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列國時代(梵語:महाजनपद,Mahajanapada,意為「大國」;約前600年—約前300年),是印度歷史上的一个時期,前承印度吠陀時代。主要是十六大國并立爭霸,這些大國主要分佈在印度中北部的印度河-恆河平原。 摩揭陀國實力最强,經訶黎、幼龍、難陀、孔雀四個王朝的發展與擴張,最後由孔雀王...
    23 KB (3,256 words) - 16:29, 7 September 2024
  • 剑浮沙 (category 印度帝国及王国)
    剑浮沙(梵語:Kamboja)是印度列国时代的十六雄国之一,又译为甘菩遮国。该国位于印度次大陆的最西面。《佛光大辭典》稱或謂此國首都在多门城(梵語:Dvārakā、Dvāravatī)。 其统治阶级原本是一个刹帝利种姓,梵文和巴利文文獻經常提到。他们是说伊朗语的雅利安人部落,在公元前二至公元五世纪跟塞种入侵印度,並控制各王国(他们有时也被认为是塞人王室)。...
    731 bytes (104 words) - 08:13, 11 July 2024
  • 婆罗米文 (category 印度文字)
    婆罗米文/波羅密文字(brāhmī),是除了尚未破解的印度河文字以外,印度最古老的字母,是婆羅米系文字如天城文、坦米爾文、孟加拉文、藏文的来源。婆罗米文可能在西元前6世纪以前就已出现,印度列国时代将其写在棕叶纸上,现存最早的实例是斯里兰卡的阿努拉德普勒出土的公元前4世纪初叶带有婆罗米文的陶器,公元...
    18 KB (1,098 words) - 09:32, 30 July 2024
  • 苏罗娑 (category 印度帝国及王国)
    苏罗娑國 (梵語:शूरसेन, Śūrasena),亦作首罗犀那(Śaurasena),也以国都秣菟罗、摩头罗代指国名,是印度列国时代的十六大国之一,位于亚穆纳河西岸,北邻婆磋,首都为马图拉(梵語:Madhura)。关于其名称的词源有几种传统。根据一种传统,它来自著名的亚达瓦国王苏拉塞纳,而其他人...
    2 KB (424 words) - 13:58, 31 August 2021
  • 印度地区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在古印度文明滅亡後,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地區,在文化上并与当地人结合,创造了经典的吠陀文化。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一印度半島,但他之后,印度就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列国时代...
    51 KB (8,749 words) - 11:24, 7 September 2024
  • 阿湿波 (category 印度帝国及王国)
    阿湿波(梵語:Aśmaka)是印度列国时代十六雄国中最南面的国家,位于戈达瓦里河上游地区,都城褒怛那(巴利語、梵語:Potana,被認為是在泰倫加納邦的博丹(英语:Bodhan))。佛教经典《撰集百缘经》提及过它的一位国君——梵豫王。《往世书》中记载了它的二十五位国君,与摩揭陀国的幼龙王朝为同一时代...
    1 KB (215 words) - 12:52, 16 June 2024
  • 摩揭陀俗語 (category 印度-雅利安语支)
    (Ardhamāgadhī))是古印度的一种语言,属普拉克里特诸语言之一。在梵语和巴利语相继没落之后,摩揭陀俗语成为古印度的书面语言之一。 摩揭陀俗语使用范围为印度次大陆的东部,包括今日印度东部、孟加拉国和尼泊尔。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和耆那教创始人摩訶毗羅都是摩揭陀俗语的使用者。在印度列国时代...
    3 KB (337 words) - 09:40, 20 November 2024
  • 马图拉 (category 印度古都)
    rā),又譯為馬土臘,古译名为秣菟羅、摩偷羅,印度北方邦境内的一座古城,曾经是印度列国时代苏罗娑的首都。位于阿格拉以北50公里,德里以南150公里处。该城是北方邦下辖的馬圖拉縣的行政中心。印度教徒相信马图拉城是广受崇拜的大神黑天的出生地,因此马图拉是印度教的一座圣城。史诗《摩诃婆罗多》的附篇《诃利世...
    5 KB (492 words) - 00:01, 2 May 2022
  • 摩訶男 (category 印度历史人物)
    摩訶男(梵語:Mahānāma或Mahānāman;巴利語:Mahānāma),也称摩訶南摩、摩訶那摩,义爲“大号、大名”。《佛所行赞》中作十力迦叶,是古印度列国时代迦毗羅衛國的亡國君主。 佛陀悟道後不久,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即位,命迦毗羅衛的釋迦族送一名公主進憍薩羅國和親。王室成員之一的摩訶男,以一美婢假稱為...
    4 KB (753 words) - 23:26, 7 June 2023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一項基本方針,目的是為了發展、繁榮社會主義中國的科學、文化和藝術事業。 印度列國時代印度列國爭雄,宗教與哲學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當代學術論文發表形容為印度的百家爭鳴。 軸心时代,約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間,世界主要宗教背後的哲學,在同一時間都開始發展起來。...
