 1.77°S...
    8 KB (688 words) - 12:53, 20 December 2023
  • 底表面大体平坦,中心点附近分布有一些低矮的小山丘。 按惯例,最靠近舒伯特环形山的卫星在月图上将在其中心点旁放置一字母来标注它们。 下列陨石坑已被國際天文联合会重新命名: 卫星"舒伯特 B"—参见贝克陨石坑; 卫星"舒伯特 Y"—参见比利陨石坑; 卫星"舒伯特 Z"—参见詹金斯陨石坑。...
    8 KB (639 words) - 10:33, 8 December 2023
  • 环形模具陨石坑(Ring mold crater)是火星上一种看上去像烘焙用环形模具的撞击陨石坑。这种陨发现于火星上部分埋藏有冰的区域,据信,它们是因陨石撞击到被碎屑覆盖的冰层而形成。实验室模拟证实,撞击冰层上的结果会形成“环形模具形状”。它们也小行星撞击固体岩石形成的陨石坑...
    5 KB (813 words) - 01:41, 16 January 2022
  • Crater」。巴林傑隕石坑起初被命名為「代亞布羅峽谷隕石坑」(Canyon Diablo Crater),而造成該隕石坑隕石殘骸被命名為代亞布羅峽谷隕石。科學家則將它稱為「Barringer Crater」作為對首位提出成因是隕石撞擊的科學家丹尼尔·巴林杰的尊敬。該撞擊是巴林傑家族的私人公司巴林傑隕石坑...
    24 KB (2,673 words) - 06:07, 8 January 2024
  • ,约形成于前酒海纪, 其名称取自美国地质地貌学家格罗夫·卡尔·吉尔伯特(1843年-1918年)和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吉尔伯特(1544年–1603年),1964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该陨西侧毗邻兰金陨石坑;北面靠近比利陨石坑;魏尔斯特拉斯陨石坑和范弗莱克陨石坑...
    9 KB (775 words) - 12:41, 8 July 2023
  • 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显示的斯火山口底座形陨石坑。 底座形陨石坑形成于撞击产生的喷射物,它保护了底表层不受侵蚀。这一结果也使陨显得高出在周边地形之上。 火星地理 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 火星地质 火星山脉高度列表 底座形撞击 火星的火山活动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斯丘 "斯丘". Gazetteer...
    3 KB (349 words) - 19:31, 4 January 2022
  • (Apollo)。它得名自阿波罗太空计划,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次采纳。 阿波罗环形山没有卫星,西侧与200公里的奥本海默环形山相接壤,北面与67公里的巴林杰环形山相重叠;东北坐落了56公里的科雷米夫环形山,而安德斯陨石坑则位于它的东南方。 2024年6月2日,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于06時23分,着陆于此區...
    22 KB (1,898 words) - 16:44, 2 June 2024
  • 开发的用于估算地球和月球地质史的叠覆律和地层学等技术,正被积极应用于从若干火星观测和测量资源获得的数据,这些资源包括着陆器、轨道平台、地面观测和火星陨石等。 对许多太阳系天体表面的观测揭示了有关它们演化的重要线索,例如,一道漫溢并填满一座巨大撞击的熔岩流,很可能就陨石坑...
    14 KB (1,807 words) - 12:52, 13 April 2024
  • 山脊(Dorsa Sorby)是月球澄海中一组皱岭,距苏尔皮基乌斯·盖路斯陨石坑东南约80公里,与海玛斯山脉的侧坡平行。其中心月面坐标为19°00′N 14°00′E / 19.0°N 14.0°E / 19.0; 14.0,全长80公里,名称取自英国地质学家"亨·克夫顿·索"(Sergey...
    1 KB (135 words) - 05:11, 13 July 2022
  • 陨石坑的支撑。环形山壁平均高出周边地形1810米,内部分地表被玄武质熔岩漫盖,形成相对平坦且反照率较低的幽暗表面,直到1961年这一熔岩覆盖区曾被命名为新海(Mare Novum),在约里奥环形山正式命名后这一月海名称被取消。该部分地区覆盖有来自西北年轻撞击-焦尔达·布鲁陨石坑的射纹物质。...
    5 KB (617 words) - 20:39, 2 December 2022
  • 陨石外,无法获得放射性年龄。相反,火星上的绝对年龄是由撞击密度决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随时间变化的陨石坑形成模型。因此,火星各时期准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无法确定,尤其是赫斯珀里亚/亚马逊边界,其误差可能达到2或3倍。 火星上许多地区,亚系的顶层覆盖着更稀疏的陨石坑...
    40 KB (4,699 words) - 05:04, 23 July 2022
  • 哈同提出,这一切是在描述焦尔达·布鲁陨石坑的形成。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1178年的事件似乎不太可能与焦尔达·布鲁的形成有关,甚至不一定是月球瞬变现象。因为,一次足以留下直径达22公里陨石坑的大撞击所溅发出的数百万吨碎岩将会在地球上空形成空前激烈、长达一...
