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音化(nasalization)在語音學中指的是發音時,軟顎會略降,使得部分氣流能在嘴巴發出聲音時從鼻子流出。 一般來說,接在鼻音後面的母音會因為同化而形成鼻化母音。 此外,閩南語、上海話、長沙話、益陽話、法語、葡萄牙語、布列塔尼語、印地語、苗語、約魯巴語、切羅基語等語言,具有鼻化母音。 最常見的鼻音子音為[m]、[n]與[ŋ]。...
2 KB (170 words) - 07:02, 8 April 2022
鼻化元音(nasal vowel,半鼻音,鼻腔元音,元音鼻音化)是发音时气息从口腔和鼻腔同时流出的元音。 国际音标及葡萄牙语都採用“~”標示鼻化。 汉语 普通话(在北方地区更普遍,尤其北京话)“灯儿”[tə̃ɻ55]中的[ə̃ɻ]就是鼻化元音,但“灯”[təŋ55]中的[ə]不是鼻化元音。 上海话“打”[tã34]中的[ã]。...
4 KB (563 words) - 03:40, 6 May 2025
鼻音化;此处又称腭化符号、鼻音化符号。 在希臘語的多聲調拼寫法裡,波浪號為抑揚符號的變體。 它被當做縮寫來使用於中古拉丁語的文書上。當「n」或「m」跟在一母音後時,它常常會被忽略掉,而將波浪號放在前一母音上面來表示此一忽略字母。這是波浪號被用來表示鼻音化...
5 KB (789 words) - 05:18, 18 January 2025
齦鼻音(英語:Alveolar nasal)是輔音的一種,使用於諸多語言當中。國際音標中用於表示齒、齦和齒齦後鼻音的音標符號為⟨n⟩,其等價的X-SAMPA音標為n。在中文環境中,齦鼻音又被稱為前鼻音,與被稱為後鼻音的軟顎鼻音⟨ŋ⟩相呼應。 絕大多數語言都擁有齦鼻音或齒鼻音;一些語言雖然沒有[n]音,但擁有軟顎鼻音[ŋ]...
38 KB (1,966 words) - 23:43, 16 May 2025
鼻音除阻是一个语音学概念,指将一个辅音释放到鼻腔中。该音在国际音标中,以上标鼻音表记,例如猫薄荷的英语“catnip”[ˈkætⁿnɪp]中的[tⁿ]。 在某些语言中,这样的辅音可能发生在元音之前。这称为预停止鼻音(英语:Nasal_release)。...
638 bytes (56 words) - 12:21, 29 March 2023
Ỹ, ỹ(带腭化符的y)是瓜拉尼语字母的第32个,是一个鼻音化的元音。此字母亦是越南语 y 的跌声。...
574 bytes (35 words) - 04:38, 8 November 2018
「ㄹ」作頭音為 /ɾ/ (r),作尾音為 /l/ (l)。 「ㅇ」作为初声时为零声母,不发音。 在首尔中青年人的口音中,鼻音声母「ᄆ」、「ᄂ」在词首有明显的去鼻化现象,读作 [ᵐb]、[ⁿd] 或 [b]、[d] ,年轻人甚至有20%的几率将其读作 [p]、[t] 或 [pʰ]、[tʰ]。...
91 KB (7,581 words) - 01:32, 9 July 2025
Ẽ, ẽ(带腭化符的e)是瓜拉尼语字母的第5个,是一個鼻音化的元音。此字母亦是越南语 e 的跌声。...
616 bytes (35 words) - 06:12, 1 March 2021
鼻音是一種帶有鼻腔共鳴的人聲。鼻音可能由疾病造成或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特色。 鼻音可分為低度鼻音(hypo-nasal)跟高度鼻音(hyper-nasal)。 說話時帶著低度鼻音(Rhinolalia clausa)或稱為去鼻音化(英语:denasalization),可能表示在說話的時候缺乏足夠的氣...
2 KB (212 words) - 16:29, 31 January 2025
调音方法的一特徵為阻礙程度,即调音器官之間的相近程度。其他的特徵還有ar sounds(閃音和顫音)和擦音的有噝。通常鼻音化及邊音也被認為包括在调音方法內,但一些如彼得·拉迪福杰德(英语:Peter Ladefoged)之類的語音學家認為它們是獨立於调音方法之外的。...
3 KB (456 words) - 17:07, 3 June 2023
京读如“トウケイ”,关西读如“カンセイ”(旧假名遣クヮンセイ))。 吳音的鼻音聲母在漢音中變為濁塞音或浊塞擦音,吳音的濁塞音和濁塞擦音變為清音。 漢音反映出唐代長安音出現的去鼻音化(鼻音的後半部的口音化)現象。三十六字母的鼻音中,明母由[m]變為[mb],微母由ɱ變為ɱv,泥母由[n]變為[nd],...