    878 bytes (98 words) - 16:21, 1 June 2023
  • 筏馱摩那 (category 印度哲学家)
    印度主题 宗教主题 人物主题 筏馱摩那,或譯笩駄摩那、伐達摩那(梵语:वर्धमान Vardhamāna,约前599年—前527年,意謂光榮者),在佛教典籍中又名尼乾陀若提子,或尼乾子,或尼犍,古印度宗教思想家,印度列国时代跋耆国人,耆那教的開創者,被教徒尊稱為大雄(Mahāvīra,音譯摩訶毘...
    28 KB (2,912 words) - 10:20, 4 November 2024
  • 英属印度(英語:British Raj或 British India)是指英国在1858年至1947年在印度次大陆建立的殖民性質政治實體,其領地覆蓋南亚今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的缅甸。自1858年起,由于印度兵譁變,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完成之前的代管使命,向维多利亚女王移交权力。此政治實體的...
    39 KB (5,489 words) - 04:01, 10 October 2024
  • 列国时代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称这次思想爆发为“沙门思潮”,新涌现的许多思想潮流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反对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的特权地位。 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地区。这是有记载的印度...
    9 KB (1,453 words) - 17:18, 29 June 2024
  • 印度民族起义指1857-1858年期間印度反對不列颠東印度公司殖民統治的一次失敗的大型起義。學界對此次起義的名稱不統一,另有1857年印度起義(Indian Uprising of 1857)、印度叛亂(Indian Rebellion)、印度譁變(Indian Mutiny)、印兵譁變(Sepoy...
    19 KB (2,038 words) - 07:50, 13 March 2024
  • 印度獨立運動是指英國在印度的統治終結以及印度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印度獨立運動可追溯至1857年印度起义。從1920年代開始,甘地的印度國大黨主張非暴力和公民抗命。錢德拉·玻色、巴格特·辛格、Bagha Jatin(英语:Bagha Jatin)和蘇利耶·森等人則主張武裝革命。在二戰期間,印度...
    13 KB (1,272 words) - 13:34, 14 December 2024
  • 印度公司治下的印度(Company rule in India,又称为东印度公司治理时期,Company Raj,Raj是印地语的词汇,意为管治),指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次大陆建立的政权。东印度公司的管治始于1773年,以定都加尔各答,任命第一任总督沃伦·黑斯廷斯和确立自身对印度...
    25 KB (3,045 words) - 03:35, 7 October 2023
  • 印度-希臘王國(Indo-Greek Kingdom)有時在中文學術界直接簡稱印希王國。 於公元前180年到公元10年間,建立在古印度西北部和北部的諸多国家,起源於希臘-巴克特里亞國王德米特里一世在公元前二世纪初年入侵印度北部,之後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印度部分與王國分裂,建立許多鬆散的且不同王朝的小國,...
    8 KB (1,088 words) - 09:29, 8 February 2023
  • 诃黎王朝 (category 印度列国时代)
    诃黎王朝(Haryanka dynasty),亦被译为“曷利昂伽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在前7世纪至约前413年的王朝,由统治者为诃黎族人而得名。建立之初定都于王舍城,优陀夷时期迁都至华氏城。这一时期的摩揭陀国吞并了鸯伽、跋耆、拘萨罗、迦尸等国,为后来统一印度奠定了基础。 诃黎王朝历经200余年,共经历了10位君主。...
    3 KB (303 words) - 03:07, 11 January 2022
  • 印度盛行。 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一除南印度迈索尔地区以外的整个次大陆。但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走向衰落。此后印度就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列国时代。其中贵霜帝国和笈多王朝曾短暂统一过北印,各种宗教在这段时期开始兴起,包括婆罗门教(印度教前身)和起源于尼泊尔的佛教;这个时期也是印度科学、艺术与文化的黄金时期。...
    114 KB (11,754 words) - 06:30, 8 December 2024
  •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印地語:आर्ज़ी हुक़ूमत-ए-आज़ाद हिन्द, 乌尔都语:عارضی حکومت‌ِ آزاد ہند‎‎),是在1943年10月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當時的日本帝國在東南亞扶植建立的臨時政府,其目標是取代英屬印度,並達成印度獨立。...
    5 KB (398 words) - 01:55, 6 August 2024
  • 伽那僧伽 (category 古印度)
    伽那僧伽,又称伽那王国、伽那政体,是古印度的一种部落和氏族结构的贵族共和国形式。 一般认为,印度的伽那僧伽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存在,并在一些地区持续至公元前4世纪。古代佛教經典提供了许多关于佛陀时代印度各个国家的记载,包括它们的政府形式和政治运作。在较大的“十六大国”中,以拘尸那罗为中心的末罗国...
