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龍(學名:Lystrosaurus)意為「鏟子蜥蜴」,是孔目二齒下目的一,存活在二疊紀晚期到三疊紀早期,約2億5000萬年前,化石分佈於南極洲、印度、南非。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曾有許多種被歸類於水龍,但目前僅有4到6個已承認種。 水龍...
    20 KB (2,280 words) - 13:33, 7 November 2023
  • 雙齒(學名:Diictodon)又譯二碩齒,是孔目異齒亞目的一個,身長約45公分,為草食性動物。雙齒生存於二疊紀的晚期,大約2億5500萬年前,是二疊紀合弓綱中最繁盛的物種之一,化石發現於非洲與亞洲都有發現;在南非發現的二疊紀脊椎動物化石中,有大約一半是雙齒的化石。 雙齒...
    4 KB (487 words) - 12:11, 22 September 2020
  • 原鼩龍(學名:Progalesaurus)是已滅絕合弓綱的一,屬於孔目的犬齒亞目,是種原始犬齒獸類動物。化石發現於南非的水龍組合帶(Lystrosaurus Assemblage Zone),地質年代為三疊紀早期。 水龍組合帶是以水龍為名。發現於水龍...
    1 KB (129 words) - 19:30, 18 August 2021
  • 鼩龍(學名:Galesaurus)是已滅絕合弓綱的一,屬於孔目的犬齒亞目,是種原始犬齒獸類動物,是三尖叉齒、原鼩龍的近親。化石發現於南非的水龍組合帶(Lystrosaurus Assemblage Zone),地質年代為三疊紀早期。 鼩龍是在1859年被理查·歐文敘述、命名,當時被...
    1 KB (138 words) - 21:15, 1 August 2022
  • 只有兩科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其中的水龍科是三疊紀最早期(印度階)最常見且廣佈的草食性動物。這些中等大小動物演化出肯氏类,最後被肯氏类取代。其中的肯氏科是體型笨重、接近豬到牛大小的草食性動物,是奧倫尼克階到拉丁階期間的最繁盛且廣佈的動物。到了卡尼階,肯氏科被犬齒獸類的橫齒...
    9 KB (833 words) - 12:08, 29 July 2023
  • 山西(學名:Shansiodon)是孔目二齒下目的一,生存於三疊紀中期(安尼西階到拉丁尼階)的中國,在南非也有發現未命名種。...
    864 bytes (38 words) - 09:00, 30 October 2020
  • 重約881磅-1157磅。中國肯氏獸具有長口鼻部,上頜前端有往下延伸的長牙。頭顱骨後的肌肉連接處非常小,顯示中國肯氏獸不像其他二齒獸類,並沒有強壯的頭顱肌肉可切碎植物。大多數二齒獸類藉由前後移動下頜來切碎植物。中國肯氏以口鼻部前方來切碎植物。中國肯氏與其他肯氏獸類,是由外表相似的水龍演化而來。...
    2 KB (109 words) - 08:16, 29 July 2020
  • 小頭名:Cistecephalus)是種小型、特化、穴居的二齒獸類,身長約33公分。小頭的頭部平坦、呈楔形,前肢非常強壯,類似現代穴居哺乳類的前肢結構。 小頭是由理察·歐文在1876年所敘述、命名,是第一群被命名的二齒獸類之一。 到目前為止,小頭的化石發現於南非卡魯盆地的小頭...
    2 KB (163 words) - 12:11, 22 September 2020
  • 長王(學名:Dolichuranus)是孔目二齒下目肯氏科的一,生存於三疊紀中期的非洲納米比亞。 長王的近親是南美洲中晚期的史達勒克、伊斯基瓜拉斯托。 Ross Damiani; et al. Dolichuranus primaevus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1 KB (114 words) - 14:13, 12 February 2022
  • 猛龍(學名:Rabidosaurus)是孔目二齒下目肯氏科的一,生存於三疊紀的俄羅斯。 如同其他肯氏科,猛龍是種草食性動物。猛龍的頭顱骨長度為50公分,完整身長估計約為2公尺 Mikko's Phylogeny Archive - Kannemeyeriidae. [2012-07-19]...
    1 KB (70 words) - 07:25, 14 January 2022
  • 犬頜(學名:Cynognathus),也称犬頭龍,是三疊紀中期的一类肉食性犬齒獸類,身長約1公尺長。犬頜屬於真犬齒獸類,真犬齒獸類是最類似哺乳類的一群似哺乳爬行動物。犬頜幾乎分布於非洲、南美洲、南極洲發現化石。 犬頜的模式種是C. crateronotus,是由哈利·絲萊在1895年敘述...
