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的奏鳴曲(英語:Sonata form;德語:Sonatensatzform;義大利語:Forma-sonata)是由拉丁文演變而來,意思是指非聲樂而是用器樂來演奏。古典主義時期特別定義奏鳴曲是一種曲,常見於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等多樂章體裁作品的第一樂章、第四樂章,自古典主義時期以後開始被廣泛使用。...
    3 KB (277 words) - 06:20, 17 June 2024
  • 回旋奏鸣曲与奏鸣回旋曲都是回旋结构原则与奏鸣结构原则相结合而形成的曲结构。 典型的回旋奏鸣曲的基本结构图示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典型的回旋奏鸣曲就是在典型的奏鸣曲中每次副部出现之后都再现主部,形成回旋曲中主部回归的感觉。 在典型的回旋奏鸣曲中,主部一共出现了四次。但在非典型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一次,让主部只出现三次。...
    4 KB (376 words) - 03:46, 15 January 2022
  • 奏鸣曲(義大利語:sonata)是樂器音乐的写作方式之一。在古典音乐史上,此種曲隨著各個樂派的風格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發展。奏鳴曲的曲从古典樂派时期開始逐步發展完善,19世紀初,給各類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大量出現,奏鳴曲儼然成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到了20世紀,作曲家依然創作著給樂器演奏的...
    8 KB (1,173 words) - 07:51, 4 June 2024
  • 此曲在结构上颇有革新之处:并没有遵照传统的规矩,采用“快—慢—快”的结构,其第一乐章也并非奏鸣曲;反而该曲的重心和高潮部分都在最为戏剧性的第三乐章。这种突破是贝多芬所追求的。德国评论家保罗·贝克撰文称:“如果一部作品以奏鸣曲的快板乐章起头,那么一上来就定下了基调,让后面的乐章只能补充而不能改变;但贝多芬...
    19 KB (2,223 words) - 09:51, 19 November 2024
  • 降A大調31号钢琴奏鸣曲,作品110号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发表的第31首和倒数第二首鋼琴奏鳴曲。他在1820至1822年共创作三首钢琴奏鸣曲,本作是第二首,于1821年创作,与作品109号和作品111号组成奏鸣曲集。贝多芬1820年接受委托,1821年下半年开始谱写作品110号,1822年初完成最...
    32 KB (3,982 words) - 11:40, 8 June 2023
  • C小調第8號鋼琴奏鸣曲,作品13,別名《悲怆奏鸣曲》(Sonate pathétique),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798年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于1799年出版。一直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贝多芬将这部作品献给他的朋友卡尔·冯·李希诺夫斯基亲王(英语:Karl Alois, Prince Lichnowsky)。...
    5 KB (571 words) - 20:57, 11 July 2022
  • e小调水妖奏鸣曲(也译作“水女神”),作品167是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卡尔·赖内克为长笛和钢琴创作的奏鸣曲,在1880年开始创作,1882年出版。此曲基于穆特·福開在1811年创作的童话故事渦堤孩。赖内克的所有作品中,这首乐曲最常被演奏。 此曲有4个乐章: 快板,奏鸣曲,e小调 间奏曲,小快板,回旋曲,b小调...
    3 KB (248 words) - 17:51, 15 November 2022
  • 此曲为单一乐章,演奏需要大约12分钟。 这首曲相对于他的其他作品更符合奏鸣曲。此曲以几个孤零零的音符开头,合成一个增和弦,一个减和弦。之后是一个简单的半音阶旋律,然后再回到开头的主题。接下来出现几个颤音并且这个颤音动机将一直反复出现。接下来是一个半音阶下降的旋律。这三个旋律将会按照奏鸣曲在发展部和再现部变体,重组。 Scriabin...
    2 KB (235 words) - 09:10, 9 October 2023
  • 《D小調第17號鋼琴奏鳴曲》,作品31之2,別名《暴風雨奏鳴曲》(英語:The Tempest,德語:Der Sturm),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1至1802年间创作的三乐章钢琴奏鸣曲。 《暴風雨奏鳴曲》是在貝多芬聽力嚴重衰退時所做的。 本作品收錄於貝多芬作品31號中。當時貝多芬對前期的作品並不滿意,正在尋找對自己的突破。...
    5 KB (519 words) - 14:36, 25 March 2023
  • 奏鳴曲)的重塑、唐突的幽默樂句及重提早期音樂的元素如調和諧、賦格等。曲谱中帶有大量柔音踏板(英语:Soft_pedal)的詳細指示,是貝多芬作品中少見的。 樂曲暱稱「槌子鍵琴」源自於其標題Hammerklavier一字,即德語中的一種早期鋼琴。贝多芬的第28钢琴奏鸣曲標題與此曲相同,但不帶有上述暱稱。...
