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曼名:Amanzia,以瑞士地质学家阿曼·格雷斯利(英语:Amanz Gressly)命名)是来自瑞士穆捷鲁切内特组(英语:Reuchenette Formation)的一图里亚类蜥脚下目恐龙。模式種和唯一的物種是格氏阿曼(Amanzia greppini),最初被命名为鸟面的一個物種。...
    6 KB (798 words) - 10:27, 2 May 2023
  • 名:Arackar,在坤扎語(英语:Kunza language)意為「骨頭」)是一泰坦巨類的蜥腳下目恐龍,可能屬於岩盔類的薩爾塔科。化石發現於智利阿塔卡馬省(英语:Atacama Province, Chile)的霍尼托斯組(英语:Hornitos Formation)。模式種兼唯一種阿塔卡馬骨龍(Arackar...
    4 KB (614 words) - 10:49, 2 May 2023
  • 塞比修斯基名:Zby)或簡稱,為早期的圖里亞類恐龍,生存於侏羅紀後期的啟莫里階晚期。化石發現於葡萄牙中西部城鎮勞爾哈的北方海岸。名是為了表揚已故的地質學家與古生物學家喬治·塞比修斯基(葡萄牙語:Georges Zbyszewski)(G. Zbyszewski,...
    2 KB (140 words) - 08:56, 30 April 2023
  • 鳥面(學名:Ornithopsis)是蜥腳下目腕科的一中型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英格蘭。鳥面曾被認為是畸形的異名,而畸形本身是個「未歸類物種集中地」,但有研究認為這兩者並不是相同動物。雖然鳥面的一些物種被認為是其他的異名,但是鳥面的模式種卻有可能是有效種。 模式種是赫克氏鳥面(O...
    10 KB (1,409 words) - 21:13, 31 July 2022
  • Rogers的泰坦巨類研究,馬扎爾是掠食的近親,屬於薩爾塔科演化支。 馬扎爾的化石只發現顱後部位與腓骨,來自於至少10個個體,發現於羅馬尼亞西部胡內多阿拉縣的Sânpetru地層。法蘭·諾普喬(Franz Nopcsa)在1895年發現這些化石,並在1915年命名為達契亞泰坦巨(Titanosaurus...
    6 KB (741 words) - 11:20, 4 January 2023
  • 巴塔哥尼亞(學名:Patagosaurus,意為「巴塔哥尼亞的蜥蜴」)或可簡譯為巴塔哥,是一真蜥腳類恐龍,生存於侏儸紀中期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最早在瀝青谷組(英语:Cañadón Asfalto Formation)地層發現,年代約為1.65至1.61億年前。雖然原本有12個標本被歸類至本...
    17 KB (2,366 words) - 13:14, 4 June 2024
  • 名:Supersaurus,意為「超級蜥蜴」)是一科的蜥腳類恐龍,生存於侏儸紀晚期(約1億5300萬年前)的北美洲。模式種薇薇安超(Supersaurus vivianae)的標本首先於1972年由德塔的薇薇安·瓊斯(Vivian Jones)所發現,在科羅拉多州莫里遜組中間的叢盆段(Brushy...
    15 KB (1,669 words) - 08:42, 1 May 2023
  • 諾普喬椎(學名:Nopcsaspondylus)意為「諾普喬的脊椎」,是以最初敘述者法蘭·諾普喬(Franz Nopcsa)為名。諾普喬椎是蜥腳下目雷巴齊斯科的一,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內烏肯省的Candeleros地層,年代為白堊紀晚期的科尼亞克階。化石是一個背椎,是在1902年由諾普喬所...
    2 KB (181 words) - 12:09, 17 May 2021
  • 蝴蝶(學名:Hudiesaurus)是一來自中國的侏羅紀蜥腳下目恐龍。 化石於1993年由中國-日本聯合考察團隊在新疆鄯善縣七克台附近所發現。模式種兼唯一種中日蝴蝶(H. sinojapanorum)於1997年由董枝明所命名、敘述;名由中文的「蝴蝶」直翻,意指脊椎神經棘上的扁平、蝴蝶狀突...
    4 KB (562 words) - 06:11, 2 May 2023
  • 溝椎(學名:Bothriospondylus)是腕科恐龍的一,生活於侏羅紀晚期的歐洲。成年溝椎估計可達15-20公尺長,介於腕與側空之間。 模式種是B. suffossus,是由理查·歐文在1875年命名。名意為「被挖掘的脊椎」﹔種名則意為「被挖開」,意指脊椎側面的側腔狀態。某些文...
