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日语:西 周/にし あまね Nishi Amane,1829年3月7日—1897年1月31日),又名西周助(日语:西 周助/にし しゅうすけ Nishi Shūsuke),日本江戶時代后期幕末至明治初期的启蒙、教育。江戶幕府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的政治顾问、明治贵族院议员。男爵,勳一等瑞宝章(...
    5 KB (605 words) - 08:02, 19 August 2023
  • 西周可以指: 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至前771年的國家,後因首都東遷稱為東周。 西周国,戰國時代的國家。 西周 (启蒙),日本哲學家。 西周镇,中国浙江省象山县下辖建制镇...
    389 bytes (41 words) - 12:42, 5 July 2022
  • (中文(中国大陆)).  天皇制与现代日本社会.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年, (2007年1期): 5–11 [2015-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2).  『軍人勅諭』原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教育敕语》 《大日本帝国宪法》 西周 (启蒙)...
    8 KB (204 words) - 09:18, 20 August 2022
  • 津田真道(1829年7月25日—1903年9月3日),生于岡山縣,是日本的武士(幕臣(日语:幕臣))、官僚、政治人物和启蒙学者(日语:啓蒙思想)。他的爵位是男爵,他還擁有法学博士学位。他与福泽谕吉、森有礼、西周、中村正直、加藤弘之、西村茂樹一起组成了明六社。 他出生在美作國津山藩津山東町(日语:津山東町...
    7 KB (844 words) - 06:47, 21 February 2024
  • 利簋:西周。迄今所见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准确记录牧野之战的日期,与《尚书》等史籍相印证,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宜侯夨簋:西周。可能是吴国立国初期的见证物,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资料,被《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列为一级甲等文物。 禹鼎:西周西周...
    56 KB (7,518 words) - 07:58, 18 April 2024
  • 西周就有作册、史某的说法,史在西周就是记录人员,在中国古代记录历史有皇家和民间之分,西周金文、唐顺宗实录、宋太宗实录、明实录是皇家史学的典范,史记则是民间史学的代表作,历史学是中国古代皇家教育的重要内容。欧洲的歷史學始祖是修昔底德、希罗多德、天主教会史学。欧洲在啟蒙...
    13 KB (1,511 words) - 07:11, 22 June 2024
  • 森有礼 (category 明治六大教育)
    、政治家五代友厚。 1866年,明治维新在日本发动,森有礼很受鼓舞也很关心。 1868年6月,森有礼回到日本。同年7月,出任徵士外国官权判事。回国后於1873年与福泽谕吉、西周、西村茂树、中村正直、加藤弘之、津田真道、箕作麟祥等创办了“明六社”,從事啟蒙。...
    7 KB (574 words) - 11:16, 25 June 2024
  • 中勘助(作家、詩人) 葉山嘉樹(作家) 朝比奈泰彥(藥學、化學) 植木枝盛(思想家) 北里柴三郎(醫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初代學部長、日本醫師會(日语:日本医師会)會長) 高峰讓吉(化學、開發腸胃藥高峰澱粉酶) 中江兆民(思想家) 長岡半太郎(物理学者) 西周啟蒙) 頭山滿(思想家、玄洋社) 山川健次郎(教育者、九州帝國大學初代總長)...
    7 KB (733 words) - 20:05, 19 September 2022
  • ,三为讲求实践与实际相结合,且教育场所不固定,或,或官,或野。四为教育平民化。 战国时期齐国国都临淄设稷下学宫,既继承了西周官学的办学形式,又综合吸取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长处。齐宣王之时,在稷下扩置学宫,招致天下名士:儒家、道家、法、名家、兵家、农家、阴阳等百之学,会集于此,自由讲学、著书论辩。...
    55 KB (8,976 words) - 02:37, 7 March 2024
  • 『倫理学の根本問題』理想社(日语:理想社) 1936 『プラトン講話』春秋社(日语:春秋社) 1938 『書・人・旅』理想社出版部 1939 『西周 (启蒙)の西周 (启蒙)』NHK出版(ラヂオ新書)1940 『読書余録』河出书房新社 1940 『哲学の立場』中央公論新社 1942 『能謡一家言』春秋社(日语:春秋社)松柏館...
    8 KB (1,148 words) - 19:31, 23 February 2024
  • Scholastica(1606年)。 英语ontology一词第一次出现在牛津英语词典(1664年)。 十七世纪德国哲学莱布尼兹开始广泛使用本体论一词。 187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將它汉译为理体学。此后又出现了实体学,本体论,本根论,实有论,存有论等中文译名。...
