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白話文(另稱華文、官白、京白)是狹義的中文白话文。「现代白话文主要有4种,分别是官话白话文(官白)、吴语白话文(吳白)、粤语白话文(粵白)以及中州韻白话文(韵白)。」然在這4种之外还有其他漢語白話文,如閩南語白話文。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白话文,是指官话白话文。 官話白話文...
7 KB (937 words) - 22:15, 29 November 2024
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北方漢語白話文運動取得成功,以符合官話口語詞彙、語法的現代漢語白話文逐漸取代了與口語脫離的文言文。與此同時,中國各地方語言都相繼出現了各自的口語書面化嘗試和努力。但政府強制推廣基於官話制定的官方標準語(「國語」或「普通話」)及相應的現代漢語白話文...
13 KB (1,679 words) - 22:12, 29 November 2024
白話文運動的發展。 新文學運動之後,白話文運動取得成功,以符合官話口語詞彙、語法的白話文逐漸取代了與口語脫離的文言文。與此同時,中國各地語言都相繼出現了各自的口語書面化嘗試和努力。但在台灣和中國大陸,政府強制推廣源於北京官话制定的中華民國國語、普通話及相應的現代漢語白話文...
9 KB (1,155 words) - 09:25, 30 November 2024
話),終于1932年廢棄老國音。韻白官方地位至此而止。 多種中國戲劇稱其舞台語言承襲自「中原音韻」。例如,粵劇至今仍有古腔「中州音」唸白,潮汕地区亦有使用中州韻的正字戏,与潮剧及白字戏不同。 白話文 官話白話文 官話 張慧婷. 粵劇「官話」的入聲研究 (PDF). 語言學系...
5 KB (732 words) - 05:39, 23 November 2024
臺灣官話是在臺灣使用的官話方言。臺灣官話歷史始於明鄭時期,清治時期官方曾嘗試推廣官話,日治時期,臺灣漢文書面作品主要是基於官話白話文。然而,在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戰後至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以前,官話在臺灣始終沒有成為通用語,僅在來臺官員間被使用;隨著1950年代官方在國語運動賦予官話...
6 KB (683 words) - 05:15, 31 May 2024
官話口語的官話白話文萌芽。粵語白話文萌芽於明末,在清末高速發展。吳語白話文和臺語白話文亦同。不同漢語的母語者在口語較難溝通,但他們書寫的文言能互相溝通。民國初年,白話文運動倡導「我手寫我口」後,官話口語入文取代文言,成為現代最常用的文字(官話白話文...
19 KB (2,182 words) - 09:06, 12 August 2024
閩語白話文(簡稱閩白或閩文)是一種符合閩語語法、詞彙、句式,混用傳統漢字和閩語漢字行文的閩語書寫系統。 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北方漢語白話文運動取得成功,以符合官話口語詞彙、語法的現代漢語白話文逐漸取代了與口語脫離的文言文。與此同時,中國各地方語言都相繼出現了各自的口語書面化嘗試和努力。在民間閩語...
5 KB (698 words) - 18:52, 29 May 2024
閩南語白話文,在臺灣又被稱為臺語白話文、台灣話文、台語文、台文等,是一種符合閩南語文法、本身詞彙以及外來詞彙的書寫系統,主要流行於臺灣、福建、廣東一帶、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閩南語社區。傳統的閩南語白話文型式以漢字(傳統漢字、臺閩漢字等)行文,近代以來隨著傳教士來到東亞,為了傳教需要另外發展出一套以羅...
20 KB (2,671 words) - 21:25, 7 December 2024
三及第(粵拼:saam1 kap6 dai2;國際音標:[saːm˥ kʰɐp̚˨ tɐi̯˧˥])是一種夾雜文言文、官話白話文以及粤语白話文的一種書寫文體。三及第早在清朝時出現,例如招子庸作品粵謳,或邵彬儒作品《俗話傾談》都是以「三及第」形式創作的。這種「三及第」文體流行在 1940年代直到...
4 KB (438 words) - 12:49, 30 September 2024
官話白話文,即使用標準官話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汉语非官话方言区除采用官话白话文并辅以本地方音之外,也流行以本地方言直接记录白话文,如粤语区流行夾雜文言文、官話白話文及粵語白話文的三及第文體,閩語區亦偶有閩語白話文和台語白話文,吳語區亦偶有吳語白話文。...
77 KB (10,356 words) - 16:22, 2 January 2025
官话只是名字叫做"南京官话",但并非僅有"南京方言",在南京方言之上揉雜了士子對中原音韻的理解。 待明成祖遷都北京,從南京移民到北京四十萬人,超過了北京原有人口,南方官话受到北京語音和北方話腔調的影响,含有北京聲調的官話也逐漸產生,即後來的北方官话,但此時通行範圍不廣也非主流。南方官話...
20 KB (2,341 words) - 10:18, 23 March 2024
老國音,中國國語運動中,1913年“讀音統一會”議定的漢語標準音。該音系基於傳統的中州韻白話文,後被新國音即官話白話文取代。 1913年,读音统一会經由投票确定了“国音”标准,这种标准音习惯上称之为“老国音”。1923年,当时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了“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决定采用北京语音标准,称之为“新国音”。...
