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暗雲(infrared dark cloud,IRDC)是巨分子雲中的低溫、高密度區域,在銀河平面輻射的中紅外線照亮下可以看到它們的剪影。 紅外暗雲是在1996年使用紅外線太空天文台(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ISO)發現的,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3 KB (173 words) - 21:55, 22 June 2022
紅外天文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可以觀測到紅外輻射的天體,是天文學和天文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大约为400奈米(藍色)至700奈米(紅色),波長比700奈米長但仍比微波短的電磁波稱為紅外線(有時也稱為次微米波)。紅外天文學有时也视为可见光天文学的一部份,因為反射鏡、透鏡等光學元件基本上都能用於紅外觀測。...
6 KB (770 words) - 17:17, 2 March 2022
來自巨大分子雲的塵埃,形成遮蔽W40的星雲,使得W40難以在可見光的波長下觀測。因此,X射線、紅外線、和電波觀測被用來穿透分子雲,以研究其內部正在進行的恒星形成過程。 W40出現在天空中,包括指定為南巨蛇(英语:Serpens South)的紅外暗雲, 其它幾個恒星形成區域,和被稱為巨蛇主星團(Serpens...
21 KB (2,247 words) - 13:00, 18 December 2021
長波長紅外線(LWIR, IR-C DIN):8—15微米。這是"熱成像"的區域,在這個波段的感測器不需要其他的光或外部熱源,例如太陽、月球或紅外燈,就可以獲得完整的熱排放量的被動影像。前視性紅外線(FLIR)系統使用這個區域的頻譜,有時也會被歸類為「遠紅外線」。 遠紅外線(FIR):50—1...
21 KB (2,629 words) - 15:32, 22 October 2024
NGC 2024 (category 獵戶座分子雲複合體)
X射線觀測顯示有數百顆的年輕恆星,估計數量已有800餘顆。X射線和紅外影像表明,最年輕的恆星集中在星團中心附近。 來自拉西拉天文台,以 B、V和R濾鏡三色合成的光學影像。 來自2MASS的紅外影像。 來自VIST的近紅外影像。 獵戶腰帶和火焰星雲區域的可見光廣視場圖。 錢卓X射線天文台所見的NGC...
6 KB (644 words) - 12:24, 13 June 2023
紅外背景(CIB)━與宇宙微波背景不同━可以解釋恒星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為了產生現在的金屬豐度,早期星系的能量一定比現在的強大。在早期的宇宙紅外背景模型中,星光的吸收被忽略掉,因此在這些模型中,宇宙紅外背景峰值的波長在1-10μm之間。這些早期的模型已經正確地表明,宇宙紅外...
7 KB (1,059 words) - 03:42, 27 March 2024
天文學(使用的是眼睛能看見的波長,從400 - 700 nm)就再這一段的中間。 紅外天文學:分析和觀察紅外輻射,(比傳統的實體硅檢波器能偵測的波長還要長,約在1μm)。以反射望遠鏡作接收器,但焦點的探測器換成對紅外波長敏感的設備。太空望遠鏡因脫離大氣層,能觀察被大氣層遮蔽或阻擋(來自大氣層的熱輻射)的部分波長。...
7 KB (1,085 words) - 09:20, 16 May 2022
雲的想法。1929年,国际气象组织以霍华德的分类法为基础,按云的形状、组成、形成原因等把云分为十大云属。而这十大云属则可按其云底高度把它们划入三个云族: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另一种分法则将积雲、積雨雲从低云族中分出,称为直展云族。这里使用的云底高度仅适用于中纬度地区。在中文命名上,高雲族雲...
26 KB (3,404 words) - 02:31, 18 October 2024
在光學波長上,北美洲星雲和鵜鶘星雲(IC5070)看起來是不同的,因為它們被星際塵埃L935的暗帶輪廓分開。然而,暗雲對無線電波和紅外輻射是透明的,這些波長揭示了Sh2-117的中心區域,這些區域是普通望遠鏡看不到的,其中包括許多高亮度恆星。...
13 KB (1,411 words) - 21:59, 10 December 2023
云量、大气透明度的趋势”,和Beate Liepert在1994年的“德国的太阳辐射——观测到的趋势以及造成原因的估计”。在苏联也观测到黯化现象。格里·斯塔希尔(Gerry Stanhill)在好几篇论文中(参见参考资料)研究了世界范围内的黯化现象,并且确定了“全球变暗(global...
60 KB (5,794 words) - 11:31, 23 May 2024
紅外天文學建立在對紅外輻射的檢測和分析之上,此類輻射的波長比紅光更長,超出了人類肉眼的可見的光波範圍。紅外光譜可用於研究太冷而無法輻射可見光的天體,例如行星、星周盤以及光線被塵埃阻擋的星雲等。紅外輻射的波長較可見光長,所以可以穿透可見光所無法穿透的塵埃雲,有助於研究分子雲...