    8 KB (1,070 words) - 19:42, 11 July 2022
  • 《降E大调第26钢琴奏鸣曲》,作品81a,别称《告别奏鸣曲》(法語:Les Adieux),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9至1810年间创作的钢琴奏鸣曲。 “告别”暗示了这部作品的标题音乐性质。1809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进攻维也纳,迫使贝多芬的资助人鲁道夫大公逃离该城。贝多芬因此写下该曲,...
    6 KB (717 words) - 14:39, 16 July 2024
  • 貝多芬在1795年至1822年間創作了32首鋼琴奏鸣曲。即使貝多芬本人並無此意,後世卻將這些奏鳴曲視為足以體現其創作觀的一個整體,持此說的人認為,貝多芬的奏鳴曲書寫了他的人生,以及各時期的心境與經歷等等。其實,不僅是鋼琴奏鳴曲,貝多芬的各種早期創作都深深受到海頓、莫扎特的影響,但其中難能可貴的正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20 KB (2,148 words) - 18:27, 1 August 2024
  • 曲式种类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部曲式、再现单二部曲式、并列单二部曲、再现单三部曲、并列单三部曲、复三部曲、五部三部曲、回旋曲、变奏曲奏鸣曲、回旋奏鸣曲、套曲曲等。 乐曲的段落种类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引子、尾声、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声中部、主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对比部、插部等。...
    3 KB (359 words) - 15:05, 16 October 2024
  • 《f小調第23号鋼琴奏鳴曲》,作品57,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約於1804年至1806年創作的钢琴奏鸣曲,于1807年2月在维也纳出版,献给弗朗茨·冯·布伦斯威克伯爵(Count Franz von Brunswick,1777-1849)。被視為贝多芬情感最為強烈的鋼琴奏鳴曲。此曲亦被人暱稱為“熱情奏鳴曲...
    5 KB (597 words) - 13:36, 9 September 2024
  • 播放这些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體幫助。 奏鳴曲分為三個樂章 : 快板,F大調(Allegro in F major) 小快板,小步舞曲,F小調(Menuetto. Allegretto in F minor) 急板,F大調(Presto in F major) 第一樂章是奏鳴曲...
    3 KB (363 words) - 20:35, 11 July 2022
  • e小调第27号钢琴奏呜曲,作品90,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14年夏。作品题献给莫里茨·冯·利赫诺夫斯基(Moritz von Lichnowsky)王子,他是贝多芬的朋友及赞助人,之前的《英雄变奏曲(英语:Eroica Variations)》(作品35)也是题献给他。 此曲作于1814年,在贝多芬的上一首钢琴奏鸣曲...
    7 KB (931 words) - 00:06, 8 June 2023
  • 第9號小提琴奏鸣曲,作品47,别称《克鲁采奏鸣曲》(法語:Sonate à Kreutzer),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2年至1803年间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发表于1805年。贝多芬并未给这部作品定调(参见右边的封面图),但它通常被称为A大调第9小提琴奏鸣曲。 克鲁采奏鸣曲...
    8 KB (996 words) - 15:48, 9 November 2023
  • C大調第16號鋼琴奏鳴曲,作品號K. 545,是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為初學者所寫的作品,此曲因此有副標題「單純的奏鳴曲」、「簡易的奏鳴曲」(sonata facile,或sonata semplice)。 莫札特於1788年6月26日把這首曲子加入作品目錄中(与第39號交響曲同一日期),但...
    3 KB (398 words) - 13:34, 9 September 2024
  • A大調第11號鋼琴奏鳴曲,目錄第331號,是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所作的三乐章钢琴奏鸣曲。这首奏鸣曲与第10和12号钢琴奏鸣曲(K. 330和K. 332)一起,于1784年由Artaria(英语:Artaria)在维也纳出版。其具體創作時間有兩個說法:一是於1783年於維也納或薩爾茨堡創作...
    9 KB (868 words) - 23:08, 12 August 2024
  • 作曲家加上了一段题词,选于作曲家本人写的《狂喜之诗》: 与作曲家的其他晚期奏鸣曲不同,这首奏鸣曲的调性仍然被奏鸣曲影响,这首曲可以认为是升F大調,但是因为它没有确定的调性,也可以说是无调性的。 这首曲没有任何完全终止或协和的和弦。 Samson, Jim. Music in Transition:...
    2 KB (212 words) - 09:07, 9 October 2023
  • 奏鳴曲一樣,是由主題和變奏所組成的變奏曲,貝多芬稱之為「小詠嘆調」(arietta)。對貝多芬音樂甚有認識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瑪斯·曼表示,這首奏鳴曲是貝多芬真正與奏鳴曲說再見的代表作。 這首奏鳴曲並不如第30號或第31號奏鳴曲...
