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木屋在馬來西亞是指一些非法佔地而建的房屋,這些房屋大多以鐵皮或木板搭建而成,因此又被板屋,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各主要城鎮市中心之邊緣,如吉隆坡的啤律、甲洞、新街場、冼都,雪蘭莪的八打靈再也,柔佛的新山等,許多非法木屋聚落是英殖民時期就存在,但也有部分是在馬來西亞獨立後才搭建,這些非法木屋...
7 KB (1,084 words) - 16:46, 31 August 2024
葛京與馬魯里花園為鄰,名稱來源於位置橫貫其核心區域的啤律(Jalan Peel)。啤律是蕉賴的老社區,早期是政府宿舍及非法木屋區,隨著吉隆坡市政府推行“零木屋計畫”後,當地的非法木屋已逐步被剷除,改建為高密度的綜合商業及住宅區 啤律是以英屬馬來亞時期的布政司(Chief...
14 KB (1,227 words) - 11:34, 6 September 2024
非法木屋數量開始減少,但仍有數百間非法木屋豎立在當地。在2000年,政府逾興建精明隧道,因此要求沿路的非法木屋住戶搬遷,並將其遷入蕉賴啤律、蒲種、武吉加里爾或鄰近三水村(Seri Alam)的人民組屋。接下來幾年,吉隆坡市政府推行「零木屋計畫」,要求其他仍為搬遷非法木屋居民遷出,目前當地的非法木屋已清除,改由各類工廠入駐。...
16 KB (1,508 words) - 11:53, 6 September 2024
寮屋(英語:Squatter)在香港一般是指非法佔用政府土地,或位於私人農地上的違契構築物或臨時居所,其建築通常相當簡陋,大多以鐵皮及木板等搭建而成,所以又俗稱鐵皮屋、木屋;香港的非原居民村落只是寮屋區(squatter area:佔屋)。 根據現行寮屋管制政策,在1982年寮屋管制登記中已登記的寮...
12 KB (1,738 words) - 07:36, 11 August 2024
、每棟16層高)等組屋群。不過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馬來西亞政府已開始逐漸減少興建組屋。 吉隆坡市政府提出在2005年實現“零木屋計畫”,為了解決境內大量居住在非法木屋的人口,以及每年大量從外州移入巴生谷的人群,於是人民組屋計畫在1996年被提出,以取代獨立初期所推行的組屋計畫,人民組屋與組屋的...
5 KB (765 words) - 10:43, 6 September 2024
甲洞人口約30萬,為華人居多之區域,加上開埠超過百年的歷史,加上擁有輕工業區及商業區密布,因此區內人口密集,甲洞早期隨處可見非法木屋,在區內最後的非法木屋——甲洞鴻圖園木屋區被拆除後,也象徵非法木屋在甲洞已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為現代化且規劃整齊的排屋及高聳的公寓。 甲洞擁有擁有許多的花園社區的分佈,年代較久遠...
25 KB (2,375 words) - 10:44, 6 September 2024
青蔥大廈 (section 規劃及木屋區遷移工作)
木屋區住戶進行遷移工作,並於2009年10月完成清遷。項目工程於2009年10月中旬動工,承建商為百利順發展有限公司,於2013年竣工,同年7月入伙。 青蔥大廈前身為青洲坊木屋區一部分。2007年8月6日,時任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表示,由於青洲坊木屋區涉及面積較廣,LOTE...
35 KB (4,755 words) - 04:26, 2 June 2024
Perkasa)啟用,總計1068個單位。該人民組屋共分為A、B和C座,每座16樓平均約有200名居民,超過50%住戶為華人,主要收容原本分別來自十五碑、半山芭與陳秀連非法木屋的居民。 在公務員宿舍被拆除後,葛京一帶新增大片可發展土地。宜家家居蕉賴店於2015年開幕,該分店為馬來西亞第二家宜家家居分店。銜接宜家家居的My...
10 KB (683 words) - 11:56, 6 September 2024
1961年,佐敦谷水塘建成。貧民在1960年代起在佐敦谷水塘東北面的山谷搭建木屋聚居和耕作。遠景村三面環山,在1970年代末順利新區和順利臨時房屋區落成之前,村民日常生活需繞經水塘、由原七號墳場改建而成的木屋徙置區、嘉道理農業輔助會農場的小徑進出清水灣道。該處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出入市區皆要依靠非法「白牌車」接載,供水設施短缺及衛生惡劣,又缺乏公共電話設備及教育設施。...
2 KB (262 words) - 03:28, 29 March 2023
Cheng Chong) 路線:8A、23、27 █ 東線青洲站(規劃中) 青洲英泥 青洲木屋區大火 (1950年) 青洲木屋區大火 (1955年) 青洲木屋區大火 (1989年) 2003年澳門青洲非法危險品倉庫爆炸 憂破壞青洲山保育 坊會冀擱置山腳地段規劃條件程序. 正報. 2019-05-23...
