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鵜鶘名:Pelecanimimus)是種原始、基礎下目恐龍,發現於早白堊紀的西班牙。鵜鶘的牙齒數量比其他類恐龍還多,大部分的下目恐龍缺乏牙齒。 在1993年,Armando Díaz Romeral在西班牙的La Hoyas地層發現一個獸腳類的頭顱骨與骨骼化石。在1994年,Bernardino...
    8 KB (1,149 words) - 23:26, 3 June 2024
  • 下目,只有鳥身女妖鵜鶘保有牙齒,這是下目分支的祖徵。其他原始特徵包含:非常短的第一掌骨、第三蹠骨不是呈夾蹠形態。 鳥身女妖被命名時,被歸類於獨自的鳥身女妖科。在2005年,瑞欽·巴思缽與小林快次針對鳥身女妖進行親緣分支分類法的分析,認為牠在...
    5 KB (674 words) - 08:47, 18 June 2022
  • Barsbold)將這些化石命名為(Anserimimus)。名由古希臘文的「anser」(意即「鵝」)及「mimos」(意即「模仿」)結合而成。但是,並非外形類似一隻鵝,而是下目常以不同種類的鳥類來命名,如鵜鶘的唯一種是模式種扁爪(A....
    7 KB (989 words) - 09:19, 26 January 2021
  • 與暴科。下目的原始物種包括:鵜鶘、神州鳥身女妖,還有大型的恐手,恐手的手臂長度可達2.4公尺。更先進的種都屬於科,包括:、古、以及。有些古生物學家,例如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認為充滿謎題的阿瓦拉慈科是...
    13 KB (1,568 words) - 23:28, 3 June 2024
  • 提姆名:Timimus)是種虛骨類獸腳亞目恐龍,可能屬於下目。提姆名是以化石發現者提姆·富蘭納瑞(Tim Flannery)為名。提姆生存於早白堊紀的阿爾比階,約1億600萬年前。提姆的化石發現於澳洲東南部的恐龍灣。 在1991年,澳洲東南部的恐龍灣發現兩個股骨,...
    6 KB (953 words) - 14:19, 6 September 2022
  • 金娜里(學名:Kinnareemimus)是獸腳亞目下目恐龍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泰國。 目前僅發現一個標本,包含:脊椎、部分恥骨、距骨、以及不完整的腓骨。第三距骨的側向非常窄,類似夾蹠類(Arctometatarsalia);夾蹠類當時包含下目、暴超科、傷齒...
    3 KB (338 words) - 11:32, 18 November 2021
  • 名:Rativates,意為「平胸鳥類的預知者」)是一科的獸腳亞目恐龍,來自加拿大亞伯達的恐龍公園組。模式種是逃避前(Rativates evadens)。 1934年,Levi Sternberg在加拿大紅鹿河(英语:Red Deer...
    6 KB (660 words) - 08:48, 1 May 2023
  • 名:Struthiomimus)是種類鴕鳥的長腿恐龍,屬於獸腳亞目下目,牠們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加拿大的亞伯達省,是加拿大最常見的恐龍,和牠的近親極度相似。生存年代約在7600萬到7000萬年前。名衍化自希臘文,strouthion(στρουθιον)意為「...
    28 KB (3,533 words) - 04:37, 19 February 2023
  • 松鼠(學名:Sciurumimus)是獸腳亞目虛骨類恐龍的一,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德國。目前僅發現一未成年個體標本,發現於下巴伐利亞的石灰岩採石場。在2012年,奧利佛·勞赫(Oliver Rauhut)等人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S. albersdoerferi,...
    2 KB (143 words) - 15:00, 15 June 2021
  • 鶴形(學名:Hexing)是下目恐龍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中國東北部。不含幼年個體化石在內,鶴形的唯一化石是目前最小型的類化石。 在21世紀頭幾年,遼寧省小北溝的一個農夫,發現一個小型獸腳類恐龍的化石。這個農夫在化石加上額外骨頭,使化石看起來更完整,可以賣得好價錢。最後,吉林...
    8 KB (1,277 words) - 11:33, 18 November 2021
  • ,一種可以用來協助磨碎植物的石頭,似鳥龍科被普遍認為是草食性動物。但是,某些其他特徵則指出,科可能是雜食性動物。 科被定義為:包含埃德蒙頓,但不包含金翅鳥鳥身女妖、神州鵜鶘在內的最大演化支。 Shapiro, M. D., You, H., Shubin, N.,...
