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族群國家(Monoethnicity),又稱單民族國家、单一民族国家,指人口幾乎為同一民族的國家。與多元族群國家相對。 日本國視自己為單一族群國家,其人口的99%為大和民族,只有1%左右人口為其他族群,這些族群還要再分割為阿伊努族、琉球族、在日朝鮮人和韓國人等。日本的少數族群...
2 KB (259 words) - 01:29, 14 October 2024
国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民族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條目列舉的多民族國家,雖然其拥有极强的多民族性以及多民族主义,但因為此地區或國家的某一個民族和族群占了超過90%,有些會列入單一民族國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然而,一些西方国家...
18 KB (1,632 words) - 13:55, 22 May 2024
臺灣族群,是指居住在臺灣的各種族群的總稱,其可以概分為原住民族及漢移民,以及其他移民族群。其中,以漢族的人數和比例最多。於1993年時,尚有由林濁水與葉菊蘭所正式提出之「四大族群」的分類概念。惟該分類存在著爭議,因為原住民族屬於南島民族,其他三大族群均屬於以漢族為主體者。關於族群...
44 KB (4,253 words) - 00:52, 14 September 2024
民族国家(英語:Nation-state),亦稱國族國家、國民國家,由國族(Nation)形成的國家(State),國家内绝大多数人群都保有同一认同,并共享相同文化。支持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稱為民族主義,理想中的民族国家只有一种民族团体和一种文化传统,但现当代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多元族群国家,因而也有史蒂夫·史密斯(英语:Steve...
28 KB (4,241 words) - 03:06, 9 January 2024
公民民族主義 (section 公民民族主義與族群民族主義)
theories)。公民民族主義被認為是對抗單一族群及文化傾向的族群民族主義。 公民民族主義界定民族為:一個成員間彼此認同自己同屬於一個國家,並且彼此平等共享政治權力,並且支持相似的政治程序的人民團體。根據公民民族主義的原則,民族的基礎並不在於每個成員有共同的種族或族群上的祖先,民族反而是一個核心認同並非族群...
4 KB (546 words) - 04:34, 9 January 2024
,形成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黨」,而維新派則警告革命派的「排滿」種族革命主張可能導致國家分裂和列強干預的危險。另外,清末留日滿族和蒙古族人士及清朝官員在「國民」觀念的啟示下,對於中國族群關係「從多元到一體」的認知,影響了中華民國建立後的族群思想與族群政治。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朝出现了最为严重的民族矛盾,由孫中山為代表...
58 KB (6,906 words) - 23:44, 9 November 2024
南斯拉夫人 (category 欧洲族群)
洛文尼亞語:Jugoslovani)是以南斯拉夫及其共同經驗為認同的族群,緣起於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地區,然而由於二十世紀末各南部斯拉夫族群民族主義興起,以及南斯拉夫國家瓦解,如今以「南斯拉夫人」為認同的人大多數居住於美國和其他國家,居住在前南斯拉夫地區的反而不多。...
8 KB (755 words) - 10:27, 12 May 2024
社會結構同質,不需因地制宜,為中央集權國家 憲法為柔性憲法,只需國會過半數通過即可修改 選舉制度為單一選區多數決制 政黨體制為兩黨制政治 行政權行使為多數黨組閣之單一政府 無違憲審查權 不強調兩院制,採取國會一院制,或上議院不能否決下議院的提案,削弱上議院的權力 朝野政黨主張為單一面向 主張間接民主,反對公民投票...
2 KB (204 words) - 03:13, 14 July 2021
民族學(英語:Ethnology,源自希臘語:ἔθνος,意指“族群”)是人類學的分支。本學科比較與分析人類的族群、種族與(或)國家群體之間的起源、分布、技術、宗教、語言與社會結構。 相較於民族誌——透過直接接觸單一群體的文化,對其進行研究,民族學採用民族誌研究者曾撰述的內容,並比較與對比不同的文化。民族學此名稱由亞當·寇拉(Adam...
7 KB (971 words) - 08:01, 9 February 2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识别民族 (redirect from 中国未识别族群)
中国未识别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統計裡是指所有因人数太少或者是被認為已被汉族或其他族群同化而还未被正式确认的民族或族群,也可能是民族问题未明而未獲中国政府所承认的少数民族,有的則是在其他國家享有少數民族地位而在中國沒獲得承認,或者是已被中国政府所承认的少数民族,而在民族劃份上出現爭議。大多數未獲...
37 KB (637 words) - 15:03, 4 December 2024
少数民族,是指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区别对待政策中的差别用语,指主体民族以外人口比例占少数的族群。少数民族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来源真实可靠且较为全面完整的各类考古学资料可用于对此二者加以鉴别区分。由于少数民族在居住地的比例以及他们与多数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傳統服饰等特质,国际法中有一些保护少数民族的专门规定。...