80 KB (8,915 words) - 13:57, 31 July 2024
5到2.4小時內變化0.02等。 這顆恆星已被確定為牧夫座λ型星,顯示出鐵峰元素的低豐度。它顯示出紅外發射過量,但尚不清楚這是由星周岩屑盤引起的,還是由恆星穿過並加熱擴散的星際塵埃雲引起的。很可能是前者,在這種情況下,塵埃盤的半徑約為37AU,平均溫度為90K。 van Leeuwen, F...
7 KB (549 words) - 08:22, 25 June 2024
亡神星(Orcus)到“RR”(非常紅,B − V{=1.08,V − R{{=}0.71,例如90377 賽德娜(Sedna),並以BR和IR做為中間類。BR(中度藍紅)和紅外(中度紅色)在紅外波段I,J和H上差異最大。 表面的典型模型包括水冰、無定形碳、矽酸鹽s和由强輻射產生的名為托林的有機大分子。四個主要的托林用於擬合變紅坡度:...
41 KB (3,930 words) - 15:08, 15 October 2024
紅外增亮被認為是由碰撞加熱破壞產生的塵埃,達到1000K(727°C;1340°F)的溫度,然後塵埃慢慢冷卻並膨脹。塵埃雲與新形成的行星一起圍繞恆星運行,1,000天後,塵埃雲移動至恆星前方,導致了一次變暗事件。由於塵埃雲現在已經達到了很大的規模,這次變暗事件將持續600天。新形成的行星沒有引起凌日。...
6 KB (598 words) - 16:55, 24 May 2024
星的原型:金牛座T,是包含星協的星雲。許多年輕的恆星離地球很近,使其特別適合蒐索恆星周圍的原行星盤和系外行星,並在該星協中識別棕矮星。由於這些行星在紅外波長下發出明亮的光芒,該區域的成員適合對年輕的系外行星進行直接成像。 金牛-御夫星協與系外行星或星周盤的成員: 金牛座HL: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細節的直接成像盤面...
9 KB (839 words) - 06:43, 13 October 2023
2009年3至5月期間,N6946-BH1的光度增加為太陽的數百萬倍,但在2015年時已無法在可見光波段觀測到它。目前在近紅外與中紅外線波段仍可看到該恆星,但它的亮度正與時間成 t−4/3 的比例下降。N6946-BH1的亮度並不足以被視為超新星,而被認為是失敗超新星。 N6946-BH1在天球上的座標是RA...
5 KB (477 words) - 10:44, 11 August 2024
7、12、和23μm調查了99%的天空。這架望遠鏡的靈敏度是之前的紅外線調查的1,000倍。在2010年7月完成了初步的調查,對每一個紅外線影像的位置至少都測量了8次。 UKIRT紅外深空巡天(英语:UKIRT Infrared Deep Sky Survey)(UKIDSS):使用{{link-en|英國紅外線望遠鏡|UKIRT...
18 KB (2,298 words) - 04:35, 20 August 2024
star,縮寫為EHe),也稱為望遠鏡座PV變星 ,是一種幾乎沒有氫元素的低質量超巨星。氫是宇宙中最普遍的元素,由於沒有已知的任何條件可以讓在分子雲中形成的恆星缺乏氫,因此理論上認為它們是由氦核和碳氧核的白矮星合併而成的產物。 極端氦星是更廣泛的缺氫恆星(英语:hydrogen-deficient...
5 KB (775 words) - 00:53, 3 January 2022
00022416。由于碳碳雙键拉伸,2047.5cm-1处有獨特的红外吸收带。 一硫化三碳结构似一硫化二碳(CCS),也是由二硫化碳气体在氦气保护下放电生成。 它旋转时跃迁的微波发射线与金牛座分子云先前未知的分子线匹配。 在 0.02 托尔的压力下,二硫化碳气体放电时会产生最多的一硫化三碳。 在分子云里,一硫化三碳可以這反应生成:CCS...
6 KB (606 words) - 03:12, 21 August 2022
棕矮星 行星状星云 超新星 超新星候选 变星 以人名命名的恆星 恆星天文學年表 相关条目 亚恒星 棕矮星 次棕矮星 恆行星 後漸近巨星支星 星团 疏散星团 球狀星團 星系 銀河年 超星系團 日震學 客星 星座 星群 引力 星系際恆星 紅外暗雲 恒星分类 共享资源 恒星主题页 天文学主题页 恒星专题...
688 bytes (88 words) - 16:52, 10 November 2024
許多因素可能破壞巨分子雲的平衡,觸發崩潰和啟動恆星形成的爆炸,其結果是疏散星團的誕生。這些因素包括附近的超新星,或與其他雲氣間的引力相互作用的碰撞激波。甚至無須外部的觸發,雲氣的某些部份就可以達到所需的條件,使得它們變得不穩定而引起崩塌。崩塌的區域會被割成許多小塊的集團,包括特別密集而被稱為紅外暗雲...