    5 KB (515 words) - 12:24, 19 February 2024
  • 二齒(學名:Dicynodon)又譯二犬齒,意思是“兩個類似犬的牙齒”,是種繁盛於二疊紀晚期的草食性似哺乳爬行動物,屬於孔目二齒下目。如同其他二齒獸類,二齒是草食性動物,除了突出的兩顆長牙外,嘴部缺乏牙齒,故得名。牠們可能用類似烏龜的角質喙狀嘴嚙食植物,而長牙可能用來挖掘根或塊莖。 二齒...
    4 KB (437 words) - 10:07, 23 September 2020
  • 無齒(學名:Oudenodon)是已滅絕合弓綱的一,屬於異齒亞目的二齒下目,化石發現於非洲南部,生存年代為二疊紀晚期。無齒目前已有數個已命名種。模式種O. grandis以及O. bainii的化石發現於南非。O. luangwensis的化石發現於尚比亞。O....
    3 KB (279 words) - 02:36, 13 January 2022
  • with Monsters)的第三集,一群原始頭類在夜晚攻擊一隻水龍,以嘴中的毒液使水龍癱瘓。但是,沒有直接證據顯示頭類具有這些特徵。 由英國獨立電視台製作的科幻影集《重返侏羅紀》(Primeval)第四季第四集中也出現了一群擁有毒液的頭類,可能是向上述作品致敬的結果。 Huttenlocker...
    7 KB (983 words) - 09:55, 8 December 2023
  • 似二齒(學名:Dicynodontoides)是孔目二齒獸類的一,生存於二疊紀晚期的非洲與印度。目前已有兩個命名種,D. recurvidens 的化石被發現於南非,D. nowacki的化石被發現於坦尚尼亞。還有一個被發現於印度的標本,沒有被歸類於上述兩種之一。儘管名稱類似,似二齒是二齒的遠親。...
    2 KB (237 words) - 12:12, 22 September 2020
  • 始二齒(學名:Eodicynodon)是孔目二齒獸類的一種,生存於二疊紀的南非。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Mammals (Oxford Biology) by T. S. Kemp...
    798 bytes (35 words) - 12:10, 22 September 2020
  • 鼩形(學名:Galeops)是已滅絕合弓綱的一,屬於異齒亞目的奔龍下目,生存於二疊紀中期的南非。根據下頜可以做出前後移動的動作,鼩形被認為草食性動物。 King, G. (1996) Reptiles and Herbivory, p.1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pringer...
    914 bytes (79 words) - 21:15, 1 August 2022
  • 羅伯特名:Robertia)是種小型、原始二齒獸類,身長約20公分,是較早期的二齒獸類。羅伯特的化石發現於南非卡魯盆地的貘頭組合帶。 羅伯特的特徵是中等寬度的頭顱骨頂部、犬齒後的牙齒小、嘴部上方的齶骨比近親雙齒的齶骨大。上頜的長犬齒的前方是溝槽,推測可能用來咬住植物的堅硬部分如根部或樹枝。...
    1 KB (131 words) - 12:11, 22 September 2020
  • 鼩足(學名:Galepus)是已滅絕合弓綱的一,屬於異齒亞目的奔龍下目,生存於二疊紀中期的南非。 奔龍下目...
    835 bytes (38 words) - 08:53, 10 October 2020
  • 伊代爾龍名:Idelesaurus)是合弓綱二齒下目的一,化石發現於俄羅斯韃靼斯坦,地質年代為二疊紀晚期(吳家坪階)。名裡的「İdel」,是韃靼語對窩瓦河的念法。 Kurkin, A.A. A new dicynodont (Anomodontia, Eotherapsida) from...
    937 bytes (74 words) - 01:15, 14 October 2020
  • 恐異齒(學名:Dinanomodon)是種已滅絕合弓綱動物,是孔目二齒下目的一,化石發現於南非的卡魯盆地,地質年代屬於二疊紀晚期的長興階。 Kammerer C. F., Angielczyk K. D. 2009. A proposed higher taxonomy of anomodont...