6 KB (697 words) - 15:07, 15 February 2024
是政府的一般化形式,指的是一個在法理上如同一個單一整體運作的組織群體,這個組織中的成員有共同的認同,採取共同行動。State得用以指稱地方政府,如行省,可以指聯邦制國家下的個別成員,也可以用來指一個國家。一個擁有主權的國家,稱為主權國家。 另一個有時被譯為國家的英語單字nation,原是民族的意義,因為民族國家(英語:nation...
29 KB (4,405 words) - 06:14, 6 October 2024
族群相似。至於所謂之臺灣客家人,則是以客家人作分類的基礎。它的意義,強調不只是在臺灣有客家族群,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馬來西亞聯邦、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以及其他國家,均可以找到客家族群。這是以客家人作為中心思考的用法。而且該類以民族或是族群作為中心思考的方式,並非客家族群所獨有。例如,原住民族群...
243 KB (34,546 words) - 12:07, 11 December 2024
檢討全民健保制度,減少醫療浪費,公平負擔保費,提昇醫療品質。 協助落後國家經濟發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制定《公民投票法》,推動公投入憲,制定三權分立、單一國會的台灣新憲法。 新國家連線企圖與同質性高的建國黨進行切割,說「不贊成建國黨的剛性做法」,還說「目前新國家連線與建國黨雖有以上的不同,但愛台灣的苦心與建國的...
8 KB (980 words) - 12:42, 14 August 2023
國家(state)應該整合為共同體,形成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與信條,其旨在追求民族的生存、发展、兴盛。民族主义者往往认为民族拥有自我治理的主权,而不应受他人干涉,即民族拥有民族自决权,而这一观念则起源于人民主权论。 漢語中的“民族”意義較廣泛,既可能是基于语言、族裔、部落或种族的族群团体(Ethnic...
105 KB (12,956 words) - 04:26, 4 November 2024
族群通婚的比例上升,單一的族群認定已不適用,因而較偏向採用多重選擇族群身份。在多重選擇下,有78.6%認為自己是閩南人(1,778.2萬人)、臺灣客家人佔19.5%(441.2萬人)、中國大陸客家人佔2.9%(64.8萬人)、中國大陸各省市人佔13.1%(296.8萬人)及原住民族群佔5.3%(119...
36 KB (3,140 words) - 01:08, 23 November 2024
主體民族(英語:Titular nation),又譯基幹民族,是在特定國家(state)中佔有主導地位的單一族群,通常會以這個族群的名稱來作為國家名稱,例如蒙古國的蒙古族,日本國的大和民族,大韓民國的大韓民族。這個名詞最早在19世紀晚期時由莫里斯·巴雷斯提出。...
1 KB (173 words) - 02:39, 8 December 2023
盖塔人 (category 族群小作品)
國家。到下個世紀中葉,當羅馬帝國控制多瑙河下游地區時,數千名蓋塔人流離失所;不久後,有關蓋塔人的歷史紀錄就不再出現。後來,有作者將哥德人與他們混淆。 蓋塔人和達契亞人關係密切。一些歷史學家甚至認為,這些是不同觀察者或在不同時間對單一民族使用的名稱。 斯韋什塔里的色雷斯人墓...
2 KB (236 words) - 01:23, 7 October 2024
華人地區常见的错误是将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視等同於阿拉伯世界。伊斯蘭教為一國際宗教,除中東閃含語系民族外亦在不少國家興盛。例如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土耳其、奈及利亞等不是阿拉伯國家,但是他們是伊斯蘭國家。也有部份國家是屬於閃含語系民族,但不是伊斯蘭國家。 例如: 西南亚的波斯-印度族群...
45 KB (1,281 words) - 18:48, 13 December 2024
各自的軍隊,現在波赫聯邦及塞族共和國的軍隊皆隸於國家層級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防部。 1994年5月岱頓協定簽署,成立波赫聯邦。協定中提及聯邦由克羅埃西亞人及穆斯林(波士尼亞克人)所佔領的地區組成,下分10州,採用州系統是避免有一族勢力大過於其他族群。 1995年,波赫聯邦擊敗西波士尼亞共和國,將其國土納入聯邦範圍中。...
11 KB (843 words) - 04:18, 24 September 2024
法上國家主權平等原則的嫌疑,也可能阻礙或剝奪-少數族群民族自決權的行使。 宣示說(Declarative/Declaratory Theory)主張,國家承認不屬於國家地位的構成要件。國家地位的存在先於國家承認,而國家承認的意義僅在於宣示、確認國家地位存在的事實,是一種證據,所以宣示說又稱 「證據說」(Evidentiary...