    5 KB (802 words) - 06:44, 18 July 2021
  • 雷巴齊斯名:Rebbachisaurus,意為「柏柏族 Aït Rebbach 群的蜥蜴」),是梁超科蜥腳下目的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之初(森諾曼階,9900萬至9700萬年前)的北非。歸入本的遺骸已在摩洛哥、尼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地發現,但只有來自摩洛哥的遺骸確定是屬於牠的。在南...
    12 KB (1,570 words) - 16:30, 21 October 2023
  • 埃希名:Isisaurus,或譯伊希斯、伊希,意為「印度統計研究所(英语:Indian Statistical Institute)蜥蜴」)是泰坦巨類的一蜥腳類恐龍,生存於約7000萬至6600萬年前晚白堊世的印度斯坦(Hindustan)古陸。模式種兼唯一種柯氏埃希(Isisaurus...
    13 KB (1,470 words) - 19:19, 3 June 2024
  • 槽齒名:Thecodontosaurus)是種植食性恐龍,生存於晚三叠世瑞提階。槽齒的化石大部分發現於南英格蘭與威爾斯的三疊紀地層。這個時期的地球氣候較為溫暖、乾燥。晚三叠世的優勢肉食性動物仍為勞氏鱷科等伪鳄类,而非剛出現的小型肉食性恐龍;而蜥腳形亞目恐龍已取代二齒獸類,成為優勢植食性動物。...
    7 KB (897 words) - 08:47, 20 September 2023
  • 東陽名:Dongyangosaurus)是來自晚白堊紀早期的一蜥腳下目薩爾塔科恐龍。唯一的物種是中華東陽(Dongyangosaurus sinensis),由呂君昌和同僚於2008年敘述、命名,所知來自單一破碎骨骼,發現於中國浙江省。如同其他蜥腳類,東陽是大型四足草食性動物。 唯一的標本編號DYM...
    4 KB (467 words) - 07:39, 2 May 2023
  • 是種中等體型的植食性恐龍,身體長而輕型,頸部強健,但是背腹的活動範圍有限。鷲的脊椎有明顯的特徵,例如相連的骨板與頸椎中的氣孔,與雷巴齊斯科相符。鷲與其他雷巴齊斯科都生存於晚白堊世早期,是當時僅存的梁超科。這支梁超科在後來的森诺曼期-土仑期灭绝事件中滅絕,而使泰坦巨類佔據其生態位的理論。...
    2 KB (294 words) - 03:55, 11 July 2022
  • 歐姆殿(學名:Ohmden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於火山齒科,生存於侏羅紀早期(托阿爾階)的德國。牠的體型非常小型,約只有4米長。牠的化石只有三根在巴登-符騰堡發現的四肢骨頭。牠的模式種是早侏羅歐姆殿(O. liasicus),是由Rupert Wild於1978年描述、命名的。...
    4 KB (631 words) - 02:20, 10 October 2022
  • 阿根廷名:Argentinosaurus,意為「阿根廷的蜥蜴」)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類的一個,是種植食性恐龍(因為在中生代末期才有草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稱為草食性恐龍),可能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体型最巨大的陆地动物。牠們在勞亞古陸侏羅紀的近親(如迷惑)滅絕後,才於白堊紀中期的南美洲出現,即距今約1億年前。...
    8 KB (865 words) - 13:09, 4 June 2024
  • 亞嫩施名:Janenschia),又譯詹尼斯,是蜥腳下目大鼻類的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距今1億5500萬年前)的非洲坦尚尼亞。名紀念古生物學家沃納·亞嫩施(英语:Werner Janensch)。原先被認為是梁科拖尼龍或重的一種,後來發現卻是關係較遙遠的泰坦巨類。模式種強壯亞嫩施(J...
    2 KB (171 words) - 01:51, 30 May 2023
  • 名:Vahiny,馬達加斯加語意為「旅行者」,也可意譯為旅者或直接音譯為瓦西尼龍)是一泰坦巨類恐龍,化石來自馬達加斯加西北部的前瓦拉諾組(英语:Maevarano Formation),年代為白堊紀末期馬斯垂克階。 模式種兼唯一種德氏旅(Vahiny...
    2 KB (261 words) - 08:20, 30 April 2023
  • 沉重名:Epachthosaurus,意為「沉重的蜥蜴」)是一白堊紀晚期的岩盔類泰坦巨類恐龍,化石發現於南美洲巴塔哥尼亞中北部。 模式種斯氏沉重(E. sciuttoi)由Powell於1990年敘述。歸入該種的標本在被命名為新之前最早曾由Powell歸入南極未命名種(Antarctosaurus...
    10 KB (822 words) - 11:21, 22 May 2024
  • 名:Nebulasaurus)又譯雲霧或內布拉,是種基礎真蜥腳類恐龍,來自年代為侏羅紀中期之初(阿連階至巴柔階)的中國雲南張和組。正模標本(編號LDRC-v.d.1.)也是唯一的標本,是一個保存良好的腦殼(英语:braincase)。一個系統發生學分析發現雲是非洲棘刺...
