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衝突論》(英語: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是1993年夏季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塞缪尔·P·亨廷顿在《外交季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文明的衝突》的文章中的观点。1996年,此文章又被拓展為一本專書,取名為《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8 KB (715 words) - 02:17, 20 February 2025
「漢地」的核心地帶外,現今還擴及黑龍江流域、塞北、西域、青藏高原及南海諸島等地。目前国际上广泛承认代表「中国」的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华夏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方国制度以共主為首;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阶段;公元前...
198 KB (27,583 words) - 20:05, 18 April 2025
多個不同學者提出的观点。社會階級、權力差異、不平等、衝突會推動社會演變都是很常見的主題。衝突論强调以唯物主义角度理解历史、使用辯證法分析,並且往往對社會現實的情況抱批判立場,可能是具有革命成份的政綱,或者提倡社會作出改革。衝突理論引起众人對階級衝突等權力差異的關注,往往與歷史上主流意識形態形成對比。...
19 KB (2,897 words) - 06:02, 3 March 2025
主義失敗以後,能向西方自由民主的意理提出挑戰的,不是伊斯蘭教,而是儒家東亞模式的威權主義。亨廷頓則提出文明衝突論,認為儒家文明無可避免將與西方文明產生衝突,並會與伊斯蘭文明聯合起來,對付基督教文明。 杜維明等學者認為,長遠來看儒家地位的衰落難以挽回。現代儒家思想大受打擊,要在中國重建影響力,可能性...
124 KB (14,988 words) - 18:22, 18 April 2025
Janowitz)一起成為20世纪晚期美國政军关系的先驱研究者。 亨廷頓最闻名于世的是他在1993年所寫的《文明衝突論》一書,用以解釋冷战後的世界格局,亨廷頓认为21世纪的戰爭將不會發生在國家之間,而會發生在文明之間。在這本著作裏,他認為伊斯兰极端主义將成為西方世界的最大威脅,為了遏抑伊斯蘭恐怖組織,亨廷頓不...
9 KB (849 words) - 09:52, 19 January 2025
略。共和黨和民主黨雖然在國內的內政有嚴重分歧和衝突,但皆認為中國威脅美國的軍事、經濟及知識產權。參看2018年美中貿易戰。 2005年12月22日,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發言「中國正成為威脅」,這是小泉內閣首次有閣員在公開場合提出「中國威脅論(中國脅威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亦表示,過去20年來,中國軍費快速增長,目前已達約20倍之多。...
29 KB (3,479 words) - 06:19, 18 April 2025
,以致於大東亞共榮圈的概念轉折。以至延伸出日本現時的脫亞入歐論與脫亞入美論。 福泽谕吉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在日本弘扬西方文明,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价值观。他积极提倡在当时正经历明治维新的日本应该放弃中国思想和儒教的精神,而吸收学习西方文明。写作当年,他所支持的朝鮮人尝试在朝鲜筹组改革党派,但没有成...
9 KB (1,459 words) - 17:51, 22 February 2025
戰爭(英語:war)是在国家、政权、族群或準軍事組織(如僱傭兵、民兵)之間密集的武裝衝突。戰爭的特徵是極度的暴力、侵略、破壞以及死傷,參與方可能是正规军,也可能是非正規(英语:Irregular military)軍隊。在國與國的戰爭中,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
16 KB (1,844 words) - 13:36, 22 February 2025
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會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從地中海戰爭與貿易中的東西文明交流、東羅馬帝國的遺民西遷,間接引发了義大利乃至整個西歐的文艺复兴运动。該運動的宗旨試圖重塑羅馬的輝煌文化,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282 KB (36,990 words) - 04:16, 14 April 2025
代表人物:掃羅·B·柯恩(英语:Saul B. Cohen) 代表著作:《分裂世界的地理與政治》 代表人物:塞繆爾·P·亨廷頓 代表著作:《文明的衝突、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ISBN 978-7-5011-3872-2 ISBN 978-957-08-1703-4 代表人物:布里辛斯基 代表著作:《大棋盤》...
7 KB (925 words) - 02:48, 20 March 2025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 (category 香港警民衝突)
楼外示威,試圖阻止二讀程序,示威者不斷向警方投擲雜物、磚頭,與警方發生了激烈衝突,事後警方發布公告,將示威行動定性為「暴動」。而示威者則指警方濫用職權及使用過度武力。之後示威者提出「完全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撤回前述衝突的暴動定性、撤回所有示威者控罪、追究警隊濫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辭職下台」等「...
