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文译本是唐朝史官李融撰文,而非唐玄宗本人亲书,如阙特勤碑汉文译本为唐玄宗亲书;突厥文以毗伽可汗的口吻叙说了东突厥立国的征战和对唐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成为对突厥民众的教训,认为接近漢族人会使得突厥人走向灭亡。该碑文的传记前半部,与同时期毗伽可汗为其弟阙特勤死后而立的祭文...
    3 KB (387 words) - 13:26, 9 October 2023
  • 公元731年,毗伽可汗之弟阙特勤于47岁去世,唐玄宗派人吊祭并立阙特勤碑,碑的一面为唐玄宗亲自撰写的中文铭文,另三面为突厥文铭文,以毗伽可汗口吻所述的祭文和突厥征战的历史。毗伽可汗与阙特勤死后不久,第二突厥汗国内部瓦解,阿史那突厥对铁勒诸部的统治彻底终结,回鹘部落接替其成为了铁勒诸部的共主。《旧唐书》卷一九四记载:“阙特勤死,(玄宗)...
    11 KB (844 words) - 16:45, 18 May 2024
  • 费扬古谕祭碑:碑阴刻有满文。碑阳刻有汉文,分别刻着康熙四十年十月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十一月七日谕祭文四道,碑文已经漫漶。 费扬古墓碑:原来位于谕祭碑右侧,满汉合璧,碑上端有残缺,碑文有破损。碑阳刻有碑文,左侧是满文9行,右侧是汉文8行。 2010年代初,由于驹子房村拆迁,费扬古墓的两碑已被文物部门迁至东坝郊野公园内。...
    2 KB (247 words) - 10:06, 10 June 2024
  • 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各种大典前,先在中和殿小憩,并且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 凡是遇到皇帝亲祭,例如祭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先农坛,皇帝会在前一日到中和殿阅视写有祭文的祝版;祭先农坛暨举行亲耕仪式前一日,皇帝除了在此阅视祝文,还在此查验亲耕仪式要用的种子和农具。 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拟好的奏书。...
    5 KB (660 words) - 02:41, 27 November 2023
  • 1946年7月7日,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舉行抗戰九周年紀念,並於當天在大禮堂舉辦蔡忠恕烈士追悼會,由郭琇琮主持,醫學院院長杜聰明宣讀祭文。 藍博洲. 尋找祖國三千里. 台灣人民出版社. 2010-09-01.  藍博洲. 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 時報文化. 1993-04-10...
    4 KB (425 words) - 17:41, 5 October 2023
  • 祭文、冊文、碑文等,並於經筵時值勤隨侍,選值南書房,選充尚書房教習,纂修實錄、史志時充提調官、纂修官、協修官等職位。 順治二年(1645年)創設侍讀於內閣屬官,即內閣侍讀,初定為四品,後改正六品,置滿洲缺11員、蒙古缺2人、漢軍缺2人、漢缺2人,共17員。滿洲侍讀其中5人處理清文、6人兼理清漢文。...
    4 KB (639 words) - 16:56, 21 August 2023
  • 04.006.  《皇朝文典》順懿密太妃大祭祭文,侍讀學士于振撰 《清高宗實錄》,卷215,第757頁 楊勇軍. 論記康熙第三次南巡事迹的《惠愛錄》兼及《紅樓夢》.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2015年9月, (3): 85–94.  《一史館藏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之《奏王嬪之母黃氏病故摺》: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六日蘇州織造李煦具奏...
    12 KB (2,391 words) - 01:08, 4 November 2023
  • 《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十七年三月丙申,奉移大行皇后梓宮往鞏華城與仁孝皇后同安於享殿內,上親臨送。諸王、貝勒、貝子、公、及滿漢文武大小官員、俱齊集西安門外、舉哀、跪送。其隨送王大臣官員等至鞏華城奉安梓宮畢,舉哀行禮。是日,上駐蹕鞏華城。 《康熙朝漢文諭旨彙編》...