10 KB (1,058 words) - 15:04, 25 July 2024
木屋區部份建於原有墳地,部份則建於墳地之外的山頂或山谷低地。 當地居民依照原墳場的羊腸小徑將木屋分區為小村落,取名「新新村」、「和平村」、「聖母村」、「新觀村」等。該處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出入市區皆要依靠非法「白牌車」接載,供水設施短缺及衛生惡劣,又缺乏公共電話設備及教育設施,甚至在遷入初期,不時看...
5 KB (785 words) - 13:26, 6 January 2023
集了許多的便宜賓館及酒店,許多遊客在這裡用餐後,都會移步到旁邊的章卡武吉免登續攤。 亞羅街的歷史可追尋至二戰之前,當時亞羅街一帶的山坡分佈著許多的非法木屋。在1940年代起,開始有三層樓的店屋在這裡建起來,接著陸續興建更多的高樓層店屋,逐漸形成亞羅街。在50年代的亞羅街是有名的龍蛇混雜、黃色架步處處...
5 KB (807 words) - 18:47, 29 November 2023
木屋區及香港島半山區旭龢大廈先後發生的山泥傾瀉及大廈坍塌慘劇,造成共156死、117傷;1972年6月16日至18日期間,由於廣東一帶的活躍低壓槽,令香港連日大雨(三日總降雨量達652.3毫米),成為引發此次慘劇的主要成因。 自1960年代始,英屬香港政府有鑑於官地上的非法木屋...
16 KB (2,584 words) - 13:34, 18 April 2024
非法天台屋或有多層複式單位,內置樓梯。 是業主將上下兩層單位之間天花板,開一道樓梯,內置或外置梯,方便上落。自設複式多數是業主的創意設計,與原平面图不符,或許未經認可人士審批,又稱為非入則改建。自設複式未必是豪宅,標準分層單位或木屋區也可以有如此創意。 什么是空中别墅?...
2 KB (222 words) - 10:32, 28 April 2023
的班蘭(馬來語:Pandan)故而得名。因其地理位置,在上世紀60年代起,馬來西亞政府開始將居住在其他地區的馬來人安置在此。在1980年代,當地的非法木屋開始陸續拆除,取而代之的為迪沙班登公寓馬來語:Pangsapuri Desa Pandan,是吉隆坡市郊最早提供給中下階層入住的公寓之一,每棟公寓...
10 KB (603 words) - 11:59, 6 September 2024
與1980年廣東約70萬人偷渡進入香港,循合法途徑進入香港的也達10萬人,根據香港大學教授周永新,香港政府一直有助木屋區人口上樓(公屋)的政策,但香港1981年仍然有70萬人口居住在木屋區,當中絕大多數都是1976年以後抵港的逃港者,因為逃港者太多,政府的十年建屋計劃不敷應用。...
9 KB (1,334 words) - 06:45, 6 August 2024
的人口。人口的快速增長,也使得吉隆坡市區外圍佈滿了許多非法木屋,尤其以秋傑路(Jalan Chow Kit)、蕉賴與啤律(Jalan Peel)一帶的非法木屋問題最為嚴重。1951年,英殖民政府為了緩和吉隆坡市區人口過於擁擠,並解決和重新安置非法居住者計劃,政府開始設立“1951年聯邦房屋信託”(Federal...
20 KB (2,358 words) - 21:44, 11 October 2024
71年大专法令》,然而《1971年大专法令》并无法有效的阻遏大专生动员参与民间弱势群体的诉求。1973年发生的打昔乌达拉(Tasik Utara)非法木屋区被政府强行拆除事件,以及1974年华玲农民饥饿(Baling)事件,大专生还是走出校园声援被迫害的一群。正因如此,当时的政府再次修改《大专法令》...
4 KB (581 words) - 04:30, 1 August 2021
5月27日,寮仔部於遷離限期過後到場清拆第16段7間木屋,遭到百多名村民投擲石頭、玻璃樽及糞溺等雜物抵抗。支援的警察以受襲為由向第15和16段木屋施放25枚催淚彈驅散村民,3名警員和7名村民受傷,包括兩名嬰兒。事件中有24人被捕,他們被落案控告非法集會、襲警、拒捕和藏有攻擊性武器等罪名。經審訊後,當...
72 KB (2,805 words) - 04:51, 7 November 2024
一般的基础设施。八打灵再也市政厅大厦位于八打灵再也新区(即 PJ New Town)内。 1950年代初期的吉隆坡由于人口迅速增加以及郊区出现许多非法木屋区,使当地面对人口过度总拥挤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雪兰莪州政府选择在旧巴生路旁占地1,200英亩的橡胶园“埃芬汉园丘”(Effingham...
19 KB (891 words) - 01:12, 21 June 2024
在英國殖民時期,居住於吉隆坡地區的華人多聚集於吉隆坡市中心的茨厂街(Jalan Petaling)一帶,當時因交通不便的因素,位在市中心邊陲的蕉賴非常荒蕪,人口稀少,住處以非法木屋居多,居民以採取橡膠和淘錫為生。當時整個蕉賴只有一條街道,是1930年代由一名橡膠商於於克拉容河(Sungai...