47 KB (5,903 words) - 16:02, 9 August 2024
600K,使它的外觀是白色的色調。它的質量大約是2.5太陽質量,大約已有3.5億年的歷史。一個微弱的磁場已初步確定強度為−77 ± 30 G。 這顆恆星有紅外發射過量,表明他有被稱為岩屑盤的塵埃盤環繞著。這個環位於6天文單位的軌道半徑內。對於這個年齡期的恆星來說,塵埃異常明亮,這表明最近的一些過程,例如星...
10 KB (799 words) - 08:22, 25 June 2024
SN 1987A (category 麥哲倫雲)
非常黯淡而沒有被偵測到。有另一些被考慮的可能狀況,如爆發後留下的天體崩塌成了夸克星。 如今借助韋伯望遠鏡終於揭露隱藏其中的中子星。 透過韋伯望遠鏡近紅外光譜儀(NIRSpec)的 IFU 模式,科學家發現需要高能光子才能形成的高電離氬(氬原子失去 18 個電子中的 5 個),很明顯 SN 1987A...
11 KB (1,134 words) - 08:03, 21 December 2024
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卫星云图,还可以对海洋水色进行探测和对海温进行遥感研究;卫星上携带有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可对空间环境进行研究。 01批卫星(试验型) 风云一号A卫星(01星)在1988年9月7日凌晨4点30分19秒发射升空。1988年9月20日凌晨开始传输红外云...
43 KB (3,936 words) - 21:56, 29 December 2024
類似於恆星,而不是類似星系的擴展源。它們的亮度可以是我們銀河系的100倍。 亮紅外星系(LIRGs)是亮度測量值超過1011 L☉的星系。在可比較的總光度下,LIRGs比星暴星系、西佛星系、和類星體的數量更為豐富。亮紅外星系在紅外線中發射的能量比其它所有波長的總和還要多。LIRGs的亮度是太陽的1...
108 KB (11,558 words) - 02:34, 26 November 2024
42/44為「Foxglove」)。 該機採用非常規的三角翼、雙垂尾的鴨式氣動佈局和可調式S型進氣道,機體大量採用了複合材料和可降低紅外特徵的技術,機身表面和進氣道內也採用了吸波塗層。MiG-1.44是蘇聯原為與美國競爭第五代戰鬥機而研發的,但因蘇聯解體導致米高揚設計局陷入資金短缺,只能生產出一架MiG-1...
3 KB (215 words) - 10:59, 4 September 2022
最近,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在附近的氣體雲上觀測到一個仙后座A爆炸的紅外回波。這個紀錄的光譜證明這顆超新星是IIb型超新星,這意味著它是由一顆巨大的恆星內部崩潰和猛烈爆炸造成的,很可能是一顆有著氦核心並幾乎失去所有氫包層的紅超巨星。這是第一次沒有直接觀測到超新星的爆炸,但觀測到超新星的紅外回波;從而開闢了研究和重建過去天文事件的可能性。...
15 KB (1,745 words) - 00:50, 11 November 2024
率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HJ-1C组成(HJ-1星座),并最终形成由4颗光学小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4+4”星座。擁有光學、紅外、超光譜等不同探測方法,有大範圍、全天候、全天時、動態的環境和災害監測能力。 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
8 KB (921 words) - 22:34, 11 September 2023
器”与木卫一交会期间,在佩莱火山位于木卫一夜面时,探测器利用相机和红外光谱仪对它进行了三次不同时段的观测。摄像机显示了沿佩莱火山口(这一术语用于描述木卫一上的火山洼地,类似于破火山口)边缘的一条弯曲亮点线,又在火山口东南部的东西向暗黑带内,观测到大量的热辐射,其温度和分布形同一座大玄武岩熔岩湖。...
16 KB (2,413 words) - 12:53, 4 April 2022
紅外望遠鏡的改進,天體物理學家開始窺視圍繞超巨星的複雜星周殼。使他們懷疑存在著由對流產生的巨大氣泡。但直到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初,參宿四成為孔徑掩蔽干涉測量(英语:Aperture masking interferometry)的常規目標時,可見光和紅外成像(英语:Infrared...
107 KB (11,630 words) - 08:15, 2 January 2025
到。星雲的電離作用和它的電波發射表明,中心輻射源仍然非常熱,而且相對明亮。 從地球的角度看,它要麼在冷塵埃雲(〜15K)的內部,要麼在它的前面。與氧比較,附近的分子氣體富含氮。 根據塵埃的紅外輻射,中心天體的光度約為0.9 L☉。為觀測到的星雲提供亮度所需的能量,是以60...
14 KB (1,507 words) - 21:55, 29 Januar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