377 KB (30,982 words) - 07:59, 27 April 2025
新世界秩序 (redirect from 新世界秩序 (陰謀論))
Tsarion)在《愛爾蘭文明起源(英语:The Irish Origins of Civilization)》一書中,揭露了秘密會社的菁英宗教、起源和議程,菁英利用金字塔等神秘符號帶來的力量擴大反人類目標。 主條目:愛滋病陰謀論、愛滋病起源陰謀論(英语:Discredited HIV/AIDS...
278 KB (28,617 words) - 18:19, 23 April 2025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文明」。 文明指人的社會和精神層面上的發達,如史懷哲的《文明的哲學》所說的文明,是相對於野蠻或原始而言 文明也可以指: 文化,指以一些抽像的標簽定義的區域性文化,如塞繆爾·P·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所說的文明 文明 (小說) 文明系列:一系列电脑游戏的名称 文明...
2 KB (282 words) - 10:10, 25 April 2023
傅斯年:《夷夏東西說》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七冊,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3頁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4-226頁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7頁 《國語·周語》:「有夏雖衰,杞、鄶猶在。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唯有嘉功,...
140 KB (18,278 words) - 05:35, 29 April 2025
記》:「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以為民坊者也......夫禮,坊民所淫,章民之別,使民無嫌,以為民紀者也。」 〈略論周公對歷史的貢獻〉,《松遼學刊》,1994年第2期。 (2007年):《西周史與西周文明》第十六章〈生產與生活〉,第一節〈禮與禮治〉,第210頁-第213頁。 《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廟祧之昭穆。鄭玄注:『父曰昭,子曰穆。』」...
223 KB (36,582 words) - 21:43, 7 January 2025
香港理工大學衝突是指在2019年11月13日至28日期間、在香港理工大學和九龍半島市區發生的警民衝突和圍困事件。由2019年6月起大規模爆發的反修例運動引發的示威席捲全港各地,然而政府卻不斷拒絕回應示威者訴求,導致暴力升級。警察暴力執法引起爭議、示威期間發生的陳彥霖死亡事件和周梓樂墮樓事件加劇警民對立,導致理大衝突及中文大學衝突。...
264 KB (22,059 words) - 13:06, 28 April 2025
牧的畜牧社会,园艺种植、低级农业社会,以及高级农业社会(也被称为文明)。有人认为工业和后工业社会本质上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 现代人类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强烈反对这种文明发展的严格阶段的分类方法。事实上,更多的人类学研究数据证明复杂性(文明、人口增长和密度、专门化等等)并不总是采取分等级或者分阶层的组织形式。...
21 KB (2,953 words) - 01:48, 5 February 2025
中華文化,是大中華地區的文明體系,其最早的形式為發展於黄河流域中原地區的中原文化,後來經過長時間歷史演變,以及期間不斷與外族的接触与文化融合,形成了今日所知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以夏商周三代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吉、凶、賓、軍、嘉五禮以及仁、義、禮、智、信五常為核心...
134 KB (18,173 words) - 22:23, 28 April 2025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彭麗君認為城邦論的本質不在於追求民主,而在於陳雲本人對華夏文化領導權的迷戀。陳雲之所以稱香港為城邦,是要實現一個新的華夏帝國,重新喚醒經西方價值洗滌而被壓抑的中國文化正統,諷刺地合乎中國的統治意識形態,即傳統中國的文化帝國主義優勝過西方文明。不過城邦論...
27 KB (3,333 words) - 02:42, 6 April 2025
、興皇法朗、茅山大明、吉藏大師。因依鳩摩羅什所譯的《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為三論宗,屬大乘中觀派。淨土宗的思想主要在《往生論》內,其代表曇鸞提倡他力、易行思想等思想。涅槃宗方面,《十地經論》有勒那摩提、慧光等所形成的地論學派,以及曇無讖翻譯的《大般涅槃經》(北本),傳入南朝...
146 KB (20,518 words) - 10:04, 27 March 2025
改的決定的催化,以及對特區政府經貿、文化政策的不满,衝突由以往的民間層面激化到政治層面。雨傘革命就成了衝突積累的最終總爆發,繼而2019年又爆發了規模更大的反修例風波。《苹果日报》评论称,中港矛盾乃法制之爭。何清漣则认为,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不少香港人擁有自身文化認同感,並且香港與中國大陆在...
