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物理學與廣義相對論中,重力場(英語:Gravitational field)是用以描述重力現象的模型:一個帶有質量的物體會在其周圍的空間中建立起重力場,而任何存在在這個空間中的其他帶有質量的物體便會受到該重力場的影響而受到一作用力,此作用力便是重力。在SI制中,重力場的單位是[m/s²]。...
8 KB (1,237 words) - 15:18, 19 December 2024
太空中的人造衛星除了使用可見光,也可以使用其他電磁頻譜進行觀測。地球物理學和太空物理學研究每個行星獨特的重力場和磁場。測量航天器在軌道上經歷的加速度變化,可以繪製行星重力場的細節。例如在1970年代,透過月球軌道測量月海上方的重力場擾動,發現在了在雨海、澄海、危海、神酒海和濕海盆地下方,存在有質量異常集中的質量瘤。...
13 KB (1,450 words) - 07:28, 3 July 2025
月球重力場為月球所帶有的重力場。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1.625 m/s2,即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6%或0.166 ɡ。月球整個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差異約為0.0253 m/s2,即重力加速度的1.6%。由於重量與重力加速度為線性關係,月球上物件的重量只有地面上的16.6%。...
6 KB (553 words) - 11:36, 8 July 2023
物理量。空间中弥漫着的基本相互作用被命名为“场”。場可以分為純量場、向量場和張量場等,依據場在時空中每一點的值是純量、向量還是張量而定。例如,古典重力場是一個向量場:標示引力場在時空中每一個的值需要三個量,此即為引力場在每一點的引力場向量分量。更進一步地,在每一範疇(純量、向量、張量)之中,場還可...
6 KB (840 words) - 07:30, 3 July 2025
相反從引力勢阱中射出的光會發生紅移;又粗略預言光線在重力場中的偏折,即光子的路徑在引力場中會發生偏折。這些預言後來紛紛得到了實驗驗證。 愛因斯坦將1907年論文加以擴充,於1911年寫成論文《論重力對光的傳播的影響》;在這篇論文裏,他對光線在重力場中的偏折重新加以詳細分析,得到可以嚴格測試的結果,即...
122 KB (13,193 words) - 01:27, 9 June 2025
都卜勒重力實驗儀(Doppler Gravity Experiment, DGE)是第一個繪製月球極區和低緯度區域重力場的任務。先前的克萊門汀號任務繪製的重力場圖解析度相對較低,月球探勘者號則可繪製約五倍解析度的重力場圖。繪製高解析度重力場圖的效益是可以讓長週期軌道更加穩定和更加的燃料利用效率。此外,該任務也被寄望可以讓研究...
15 KB (1,824 words) - 13:55, 4 July 2025
爱因斯坦场方程 (redirect from 愛因斯坦重力場方程式)
出弱力場的傳递速度為光速,而且場方程只要通過近似手段,如弱場、靜態、空間緩變,就能推出牛頓近似。 愛因斯坦重力場方程是用來計算動量與能量所造成的時空曲率,再搭配測地線方程,就可以求出物體在重力場中的運動軌跡。這個想法與電磁學的想法是類似的:當我們知道了空間中的電荷與電流(電磁場的來源)是如何分布的,...
15 KB (2,602 words) - 15:07, 24 June 2025
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時,則對於龐加萊的觀點抱持懷疑態度,因重力不似電荷有偶極子的概念,但他仍然使用了這個概念去推導重力波的樣貌。在1916年論文《重力場方程組的近似積分》裡,他闡明怎樣使用廣義相對論來推導出重力波,他並且給出三種不同的重力波,赫爾曼·外爾稱它們為「縱縱波」、「縱橫波」與「橫橫波」。...
113 KB (14,726 words) - 16:36, 15 May 2025
重力場的引力束縛飛離那重力場所需的最低速率。对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来说,「逃逸速度」這一用語可以認為是用詞不當,因為它實際上是速率,而不是速度,亦即是說,它表示該物體必須運動得多快,卻與運動方向無關,除了不是移向那重力場。更術語地說,逃逸速度是純量,而非向量。...
16 KB (1,761 words) - 14:54, 3 July 2025
重力場下通過嚴謹的檢驗。然欲判斷廣義相對論是否為正確的重力理論,仍待強重力場下的檢驗。即使目前已藉一些繞行軌道非常靠近黑洞的恆星精確計算出黑洞的質量,那裡仍屬於弱重力場。高頻率VLBI技術能將觀測推展到重力場極強的超大質量黑洞邊緣、事件視界尺度的結構,因此可直接測試廣義相對論涉及到強重力場方面的論述。...
