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瑪古典主義在德國文學中指的是1786年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第一次意大利旅行之後的階段,魏玛的古典主义大约延续到1810年。有时,魏玛的古典主义也被用来指称有着亲密友谊的作家歌德与席勒共同的创作时期,这段时期始于1794年,终于1805年。 魏玛的古典主义是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乐观主义...
4 KB (719 words) - 11:36, 24 January 2025
古典魏玛是一个世界遗产,包括德国城市魏玛市内和市郊多座与魏玛古典主义有关的建筑。1998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其艺术性,以及魏玛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曾是欧洲的一个文化中心的历史事实,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歌德故居和席勒故居,均为巴洛克风格,分别建于建于1707-1709年和1777年...
2 KB (230 words) - 20:59, 9 September 2022
威廉·麦斯特的学徒岁月 (section 魏玛古典主义)
魏玛古典主义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时期。在Simon Richter撰写的《魏玛古典主义文学》一书中,他对这一概念有这样的评价: “(该划分的问题)在于这个假定的概念涵盖的文学家的数量如此有限...并且他们所处地域如此局限...;不仅如此,更主要的问题在于魏玛古典主义的特点与欧洲浪漫主义...
8 KB (1,059 words) - 05:24, 3 August 2024
魏玛-爱森纳赫的第三任大公。在歌德诞辰日的1853年8月28日,魏玛成立了立宪制政府。 卡尔·亚历山大重建了爱森纳赫的瓦尔特堡,并在爱森纳赫的许多地方留下了他的印迹。他是著名作曲家李斯特·费伦茨和理查德·瓦格纳的保护人。在他的统治期间,魏玛保留了古典主义...
11 KB (844 words) - 04:47, 26 October 2024
魏玛宫(Schloss Weimar)是德国图林根州魏玛的一座宫殿。又名城市宫(Stadtschloss),以区别于魏玛城内和郊外的其他宫殿。它是萨克森-魏玛公爵和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的宫殿。这座宫殿位于沿着伊尔姆河伸展的伊尔姆公园北端,为世界遗产古典魏玛的一部分。...
3 KB (286 words) - 02:44, 15 August 2023
执掌柏林皇家歌剧院,后来又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接替马勒的职位。1927年他移居瑞士,1940年在伦敦演出了最后一场音乐会。他是当时最出色的指挥家之一,其古典主义指挥风格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他留下了史上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录音。作为作曲家,他也作有很多作品,例如多达七部的交响曲。 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2 KB (138 words) - 13:19, 14 July 2022
德國文學是德語文學的其中一個分支,奧地利、瑞士的德語區與及僑居外地的德國移民也會用德語寫作。 現代德國文學是在啟蒙時代誕生,並於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達至高峰,史稱魏瑪的古典主義。德國最負盛名的作家歌德及席勒都在那個時期大量創作。 德国主题 文学主题 德語文學 標準德語 德語方言...
829 bytes (99 words) - 18:33, 3 September 2016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section 魏玛(1775年-1805年))
ˈɡøːtə] ();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德國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出生于神聖羅馬帝國法兰克福,為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一名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
26 KB (3,812 words) - 14:53, 26 June 2024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 (category 古典主义作曲家)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的作品体现了巴洛克风格向古典主义风格过渡的特征,其键盘乐作品技巧高超,善于使用对位手法,受其父影响较大。他特别擅长即兴演奏管风琴,可惜由于懒于记录,其作品传世较少。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等都是为威廉·弗里德曼·巴赫所写的教材。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于1710年生于魏玛...
2 KB (217 words) - 12:03, 27 March 2024
約翰·戈特弗里德·赫爾德(1744-1803)作為原始浪漫主義狂暴運動的領導者,在哲學和詩歌領域開闢了新天地。魏瑪古典主義是一場基於魏瑪的文化和文學運動,旨在通過綜合浪漫主義、古典主義和啟蒙思想來建立一種新的人文主義。從1772年到1805年,這場運動涉及赫爾德以及博學者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6 KB (816 words) - 19:20, 30 January 2023
魏玛歌剧院。歌德的创作风格对席勒产生了很大影响。1796年,两人共写了上千首诗歌,而歌德的名作《威廉·迈斯特》和《浮士德》第一部也是在这一时期成形的。 总体来说,席勒这一时期的创作是古典主义风格的,早年的浪漫激情已经几近消失。席勒和歌德合作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 《强盗》...