    27 KB (4,176 words) - 08:52, 20 April 2024
  • ,六月二十日,已確定章佳氏的谥号為“敬敏皇贵妃”,追封禮所需的绢册、绢宝已经制作好;六月二十五日,举行追封礼,将載有絹册、絹寶的綵亭恭舁至景陵,宣读祭文行礼致祭;九月初一日,康熙帝梓宫入葬景陵地宮,孝恭仁皇后梓宫,以及敬敏皇贵妃金棺同日祔葬。 据章佳氏族谱记载,敏妃本为硕色之女。硕色,由披甲挑入护军...
    5 KB (845 words) - 04:52, 2 June 2022
  • 》、《说郛·玉溪编事》间《骠信和清平官星四节唱和诗》所记载。 借用汉字形(音读、直读) 借用汉字音 借用古写汉字 修改汉字形 形声、意声 增删笔画 祭文 山歌(白族調) 大本曲(白族曲藝),在大本曲的唱本中,為了適應演唱,會採取一種圈白點漢的方法來標明唱本中哪些該唱白語,哪些該唱漢語。具體而言,標圈...
    5 KB (574 words) - 13:56, 10 March 2024
  • 底檔》記載已故榮純親王永琪位下尚有褔晉一人,以及官女子即格格三人。 嫡福晉西林覺羅氏(第六子生母),總督鄂弼之女即鄂爾泰之孫女。《皇朝文典》所錄入的祭文稱她「本毓勛門」,盛讚其出身高門,當時可能已有將其作為未來皇后的考量。乾隆二十二年四月指給五阿哥為嫡福晉,十月二十一日成婚。西林覺羅氏於其許配給旺沁...
    15 KB (2,214 words) - 14:17, 29 May 2024
  • 難河之源,諸王群臣共上尊號曰成吉思皇帝」相符。 民國以前的漢文蒙古史料中除屠寄《蒙兀儿史记》外都以成吉思可汗及成吉思皇帝稱呼,《新元史·本紀》成吉思汗稱呼為民國自西方翻譯而來。明代《元朝秘史》漢文版翻譯為成吉思皇帝,《蒙古秘史》現代翻譯的漢文版音譯為成吉思汗。...
    99 KB (15,534 words) - 03:38, 4 June 2024
  • 天聪十年,改设內國史院、內弘文院及內秘書院,統稱內三院,各置大學士一人。內國史院掌記注詔會、編纂史書、撰擬表章。內秘書院掌撰外國往來文書及中央詔會、祭文。內弘文院掌歷代善惡記注,侍讀皇子、教導諸親王。是清代內閣之始。 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设置满汉大学士,不居官,兼各部尚书头衔。同年六月,大学...
    14 KB (2,528 words) - 10:31, 25 February 2024
  • 大部分制诰诏敕均钤该宝,是所用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一方宝玺。 天子之宝:《交泰殿宝谱》载“以祀百神之用”,白玉质,交龙纽,祭祀用玺,用于祭祀神灵的祝文祭文。 皇帝尊亲之宝:《交泰殿宝谱》载“以荐徽号之用”,白玉质,交龙纽,为太后,太皇太后上徽号、尊谥则用之。 皇帝亲亲之宝:《交泰殿宝谱》载“以展宗盟之...
    10 KB (1,695 words) - 21:31, 17 February 2024
  • 清領末期澎湖知名紳商,曾出任文石書院董事,並協纂金門文人林豪編撰《澎湖廳志》,日治時期之後多署名蔡汝璧,吳爾聰與其相交甚篤,便在蔡汝璧身後撰寫輓聯與祭文,而後蔡氏後人亦延請吳爾聰代擬位在鐵線尾蔡氏宗祠廟柱上的楹聯。 大正八年(1919年),吳爾聰前往離島,任教於網垵公學校(今望安國小),大正十年(1...
