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種論並沒有說生命必定能在整個宇宙中生存下來。但是,一旦泛種的行為展開了,終究有機會找到適合生存的環境。 另一種相似的猜想是一個更有限的假說叫作外源(英語:exogenesis,希臘語:ἔξω )是認定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是來自宇宙的其它地方。外源對於生命分布的預測沒有像泛種那般普遍。 泛種...
    43 KB (5,139 words) - 04:52, 16 February 2024
  • 本條目所列之臺灣環境運動,係指發生於臺灣歷年來的重大環境事件、環保行政機關沿革、重要環境法案、環境運動發展過程。 台灣從1950年代開始工業化,其所導致的污染和破壞,到1970年代已經非常嚴重,但直到1980年代被經濟成長所麻醉的台灣社會,才被層出不窮的公害事件喚醒,反公害組織和環保團體大量出現,...
    20 KB (2,993 words) - 15:37, 23 September 2024
  • 環境設計(英語:environmental design)是在設計計劃、程序、政策、建築物或產品時解決周圍環境因素的過程。其目的是創造可以改善特定地區自然、社會、文化和物理環境的空間。古典、審慎的設計可能早已考慮到了環境因素;然而,1940年代起的環保運動使這一概念更为明確。 環境...
    3 KB (304 words) - 01:06, 2 October 2023
  • 一般來說生態環境會包含影響生物生存、繁衍以及進化的因素,生態環境可能小到只能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也可能大至全球(生物圈)。根據其自身屬性,生態環境可以劃分爲海洋環境、大氣環境、陸地環境。生態環境的數目幾乎無法數清,每一個生物體都處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之中。生態環境一般會被簡稱爲「環境」。 大自然 自然環境 生態系統...
    2 KB (190 words) - 06:56, 5 October 2024
  • 符號互動(英語:symbolic interactionism theory,又譯象徵互動)是一個從實用主義發展而來的社会学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在自我思考和人際交流中使用共同語言來創造共同的符號和意義。Macionis認為,符號互動是「用以構建理論的框架,它認為社會是個體日常互动的產物」。換...
    19 KB (2,631 words) - 00:16, 8 September 2024
  • 這是一份環境問題列表(英語:List of environmental issues),把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害處的人類活動列出。大致依照原因、影響和緩解措施三項做分類。請注意,影響之間會互有關聯,並在相互作用之後可能會產生新的負面影響。 英文版對每一類別所談論的都依據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翻譯時也未做更動。...
    13 KB (1,584 words) - 17:44, 30 November 2024
  • 外星生物創造、外星人創造或外星人複製,是一套創造假說,指地球或其上生物、文明由外星生命所創造或帶來(通常並不否認演化)。這些假說除常出現在科幻小說和新興宗教外,亦有科學家研究這種假說的可行性。大眾電視廣播媒體亦有節目探討這種假說,如電視節目〈遠古外星人〉的第二集〈眾神與外星人〉。...
    12 KB (1,284 words) - 07:46, 17 December 2024
  • 環境和性取向的研究是指環境可能對人類性取向產生的影響,一些學者將環境影響和激素影響分開。但也有一些學者將生物學上的影響,如產前激素影響視為環境影響的一部分。 科學家至今仍不知道性取向的確切成因,但多認為其是遺傳、激素和環境的相互作用所致的結果。和性取向認同不同的是,科學家們不認為性取向是可以選擇的。...
    39 KB (4,820 words) - 19:47, 3 October 2024
  • 泛靈(英語:Animism,也稱萬物有靈,源自英語:anima,“呼吸、靈魂、生命”之義)是種信仰,認為所有物體、地點和生物都具有獨特的精神本質。泛靈認為所有事物 - 動物、植物、岩石、河流、天氣系統、人類創作,甚至是文字,都可能具有生命,是活的。在宗教人類學中,尤其是與相對較晚近的制度性宗教...
    63 KB (7,731 words) - 02:26, 24 September 2024
  • 創造(英語:Creationism)或称創世、神創,常見於古代人類記錄與「外來」智慧對話的典籍記載。創造論者普遍相信人類、生物、地球及宇宙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生物創造,通常為神、上帝或造物主。最广义来说,創造包含了一系列連續的宗教观点,因此分为许多分支,这些分支对于诸如进化这类的对自然的科学解释的接受度也各不相同。...
