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装甲火炮系统(英語:M8 Armored Gun System,缩写M8 AGS)是一款由美国联合防务公司(英语:United Defense)开发的轻型坦克,原本用于取代美军第82空降师的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还有望取代第二装甲骑兵团安装拖式导弹的悍马汽车。M8项目最终被取消,它原本在第二装甲骑兵团的作用被史崔克裝甲車取代。...
5 KB (644 words) - 10:59, 2 April 2025
M61火神式機砲(M61 Vulcan,中文通常簡稱成M61機砲、火神砲)是一種由美軍開發的六管連發機關砲,經常被裝載在戰鬥機、直昇機上作為高射速近距離火砲系統。通用代號GAU-4(GAU是「航空用火砲」,Gun, Aircraft Unit的縮寫),口徑為20mm,其航空用版本被賦予M...
10 KB (1,164 words) - 14:40, 9 January 2025
目前,該原型自走砲展示於西爾堡的火砲公園內。 十字軍自走砲最初構想為「先進野戰砲兵系統」(Advanced Field Artillery System,AFAS),是裝甲系統現代化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旨在建構一系列共用底盤的裝甲載具。1992年10月,由於蘇聯解體導致預算優先順序變更,美國陸軍取消了裝甲系統現代化計畫。...
12 KB (1,314 words) - 07:42, 27 March 2025
。剩下的裝甲車不是有特殊用途的,更輕盈版本的主戰坦克衍生型,就是其他種類的裝甲戰鬥車輛(例如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自走砲等)。 主战坦克是现代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現代的主戰坦克鮮少單獨作戰,通常會與搭載步兵的步兵戰車組成裝甲單位共同行動。除此之外,偵查機與陸地攻擊機也常擔當主戰坦克的支援單位。...
6 KB (881 words) - 06:35, 31 October 2024
豹2型坦克 (section BPz 3裝甲回收車)
M等級的防地雷底盤,也加強前方斜面裝甲塊,砲塔換裝成瑞士研發的鈦合金裝甲。炮塔上方裝甲和煙霧發射器也有修改。可以說更大程度提升了生存性和戰力,炮塔的電動轉向裝置升級成類似豹2A5的設計,駕駛還有後視攝影機,指揮管制系統和火控系統也有所升級都採用了蔡司光學GmbH PERI-R17A2火控模組。裝填手還可操作一獨立遙控武器站上有...
53 KB (6,413 words) - 10:43, 10 April 2025
裝甲等,而從日本的角度來看,90式戰車雖在性能上有著優良的評價,但並無可供改進空間,無論是裝甲還是C4I系統,其升級作業勢必會增加車重,給引擎與變速帶來沈重的負擔,影響操縱性、燃油經濟性、維修性。至於陸自的74式戰車,其車體已老化,換上諸如120公釐滑膛砲...
42 KB (4,703 words) - 03:04, 13 April 2025
砲的主力戰車,因為砲管內壁沒有膛線,當砲彈通過砲管時便不會因膛線造成速度衰減,可提供比線膛砲高的砲口初速,從而增強砲彈的貫穿力,該砲發射的穿甲彈可在1000米處擊穿300毫米的垂直軋壓均質裝甲,美軍當時只有M103重戰車的正面裝甲才有機會抵擋得住,其餘的中型及輕型戰車的裝甲...
54 KB (8,243 words) - 09:23, 6 March 2025
砲塔右側,裝有一具M2 12.7公釐機槍架,可360度旋轉射擊。砲鋤無裝置動力釋放裝置,射擊前必須以手動操作。 動力系統採用底特律柴油引擎公司8V-71液冷式渦輪增壓、二行程八汽缸柴油引擎,傳動系統則採用通用汽車公司艾利森變速箱部門XTG-411-4A交叉驅動變速箱。 火砲部分採用一門M126...
39 KB (4,898 words) - 01:46, 9 March 2025
火炮。它还装备了IMI系统和铁拳主动防护系统和弹簧刀无人机遊蕩彈藥系统。 此戰車雖符合輕戰車特徵,但由於使用目的在於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與裝甲掩護,而非為裝甲部隊偵查,因此在美軍定義中不屬於輕戰車。 機動防護火力車 M8裝甲火砲系統 15式轻型坦克 AUSA 2016...
15 KB (1,352 words) - 02:19, 20 February 2025
裝甲部隊亦未有面對蘇聯125毫米口徑滑膛炮的實戰經驗,所以美軍對作戰的準備十分謹慎,除了為操作M1A1的部隊配發採用貧鈾彈芯的M829A1翼穩脫殼穿甲彈,又提供貧鈾裝甲套件,將部分M1A1的複合裝甲換裝為有貧鈾夾層的貧鈾裝甲,成為強化裝甲防護力的M...
140 KB (19,180 words) - 14:25, 15 April 2025
三號突擊砲(德語:Sturmgeschütz III)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量最多的裝甲戰鬥車輛。它以三號戰車的底盤作為基礎而製造。德國最初打算以之作為步兵支援的機動裝甲輕型火砲。經過不斷的改良,它在1942年具備反戰車功能並逐漸被視為主要用途。直至戰爭完結,德國一共生產了10,500輛三號突擊砲。...
