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Wiktionary:原始印欧语名词」或「原始印欧语名词列表(中文)」。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Wiktionary:原始印欧语词根」或「原始印欧语词根列表(中文)」。 原始印歐語(PIE)的名詞,它們的構詞法和語義,已經被現代語言學家重新構造出來了,基於了跨越所有印歐語系語言所找到的相似性。 名詞...
    23 KB (1,576 words) - 16:16, 18 August 2021
  • 原始印歐語小品詞(particle:質點、粒子)已經被現代語言學家重構了,基于了跨越所有印歐語系語言所找到的相似性。本文列出并討論它們的假定形式。 很多小品詞可以用作副詞和后置詞二者。這類似於現代語言;比較一下英語的“He is above in the attic”(副詞)和“The bird is...
    11 KB (395 words) - 11:24, 29 December 2021
  •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Wiktionary:原始印欧语词根」。 重構的原始印歐語詞根(PIE roots)是承載詞匯意義的基本詞素。通過增加后綴形成詞幹,再通過變形詞綴在文法上形成變形后的詞(名詞或動詞)。 PIE 詞根服從元音變換,除了一些非常特殊的情況,詞根完全由它的要素輔音來刻畫,而元音是可以變換的。作為規則,PIE...
    8 KB (973 words) - 02:24, 14 April 2022
  • 原始印歐重音指稱原始印歐語的重音系統。 重構的原始印歐語(PIE)有音高重音系統,通常被描述為有著自由的音調重音。這意味著在一個詞中最多有一個音節可以用高度(而非強度)區別出來,并且重音(高調)不能被音位規則預測出來。 PIE 重音可以移動,這意味著它可以在遍及屈折范例而改變位置。這種事態可見於吠陀梵語和古希臘語中,比如在...
    12 KB (1,812 words) - 01:37, 1 September 2023
  • verbs」或「原始印歐動詞目錄」。 原始印歐語的動詞系統是一個複雜系統,其中動詞分類依據它們的體貌:狀態體、未完成體、完成性體。這個系統實現了多種語氣和態,並且動詞依據人稱、數和時態進行變位。這個向動詞的基素(詞根)增加詞綴的系統允許對詞幹的修改,使得它可以成為名詞、動詞或形容詞。這個系統明顯的體現於古希臘...
    48 KB (4,691 words) - 19:42, 4 July 2017
  • pronouns」或「原始印歐代詞目錄」。 原始印歐語代詞已經被現代語言學家基于跨越所有印歐語系語言所找到的相似性而重構出來。本文列出并討論它們的假定形式。 原始印歐語代詞由于它們在后代語言中變化而難于構造。特別是對于指示代詞。 原始印歐語...
    16 KB (512 words) - 11:21, 10 February 2023
  • 原始印歐語的音位重構如下。對這些音位如何反映在各種印歐語言中的總結請參見印歐語音定律。 本表給出的是在現代出版物中最常用的符號。變體表示會在后面給出。上標 ʰ 表示送氣音,ʷ表示圓唇化。*y代表硬腭半元音,對應國際音標[j],而不是[y]。 原始凱爾特原始-波羅的-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原始伊朗語合并了濁送氣音系列...
    34 KB (4,763 words) - 04:39, 30 October 2023
  • 在語言學中,印欧语元音變換(Indo-European ablaut)指原始印歐語(PIE)中的元音变换系統,它在現代印歐語系語言中有深遠影響。 英語中元音變換的例子是強動詞 sing, sang, sung 和它相關的名詞 song,这个模式直接继承自原始印欧语。 術語ablaut(來自德語 ab-...
    16 KB (2,258 words) - 07:05, 13 March 2019
  • 印歐系詞(Indo-European copula)為所有印歐語系語言的一個共有特征,即存在著對應於英語動詞“to be”的一個動詞。 這個動詞有兩個基本意義。在不太顯著的境中它是簡單的系詞(“I'm tired”;“That's a shame!”),這個功能在非印歐語言可能表達得非常不同。在更顯著的語境中它表達存在(“I...
    30 KB (1,461 words) - 12:15, 8 October 2021
  • 名詞,則以/nd/結尾。在所有的類別當中,中性名詞的主格與賓格結尾,不同於陽性名詞和陰性名詞的,其中陰性和陽性名詞的主格與賓格結尾相似。 以下以*wulfaz(意即「狼」)和*gastiz(意即「客人」)這兩個字做為不同詞幹音名詞變化的範例: 形容詞與名詞...
    32 KB (3,907 words) - 18:46, 29 January 2024
  • ;荷馬時期開始(公元前750年),就有大量的古希臘文獻; 赫梯:該擁有所有印歐語系語言中最古老的書寫文獻,並且由於安那托利亞的分裂,該與其他姊妹語言差別很大。赫梯保留了大量原始印歐語元素,但是由於其模棱兩可的書寫系統,及早期音系和語法上的變化,學界較少認可該的學術價值;...