    2 KB (172 words) - 05:27, 24 September 2022
  • 神州名:Shenzhousaurus,意為「神州蜥蜴」)是種原始下目恐龍,生存於下白堊紀的中國。 正模標本(編號NGMC 97-4-002)發現於遼寧省北票市四合屯的義縣組的底部河相沖積層。這個標本由一個部份身體骨骼構成,位於一個砂岩岩塊內,這個標本的頭部位於軀幹之上,是標準的死亡姿...
    3 KB (320 words) - 12:43, 25 February 2020
  • 非洲名:Afromimus,意为“非洲的模仿者”)是尼日尔晚白垩世艾尔雷兹组(英语:Elrhaz Formation)的一兽脚类恐龙,模式种是泰内雷非洲(A. tenerensis),由保罗·塞里诺(英语:Paul Sereno)于2017年根据泰内雷沙漠发现的部分右腿、椎骨和肋骨所...
    18 KB (3,050 words) - 09:52, 2 May 2023
  • 鳥形(學名:Ornithomimoides)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是種小型恐龍,生存於白堊紀(马斯特裡赫特期,距今約7千萬至6千6百萬年前)的印度。當中已有兩個物種,但都只有個別的脊椎骨。模式種O. barasimlensis是5節背椎,而運動鳥形(O....
    2 KB (139 words) - 12:52, 3 September 2020
  • 名:Ornithomimus)意為「鳥類的模仿者」,是一種雜食性獸腳亞目恐龍,除了尾巴較長之外,其餘形狀均和現代鴕鳥極度相似,牠也是科中最先被發現的。的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地獄溪組,在現代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均有發現,和暴、三角、甲、腫頭和愛德蒙托...
    5 KB (548 words) - 06:04, 23 April 2024
  • Gauthier)認為恐手龍科是似鳥龍科的異名。他將科列為與下目同等級的類群,包括輕巧(一種非虛骨類)、雌駝(當時稱為機靈;一種偷蛋科)、、古金翅鳥以及恐手。 2014年李永南和其同僚作的研究敘述恐手的新標本,發現該確實與有親緣關係,而恐手...
    11 KB (1,094 words) - 23:27, 3 June 2024
  • 象鸟名:Aepyornithomimus,意为“象鸟的模仿者”)是蒙古德加多克塔组(英语:Djadokhta Formation)的一科兽脚类恐龙,生存于大约八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坎帕阶,被认为分布于当时的沙漠环境中。模式种是图格里克象鸟(A. tugrikinensis)。 正模标本MPC-D...
    4 KB (546 words) - 09:49, 2 May 2023
  • 怪誕名:Paraxenisaurus,意為「奇怪的蜥蜴」)是一恐手科的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坎潘階(7300萬至7210萬年前)的墨西哥。 1990年代在科阿韋拉州的民山組(英语:Cerro del Pueblo Formation)(Cerro del Pueblo...
    3 KB (328 words) - 02:58, 31 March 2024
  • 的腳骨是否有出現疲勞性骨折的跡象,但結果是否定的。 羅素將古編入科。近期的系統發生學分析要麼支持這種分類要麼將本排除於科之外、位於下目的基礎位置。以下演化樹取自2019年鳥身女妖敘述論文中的廣泛虛骨類系統發育分析,古在這裡被分類至金翅鳥科,與阿肯色近緣。...
    17 KB (1,686 words) - 01:14, 26 August 2024
  • 金翅鳥名:Garudimimus,意為「迦樓羅的模仿者」)是一基礎下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亞洲。對於本的了解來自1981年由蘇聯-蒙古考察團在巴彦思楞組(英语:Bayan Shireh Formation)發現的單一標本,並於同年由瑞欽·巴思缽(英语:Rinchen...
    51 KB (7,335 words) - 08:30, 28 January 2024
  • 多多鸟名:Tototlmimus)是一已灭绝的科恐龙,化石发现于墨西哥索诺拉州晚白垩世的帕卡德组(英语:Packard Formation)。 模式种兼唯一种帕卡德多多鸟(Tototlmimus packardensis)由克劳蒂娅·伊内斯·塞兰诺·布拉尼亚斯(Claudia Inés...