    15 KB (1,603 words) - 13:29, 9 October 2023
  • 桂苑筆耕集 (category 朝鮮漢文典籍)
    卷十三至卷十四:舉牒共五十篇。 卷十五:齋詞十五首。 卷十六:祭文四篇、書二篇、記二篇、疏二篇。 卷十七:啟四篇、狀六篇、七言紀德詩三十首。 卷十八:狀二十二篇、啟三篇。 卷十九:狀一篇、別紙九篇、雜書十篇。 卷二十:收啟一篇、狀三篇、別紙五篇、祭文一篇、詩三十首。...
    16 KB (3,131 words) - 01:29, 13 April 2024
  • 贬的沈佺期、宋之问等人互有唱酬的诗,但杜审言的诗今已不存。不久,召回任国子监主簿。 景龙二年(708年)五月,任修文馆直学士,当年冬天病逝。宋之问作祭文,武平一作表。葬于河南郡偃师县首阳之东原,追赠著作郎。 杜审言的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以浑厚见长,杜甫云:“吾祖诗冠古。”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
    11 KB (1,597 words) - 08:57, 6 May 2024
  • 頁1–23. ISBN 9789864780860 (日语及中文(臺灣)).  植亭. 拾碎錦囊(十五).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1905-07-22 (中文(臺灣)).  煙火爆發.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1906-03-27 (中文(臺灣)).  臨濟宗伊東大器師圓寂. 《南瀛佛教》. 1929-08-11...
    50 KB (5,383 words) - 09:51, 22 October 2023
  • 洼德忠(窪徳忠):《道教の神々》.平河出版社.1986年 《清朝通典·皇朝通典》又加四海龍神封號,東海曰顯仁,南海曰昭明,西海曰正恆,北海曰崇禮,均遣官赍送祭文香帛,令地方官致祭。 《臺灣縣志》之〈新建龍王廟碑記〉 陳懷宇:《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第六章,「中古聖傳所見九龍吐水之源流」,頁314-365。...
    11 KB (1,599 words) - 05:59, 1 March 2024
  • 陳順源是陳新安的養父,本姓蕭。7歲時因生父染病無力撫養家庭,由陳波收養為子,改姓陳;其生父在不久後也因病過世。陳波夫妻很疼愛陳順源,童年時將他送至私塾學習漢文。成年後,陳順源曾在台灣商工銀行(第一商業銀行前身)番薯寮支店擔任書記。1927年(昭和2年),陳順源離開台灣商工銀行,在旗山創業,成立真文活版印刷所。...
    18 KB (1,914 words) - 14:03, 17 November 2023
  • 护军参领)立朱国治墓碑于今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村。现今墓未知,墓碑已无存;满汉文《朱國治御祭碑》(刻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拓片、正书《朱國治墓碑》(刻于康熙56年(1717)8月1日)拓片均存北京国家图书馆;《朱國治御祭文》,载现代版《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编》v. 101。 父朱哈拉不拉(c...
    10 KB (1,675 words) - 10:15, 19 April 2024
  • 待大臣,在車上看見要下車,坐在座位上要起身,大臣病了多次探望他,死了要親自去弔信,停止宗廟的祭祀,依據禮儀尊崇他,按照儀制貶抑他,根據他的德行來撰寫祭文。考察王嘉本來是因為梁相等人獲罪,罪惡雖然明顯,可是作為大臣豎起頭髮帶著刑具,裸露身體遭受笞刑,這不是敬重國家頌揚宗廟的做法啊,現在正值春季,寒氣錯...
    28 KB (4,812 words) - 11:49, 19 April 2024
  • 明武宗的男宠也不计其数,取名曰“老兒當”,「老兒」是黑話,指少年。「當」為「黨」。「老兒當」即「少年黨」。但也有學者稱,因為正德帝喜歡各地宗教,這些「老兒當」主要是通曉漢文、蒙文、藏文或波斯文的年輕人,作為宗教人士的翻譯官。 明武宗不喜上朝,起初宠信刘瑾、張永、丘聚、谷大用等号称“八虎”的宦官,1510年平定安化王之乱...