7 KB (902 words) - 14:22, 24 February 2024
在南派優印地安語裡,不同的詞幹會觸發三種不同的輔音變化,分別是擦音化、複音化、及冠鼻音化: 例如絕對體的字尾 -p 會根據所黏濁的名詞詞幹被觸發不同的字中輔音變化: 複音化:movi-ppi '鼻子' 擦音化:sappI-vi '腹部' 冠鼻音化:aŋo-mpi '舌頭'...
16 KB (2,024 words) - 12:55, 28 November 2023
和元音在一起的還有兩個輔音變音符號,詞尾的鼻音anusvāra ं ṃ和詞尾的擦音visarga ः ḥ(叫做अं aṃ和अः aḥ)。Masica (1991:146頁)記錄梵語中的anusvāra為“它是表示同部位鼻音[...],還是鼻音化元音,還是鼻音化...
111 KB (3,065 words) - 16:29, 19 April 2025
该术语最早出现于Fletcher and Frost (1974)。鼻化度现已可以通过使用多种仪器测量算得,具体计算方法因使用的仪器而略有差异。此外,不同的仪器隔绝口鼻声能的方式亦有差异,但是目前尚无研究证明这些差异会给相关的底层物理变量(例如,腭咽开合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鼻音化 A New Method for the...
3 KB (300 words) - 10:52, 11 February 2024
鼻音化現象。依據隨韻在詞中的位置和語言的不同,它的精確發音可能變化得非常大。 在梵語中,前面元音的鼻音化是 /m/ 或 /n/ 在隨后輔音(要么詞內要么跨越詞界)之前的同位異音;/m/ 在元音前或停頓中,只實現為 [m]。在天城文中,這種鼻音化...
3 KB (473 words) - 14:26, 20 September 2024
Ũ, ũ(带腭化符的u)是瓜拉尼语第29个字母,和瑙鲁语的一个字母。 此字母在瑙鲁语代表 /y/ 音。 此字母在瓜拉尼语等语言用作鼻音化的元音。 此字母亦是越南语 u 的跌声。...
904 bytes (58 words) - 12:34, 11 May 2025
在爱沙尼亚语中,这个字母排在字母表的第 24 位,表示 /ɤ/ 音。 在葡萄牙语中,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字母。 在沃罗语中也表示 /ɤ/ 音。 在瓜拉尼语字母,这个字母排在字母表的第 24 位,表示鼻音化的 o 在越南语音系中,õ 是 o 的跌声(阳上声)。 使用這個字母的語言...
1 KB (111 words) - 12:27, 11 May 2025
擦音化(Spirantization)是一個輔音弱化(lenition)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塞音和破擦音慢慢被弱化成為了擦音。在有些時候,例如塞音的弱化過程中,會產生原來語言沒有的破擦音。 在西班牙語,元音間的濁塞音會弱化成擦音: 鼻音後,以及 d 在流音後除外。 在日語,元音間的 b 和 g 有時會弱化成擦音:...
1 KB (116 words) - 06:49, 8 April 2022
(南京)非鼻音化:中古汉语 *n–(泥母)和 *l–(来母)合并为 l–。 *n– ------ → l–/#_____ (成都)鼻音化:中古汉语 *n– 与 *l– 合并为 n–。 *l– ------ → n–/#_____ (西南官话,如成都、重庆)唇齿音化:中古汉语 *h–(晓母)在...
21 KB (836 words) - 08:25, 6 February 2025
Ҿ, ҿ 是一个在阿布哈兹语使用的西里尔字母,由 Ҽ, ҽ 加上一個下缘钩(descender,但写法类似鼻音化符号 ogonek)而成。 通常为 /tʂʼ/。...
475 bytes (35 words) - 08:29, 1 February 2025
化方案也曾经采用字母Ñ表示此音。 Ñ也被使用於克里米亞韃靼語,代表的音值為[ŋ]。 另外,Ñ還被用於布列塔尼語和羅興亞語,以及闽南语的某些转写方案中,以表示將其前面的元音鼻音化。 在日語羅馬化中,Ñ曾經表示其中的音位[ɲ],但是很快被ny取代。在哈萨克语的罗马化...
4 KB (379 words) - 20:28, 25 August 2022
/~/ 表示。 中文多译为 反尾形符 ,但也有其他的说法,例如“尾巴符”“反尾巴符”“鼻音化符”等。 5 种字母都用于长音和鼻音化。立陶宛语、波兰语、纳瓦荷语等都用于鼻音化和长音。 附加符号 软音符号 鼻音化 拉丁字母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反尾形符」。 Diacritics Project —...