10 KB (945 words) - 14:28, 14 February 2025
M-84主力戰車(蘇聯T-72改良版),而墮落者戰車即是M-84的升級發展型號。 墮落者與M-84最大的差別在於其複合裝甲與間隙裝甲再加上爆炸反應裝甲的應用,提供車體前方與側裙足以抵擋高爆反坦克彈的額外防護能力。彈藥也採取了分離式儲存,給予戰車遭到後部攻擊時,砲...
7 KB (998 words) - 02:02, 15 May 2022
M1A1、M1A2等裝甲車輛及自走炮的主炮。 7.5厘米KwK 42砲 - 二戰德國的豹式坦克主炮 88毫米高射炮 - 二戰德國的高射炮及反坦克炮,也是虎式坦克的主炮 萊茵金屬M35 - M8-AGS的105毫米主炮 萊茵金屬120毫米炮 - L44及L55,為M1A1、M1A2、豹2、90式的主炮...
4 KB (297 words) - 02:41, 12 March 2025
砲塔前端的裝甲特別加強,除了ERA之外還有兩層非金属材料複合裝甲夾层与装甲鋼板形成三明治外型的防禦结构,複合裝甲夾层通常是多层陶瓷和特殊塑膠構成,比同樣防護力的装甲鋼板更輕更堅固。 后续改进型号T-90AM/T-90M换装“化石”(Relikt)爆炸反应装甲完整连续覆盖了炮塔与车体正面,当爆炸装甲...
32 KB (4,207 words) - 08:44, 8 April 2025
I的引擎前有兩層鋼裝甲,在內外兩層中則有燃油緩衝劑。MK III以後則改為中空間隔複合裝甲。空氣由左流入發動機,再由右排出。 由於梅卡瓦主戰坦克是以以軍多年戰爭中,血的教訓下而作研製的產品。因此應用了大量從作戰獲得的經驗設計該坦克。例如,在悬挂系统,以螺旋彈簧平衡懸掛系統...
20 KB (2,296 words) - 14:41, 29 December 2024
M」。堡壘M承襲了T-84的動力與主要武器,並使用電渣重熔製程鋼材製造車體與裝甲用的滾軋鋼板,在降低鋼板內的磷、硫與雜質後,烏克蘭聲稱同等厚度鋼板防禦力較以往型號要為提升,主要改良點是換用配有熱影像儀的PNK-6車長觀測儀,並以國產品替換蘇聯產製的複合材料裝甲夾層材質,爆炸反應裝甲...
12 KB (1,487 words) - 08:38, 12 February 2025
砲、改良的附加裝甲、埃爾比特系統的「騎士」火控系統和自動滅火、抑爆系統、煙霧彈發射器,行駛能力和越野機動性也有改善。原有混合電動與液壓系統的馬戈其7C被全換成電動系統,在無涉水裝備下能潛行2.4米深。 Mk-2型採用不同於Mk-1型的低矮車長指揮塔,而保留在土耳其服役的M60巴頓M19指揮塔,空間大又配有12...
9 KB (708 words) - 07:38, 2 May 2024
M113AS4 澳洲國造舊式裝甲運兵車M113AS1和M113AS3的升級版本,外部為全焊接鋁製裝甲,可抵擋小型武器和砲彈破片;配件方面加裝空氣控制系統調節溫度和通風,以及自動火砲偵測等。 M113裝甲騎兵攻擊型(ACAV) 「裝甲騎兵攻擊型」(「ACAV」),初期投入越戰後的M...
26 KB (3,262 words) - 02:59, 16 February 2025
挑战者2坦克 (section 挑戰者裝甲維修車(CHARRV))
裝甲配置則為冷戰時期針對歐洲平原長距離射擊戰概念的配置,主要防護集中在砲塔與車身首上正面60度的範圍內,另配有雷射警告系統與炮塔兩側各5發的煙幕彈發射器。 在伊拉克挑戰者2坦克有在近距離遭遇戰中共遭到8枚RPG,2枚米蘭反戰車飛彈,以及無數小口徑火砲...
22 KB (3,052 words) - 05:10, 16 January 2025
M1128機動火砲系統(英語:M1128 Mobile Gun System, MGS)是美國史崔克裝甲車系列的火砲裝甲車版本,其上裝有一門105毫米戰車砲。M1128 MGS是以由加拿大通用動力所生產的LAV-3裝甲車為基礎衍生而來的。它目前的主要用戶是美國,但包含加拿大在內的其他數個國家都有意願將之納入制式裝備。...
12 KB (1,349 words) - 08:28, 12 April 2025
而導致這次意外情況的原因,是因為乘員組在砲塔中心還未做好調整的情況下就嘗試越障,再加上駕駛人員的經驗不足以及演習場泥地狀態導致出現打滑的狀況。 K1是52噸級戰車,裝備105mm主砲,有複雜的射控系統和複合裝甲因為外觀類似於美軍M1戰車,所以駐韓美軍都戲稱是「M1寶寶」,撇開尺寸不談,K1還是有許多地方不同於美國M1,火控系統...