    6 KB (784 words) - 00:36, 8 March 2024
  • 莫扎特的A大調鍵盤與小提琴奏鳴曲,目錄第526號,於1787年在維也納完成。 這首奏鳴曲可以說是莫扎特最後一首嚴肅的同類型作品,較晚完成的F大調奏鳴曲(目錄第547號,1788年)在內容上來說,更偏向於一首小奏鳴曲。有部分的學者,包括Alfred Einstein在內,則是將目錄第454號、481號...
    3 KB (412 words) - 20:23, 9 September 2022
  • 音樂形式 (redirect from )
    音乐形式是指构成各种乐曲的形式,也可以简称为曲,根据历史的演变,形成若干比较典型的结构,如同文学作品中的章,在音乐作品中就是乐章,由段落分明的几个部分组成,形成一定的结构形式。 例如在传统音乐中曲结构基本分为一部曲、二部曲、三部曲、回旋曲奏鸣曲、变奏曲、套曲曲、混合自由曲...
    2 KB (228 words) - 07:18, 14 September 2024
  • 貝多芬作有五首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分別是1796年的作品5(两首),1808年的作品69,以及1815年的作品102(两首)。從所屬分期來看,或是從音樂內容著手分析,都可以看出這些作品恰好屬於貝多芬的早期、中期、晚期風格,是認識貝多芬音樂的絕佳途徑。加以第一維也納樂派的二位前輩(莫扎特、海頓)都沒...
    28 KB (2,880 words) - 16:48, 27 October 2024
  •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目錄第1001–1006號,是音樂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之一。大约于1720年创作于德国克滕。奏鳴曲遵照著慢-快-慢-快的教會奏鳴曲,三首奏鳴曲的第二樂章都是賦格曲;組曲(Partita)的形式上,除了第3號較為自由,前兩首一定程度是按照四種基本舞曲組合而成。...
    8 KB (980 words) - 01:59, 13 May 2024
  • 演奏時長約18分半-22分。 此奏鳴曲分為三個樂章: 高贵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A小調,奏鳴曲 如歌的行板,富有表现力地(Andante cantabile con espressione),F大調,奏鳴曲 急板(Presto),A小調,迴旋曲 莫札特鋼琴奏鳴曲K.310第一樂章 -...
    2 KB (211 words) - 17:05, 15 January 2022
  • 勃拉姆斯的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作品1,在1853年创作于汉堡市,并于同年出版,题献给约瑟夫·约阿希姆。虽然这是勃拉姆斯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但第二钢琴奏鸣曲(英语:Piano Sonata No. 2 (Brahms))的创作早于此曲,因为勃拉姆斯认为这部作品品質更佳,故他选择将此曲的出版编号编为第...
    3 KB (377 words) - 04:37, 18 September 2024
  • 奏鸣曲。 这首奏鸣曲写成的时候奏鸣曲本身已经不流行了。虽然贝多芬和莫扎特写过很多奏鸣曲,但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似乎不怎么中意这种曲。弗朗兹·李斯特就写过两首奏鸣曲,舒曼写过8首,门德尔松写过13首。除去这首之外,肖邦也只写过两首奏鸣曲,即《第一号钢琴奏鸣曲》(Op. posth...
    17 KB (1,771 words) - 10:18, 3 June 2024
  • 的那份氣勢,不過音樂學者大都認為這奏鳴曲仍然有其獨特之處,旋侓上亦有吸引的段落;而在創作手法上,這奏鳴曲的兩個樂章均沒有採用奏鳴曲寫成,而第一樂章採用了迴旋曲方式開始,同樣在此之前的所有其他鋼琴奏鳴曲也未曾試過。 本曲並沒有任何題獻,如完全按照樂譜的指示及重覆彈奏,演奏時間大約需時11至12分鐘。...
    3 KB (339 words) - 05:19, 27 March 2022
  • 山壮丽的自然景象,更着重于刻划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灵活运用奏鸣曲的结构,改造传统的奏鸣曲。主部主题描写海洋。弦乐器专用G弦,发生浑厚的音响,齐奏着雄健的“劳动歌声”。《历史国难》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引子由两个简短的敌对主题交替而成,主部强调第2个主题:人...
    2 KB (280 words) - 13:02, 7 February 2017
  •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升F小调第2號鋼琴奏鳴曲,作品2於1852 年在德國漢堡寫成,並於次年出版。 儘管是他出版的第二部作品,但它實際上是在他的第一鋼琴奏鳴曲之前創作的,但由於勃拉姆斯認識到首部作品的重要性,並認為C大調奏鳴曲的質量更高,所以才在之後出版。它與他的第一首奏鳴曲...
    3 KB (366 words) - 00:43, 20 Octo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