2 KB (190 words) - 04:49, 19 August 2021
Ǫ, ǫ(帶反尾形符的o)是哥威迅语、納瓦荷语和克里克語非標準拼寫使用的字母。發音為 鼻音化的半閉後圓唇母音或半開後圓唇母音(/õ/ 或 /ɔ̃/)...
452 bytes (47 words) - 14:27, 6 May 2025
s,ts,tsʰ和k,kʰ 。其中t,tʰ,s变成ɾ直至l,ts,tsʰ变成z直至通音化,k,kʰ变为零辅音。当前字为阳声韵(鼻音ŋ韵尾),后字上,p,pʰ变为m,t,tʰ,s变为n,ts,tsʰ变为接近龈腭鼻音n̠ʲ (ɲ̟),k,kʰ变为ŋ。 元音變換 輔音變化...
6 KB (535 words) - 03:40, 4 December 2022
Ĩ, ĩ(带腭化符的i)是格陵兰语旧拼写法的一个字母,亦是瓜拉尼语字母的第10个,是一個鼻音化的元音。此字母亦是越南语 i 的跌声。...
760 bytes (45 words) - 04:39, 8 November 2018
在檳城福建話的台羅系統中,鼻化母音以尾 ⟨-nn⟩ 表示,而白話字則使用上標 ⟨◌ⁿ⟩。元音鼻音化出現在帶有鼻音首字母的單字(⟨m-⟩、⟨n-⟩、⟨ng-⟩),但是,在書寫中並沒有明確用 ⟨-nn⟩ 或 ⟨◌ⁿ⟩,例如:卵 nūi (/nuĩ/)而不是nūinn/nūiⁿ。 對於大多數不熟悉台羅或白話字的使用者來說,鼻音化通常透過在單字的首輔音後放置...
30 KB (1,902 words) - 06:20, 4 July 2025
軟腭鼻音(velar nasal、agma)是輔音的一種,中文俗稱後鼻音,在國際音標中以⟨ŋ⟩(ng)表示,在X-SAMPA中以⟨N⟩表示。現代標準漢語的 ang、eng、ing、ong 的韻尾ng(ㄥ)就是此音。 調音方法是閉塞,也就是說通過阻礙空氣在聲腔流動來調音。由於這個輔音也同時是個鼻音,因此被阻塞的氣流會從鼻逸出。...
12 KB (1,102 words) - 17:33, 28 May 2025
類似法語,在印地-烏爾都語中有鼻音化元音。在鼻音化的本質這個問題上有著分歧(排除英語借詞中的 /æ/,它不鼻音化)。Masica (1991:117頁) 提出了四種不同的觀點: 沒有 *[ẽ] 和 *[õ],可能由於元音音質上鼻音化效果的原因; 所有元音都有音位鼻音化; 所有元音鼻音化都是可預測的(就是說是同位異音); 鼻音化長元音音位(/ĩː...
23 KB (2,800 words) - 10:40, 24 December 2024
ㅁ是朝鮮語諺文的一个辅音字母,稱為「미음」,在韓國及朝鮮的字母表上的排序分別為第七及第五。이응 ㅁ读作双唇鼻音/m/。作初声时,若前一音节韵尾是ㄱ、ㄷ、ㅂ,会被鼻音化。 ㅁ在馬-賴轉寫和文观部式中均转写为m。 ㅁ在朝鲜语盲文中,作初声时为,作终声时为。其EUC-KR编码为A4B1,摩尔斯电码为“--”。...
1 KB (93 words) - 11:01, 13 August 2024
塞擦音的送气化程度非常高,可视同送气塞音。 科伊科伊语的20个搭嘴音如下: 送气搭嘴音的送气声较轻,但较其鼻音化形式更“刺耳”。声门化搭嘴音的除阻前有停顿,所以显然是清音。在传统正字法拼写中,声门化搭嘴音仅记为清搭嘴音。词首的鼻音化搭嘴音是听不到的;送气清音的鼻化清音部分也很难听到(除非在两个元音之间)。 Tindal...
14 KB (1,477 words) - 08:22, 2 February 2025
化的/l/,還有/d/之間。出現在/i/之前時很像d 發音範例,在/o/之前則很像l 發音範例。 不圓唇軟顎音/w͍/ 其本上就是去掉音拍之後的母音/u͍/。它和IPA中的[w]不同,因為念/w͍/時應該要扁唇,而非圓唇。 [ɴ]是有音節長度(moraic)的鼻音...
38 KB (3,211 words) - 16:28, 17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