62 KB (5,539 words) - 15:07, 11 May 2025
卫星测高能全天候、重复地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高度观测值,被应用在海洋学、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及冰川学等各类地球科学的分支学科中,具体包括确定大地水准面与地球重力场、探测海山和深海海沟等海底地形、监测海面地形以反映大洋环流、潮汐和海平面上升等物理机制对海面高度的影响等等。以Geosat、ERS、TOPEX/P...
45 KB (4,605 words) - 04:55, 18 August 2021
相對論中,固有加速度為一加速物體實質感受到的加速度(亦即可透過加速規測量到的加速度)。這是與加速物體瞬時間呈相對靜止的自由落下觀察者或慣性系觀察者所測到加速度。重力場不造成任何固有加速度,因為慣性系在重力場存在時呈現自由落體,該慣性系感受或測量不到任何固有加速度(失重現象)。因此有個系理為:所有慣性觀察者,其固有加速度必為零。...
2 KB (161 words) - 06:55, 8 May 2024
語:Spaghettification),指物體在強大的非均勻重力場中,受到垂直方向拉伸與水平方向壓縮而變得細長(形狀像義大利直麵)。造成物體義大利麵化的重力場,通常是由強大的潮汐力所引起。在黑洞附近,任何成分組成的物質,都無法抵抗重力場造成的形變。小範圍內,強大的垂直拉伸與水平壓縮效應可以互相平衡...
11 KB (1,333 words) - 01:19, 9 September 2022
變異體後,發生“迴歸”現象,化為身著蟒袍的姿態,力量和記憶逐漸被取回,靈力也能夠匹敵畢業生。施展詛咒的方式是從頭部出現箭矢,以箭矢為中心產生強力的重力場將對手拖曳過來,再以血印刻下形狀為平安京地圖的封印。接著會出現地震般的震盪,效果是將無數人的情感慾念層層疊加,賦予重量來徹底壓垮敵人。...
95 KB (15,607 words) - 05:29, 6 July 2025
則負擔剩下的三千萬。另外衛星發射費用約八百萬美元。 相較於早期對地球重力場的觀測(如2000年開始的微型衛星酬載挑戰計畫 CHAMP),從 GRACE 衛星得到的數據所測繪出的重力場地圖精確度比以往高出 100 至 1000 倍,每 30 天能測繪出一次全球重力場分布地圖,地圖通常會製作成外型不規則的3D電腦圖形,...
12 KB (750 words) - 17:27, 5 September 2024
是質心座標之一,它的原點是太陽系的質心所在之處。 在幾何學,質心不等同於重心,是二維形狀的幾何中心。 質心不一定要在有重力場的系統中才會有意義,而重心則否。值得注意的是,除非重力場是均勻的,否則同一物質系統的質心與重心通常不在同一假想點上。对于密度均匀、形状对称分布的物体,其质心位于其几何中心处。...
9 KB (1,421 words) - 11:40, 19 April 2023
1915年,愛因斯坦發展出他的廣義相對論理論,率先顯示引力確實會影響光的運動。僅僅幾個月後,卡爾·史瓦西就發現描述愛因斯坦重力場方程式質點和球體質量的解。比史瓦西晚幾個月,約翰內斯·德羅斯特的學生亨德里克·勞侖茲也獨立的給出同樣的質點解決方案,並更廣泛的敘述關於它的特性。這...
132 KB (15,318 words) - 23:24, 18 June 2025
在廣義相對論中,應力-能量張量(為描述能量與動量在時空中的密度與通量,其為牛頓物理中應力張量的推廣)為重力場的源,有點類似牛頓重力理論中質量是重力場源一般。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能量“相等於”質量。更準確地說,每個能量其實都擁有慣性和萬有引力的等價項,因為質量也是一種能量形式,所以質量也與慣性和萬有引力有關。...
31 KB (5,279 words) - 04:15, 6 July 2025
加速運動時會釋放出電磁輻射,在慣性系中則不會。而在廣義相對論中,由於等效原理,看似因重力場對地表加速的自由落體其實是等同於局域慣性系;在星球表面,由抵抗重力作用的支持力支撐住而看似靜止不動的物體,其實等同在無重力場的空間中向上方加速的物體。這兩種情形的結合會引發一項悖論:根據廣義相對論的觀點,靜止...
1 KB (185 words) - 13:23, 20 November 2017
在不同位置上的重力位大小;換句話說,位於地球表面的物體需要60 MJ/kg的动能才能“脫離”地球的重力場,另外要有900 MJ/kg才能脫離太陽的重力場,而超過130 GJ/kg才能脫離銀河系的重力場。重力位是逃離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物理学主题 天文学主题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高斯重力定律 地球引力...