30 KB (2,432 words) - 16:09, 25 October 2024
他是匯點的創會成員,2002年至2004年擔任民主黨主席。 楊森籍貫廣東廣州市增城,生于广州市区。早年於荃灣的木屋區生活。及後因木屋區大火而獲安置到大窩口徙置區居住。他的父母是水果商販,在眾安街擺賣。楊森曾就讀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一小學(1961年小六)和荃灣官立工業中學...
18 KB (1,465 words) - 06:44, 16 March 2024
男與女 (1983年電影) (category 非法移民题材电影)
《男與女》(英語:Hong Kong, Hong Kong)是1983年上映的一齣香港艷情片,由蔡继光執导,鍾楚紅、萬梓良、关海山、曹查理和罗烈領銜主演。劇情講述匿藏木屋區的新移民在香港這個繁華大都會中的掙扎。本片入圍第20屆金馬獎及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共十二項提名,最終榮獲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大獎。...
10 KB (701 words) - 23:02, 18 May 2024
華人比例高達7成以上,唯有吉蘭丹州較為特殊,其46座新村,有41座以馬來人為主、4個以泰裔為主、1個以印度人為主。早期的华人新村多为木屋区,随着时代发展,今日许多木屋已翻新成现代式洋房,也有一些新村因人口外移、房屋废弃而逐渐变得破旧不堪。 2021年10月10日,正值首相依斯迈沙比里主政时期,政府...
16 KB (1,621 words) - 04:57, 16 November 2024
Glacier)。 一些木屋建于1910年至1913年间,包括贝尔顿木屋(英语:Belton Chalets)、圣玛丽木屋、奔向太阳木屋、众冰川木屋、双药木屋、斯佩里木屋(英语:Sperry Chalet)、花岗岩公园木屋(英语:Granite Park Chalet)、切特河岸木屋、枪景湖木屋...
96 KB (10,181 words) - 12:08, 29 September 2024
木屋迅速增多,寮屋人口密集,又缺乏消防設備,大型火災頻生。1951年11月,九龍城東頭村大火燒毀木屋5000多間,災民20000多人,1953年12月25日的石硤尾大火受災面積更達45畝,毀木屋7000間,災民60000多人。其後1954年亦有大坑東木屋...
30 KB (4,156 words) - 14:30, 5 April 2024
1月9日,匪黨械劫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公主行地下大通銀行掠去四十餘萬元。 1月11日,九龍城木屋區大火,燬屋4,000間,27人受傷,15,000人喪失家園。 1月,巴士及電車爆發工潮,電車工潮持續至2月。 2月26日,600名英軍抵港換防。 2月28日,國民黨戰機空襲深圳,駐港英軍加緊邊界佈防。 3月2日,中、英建交談判開始。...
8 KB (1,391 words) - 11:46, 20 April 2024
聯亞洲盃、2017年東南亞運動會等各項國際賽事,更是大大促進武吉加里爾的發展速度。各項賽事結束後,政府將選手村轉售給公眾,以及吉隆坡市政府在推動“零木屋計劃”時,在這裡建設多棟人民組屋,使得武吉加里爾的人口快速上漲。 早期武吉加里爾的產業發展主要集中在新街場大道(BESRAYA)及馬來西亞科技園一帶...
16 KB (1,180 words) - 11:05, 15 December 2024
9月3日,元朗理民府向其中兩名被擄蠔民(吳細佬、鄧魯)家屬提供糧食援助。 9月7日,百多名機動部隊成員,連同寮仔部人員,前往流浮山坑口沙江圍,拆毀一間被用作舉辦「毛澤東思想學習所」的僭建木屋。 9月18日,流浮山蠔業總會收到一封署名「沙井人民公社蠔業生產大隊」的恐嚇信件,指該會人員「縱容蠔民街坊,不依照毛主席方針去做事,而替港英做事,如...
16 KB (2,800 words) - 18:25, 11 November 2024
水上部落(Kampung Atas Air):是沙巴水上原住民的传统聚落,行政归属州政府。槟城乔治市也拥有几个水上部落,如姓周桥和姓林桥,多被发展为旅游景点。 非法木屋区(Kampung Setinggan):是在政府未授权的情况下自然形成的聚落,土地行政归属州政府。 种植园(Estet /...
37 KB (2,049 words) - 09:04, 13 September 2024
成为竞选搭档。辉格党大会结束后,巴尔的摩的亲民主党报纸宣称,如果呆在自家小木屋就有苹果酒喝,还有退休金拿,哈里森就会放弃竞选。辉格党人打蛇随棍上,将小木屋和苹果酒描绘成辉格党的标志,在党派集会上提供苹果酒,而且随处可见小木屋的标志图案,以此为本为贵族的候选人平添草根气息,猶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
52 KB (8,299 words) - 21:19, 7 Octobe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