    3 KB (420 words) - 16:54, 7 September 2024
  • 印度河流域文明(IVC) ,也称哈拉帕文明(harappa)、印度河谷文明(英語: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是一个南亚青铜时代约公元前3300年至前1300年之时期的古代文明,鼎盛于公元前2600到公元前1900间。因起源於印度河和薩拉斯瓦蒂河流域,有时也称之为文明摇篮之一的古印度印薩兩河文明。...
    13 KB (1,661 words) - 13:43, 11 March 2023
  • 歐洲國家於15世紀末開始對印度進行殖民,成立了一系列歐洲國家在印度的殖民地。1498年葡萄牙人首先踏足果阿。稍後,歐洲列強諸如荷蘭、英國和法國也蜂擁而至。本來已支離破碎、日暮西山的印度諸土邦,自此逐漸被歐洲列強吞併,由傀儡性質的王公治理。至19世紀,英國已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幾乎整個印度。共有5個歐洲國家曾經在印度...
    6 KB (945 words) - 14:17, 7 July 2024
  • 土邦 (redirect from 印度羅闍)
    印度人接任管理,除非王公絕嗣或違背條約,否則不會消除這些王公。 1947年,印巴分治后,土邦的时代也走到尽头。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承认土邦在英属印度正式移交前仍然享有其原有的特权地位,但为了避免印度次大陆“巴尔干化”,艾德礼政府所有的政策声明都强调土邦必须与英属印度的继承者印度...
    7 KB (1,028 words) - 14:48, 8 October 2024
  • 吠陀出現,吠陀文化在旁遮普興起;邁錫尼文明結束,希臘進入黑暗時代;赫梯帝國滅亡。 公元前1000年—500年:凱爾特語族在中歐和西歐傳播;今天波蘭至烏拉爾山脈一帶廣泛流通波羅的語族語言;原始日耳曼語形成,古典時期開始;吠陀文化被印度列國時代取代;釋迦牟尼開始傳播佛教;瑣羅亞斯德著成《伽薩》;阿契美尼...
    52 KB (4,118 words) - 23:07, 18 May 2024
  • )以及中華民國初年的軍閥割據(中華民國初年)。 此外,日本、朝鲜半岛、印度和西亚等地区也都曾经历过不同形式的军阀割据时期,例如日本的南北朝時代、戰國時代,朝鲜半岛後三國时期的豪族(朝鲜语:호족 (후삼국 시대)),印度列國時代和土邦,以及西亚的繼業者時期、安息帝国晚期以及阿拉伯帝國滅亡前(非沙烏...
    8 KB (1,164 words) - 13:01, 12 August 2024
  • ,王族姓馬拉(Malla,旧译摩羅、末罗,和印度列国时期末羅國同名),他們在11-14世紀統治尼泊爾的西部。 亞澤部落在摩訶婆羅多時代已出現,在8-13世紀的印度碑文中也有提到他們。在13世紀時亞澤王國衰敗,分裂為46個小王國,這些小王國很多被後來從印度來的拉傑普特人佔領,自立為王,最後在18世紀由其中一個王國廓爾喀統一全尼泊爾。...
    4 KB (668 words) - 20:12, 6 June 2024
  • 拘薩羅 (category 印度帝国及王国)
    拘薩羅(梵文:कोसल,Kosala,後來作Kośala),又譯憍萨罗,古代印度的一個地區。位于現今北方邦的奥德地區。根據佛教阿含經等記載,公元前6世紀初势力最强,征服邻近迦尸、釋迦族的迦毗羅衛等小国,领有恒河中游到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广大地区,是十六大國之一。首都舍衛城。公元前5世紀因為与恒河下游的摩...
    2 KB (249 words) - 15:00, 17 July 2024
  • 而中文譯本方面,則有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的韓廷傑譯本,這一版本包括了從6世紀至18世紀寫成的101章。此外,北京商務印書館所翻譯出版的《古印度吠陀時代列國時代史料選輯》,亦收錄了一部份《大史》的內容。 斯里蘭卡 佛教 上座部佛教 島史 香港佛教聯合會:韓廷傑《大史》中譯本譯者《序言》. [2007-11-21]...
    7 KB (1,006 words) - 01:27, 23 July 2023
  • 間的人口移動(英语:population transfer),死亡的約有一百萬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領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第一任印度总理。印度的國父是印度独立运动的領導人圣雄甘地。新的印度宪法提到印度是民主國家。 印度面臨的問題有宗教暴力、種姓主義(英语:Caste-related violence...
    5 KB (582 words) - 13:27, 28 January 2023
  • 罗湿陀罗拘陀 (category 印度帝国及王国)
    西遮婁其王朝 《印度古代史纲》,197页 《卡纳塔克邦简史:从史前时代到今天》,74页~75页 《印度封建主义》,R.S.夏尔玛,德里,1965,67页 《印度古代史纲》,213页 《卡纳塔克邦简史:从史前时代到今天》,92页 《古印度-从起源至公元13世纪》,190页 《古印度简史》,许海山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ISBN...
    6 KB (1,055 words) - 15:08, 1 Jul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