    10 KB (1,319 words) - 19:31, 5 June 2024
  • 嚴復 (category 清朝翻譯)
    周昌龍:〈嚴復自由觀的三層意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沈国威:〈严复与“科学”〉。 陳瑋芬:〈西學啟蒙:由中村敬宇和嚴復的翻譯事業觀其會通東西的實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高柳信夫:〈西周与严复:以学问观、道德观为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KB (3,895 words) - 14:14, 4 April 2024
  • 记载了楚幽王用缴获的兵器铸成此鼎的历史事实。该鼎与另一件形制相同、大小相同、铭文相同的鼎出土于安徽寿县朱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另一件鼎藏于国家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馆藏的夔纹禁是仅存两件的西周铜禁之一,禁高23厘米,长126厘米,宽超过46厘米,整体成长方形,中空无底,顶部有三个椭圆形子口,禁前...
    38 KB (4,838 words) - 07:54, 1 September 2023
  • ,又稱法思想、法學說,指的是一種在中国历史中提倡以法制国(有別於現代法治社會)的思想学派。 法起源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不過在當時並未有人稱這種學派為「法」,到了西漢時期,司馬談在《論六要旨》一書中将這一學派命名为「法」。在《漢书·艺文志》中,列法为“中國九流”之一。法...
    25 KB (3,725 words) - 13:12, 15 January 2024
  • 泛指中原諸侯國;最初用於表示與周朝同姓、姻親與受功的諸侯,後來廣義成為中原諸侯國的代稱 先秦 秦朝以前的历史。 周秦 西周、東周、秦朝: 文獻出現中國的時代,中華文明的啟蒙時期,如西周封建禮制,東周百爭鳴,秦朝統一制度。 秦汉 秦朝、西楚、汉朝:中国最早的大一统帝国王朝时期。两朝之间间隔历时4年的楚汉战争。...
    96 KB (7,813 words) - 05:53, 22 June 2024
  • 014年11月21日於台視播出,台視劇名為《純純》(英語:Pure Pure)。 以下時間以當地時間(台灣時間)為準 1930年代正是台灣流行音樂的啟蒙時代,台灣電影與廣播事業快速發展,各種文物細節都散發著濃郁的懷舊情懷。【歌謠風華】有年輕漂亮的演員、輕巧浪漫的情調、永恆的愛情、時尚的服裝和布景,它...
    20 KB (448 words) - 17:13, 23 May 2023
  • 想史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是世界科学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國科学萌芽於先秦時期,受到當時的哲學家中注重逻辑思辯、认识论及几何学研究的墨,以及重視辯論的名家所啟蒙。漢代造紙術的普及提供了條件,使前人的科學思想知識及辯證,通過紙張保存了下来,後人得以前人的科學著作為藍本作改良,或通過辩证後推翻,形成...
    63 KB (10,761 words) - 05:24, 29 June 2024
  • 規定了地位的高下。宗廟裏的譜牒,即是政治上的名分。在宗法體制下,“國”与“天下”是以“”做原型擴大的,“”的精神乃成為各級政治秩序的基型。宗法制度在西周末期已開始瓦解,但宗法制度的影響卻長期籠罩著中華社會。西周的宗法封建制度留給春秋戰國時期士人天下只有一個共主的觀念,這種思想也為秦漢帝國的建立與...
    84 KB (14,225 words) - 15:06, 18 May 2023
  • 科学 (redirect from 女性科学)
    科的学问」的意义被使用着。明治元年,福泽谕吉执笔的日本最初的科学入门书《穷理图解》出版。同时,明治时代“science”这个语言进入了的时候,启蒙思想家西周使用「科学」作为译词。甲午海戰以後,中國掀起了學習近代西方科技的高潮,清末主要通過近代化之路上走在前面的日本學習近代科學技術。樊洪业、吴凤鸣等...
    151 KB (18,702 words) - 15:58, 23 June 2024
  • (section 啟蒙時代)
    在中國,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钻孔,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 商代、西周和春秋时期以富有想象力和装饰性的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美术成就的标志。中国目前已经发现最早的绘画为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以及战国时期的《御龙图》。...
    27 KB (3,200 words) - 03:16, 8 March 2024
  • 儒家 (redirect from )
    編成定本。因為秦朝焚書坑儒,大部份篇章失傳,漢代以後,《尚書》分今文《尚書》及古文《尚書》兩種編本,前者29篇,後者則是4世紀時偽造的。 《詩經》是西周及春秋時代詩歌的編集,有詩305首,據說是孔子自3千首古詩選輯而成,實際上分不同部份陸續輯成,最古的是周頌,接著是大雅,其次是小雅,最晚的是商頌、魯...