    80 KB (9,593 words) - 20:06, 23 August 2024
  • 結果主義 (redirect from 结果)
    與目的是同義詞;與之相對的是義務。結果所勾畫出的道德體系中,核心的概念是「價值」而不是義務;所以在哲學術語中,結果與價值偶有通用的情形。 結果較引人詬病的有三點: 一是只強調行動本身僅具有工具性價值,忽略了行動本身也可能...
    2 KB (338 words) - 14:41, 18 September 2021
  • 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试图通过游说、行动和教育影响政治活动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社会运动。该词在1922年首次出现。[來源請求] 环境保护主义者通过改变公共政策或个人行为,阐明我们的自然环境和对资源的可持续管理。这可能...
    42 KB (5,233 words) - 06:25, 31 December 2024
  • 歷史特殊(英語:Historical Particularism,這個名稱由馬文·哈里斯於1968年提出)普遍被認定為美國的第一個人類學思想學派,由法蘭茲·鮑亞士所創立。歷史特殊拒斥了单线进化(英语:unilineal evolution)----這個理論曾經主導人類學,直到鮑亞士提出反擊為...
    3 KB (360 words) - 12:57, 21 January 2021
  •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在個人、組織或政府層面,為大自然和人類福祉而保護自然環境的行為。由於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過於嚴重,損害生態環境,部份更達到無法挽回的地步,觸發各工業化國家對環境的重視,繼而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去規管和處理污染問題,並作出宣傳使全社會注意污染對環境...
    38 KB (4,593 words) - 09:12, 1 July 2024
  • 环境中寻找,而反对作心理学与生物学的解释。所以,涂爾幹認為自殺是一種常態,他認為自殺不應以個人心理探討,自殺是社會影響個人的,所以應該以社會學的角度將自殺化為一種客觀的社會事實,調查自殺率的變化。 在自殺一書的結論涂爾幹提到減少自殺可能...
    7 KB (969 words) - 06:48, 21 January 2024
  • 學派(梵語:वैशॆषिक,羅馬化:Vaiśeṣika), 古印度六派哲學之一,其創始人為羯那陀(Kanada),理論載於《勝經》(Vaiśeṣika-sūtra)中,該經寫定於公元前2世紀。唐玄奘翻譯有《勝宗十句義》。 該學派認為有一個最高實體,是它控制著物質微粒--極微及其形成萬物的組...
    2 KB (301 words) - 03:25, 25 September 2021
  • 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港台称整合開發環境)是一種輔助程式開發人員開發軟體的應用軟體,在開發工具內部就可以輔助編寫原始碼文本、並編譯打包成為可用的程序,有些甚至可以設計圖形介面。 IDE通常包括程式語言編輯器、自動构建工具、通常還...
    6 KB (829 words) - 15:55, 22 November 2024
  • 來。人類可以創造一種力量,獨立操縱、破壞和超越自然環境的極限。根據Buttel的觀點,環境社會學有五種基本的認識論,並中指出環境惡化可以歸咎於五種不同的理論。 新馬爾薩斯主義(Neo-Malthusianism)建立在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的人口(即馬爾薩斯主義)之上。像加勒特·哈丁的《公地悲劇...
    15 KB (1,963 words) - 04:35, 13 September 2023
  • 人性本善,簡稱性本善,或本善。儒家傳統人性的一種概括性主張,強調人性中之善為本有,人應該行善,人與生俱來就有善。是性善底下的一個學派。 傳統中國幼童啟蒙讀物《三字經》開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雖說此只是口號式的敘述,並無相關理論推演,但在民間文化的傳承上卻有極大的影響。若以哲學觀點進一步...
    12 KB (2,082 words) - 18:50, 1 March 2024
  • 《君王》第83頁-84頁 《君王》第86頁 《君王》第87頁-88頁 《君王》第91頁 《君王》第107頁 《君王》第29頁 《君王》第37頁 《君王》第55頁 《君王》第73頁 《君王》第81頁 《君王》第82頁 《君王》第87頁 《君王》第102頁 《君王》第105頁...
    32 KB (5,290 words) - 00:14, 31 December 2024
  • 环境承载力(英語:carrying capacity,也称环境容纳量、環境容受力)是在一个环境中,给定食物、棲息地、水和其他可用资源的情况下,该环境能够维持的物种的最大种群规模。环境承载力定义为环境的最大负荷,它在种群生态学中可对应出生个体数等于死亡个体数时(迁入和迁出同理)的种群平衡。环境承载力对种群动态(英语:Population...