    47 KB (6,820 words) - 06:23, 7 September 2023
  • 陨石坑和德赖斯环形山、朗之万环形山和维纳环形山坐落在它的东南偏东和西南、南面则横亘了冯·伊曼环形山。该陨中心月面坐标为45°34′N 152°55′E / 45.57°N 152.91°E / 45.57; 152.91,直径222.48公里,深度约3.095公里。假如该陨...
    9 KB (784 words) - 16:06, 8 July 2023
  • :北面是以它的曾用名命名的墨丘环形山、东北为芝环形山、西南分别坐落着舒马赫环形山和穆萨拉环形山,而卡林顿陨石坑则位于它的西侧。另外,散布在月湖四周的还有这些陨的卫星,其中:"芝 P"和"芝 K"就坐落在它的东沿。这些只是截止2015年月湖附近已命名的撞击。...
    9 KB (899 words) - 08:19, 16 September 2023
  • 陨石坑最突出的特点是内部有一座不相称的圆形大中央峰,几乎占据整个陨石坑坑底-相当于陨石坑直径的三分之一(即27.5公里²),高度达到到2.0公里。有证据表明,该山峰因火山喷发而扩大,并显示其峰顶已受到侵蚀。杰拉德·柯伊伯称它为“鸟巢中的蛋”,中央峰的规模和复杂性让人联想到地球的某些山脉,如史多尼亚地块。...
    10 KB (872 words) - 17:11, 8 March 2024
  • “切科”(Cecco,拉丁语:Cichus)是弗朗切斯科的昵称,阿斯科利是他的出生地。月球上的基丘斯陨石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257年,他出生在安卡拉,如今的阿布鲁佐大区(当时为阿斯科皮切辖区),早年致力于数学和占星术专研。1309年来到佛罗伦萨,成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大公查理二世的宫廷...
    5 KB (710 words) - 15:20, 26 June 2023
  • 看見的地型。它位於火衛一面向火星的正面西側邊緣中央。 火衛一上的溝槽和鏈看似以斯蒂克尼為中心並呈輻射狀分佈,讓人推測形成斯蒂克尼的隕石撞擊威力可能接近把衛星摧毀的程度。然而,來自火星快車號軌道飛行器的證據顯示這些紋都與隕石坑無關,可能是從火星受撞擊而彈射出來的物質形成。後來,有理論根據電腦建模指...
    6 KB (714 words) - 17:39, 21 December 2021
  • 月球上的溪,多以附近或所在的撞擊命名。 月球表面的陡坡或斷崖,多以附近的撞擊或月岬命名。 月球上的大陸和島,由乔瓦尼·巴蒂斯塔·里乔在1651年繪製的地圖作為標準;以拉丁語拼寫,但現在國際天文聯會並不將之做為正式名稱使用。 月球上大部分的地表特征是撞击陨石坑陨石坑名称是由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本列表只包括已被该组织正式认定的陨石坑。...
    60 KB (1,233 words) - 08:47, 10 November 2023
  • ,形成于前酒海纪时期,其名称取自提出核连锁反应理论并在二战期间参与原子弹研发的科学家,匈牙利裔美国物理学家奥·西拉德(1898年至1964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采纳。在此之前,该环形山曾被临时称为"撞击 116"。 该环形山西北与焦尔达·布鲁陨石坑...
    5 KB (514 words) - 19:27, 3 December 2022
  • 201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阿拉伯高地上的许多陨石坑,包括伊甸园山口、幼发拉底山口(Euphrates Patera)、西洛厄山口(Siloe Patera)且可能还有谢梅金陨击 、伊斯墨尼亚山口(Ismenia Patera)、俄克修斯山口(Oxus Patera)和俄克修斯凹地等等都代表了...
    31 KB (4,081 words) - 10:09, 16 October 2023
  • 希臘平原 (category 火星撞擊)
    8°S 62.1°E / -32.8; 62.1的一個隕石坑內。氣壓超過10毫巴,基準面的6.1毫巴高,也水的三相點──6.12毫巴要高,而假如溫度高於0.01℃的話,液態水便可能穩定存在。 雖為一個撞擊盆地,卻不見明顯的圓形隕石坑壁,是因為撞擊造成飛濺物質地鬆軟,在遠古大氣較厚的時代即被...
    7 KB (931 words) - 07:08, 16 May 2024
  • 底座形陨石坑(pedestal crater)是行星地质学中一种陨石坑类型,它的撞击喷射物散布于周围地形之上,从而形成一座凸起的平台(如底座)。当撞击喷出的物质形成一层抗侵蚀层,并使邻近区的侵蚀速度其他区域慢时,就形成一座底座形陨石坑。一些底座被精确测量出高于周围区域数百米,这也意味着撞击...
    13 KB (1,606 words) - 04:58, 13 Jul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