125 KB (13,668 words) - 12:47, 22 February 2025
張起鈞、吳怡. 《中國哲學史話》. : 頁三一〇. 韓愈論佛骨表的緣起及其內容分析. [201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7). 赵轶峰. 明朝宗教政策合论. 《古代文明》. 2007年, (第2期) [2014-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51 KB (22,287 words) - 10:25, 28 April 2025
外星人 (section 支持外星人論的官方人物)
欺壓的受害者(如《阿凡達》、《第九禁區》等);人類文明或人類本身的創始者(如《衛斯理系列》、《第五元素》、《強殖裝甲》、《星際之門》、《封神演義》、《普羅米修斯》等)等等。 除了简单的关系之外,有作品还夹杂多層面和世界觀去描寫,像是與人類發生武力衝突(如《宇宙戰艦大和號》、《超時空要塞》、《傳說巨神...
22 KB (2,456 words) - 03:12, 1 February 2025
論的「琉球族」。琉球族的原生語言是琉球語,如今有些琉球人已不會說琉球語,今日較通用的語言為日語或沖縄辯(琉球式日語) 南岛民族指大洋洲和东南亚以南岛语系为语言的族群。考古学证据表明,说南岛语言的民族都和东南中国、马来西亚的稻米农业有文化交流。这种农业文明...
71 KB (7,028 words) - 09:21, 20 April 2025
衝突中。蔣中正實施清黨後發生四一二事件,中國國民黨與中国共产党從合作走向對抗,爆發第一次国共内战。 1930年代的中國在國民政府統治之下,交通、衛生、教育、及經濟均獲得迅速發展,被學界稱為「黄金十年」;但與此同時,日本在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並不斷在中國境內製造衝突...
205 KB (20,209 words) - 00:37, 28 April 2025
,絕大多數的八旗官兵及眷屬也「從龍入關」,隨之定居北京。這一系列舉措曾一度使留守東北的八旗兵僅剩下1524人。直到康熙年間,清朝與沙皇俄國發生了邊界衝突,這使得統治者重新重視東三省的防務。他們開始有計劃的使部分旗人向故土回流。到了乾隆年間,東北駐防20餘處,還有守護陵寢、圍場、邊門的旗兵總數已恢復至...
120 KB (17,035 words) - 13:50, 25 April 2025
明治新政府所推行的殖產興業及富國強兵,可以看成是脫亞入歐等一連串政策的推行及西洋建築、剃髮、洋裝、洋食等的獎勵。但也有人指摘文明開化只是限於都市人及知識分子攝取西方文明。 文明開化這個詞彙,是在1875年福澤諭吉所寫的《文明論之概略》中,作為civilization的譯語開始被使用。 交通...
3 KB (324 words) - 11:48, 18 November 2023
總統之位,袁隨即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退位,清朝統治就此終結。 辛亥革命起因包括清廷無法抗拒列强侵略、清末體制阻礙社會發展、滿漢衝突、經濟財政困窘、士紳及知識分子缺乏出路等因素。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帝制政體,建立了中國史上第一個共和國即中华民国,具有里程碑意義。...
225 KB (32,476 words) - 18:04, 26 April 2025
藏地的著述數目十分地多。佛學院內的學僧按照先顯後密的學習次第,先學習顯教的五部大論:以唯識學觀點解釋般若經的《現觀莊嚴論》、講述戒律的《戒律論》、講述部派佛教的《俱舍論》、講述中觀學的《入中論》、及講述因明學的《釋量論》。而密乘的學習,各派不盡相同,以格魯派為例,需學習《密宗道次第广论》。 松贊干布...
43 KB (6,470 words) - 02:31, 19 April 2025
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民主專政、中國共產黨領導、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等四項基本原則,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共十八大召開後,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化改革、依法治國與从严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更...
446 KB (42,794 words) - 23:58, 28 April 2025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category 統一場論)
文明。愛因斯坦強烈地主張成立民主的世界政府,以世界聯盟的框架抑制民族國家力量。他認為,建基於普遍原理(英语:universal principle)的世界聯盟能夠克服不受約束的民族主義所造成的混亂失序;就如同在物理學裏,浩瀚宇宙必定存在一種統一理論(愛因斯坦晚年將精力投注在統一場論...
122 KB (13,193 words) - 12:19, 27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