17 KB (2,654 words) - 11:23, 8 July 2023
和鎳。对月球隨著時間變化轉動的分析顯示月球核心至少仍有部分是熔融的。 月球表面的引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的重力場已经通过围绕月球旋转的探测器發射无线电信号的多普勒效应所測量的。月球重力場主要的特徵是拥有质量瘤,即在一些巨大的撞擊盆地却反而出现较重的重力分布,这可能與组成这些盆地的玄武岩熔岩流密度...
140 KB (15,260 words) - 01:13, 26 June 2025
\beta ,\gamma ]}=0\,} 。 場張量其得名理由是因為電磁場須遵守張量轉換定律;(非重力場)物理定律具有這樣的普適性質,在狹義相對論誕生之後就被普遍認識到。相對論要求所有(非重力場的)物理定律在所有座標系統中都應具有相同形式,這導致張量的引入。張量形式也使得物理定律能有優美的數學表...
12 KB (2,201 words) - 14:08, 15 April 2024
大地测量学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参考系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地球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属于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切测绘科学技术的基础。传统的大地测量学又称为经典大地测量学,德国大地测量学家赫尔默特(英语:Friedrich Robert...
5 KB (772 words) - 09:03, 11 September 2020
horizon)、 克爾度規中的動圈、宇宙學中的宇宙學視界等。 事件視界最有名的例子來自於廣義相對論中對於黑洞的描述:一個質量大到附近的物質或輻射無法逃離其重力場的天體。通常,這個邊界是當對於黑洞的脫離速度大於光速的位置。然而,更精確的描述是在這個視界中,所有的光錐都已經變形朝向黑洞中心。一旦粒子進入視界中...
15 KB (2,012 words) - 10:52, 16 June 2025
在古典力學裡慣性系統(慣性參考系)之間的座標轉換稱為伽利略變換。伽,有時稱為{伽利略},雖不是國際單位制的單位,卻是一個加速度單位,常用于重力場的測定。 因為2009年是伽利略第一個有記載使用望遠鏡作天文觀測的第四百年,聯合國訂此年為全球天文年。 2011年8月5日發射的無人太空探測船朱諾號帶有一塊2吋長2...
110 KB (15,288 words) - 16:03, 24 June 2025
覺電場和磁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的兩個部份。這個整體就是電磁場。 一個電荷分佈所產生的電磁場,會使得處於這場內的帶電物體感受到作用力(就好像在太陽的重力場內的行星所感受到的作用力)。這些帶電物體的運動又會產生新的電磁場。這樣,電磁場可以視為一個動力的整體,造成電荷的運動,也被電荷的運動影響。這些交互...
13 KB (2,157 words) - 21:00, 25 June 2025
RN、LHC、CMS及ATLAS向量玻色子散射實驗雙盲共同發表成果發掘出的標準模型希格斯玻色子使其成為下述三大萬物理論最具權威性的理論)及環圈量子重力場論併肩成為大統一理論備受矚目的可能性選項,其嚴謹幻妙的數學式、不需重整化的構思及對稱性讓許多物理學家徜徉於其中。...
20 KB (3,304 words) - 19:41, 3 July 2025
粒子物理學中,彎曲時空的量子場論是指將平直時空的量子場論推展到彎曲時空。此理論的一般性預測為:時變重力場或具有視界的非時變重力場皆可導致粒子創生。 此理論最著名的應用為霍金輻射,指出黑洞帶有黑體輻射。另一個相關的預測為盎魯效應,指出加速中的觀察者可以觀測到真空中出現粒子的熱浴,這在慣性觀察者是觀察不到的。...
4 KB (565 words) - 22:26, 9 February 2023
每個探測船都可和地球或另一個探測船之間互相傳送與接收訊息。藉著量測兩個探測船之間的距離變化可得知月球重力場和地質結構。月球重力場將會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測繪。 繪製月球外殼和岩石圈構造圖。 了解月球的不對稱熱演化。 確認月球表面撞擊坑的結構和質量瘤由來 確認月球外殼角礫岩和岩漿作用造成的短時間演變...
19 KB (1,558 words) - 13:22, 15 April 2025
是一種靈敏的加速規,用於監測地震等地面運動。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加速規彼此協調時,它們可以量測在空間中的距離上的適當加速度差異,特別是重力,也就是重力場的梯度。重力梯度測量非常有用,因為絕對重力是一種微弱的效應,並且取決於當地的地球密度,而地球密度是相當多變的。...
7 KB (940 words) - 03:55, 3 July 2025
中,并不需要很高的精度,通常也就不提及参考椭球面。 无论是为了使用经纬仪还是为了确定GPS卫星的轨道,纬度的测量都要求人们对地球重力场有充分的了解。研究地球的轮廓及其重力场的学科是大地测量学,这些内容将不会在此文中讨论。通过简单的名称变换,这篇文章里涉及到的地球坐标系统也可以扩展运用到月球,行星和其它天体上。...
12 KB (2,115 words) - 07:22, 24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