    31 KB (4,099 words) - 14:27, 24 November 2024
  • 基督教教會在第三世界國家有迅速的發展,對未來充滿希望,刺激對末世之興趣。 自由經濟泡沫面臨崩解,共產主義思潮刺激神學家需回應更優越的未來盼望。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人類心理對未來有明確盼望的需要,有生存的目的,即可面對任何艱困的環境。 核能工業、武力等製造為害生態的危機頻仍,使大規模滅絕增加人為可能。...
    6 KB (886 words) - 16:03, 10 December 2024
  • 環境教育(英語:Environmental Education;簡稱EE)是一種試圖以教育根本解決環境問題以促進環境可持續性的教育方法。環境教育是一門跨領域學科,在環境教育的研究領域中必須探討教育學、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領域,亦會探討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生態學、地球科學、大氣科...
    24 KB (2,958 words) - 10:43, 27 February 2024
  • 環境保護署),負責統籌政府環保政策及執行事宜,並就各項計劃提供科學意見。 1966年之前,香港所有垃圾均送往堆填區處置,其後開始使用焚化爐作輔助手段。1980年代以前,香港社會整體對環境保護意識非常薄弱,往往對各類污染視而不見,談論保護環境...
    19 KB (1,945 words) - 13:53, 4 May 2024
  • 環境政策及個案之監督、規劃及執行人民環境權保障之案件。 《中華民國憲法》、《環境基本法》、《環境影響評估法》及相關環境法規之研究及執行事項。 環境法律教育之推廣事項及教育平台建置。 環境政策、環境保護及環境權保障之資訊蒐集、人才培育及國際合作事項。 其他與環境公益、環境教育、環境品質及法律有關事項。 雙溪水庫 卡大地步部落光電區案 社子島地區開發計畫案...
    2 KB (199 words) - 01:59, 29 October 2024
  • 它包括個人接受教育或生活的文化,以及與他們互動的人事物(包括體制)等。 互動可能是面對面的,也可能是透過通訊媒體,甚至是匿名的或單向的,並且可能並不意味著社會地位的平等。 社會環境是一個比社會階層或社會團體更廣泛的概念。 物理和社會環境是積極和健康老化的決定因素,是環境老年學研究的核心因素。 Barnett, E; Casper...
    2 KB (187 words) - 19:08, 17 March 2022
  • 先天(psychological nativism)是認為某些技能或能力如語言能力,是與生俱來。與此相反經驗主義認為人類天生有從環境中學習的能力,但不包含與生俱來的信念或知識。先天論者認為,特定的信仰或偏好是先天形成,他們認為例如一些道德直覺是天生的,或者顏色的喜好是天生的,不需要透過經驗形成。...
    2 KB (251 words) - 23:57, 18 December 2020
  • 《政府》(英語: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全称《政府二:前者关于罗伯特·菲尔默爵士及其追随者错误的理论和根据被查明并推翻;后者关于公民政府的起源、发展和终结》(英語: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In the Former, The False...
    27 KB (4,456 words) - 04:38, 17 August 2024
  • 速的網路基礎設施、完善的交通網絡、消滅犯罪、生活上、行動上、教育上所可能的障礙排除,並提供其足以克服這些環境的配備,此等需求包括個體本身的配備,如點字機、手障、大體字、交通車、助聽器、傳真機、閃燈提示器、震動鬧鐘等器材,以及周圍環境中的裝設,如扶手、導盲磚、升降機、緩坡、字幕顯示器、火警提示燈等建築...
    6 KB (714 words) - 21:00, 15 August 2023
  • 环境保护法以帮助治理污染恢复被破坏的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规划形式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等,同时针对国土设计了主体功能区,将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 2017年1月,環境保護部在北京召開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環境...
    52 KB (5,086 words) - 20:40, 24 July 2024
  • 由蘇壽南在《犯罪學原理》一書當中提出。認為人產生偏差行為取決於個體和誰接觸、互動與學習的可能。強調初級團體的影響,並提出白領犯罪等概念。 由柯恩提出,該理論結合結構緊張與差別接觸點,認為青少年雖然想追求主流價值,但礙於本身受限的可能,之後再一連續在達成目標的過程受到阻礙,因此逐漸修正自我行為與想法加以回應...
    8 KB (1,084 words) - 12:55, 5 Nov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