11 KB (1,347 words) - 03:39, 21 September 2024
二十世紀古典音乐,是指自1900年至2000年,繼承歐洲古典音樂而來的一個音樂紀元,這個世紀沒有一種統治性的風格,作曲家創造出各種各樣的音樂。現代主義、印象主義和後浪漫主義等音樂都可以追溯到世紀之交之前的幾十年,但它們之所以能被包括在內,是因為它們跨越了19世紀、比共曉時期風格的音樂更進一步。新古典主義...
24 KB (3,812 words) - 03:45, 6 February 2024
古典期玛雅文明的衰落,或称古典期玛雅文明的崩溃,即中部美洲古文明玛雅文明在8世纪至9世纪时发生的大规模衰败现象。在这一时期,玛雅低地区域的城市集体废弃,人口大幅减少。按照中部美洲编年法,玛雅文明历史中的“古典期”一般指250年至900年之间的时期,其中的最后一百年被称为“终端古典期”(Terminal...
40 KB (5,171 words) - 23:13, 17 November 2024
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为德国之一打包申请的世界遗产,内含六处分立的遗产点,皆与美术学校包豪斯有关。此世界遗产登记于1996年,初含四处遗产点,又于2017年另外括入二处遗产点。 包豪斯仅于1919年至1933年间办行,其间在其处学习的学生不超1250人,于中真正获颁包豪斯授予的学位而...
31 KB (3,601 words) - 07:15, 10 November 2024
新古典主義芭蕾使用了古典芭蕾舞的技術和詞彙,但在使用抽象概念時和古典芭蕾不同。它沒有具體的情節、戲服和情景,使用的音樂素材廣泛,常使用新古典主義音樂,如斯特拉文斯基及魏本的作品。由於正式規格和敍事式情節不再是必須的,新古典主義芭蕾在空間運用、編舞設計結構上也有更多可能性。...
14 KB (2,439 words) - 01:12, 29 February 2024
德国民主党 (category 魏玛共和国政党)
德国民主党(德語:Deutsche Demokratische Partei,縮寫:DDP),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自由主义派政党。 该党的许多主要人物都曾是德意志帝国制定的世界政策的支持者。它的社会基础是中产阶级企业家、公务员、教师、科学家和工匠。 1930年,与青年德国骑士团(德语:Jungdeutscher...
4 KB (328 words) - 03:24, 27 January 2025
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 (category 古典主义作曲家)
列里学习。1804-1811年曾任埃斯特哈齐宫廷乐长。181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同时在欧洲各地从事演出和教学。1837年逝世于魏玛。 胡梅尔的创作以钢琴音乐为中心。其作品风格雅致,曲调优美,早期类似莫扎特风格,后期作品较为接近浪漫主义。旋律多用半音变化,富于装饰性。胡梅尔的演奏和创作活动对肖邦、舒曼、李斯特等作曲家都有较大影响。...
5 KB (433 words) - 13:54, 16 October 2024
聖彼得堡德國大使館被認為是簡約古典主義最初的代表作,設計者是彼得·貝倫斯。該建築最初是德意志帝國在俄羅斯帝國的大使館,後成為魏瑪共和國及納粹德國的領事館.。現在這座建築由俄羅斯的政府部門使用。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德國大使館 Здание германского посольства (Исаакиевская...
1 KB (76 words) - 09:50, 17 November 2024
包豪斯 (category 威瑪文化)
1921年,荷蘭風格派運動精神領袖特奥·范杜斯堡造訪魏瑪,對於同樣追求知性與秩序、工業發展導向的包浩斯,被伊頓的神秘主義風格所壟斷感到震驚,並提出嚴厲批評,1922年杜斯堡在魏瑪舉辦「風格派新藝術演講」,主要批判表現主義的弊病,以及闡述構成主義的理論,規律富有秩序、非個人的、理性化的設計風格,與包...
22 KB (3,100 words) - 07:16, 10 November 2024
号角屋(德語:Musterhaus Am Horn或Haus Am Horn、英語:Haus am Horn,又译「霍恩街之屋」)是德国魏玛的一座住宅建筑,由乔治·穆赫(德語:Georg Muche)设计,为1923年7至9月举办的包豪斯作品展(德語:Bauhaus...
16 KB (2,141 words) - 04:42, 28 June 2022
德国十一月革命 (redirect from 德意志自由社会主义共和国)
魏玛宪法》通过,8月11日正式生效,标志魏玛共和国的成立(德语:Verfassungstag_(Weimarer_Republik))。 德国革命促成了魏玛共和国与民主制度的复兴,然而德国的资本主义力量因为一战受到了很大破坏。此外,由于其战败国的身份,魏玛...