    52 KB (4,102 words) - 23:07, 18 May 2024
  • 原始印歐人(英語:Proto-Indo-Europeans)是歐亞大陸的一個假設存在的史前人群,他們說原始印歐語(根據語言重建,這是印歐語系的祖先)。 關於他們的知識主要來自語言重建,以及來自考古學和古遺傳學的物質證據。 原始印歐人可能生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或大約公元前四千年。 主流學說認為,原始...
    27 KB (3,506 words) - 16:57, 19 February 2024
  • 語法中最困難的部分之一。它們在一大類“收縮動詞”中特別重要,即從結尾為元音的名詞或形容詞形成的名詞派生(denominative)動詞。(事實上,收縮動詞在現代希臘中的反映 — 就是說演化自古希臘收縮動詞的動詞集 — 表現為在這門語言動詞的兩大主要類別之一。) 原始印歐語...
    14 KB (1,636 words) - 12:03, 10 August 2021
  • 飄忽s- (category 原始印歐語)
    印歐語學中的飄忽s-(s-mobile;“mobile”讀作發音: /ˈmoʊbɪliː/,為拉丁中性形容詞)是指一些構擬的原始印歐語詞根中可有可無的*s-前綴結構。之所以稱其可有可無,是因為它在一些後代語言中被保留,在另一些後代語言中則無存在的痕跡。 此飄忽s-存於一些原始印歐語詞根中,例如詞幹...
    10 KB (1,089 words) - 03:04, 3 May 2024
  • 印歐語指的是在印歐民族分布擴張至史前歐洲和南亞各地區前,這些地區所使用的語言,並非單一語言,而這些語言之間也不一定互有關聯。現存最古老的前印歐語文獻,可追溯至19世纪,見於現今土耳其中部的灰山(Kültepe)地區,推估語言相當多樣,這些前印歐語據信最晚至公元前三千年仍有發展(參見原始印歐語...
    11 KB (1,577 words) - 14:37, 26 August 2023
  • *kʼ 。 原始閃語音系是以現代閃之間的語音對應為基礎而重建的。 下表列出了各語言的對應音位。 原始是一個屈折 。 大多數名詞和動詞由幾個輔音(主要是三個輔音)為基礎來組成詞根 ,語法類別則由元音和其他方式(長輔音或加短詞綴)表示。 。 名詞具有獨立式和複合式,後者在接續名詞屬格或代名詞後缀時使用。...
    15 KB (982 words) - 16:48, 7 January 2024
  • 原始諾斯(Proto-Norse,亦稱為Primitive Norse、Proto-Nordic「原始北歐」、Ancient Nordic「古代北歐」、Old Scandinavian「古斯堪地納維亞」、Proto-North Germanic「原始北日耳曼」)是印歐語...
    17 KB (1,916 words) - 03:32, 29 February 2024
  • 性(德語:Genus;英語:grammatical gender)在語法中是指一個名詞或代詞的類別,以及形容詞、冠詞或動詞在與名詞或代詞搭配時發生的屈折變化。 性對於名詞或代詞來說是一種分類,而對於形容詞、冠詞或動詞來說是一種屈折,兩者的意義是不同的。不過在名詞中,一些指人或生物的名詞也可以看作有性的屈折,如德語中的der Student(大學生)和die...
    10 KB (1,374 words) - 15:06, 25 June 2023
  • 孟加拉语 (redirect from 孟加拉)
    在計數的時候,名詞選用一小組量詞。如很多東亞語言(比如漢語、日語、泰語)一樣,在孟加拉名詞不能通過直接增加數詞毗鄰於名詞來計數。必須在數詞和名詞之間使用名詞的量詞(MW)。多數名詞采用通用量詞 -টা -ţa,而其他量詞指示語義類(比如 -জন -jon 用於人)。 描述名詞的量而无对应量詞(比如 আট বিড়াল aţ biŗal“八猫”...
    19 KB (1,264 words) - 06:28, 6 February 2024
  • 。 赫梯證實是最早的印歐語言,在原始印歐語假說提出之后僅一個多世紀就被重新發現了。因為在它的結構和語音上的顯著不同,一些現代語言學家,最顯著的是提議了印度-赫梯假說的Edgar H. Sturtevant和Warren Cowgill,他們爭論說它應當被分類為印歐...
    21 KB (2,700 words) - 14:36, 5 February 2024
  • 印欧学 (redirect from 印歐研究)
    印欧学(英語:Indo-European studies)是一门研究印欧语系诸语言的规律以及原始印欧语的发展历程、原始印欧人的起源与扩散问题的学科。 公元前4世纪时,古代南亚的语言学家波你尼已经注意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语言与印度地区的语言有相似之处。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人注意到到拉丁语与希腊语有相似之处。...
    7 KB (873 words) - 08:30, 27 May 2023
  • 此类对应拉丁语“第二类变格”,来自原始印欧语语干变形。阴性词占比很小。 此类对应拉丁语“第一类变格”,主要来自带*-eh₂-的原始印欧语名词,主要是阴性名词,也有几个阳性词。 宾格单数后缀本应为*-am,来自长元音在韵尾*-m前缩短。然而目前证据可见长元音形式,这可能是其他带长元音后缀类推来的。 属格复数后缀本为原始印欧语代词*-eh₂-soHom。...