    123 KB (14,908 words) - 06:10, 13 February 2024
  • 軍師 (section 西周)
    本多正信-德川康的軍師 片倉景綱-伊達政宗的軍師 直江兼続-上杉景勝的軍師 岩切善信-島津忠良的軍師 川田義朗-島津義久的軍師 多目元忠-北条氏康的軍師 鍋島直茂-龍造寺隆信的軍師 傑山雲勝-本庄繁長的軍師 沼田祐光-津輕為信的軍師 明石全登-宇喜多秀的軍師 本庄實乃-上杉謙信軍學啟蒙的謀主 直江景綱-上杉謙信政略方面的謀主...
    10 KB (1,431 words) - 06:18, 10 May 2024
  • 徐光启 (category 明朝经学)
    子先,号玄扈,圣名保禄(拉丁語:Paulus),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朝末年儒学、西学、天学、数学、水利、农学、军事学等领域学者,科学、思想家、政治家、军事,于崇祯朝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任上病逝于北京。谥文定。 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之一。徐光启支持实学,在...
    46 KB (6,402 words) - 04:35, 24 April 2024
  • 而後或漢、或洋,以國學為本;如此,就算用了洋字(羅馬字),亦不傷國體。 1874年,介紹西方科學的《明六雜志》創刊,第一期刊載思想家西周《以洋字寫國語論》一文,儘管西周本仍然使用漢字翻譯西方思想,但他呼籲使用羅馬字代替難懂的漢字,他指「逢今之時運,文獻既取自於歐洲」,而日本歷來「巧於模仿,而短於自出...
    28 KB (4,563 words) - 14:50, 7 May 2023
  • 中国哲学 (section )
    古代中國并没有“哲学”一词。前人的著作通常混合了文学、历史和哲学的元素,没有明确的分科划分,因此存在中西哲学定义是否相同的辩论。 漢語裡的「哲學」一詞出自日本學者西周(1829—1897年)在其《百一新論》(1874)中對「philosophy」的翻譯,直到1902年中國人才在《新民叢報》的一篇文章里將「哲學」一...
    39 KB (5,118 words) - 01:57, 10 June 2024
  • 孔子 (category 伦理学)
    治理:孔子懷念周公,欲從周禮,希望「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主張德治與禮治,用禮樂教化治理國家,政令刑罰居次。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經濟:孔子維護西周的井田制反對季康子的以田賦,展現了保守的立場。 孔子傾向不可知論,或者理性主義[來源請求],孔子對宗廟中的祭禮很有研究,當作一種社會禮節來從事,但反...
    63 KB (8,950 words) - 10:15, 19 May 2024
  • 地理、政治制度、社會生活、民間風俗、文學藝術介紹到歐洲,是歐洲近代啓蒙運動的重要思想源泉,並影響歐洲諸多重要思想家,如伏爾泰、狄德羅、萊布尼茲等。伏爾泰崇拜中国孔子,並欣赏中國儒家思想,並將中國的政治體制視為最完美的政治體制。法國啟蒙時代的「百科全書派」學者狄德羅曾經推崇中國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並認為...
    130 KB (17,977 words) - 16:51, 21 June 2024
  • 。墨子說明節用之法時涉及了食、衣、住、行、葬、武器六面向,可見其用心良苦,盼生民和統治者皆不誇浮浪費。 节葬 不把社会财富和精力浪费在死人身上,反对西周以来的久丧制度,反對儒家的厚葬耗錢財。(守喪則需三年,三年過後人虛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響國家生產力,乃浪費之事。) 墨学研究机构 墨学国际研讨会 墨子国际研究中心...
    32 KB (5,259 words) - 05:11, 20 June 2024
  • ,並且命秦丞相李斯執行這項工作。李斯簡化秦國原本使用的西周大篆而建立小篆,並且推行到全國各地,所以小篆又被稱為「秦篆」。為了推廣全國,李斯、趙高、胡毋敬等人用小篆來編寫識字課本,比較著名的是《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等,成為了兒童的啟蒙教材。而秦人程邈因得罪秦始皇進入牢獄。他整理民間各字體...
    116 KB (17,496 words) - 14:45, 2 June 2024
  • 盖此瘗钱埋墓四隅,《传》称‘盗发’者即是四隅所瘗,不在冢藏中也。”在坟墓的四角陪葬钱币,应是用于镇墓,这种行为可以追溯到贝币时期,如陕西长安张坡发掘的西周墓葬中,M307墓“在椁室的四隅各有一堆蛤壳”。 自秦漢特小“半兩”、“五銖”起,歷代均有所出。除“消災”、“太平”等類錢文,近代还出土有遼代...
    37 KB (4,753 words) - 01:13, 14 December 2023
  • 、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就形成了。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将古文字分成殷商系、西周系、六国系、秦系四系。 1994年,湖北楊灣大溪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在这些6000年前的陶器上发现了170多種符號,部分符号的特徵與甲骨文很类似。此外,山東大汶口出...
    89 KB (11,992 words) - 17:01, 6 Jun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