26 KB (2,872 words) - 09:51, 7 October 2024
一國方案(英語:One-state solution),或是類似的雙重國家方案(英語:binational solution),是對於以巴衝突的政治解決方案之一。這個方案的支持者,主張將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及加薩走廊,統一成為單一國家,也就是以色列。在以色列之下,這三大區域的居民,不分族群,無論是猶太人,或是阿拉伯人,都擁有相同而平等的公民權與各項權利。...
32 KB (4,457 words) - 16:18, 10 November 2024
及特定種族優越的信仰是不容科學研究允許的不同結論及批判思考。此定义和「族群歧视」不同,如不少激進及強烈的爱国主义情緒也能归为民族歧视或激進的民族主義思想,對其他民族及其國家進行排斥,但不能视为种族主义,除非國家對國內的民族及族群存在差別對待。 制度種族主義指將种族主义的意識型態制度化的想法及實踐。...
21 KB (2,776 words) - 04:27, 17 August 2024
彬龍會議 (section 英國殖民統治前的族群關係)
族群的獨特性與所有族群都能一起參與讓緬甸能免於外來統治而獲得自由的運動。再者,兩者對於政治與政黨的主張也不同,巴莫政府受到德國納粹主義與俄羅斯共產黨的影響,所以認為應該形成一個單一的政黨來表達人民的聲音與維持國家的統一。但是人自盟同樣是建立了一個單一...
25 KB (3,552 words) - 20:19, 5 February 2024
臺灣原住民族人名,是指臺灣各族群所使用之人名,其現象複雜且多元,除了傳統族名文化以外,亦包涵因統治政權更迭關係而取用之外名,尤其在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被迫取用和名與漢名。至今台灣戶政雖已開放原住民族人可選用傳統名作為戶籍登記,但戶籍登記上漢名仍然大多數,臺灣原住民族人名則依舊只於民間普遍傳承。...
11 KB (1,027 words) - 16:18, 24 November 2024
縣及布加勒斯特)以比例代表制選出,4席由1個海外選民選區以比例代表制選出。單一政黨需在全國取得不少於5%的得票率,或在至少4個選區取得不少於20%得票率,方可獲分配席位。政黨聯盟獲分配席位的得票率門檻更高。符合資格的少數族群可另外獲分配最多18個席位,並享有較寬鬆的得票門檻。...
6 KB (466 words) - 18:25, 8 May 2022
الإسلامية,英語:Pan-Islamism)是一種提倡將所有穆斯林團結在一個單一的伊斯蘭國(通常是哈里發國)或奉行伊斯蘭教義的國際組織之下的理論。作爲國際主義與反民族主義的形式之一,泛伊斯蘭主義將烏瑪(伊斯蘭群體的代稱)視作擁戴與動員的對象,且不認爲族群是團結統一的要素。因此,泛伊斯蘭主義與包括泛阿拉伯主義在内的泛民族主義意識形態有著顯著的區別。...
2 KB (140 words) - 12:28, 4 November 2023
大印度尼西亞 (category 提议成立的国家)
國家。1928年,來自群島各地的民族主義激进青年在雅加達宣誓了《青年誓言》,宣佈三個理念,即:「視印度尼西亞為唯一的祖國,成為單一的印度尼西亞國族,認同印度尼西亞語是統一的語言。」 「大馬來由」的構思是由蘇丹依德利斯師範學院的歷史系講師阿都哈迪·哈山所提出,泛馬來主義認為馬來群島是由單一...
20 KB (2,346 words) - 17:53, 16 December 2023
广义地看,这个概念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社会或者国家,由于移民而导致的文化族群的多重性。这一现象可能引发对民族特征稳定性的焦虑,也会引起对各方均可受益的文化交流。这类交流主要集中在文学、艺术和哲学,以及外在表现出的音乐、服装和饮食的彼此欣赏。 有一种看法是,多元文化可能消灭各国的国家主权,也較難令政府作有效統治,並會令人们预备接受单一...
21 KB (3,072 words) - 14:39, 25 April 2023
单一民族普米族,将分布于四川西南部的操原生普米语言的人群定位为藏族,为了区分于其他支系的藏族群体,在民间一般将其称为普米藏族。这两个群体,在文化和血统归属上均认为是同一族群,只是政治意义上的归属不同而已。 1952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6 KB (924 words) - 02:49, 7 October 2024
兩院制 (section 過去實施兩院制的國家)
兩院制是一種以兩個獨立運作的議會(議院)組成立法機構的政治制度,亦被稱為二院制。屬於多院制之一,與之相對的制度稱為一院制,即是只有單一議會作為立法機構。截至2015年,全球約40%的國家立法機構為兩院制,約60%為一院制。 兩院制起源於羅馬共和國時期[來源請求],當時設有全是貴族產生的元老院和羅馬男性公民產生的平民大會,以互相制衡。...
18 KB (1,227 words) - 15:24, 6 Dec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