    1 KB (62 words) - 05:55, 15 December 2020
  • 哈查爾(學名:Jachaleria)是已滅絕合弓綱的一,屬於異齒亞目的二齒下目,生存於三疊紀中晚期的巴西與阿根廷,是該時期的二齒獸類之一。哈查爾是種草食性動物,嘴部缺少牙齒。哈查爾的近親史達勒克、恐齒龍也生存於相同時代的相同地區,但哈查爾較類似史達勒克。其名是以哈查爾河(Jáchal...
    3 KB (258 words) - 13:12, 4 June 2024
  • 恐齒龍(學名:Dinodontosaurus)是孔目二齒獸類的一,生存於三疊紀中期,是該時期的最大型草食性動物之一,身長約2.4公尺,可能具有角質喙狀嘴。 恐齒龍是三疊紀中期的最常見二齒獸類之一,化石發現於巴西的南里奥格兰德州、以及阿根廷。一個挖掘地點曾發現10個集體的恐齒龍化石,顯示牠們可能是群居動物。...
    2 KB (167 words) - 17:00, 2 October 2021
  • 的最成功、大量的草食性動物,在生態位上佔據從大型到小型草食性動物的位置。只有少數二齒獸類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之後存活下來,其中一科叫水龍科,後來發展出肯氏科。這些後來出現的動物,是大型、笨重、喙狀嘴的動物,依然成為陸地上優勢的草食性動物。直到晚三疊紀,當時逐漸改變的環境(也許是逐漸的乾燥)...
    5 KB (458 words) - 12:56, 3 October 2023
  • 肯氏名:Kannemeyeria,以最初發現化石的南非古生物學家 Daniel Kannemeyer 博士為名)是種大型二齒獸類動物,屬於肯氏科,是三疊紀的第一批大型草食性動物之一。牠們存活在三疊紀早期到三疊紀中期(奧倫尼克階晚期到安尼階中期)。 肯氏...
    2 KB (181 words) - 04:27, 8 June 2023
  • 鼩肢(學名:Galechirus)是種似哺乳爬行動物,屬於孔目異齒亞目,生存於二疊紀晚期的南非,外形類似現代蜥蜴,身長約30公分。某些古生物學家認為這種動物是二齒獸類的近親,也有古生物學家認為鼩肢是種大型孔目的幼年個體。根據牙齒的型態來判斷,鼩肢是種以昆蟲為食的動物。 Galechirus...
    2 KB (118 words) - 02:19, 9 June 2023
  • 史達勒克名:Stahleckeria)是種三疊紀中期的二齒獸類,生存於2億4000萬年前。牠們外表類似肯氏與牠們的近親。史達勒克有時被描繪成有毛的似哺乳爬行動物、或是外表崎嶇不平、覆蓋鱗片的動物。二齒獸類是群似哺乳爬行動物,且與犬齒獸類屬於不同演化支。 史達勒克是在1935年由古生物學家休尼(Friedrich...
    2 KB (247 words) - 22:53, 1 January 2021
  • 異頭(學名:Anomocephalus)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合弓類動物,是孔目異齒亞目的一。進階型二齒獸類僅保有兩顆長牙、或是沒有牙齒,頜部形成角質喙狀嘴,類似現代陸龜;而異頭仍保有較完整的牙齒,這顯示牠們是種原始異齒亞目動物。 在1999年,南非北開普省的卡魯盆地發現一些動物化石,這個地層...
    2 KB (284 words) - 11:01, 22 October 2020
  • 雙列齒(學名:Biseridens)是已滅絕合弓綱的一,生存於二疊紀晚期的中國,化石發現於甘肅省玉門市大山口的西大溝組,雙列齒的頭顱骨為中等大小,頭顱骨的眶前段落短,頂骨結節粗大,頰齒的形態獨特,有雙排齒列。雙列齒原本被歸類於始巨鱷亞目。在2009年的最新研究,被歸類於異齒亞目的基礎物種。...
    2 KB (198 words) - 01:11, 31 March 2022
  • 蘇美尼名:Suminia,意為「古生物學家迪米崔·蘇敏(Dmitry Leonidovich Sumin)的」)是種孔目動物,屬於異齒亞目,化石發現於俄羅斯基洛夫州科捷利尼奇的一處砂岩層,年代為二疊紀中期,約2億6000萬年前。這個砂岩層過去可能是個三角洲。蘇美尼的頭顱骨長度約5...
    3 KB (351 words) - 22:11, 14 May 2021
  • 文努科維亞(學名:Venyukovia)是孔目異齒亞目的一,生存於二疊紀中期的東歐,是種草食性動物。...
    451 bytes (32 words) - 12:07, 22 Septem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