16 KB (1,587 words) - 05:13, 31 August 2024
《畸人十篇》:利玛窦同十位中国士大夫的对话集。 《交友论》:收入了古罗马西塞罗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大师爱拉斯谟等人论友谊的格言上百则。也有利玛窦根据他对中国人的思想了解而编写的。这是利玛窦所写的第一部华文著作。 《西國記法》:一本介绍利玛窦本人如何能有過目不忘的能力的书。...
50 KB (6,235 words) - 17:18, 9 January 2025
阿图尔·德·赫雷夫 (category 比利时古典钢琴家)
魏玛师从李斯特,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并留下许多珍贵录音。格里夫的音樂主要呈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在一定程度上类似於拉赫玛尼诺夫的創作。 存档副本. [200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5). 古典音乐主题 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赫雷夫的免费乐谱,由国际乐谱典藏计划提供...
2 KB (112 words) - 21:36, 28 April 2024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category 荷兰古典主义建筑)
毛里茨之家博物馆(荷蘭語:Mauritshuis ,荷兰语发音:[ˈmʌurɪtsɦœys]),又译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是位于荷兰海牙的一座建于17世纪的荷兰古典主义(英语:Dutch Classicism)代表性住宅建筑的名称,也是该流派建筑的开山之作。起初该建築是拿骚-锡根亲王约翰·毛里茨(荷蘭語:Johan...
16 KB (1,753 words) - 15:06, 31 December 2023
羅莎·盧森堡 (category 魏瑪共和國)
魏玛政权的右翼敢死队,由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组成)镇压时,盧森堡、李卜克內西與其他數百位支持者被逮捕,遭到嚴刑拷打並被殺害。目前德国左翼党的基金会以她的名字命名。 由於羅莎·盧森堡認為不掌握國家政權,就無法改變社會秩序,同時批判列宁主义...
23 KB (3,085 words) - 03:35, 17 January 2025
1871年,符腾堡作为自治王国加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几次成功的战争和外交手段缔造的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君主制垮台,成立了符腾堡自由州,作为魏玛共和国的一部分。1920年,斯图加特是德国国民政府(行政已脱离柏林)的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图加特的市中心几乎被空袭完全摧毁。...
20 KB (2,240 words) - 05:39, 25 December 2024
伊加利亚共产主义 工读主义 山岸主义 共产主义(参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列表)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古典马克思主义) 布尔什维克主义 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 文库马克思主义 沙赫特曼主义(第三阵营) 正统托洛茨基主义 帕布洛主义(打入主义) 曼德尔主义 格兰特主义 克里夫主义 波萨达斯主义...
10 KB (1,252 words) - 11:19, 30 December 2024
李斯特·费伦茨 (category 匈牙利古典钢琴家)
这架钢琴现已无法演奏。2011年,在魏玛古典基金会(Klassik Stiftung Weimar)的请求下,现代钢琴制造家保罗·麦克诺提(Paul McNulty)制造了这架波伊塞洛特钢琴复制版,该钢琴现在就陈列在李斯特的钢琴旁。 在魏玛的钢琴中,还有一架埃拉德(Erard)——亚历山...
23 KB (2,767 words) - 11:05, 19 September 2024
古典音乐有极大的兴趣。他曾自述“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法国的罗曼·罗兰,还有法国的安德烈·纪德(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大。我也非常喜欢听西方古典音乐。”并且有着每天晚上睡前听一小时西方古典音乐的习惯。 汤一介教授同情八九民運,曾聯名要求中共高層釋放魏...
14 KB (1,315 words) - 03:24, 5 January 2025
包豪斯,1919年到1933年间德國著名的古典摩登藝術、設計與建築學校 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包豪斯学校活动期间与之相关的一批重要建筑,199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增补 包豪斯主义,一種設計與建築風格 包豪斯大學,位於德国威瑪 包豪斯乐團,一个英國音樂團體 包浩斯国际,一家香港上市公司...
995 bytes (94 words) - 18:11, 14 November 2020
柏林 (section 魏玛共和国时期(1918年-1933年))
古典风格,是威廉·冯·洪堡和亚历山大·冯·洪堡兄弟成长的地方。 对于二战期间被毁的城区,在分裂时期的东西柏林分别进行各自的重建工作。在城市东部,现在的卡尔马克思大街(Karl-Marx-Allee,过去的斯大林大街)是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古典主义...
63 KB (7,598 words) - 00:12, 7 Febr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