10 KB (1,184 words) - 10:15, 25 December 2024
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category 法国装甲战斗车辆)
裝甲厚度。然而,1980年代後,由於科技的大幅進步,當時先進的主力戰車如德國豹二、美國M1艾布蘭都能有效兼顧火力、機動力與防護力,免去了設計上痛苦的抉擇,火力上,使用大口徑主砲與先進射控系統;防護力則運用高科技複合裝甲,防護效能遠高於相同厚度的傳統鋼質裝甲並配備高功率發動機與優良的懸吊系統...
20 KB (2,836 words) - 17:19, 12 March 2025
M270多管火箭系統(英語:M270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常縮寫為M270 MLRS)是一個設有裝甲的自走多管火箭武器系統。自1983年美軍首度使用M270火箭砲之後,北約多個成員國相繼開始採用M270,而逐漸成為北約的制式武器。之後美國與歐洲諸國總共生產了約1...
26 KB (2,810 words) - 13:52, 28 December 2024
裝甲。複合裝甲是一种具優良防護能力的被動裝甲,而由英國開發著名的喬巴姆裝甲(Chobham armour)亦是改良自複合裝甲,美軍的M1A1艾布蘭則採用更先進的貧鈾裝甲。 1980年代开始,坦克开始装备爆炸反应装甲,当坦克被命中后,坦克表面的反应装甲...
35 KB (4,926 words) - 02:51, 21 April 2025
大砲又稱火炮、礟、礮,是利用機械能、化學能(火藥)、電磁能來發射彈體,其射程超過單兵武器射程的武器。英語對「Artillery」的定義也包含射箭機、投石機等大型非火藥武器在內。砲是指火砲,用火藥的遠距離殺傷武器。炮是指一種能發射鐵石鐵丸或砲彈的重型兵器。 漢字中石部的「砲...
11 KB (1,479 words) - 08:58, 7 April 2025
K2概念驗證階段時並不包含硬殺防護,然而幾年後的K2 PIP改良版時,就加入了一對硬殺反飛彈裝置。 裝甲方面使用一種未知的機密複合裝甲和外加爆炸反應裝甲塊。VIRSS煙霧榴彈發射器也能增加一些防禦力。K2還加裝鋁箔條散佈器防禦系統以增強原本的RWR系統和雷達干擾系統。車載型毫米波雷達聯結車上電腦可以偵測全方向來襲的物體,立刻發出警...
19 KB (2,222 words) - 03:11, 4 April 2025
装甲车辆、T代表坦克、Q代表轻型的意思。 15式坦克在试验样车阶段,通过网上曝光的图片显示采用的是液气悬挂,定型的15式坦克采用的是扭杆悬挂。 M8-AGS 魟魚式輕型坦克 PL-01坦克 2S25反战车自走炮 狮鹫轻型坦克 15轻坦样车采用先进液气悬挂系统 为何量产后却放弃....
13 KB (1,536 words) - 10:59, 2 April 2025
裝甲運兵車上。第一張3D阿勒泰圖像於2010年4月7日由國防工業局發布的新聞稿中對外公佈。阿勒泰戰車亦與擁有結實基礎技術的K2戰車共同的底盤,和土耳其重新設計過的砲塔、阿塞山的沃爾坎三式火控系統。車輪增加到7對,並有著更長的車體、更厚的裝甲...
11 KB (1,103 words) - 14:12, 24 August 2023
16枚(MK1為12枚)。炮塔上MK1A改進了Kanchan複合裝甲,而MK1繼續使用複合模組化裝甲。製造商表示將來MK1也可能升級的裝甲。MK1A中進行了一些關鍵的總成。其中包括用於保護的 NERA、炮手的主瞄準具和自動目標跟蹤系統,以及指揮官全景瞄準具 [CPS MK-II]...
15 KB (1,492 words) - 06:19, 31 October 2024
D-10戰車砲,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研製的反戰車火砲,用於戰車或驅逐戰車。1979年,波蘭在新生產的T-54/55系列主戰坦克上安裝了D-10的最新版本,隨著T-55的服役而持續在世界各地活躍。 1944年,隨著德軍虎式、豹式等重型戰車的投入,蘇聯軍主力的T-34/76在戰場上完全無法對抗,...
8 KB (992 words) - 15:52, 1 October 2024
7毫米高射機槍(300發) 1挺86式7.62毫米同軸機槍(2,000發) 坦克炮塔正面楔形复合主裝甲,侧面为附加装甲 正面防护力相当于700毫米均质装甲 下反穩像火控系統 炮手有热成像瞄准鏡 激光观瞄压制系統 1999年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后,按“9910工程”的标准小批量生产了一些99式坦克入役。这...
46 KB (6,714 words) - 14:42, 15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