    28 KB (4,129 words) - 13:26, 4 April 2024
  • 火威脅真卿,揚言要燒死他。颜真卿反而自己撲向烈火。辛景臻見狀,急忙拉住他。李希烈用尽各种办法皆不能使颜真卿屈服。真卿自度必死,乃作遗表,又自寫墓志、祭文。 不久唐軍反敗為勝。李希烈之弟李希倩被唐廷处死,希烈大为恼怒,兴元元年八月三日(785年8月23日),派阉奴和部将辛景臻將真卿縊死於龙兴寺柏树下,...
    17 KB (2,209 words) - 14:21, 5 March 2024
  • 五年(1740年)初,高斌之妻得以再次进宫拜见贵妃,并得以叩见皇帝。皇帝命高斌之妻一起看戏,并赐予其如意、䌷绫和缎疋等物。 據祭文所稱,貴妃高氏常说出令人心悦诚服的规诫之言,並且有才华擅文采。她对皇后的態度谦逊平和,在制作女红方面又与皇后配合得非常和谐,常听到皇后夸赞她温和恭敬...
    20 KB (3,534 words) - 15:04, 10 June 2024
  • 把、素金黃色扇屏二座、貼飛金鳳凰黑旗一對、銀臉盆一個、痰盂一個、香爐一個、盒一個。依欽天監選堪,本月初七日出殯,送往朝陽門外花園暫厝。初祭掃墓,祭文漢文寫。 《清東陵拾遺》新貴人,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五日薨,奉旨以金黃色車一輛、金黃色轎一頂,儀仗低於嬪。 【康熙五十五年十一月初三日,新貴人已滿百日...
    104 KB (11,087 words) - 18:04, 3 June 2024
  • 的外交活动中,日本所派的“渤海通事”也是用汉语来进行沟通双方意愿的。 渤海国官方書面使用漢文,王公贵族与上层社会也使用汉字,渤海贞惠公主墓志与渤海贞孝公主墓志,以及文字砖、文字瓦的出土也证明了这一结论。汉字和汉文为渤海国唯一的官方书面语,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但渤海國民间究竟有無自己的文字,目前尚無定論。學術界主要觀點有如下兩種:...
    92 KB (14,752 words) - 16:09, 27 February 2024
  • 接伊藤博文的遗体。首都也禁止音乐歌舞以示哀悼。1910年1月7日,代表韩国十三道民众的谢罪使郑寅昌和宋鹤升访日,参拜了墓地并以本国的礼仪吊唁,宣读了祭文并行哭礼。 当时的民间则为伊藤之死称快,称安重根为英雄。 金日成时代对安重根的评价并不太高。虽然认为他是爱国者,却否定他的两班出身和具体做法。朝鲜的...
    39 KB (5,478 words) - 16:50, 6 June 2024
  • 協和帝墓碑,此為郡王爵諡號,而非皇帝諡號。 《大南實錄正編列傳二集》作端嬪。 見於《大南實錄》正編第四紀卷七十,嗣德三十六年六月。 出自阮朝皇族祭祀祭文 《阮福族世譜》,順化出版社,1995年,367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國朝正編撮要·卷之六》 (简体中文)陳仲金. Việt Nam sử...
    5 KB (628 words) - 02:11, 4 May 2023
  • 北元(1368年9月14日-1388年11月1日),是明朝建國後漢文典籍對於元朝主力北遷撤回蒙古草原的殘存政權之稱,也被称为残元、故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軍攻克大都(今北京),元順帝北走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樂閃電河北岸),與明朝繼續對抗。北元始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終...
    125 KB (14,520 words) - 05:25, 9 June 2024
  • 林曙光,〈高雄州下四大冤獄〉:收錄於《打狗瑣譚》一書 文學作品 凃麗生. 《東港特高事件——生死恨》.  龔文滔,〈鳳山冤獄犧牲先烈之祭文〉. 許成章,〈哭靜園詞兄〉、〈荊杞歌〉(七言古詩):悼念東港事件受害者陳寄生 楊爾材,〈追悼烈士歐清石君〉 王天賞,〈被拘〉、〈初聞空爆〉、〈酷刑〉六首...
    42 KB (7,081 words) - 18:33, 25 Octo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