    5 KB (624 words) - 03:47, 2 May 2023
  • 拉佩托(學名:Rapetosaurus,意為「拉佩托蜥蜴」,過去曾誤譯為掠食)是種泰坦巨類的蜥腳類恐龍,生存於晚白堊世的馬達加斯加,約7000萬年前到6600萬年前。克氏拉佩托(R. krausei)是模式種兼唯一種。如同其他蜥腳類,拉佩托是四足植食性,身長估計15公尺。 克氏拉佩托...
    16 KB (2,067 words) - 09:54, 27 September 2023
  • 畸形名:Pelorosaurus,意為「怪異的蜥蜴」)是種巨型草食性恐龍,也是最早發現的蜥腳下目恐龍之一。畸形的身長約24公尺。牠們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約1億3200萬年前。牠們的化石發現於英格蘭與葡萄牙。化石包含一個肱骨、脊椎、一個薦骨、骨盆、四肢碎片、以及皮膚痕跡;牠們覆蓋者六角形鱗片。...
    6 KB (937 words) - 12:47, 11 October 2022
  • 尼日名:Nigersaurus)是一雷巴齐斯科的蜥腳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約1.15億至1.05億年前)的北非,化石出土於尼日的埃拉層(英语:Elrhaz Formation)。1970年代學界曾初次提及,但直到1999年有更進一步遺骸發現才正式命名了模式種塔氏尼日(Nigersaurus...
    26 KB (3,442 words) - 23:24, 22 August 2023
  • 奧古斯丁(學名:Agustinia)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南美洲。如同其他蜥腳類恐龍,奧古斯丁是四足的植食性恐龍。被發現的一個腓骨約有89.5公分長。若與其他恐龍的同一骨頭相比,奧古斯丁的身長可以有約15米長。过去奥古斯丁曾被复原为有着独特“装甲”的一种恐龙,但现在已被确认属于复原错误。...
    4 KB (505 words) - 13:09, 4 June 2024
  • 近蜥名Anchisaurus)又譯安琪,是近蜥类恐龍的一個,生存於侏儸紀早期,約2億到1億9500萬年前。近蜥過去曾被歸類於原蜥腳下目。近蜥的名稱是代替原先所定的名稱「Amphisaurus」及「Megadactylus」,這兩個名稱都已被其他動物所使用。...
    8 KB (1,200 words) - 22:52, 28 March 2022
  • 安徽名:Anhuilong)是來自中國安徽的一蜥腳下目馬門溪科恐龍。正模標本(編號AGB 5822)是個左前肢包括肱骨、尺骨和橈骨。任鑫鑫等人(2018)認為安徽與黃山互為姊妹群,而與該演化支最接近的物種是天府峨嵋。 Ren, Xin-Xin; Huang, Jian-Dong; You...
    1 KB (113 words) - 10:35, 2 May 2023
  • 式地使用了這個學名,故詹姆斯·詹森將美國的標本更名為巨超(Ultrasauros)。巨超後來被發現其實是一組嵌合體,其模式標本已分類在超中。 楊百翰大學的詹姆斯·詹森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發現了一組骨頭,並認為是最巨大的恐龍。他非正式地稱這新恐龍為Ultrasaurus,而這個名字亦廣泛的在科學報導及文獻上作為無資格名稱。...
    3 KB (425 words) - 08:28, 30 April 2023
  • 迪涅魯名:Dinheirosaurus,意為「迪涅魯港(英语:Porto Dinheiro)的蜥蜴」)是一科的蜥腳類恐龍,化石發現於葡萄牙中西部的洛里尼揚層(英语:Lourinhã Formation),地質年代尚未確認,大約為晚侏羅世提通階早期。 模式種兼唯一種洛里尼揚迪涅魯(Dinheirosaurus...
    26 KB (2,874 words) - 13:11, 4 June 2024
  • 名:Issi,或譯凍)是板科的一基礎蜥腳形亞目恐龍,化石發現於晚三疊世的格陵蘭弗萊明峽灣層(英语:Fleming Fjord Formation)。模式種凍骨(Issi saaneq,或直譯為骨寒)於2021年命名、發表,學名在格陵蘭語的全意為「寒凍的骨頭」,意指牠們的化石出土於寒帶地區。正模標本NHMD...
    7 KB (866 words) - 05:54, 2 May 2023
  • 天山名:Tienshano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中國。 在1928年,一位中國地質學家在中國新疆發現一群蜥腳類化石,包含約30個成年個體、3個未成年個體、以及恐龍蛋化石,這些化石被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1937年,中國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奇台天山龍(T...
    3 KB (364 words) - 18:02, 2 Septembe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