    42 KB (3,356 words) - 18:24, 2 December 2023
  • 名詞的眾數結尾同於集合名詞單數結尾,而一些在單數帶有集合名詞結尾的名詞則在之後演變為陰性名詞。這現象的蹤跡可見於古希臘,古希臘的動詞單數結尾用於中性眾數名詞之上;此外,在拉丁等許多印歐語系語言中,許多中性名詞的眾數主格、賓格與呼格結尾與陰性名詞的單數主格結尾是相若的。...
    14 KB (1,748 words) - 09:37, 8 August 2023
  • 原始伊朗语是构拟出的印欧语系伊朗语支祖语,是普什图语、波斯语、粟特语、扎扎其语、奥塞梯语、马赞德兰语、库尔德语、塔里什语及其他语言的直系共同祖先。它的使用者是原始伊朗人,可能在在公元前2千纪创造了安德罗诺沃文化。 原始伊朗语是一种分化自原始印度-伊朗语的咝音语言。它距阿维斯陀语可能不到一千年,距原始印欧语也不到两千年。...
    9 KB (876 words) - 14:32, 8 January 2024
  • 元音詞幹 (category 含有希臘的條目)
    vowel、theme vowel),在印歐語言學中,是結束於元音的名詞或動詞詞幹,這個元音出現於或在其他方面影響名詞或動詞的變形范例。這個元音和動詞或名詞都稱為 thematic 的。athematic 詞根缺乏詞幹元音,而把變形直接附加在詞根自身上。 例如,考慮拉丁“第一變格”單數結尾: 元音 a 在這些格結尾中看起來很突出,所以名詞如...
    4 KB (612 words) - 16:50, 24 January 2014
  • 哥德保存著大量不一定在現代日耳曼語言裡出現的古代印歐語的特徵,尤其是印歐語言豐富的名詞變化系統。哥德有主格、賓格、屬格和與格,並且還有著有時同於主格,有時同於賓格的呼格的痕跡。印歐語的性別系統,包括現代德語和冰島中(以及就部份而言存在於荷蘭、丹麥、挪威和瑞典當中,與用於陽性和陰性名詞...
    50 KB (7,672 words) - 23:38, 1 June 2024
  • 波斯語在構詞方面的功能非常強大,並且可以通過組合詞綴、詞幹、名詞以及形容詞來進行新建構詞。可以由許多詞綴(超過一百個)構成新詞彙,並且能夠從名詞構建出詞綴和特殊前綴,波斯也被稱為以及證明為一種黏著,因為波斯也經常從名詞、形容詞及動詞詞幹使用延伸語言黏著特性而形成新詞彙。新詞彙也廣泛地通...
    9 KB (507 words) - 22:50, 7 January 2022
  • 凯尔特语族 (redirect from 克爾特)
    就語形方面,凱爾特名詞與形容詞與其上層並無什麼顯著的改變,但相較於其他實存的印歐語言,海島凱爾特的動詞就擁有一種獨特且未解的特徵:其動詞的詞形變化會隨著該動詞是否位於一個句子的絕對首位(海島凱爾特為動主賓即 VSO 語言)或該動詞之前是否有一個動詞前置質詞而有所不同。這樣的特色在古愛爾蘭...
    16 KB (1,768 words) - 23:25, 19 April 2024
  • 一段極早的文本有屬格-osio (是原始印歐語的屬格詞尾) 而非-ī (只在意大利-凱爾特語族中出現)。[來源請求]這一形式亦在近親法利斯克中出現。 在複數屬格中,-um (來自原始印歐語*-ōm)保存於古典拉丁中,如"《錢幣與財寶之辭》"; 除此以外,它最終被-ōrum替代,類比第一變格法的-ārum。 陽性名詞...
    38 KB (4,795 words) - 15:35, 2 April 2024
  • 斜格 (category 含有拉丁的條目)
    斜格(英語:oblique case,縮寫:obl,拉丁:casus generalis;亦稱 間接格、旁格)在語言學中、是綜合中一種名詞格,特別是在古典希臘及拉丁中,主格及呼格以外的格的總稱,是它一般用為名詞作爲動詞、或前置詞的賓語時稱之。除了句子主語的主格、或直接稱呼的呼格之外,斜格可以出現在任何格的關係中。...
    3 KB (463 words) - 07:29, 28 May 2022
  • 名詞是陽性(град-城市、син-兒子,等);以母音字母–а/–я結尾的名字是陰性(улица-街道, ракия-燒酒等);以母音字母–е/–о結尾的名字是中性(дете-兒童、езеро-湖等)。保加利亞名詞還有單數複數形式,單數名詞通過更改結尾字母來獲得複數形式.不同文法性別的名詞...
    10 KB (907 words) - 15:24, 20 Ma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