    4 KB (577 words) - 03:00, 31 March 2024
  • 乙鱷(學名:Betasuchus,意為「β鱷魚」)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歐洲。 乙鱷的正模標本(編號NHM R 42997)是一塊不完整的右股骨,只有股骨的上半段,長31.2公分,由於化石的裂口完整,可能挖掘過程時的斷裂,而化石發現於荷蘭的馬斯垂克附近。在1883年,被哈里·西利(Harry...
    7 KB (974 words) - 12:47, 11 October 2022
  • 中国名:Sinornithomimus)是科恐龙的一个,生存于晚白垩世的亚洲,首批化石于1997年发现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乌兰苏海组。 首批化石遗骸于1997作为蒙古高原国际恐龙项目的一部分由董枝明在乌兰苏海组发现,包括至少14具关节连接的骨骼(3具亚成年及成年标本和...
    8 KB (882 words) - 08:26, 1 May 2023
  • 恩奎巴名:Nqwebasaurus)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生存於下白堊紀凡藍今階,約1億4000萬年前。牠是種基礎虛骨類,是已知體型最小與最原始的類恐龍。牠的化石發現於南非柯克伍德的Kirkwood組地層,該地區在科薩語裡稱為「恩奎巴」(Nqweba)。恩奎巴是已知最早的岡瓦那大陸虛骨...
    5 KB (509 words) - 18:37, 2 October 2021
  • 脊飾名:Cristatusaurus)是一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約1億1200萬年前)的尼日。牠屬於棘科的重爪亞科,這是一群二足(英语:Bipedalism)肉食性動物,有著強壯的前肢以及加長、形似鱷魚的頭部。模式種拉氏脊飾(Cristatusaurus...
    28 KB (3,700 words) - 01:09, 29 July 2023
  • 中華麗羽名:Sinocalliopteryx)又名中國美羽、中華美羽,意為「中國的美麗羽毛」,是美頜科恐龍的一,化石發現於中國的義縣組尖山溝層,年代為下白堊紀,約1億2460萬年前。中華麗羽與近親華夏頜相似,但牠們的體型較大,身長2.37公尺,是已知最大的美頜科物種。...
    7 KB (1,028 words) - 15:07, 15 June 2021
  • 睛上方有明顯的隆起,這也是牠們的種名來源。根據估計,始鯊齒的身長約8到12公尺。 在尼日的艾爾雷茲組(Elrhaz Formation,又名Echkar組)地層,還發現獸腳類的隱面、蜥腳類的尼日、鳥腳類的豪勇、沉、艾爾雷茲。 (英文)Sereno, Paul C.; and Brusatte...
    2 KB (246 words) - 06:45, 26 February 2022
  • 名:Rapator)是澳洲新南威尔士格里曼溪组(英语:Griman Creek Formation)的一兽脚类恐龙,生存于1.05至9600亿年前白垩纪时期的阿尔比阶至森诺曼阶。该仅含模式种鸟盗(Rapator ornitholestoides),最初由弗里德里希·冯·休尼(英语:Friedrich...
    7 KB (835 words) - 08:46, 1 May 2023
  • Isle)收藏。归入本材料包括单个右眶后骨(IWCMS 2014.95.4)。 根据Dan Folkes2021发表的描述论文中的骨骼重建,角鳄身长估计为8.5米(27英尺)。 描述者将该作为新建立的演化支――角鳄族(Ceratosuchopsini)的成员,且与及同时期的滨猎关系较近。 角鳄...
    6 KB (528 words) - 11:40, 3 October 2023
  • 內德科爾伯特(學名:Nedcolbertia)是獸腳亞目下目恐龍的一,生存於下白堊紀的北美洲。 在1993年,Christopher Whittle在美國猶他州的格蘭德縣發現三個獸腳類恐龍的化石,屬於雪松山組(Cedar Mountain Formation)黃貓段,地質年代相當於白堊紀...
    4 KB (533 words) - 01:38, 4 June 2021
  • 名:Elaphrosaurus,發音:/ɛˌlɑːfroʊˈsɔːrəs/ el-AH-froh-SOR-əs,或譯輕巧)是角鼻類的一獸腳類恐龍,生存於約1億5400萬至1億5000萬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分布範圍相當於現在的非洲坦尚尼亞。輕是體型中等、體格輕盈的獸腳類,身長可長到6...
    16 KB (2,328 words) - 06:49, 2 Ma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