18 KB (1,565 words) - 09:16, 22 October 2024
明、清兩代也有部分小說,以官話白話文書寫,如《金瓶梅》、《水滸傳》、《紅樓夢》等,是為民間「書面語」,而非官方主流「書面語」。 中國及其他華人群體20世紀沿用至今的「書面語」是基於民國初年之官話(國語)為基礎發展而成的官話白話文,又稱「現代標準漢語」,跟現代的普通話口語略有分別。在中國民間,也有基於各地漢語變體發展出來的白話文。...
3 KB (429 words) - 20:26, 14 April 2024
現今中國目前的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西安話、成都话和南京話为代表,前兩者為北方官话,後兩者為南方官話,由於官話分佈地區廣,官話內部仍有較大的差異,仍存在各官話之間不能交流的情況。兩種南方官話都有應否獨立出官話方言的地位爭議。部分学者对晋语是否是官话一支也存在争议。...
36 KB (4,172 words) - 18:23, 27 November 2024
白話是指普通人容易懂的話,也可指非文言文,有時可指空話。亦可表示以下含义: 白话,指中文口语。 白話文,指以各漢語分支的現代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 中州韻白話文,又称韵白,元末时期开始流行,曾经作为明代官话,是一种成熟的文体。后来被京白取代。 官話白話文,又称京白,明清时期开始流行,用於民間交流,在白话文...
4 KB (590 words) - 17:13, 3 September 2024
吳語白話文(另稱吳白或蘇白)是一種以吳語口語為語法和詞彙基礎、以漢字為書寫文字的漢語書寫體系,為漢語白話文之一。 吳語白話文興起於明代中期,當時江浙地區商業化興起,蘇州成爲江浙經濟中心。蘇州話爲代表的吳語,開始通行於江浙。經濟的發展促使文化繁盛,需要有一種統一的白話作爲通行語。而在書寫方面,多數商賈...
4 KB (602 words) - 03:21, 24 June 2024
中原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為中原民系與關中民系的母語,其母語人口有1.86億人,在官話區中仅次于西南官话。 中原官話以河南、陕西关中、魯西南为中心,覆及蘇北、皖北、冀南、晉南、隴東南、寧、青東南、南疆等地,此外在天津市区及部分郊区、江蘇苏州市吳江區松陵鎮、長興縣、皖南宣城廣德市部分地区、浙江湖州长兴...
14 KB (1,111 words) - 23:16, 29 December 2024
江淮官话,又称寧白、下江官话、下江话、江淮话、江北話、淮语,是南方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话在词汇、音韵、语法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较大差异,最大特色就是江淮官话完全保留了入声系统,其他官話幾乎完全失去入聲。 由於江淮官話含有入聲,和中古音傳承明顯,所以其中分尖團、分平翹的南京官話...
10 KB (985 words) - 17:24, 3 December 2024
Version〕,舊稱官話和合本〔英語:Mandarin Union Version〕),簡稱和合本,是今日華語新教各教会最普遍使用的《聖經》譯本,问世一百年以来,一直是权威的圣经汉语译本。此譯本的出版源自1890年在上海舉行的傳教士大會,會中各差會派代表成立了三個委員會,各自負責翻譯官話(白話文)、淺文理(浅文言)、深文理(文言文)譯本。...
29 KB (3,514 words) - 22:18, 26 May 2024
話逐漸演變形成了北京話。1728年,雍正設“正音書館”,以北京官話為準,以後北京官話逐漸與南京官話分庭抗禮,成為中國官場的標準語。有人也稱之為北方官話,和被稱為南方官話的南京官話相對應。1913年,出現基於華中韻白的老國音與基於華北北京京白的新國音,經歷「京國之爭」,北京官話成為現代漢語標準語的藍本。...
5 KB (781 words) - 21:55, 16 December 2024
。《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將西南官話分為十二片,其通常也可按照地域分為四川話、雲南話、桂柳話、江漢方言(如武漢話)等。 西南官話的形成與元朝之後進入中國西南地區的移民具有很大關聯,成渝小片四川話與湖廣片武漢話音系產生分化的年代都至少可以上溯至明朝,因而西南官話的形成年代應當更早。同时有学者认为其可能与另一种南方官话:江淮官话...
15 KB (1,705 words) - 06:25, 29 November 2024
官話白話文,以擴大讀者群。但當時國語(基於官話方言)並未推行,很多方言地區的人看不懂官話白話文,因此後來該書又出現了閩南話(1853年)、寧波話(1855年)、福州話拼音(1855年)、廣東話(1870年)、上海話(1895年)等版本,部分版本係以文言文版為底本翻譯。 其中粵語白話文的版本由循道會(Wesleyan...
10 KB (1,163 words) - 07:31, 4 June 2024
蘭銀官話是西北官话的一个分支,它分布于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共56个县市。 元明朝代交替时,由于政权更替的战乱,今兰银官话区中,除凉州(武威)、兰州外,土著汉人死離殆盡,人口稀少。明初镇番卫(今民勤)建立时,文献中并无关于土著的记载,只是记载了部队在...
9 KB (1,388 words) - 12:41, 20 June 2023
明清時期起,官方共同語稱為官話,由北方话發展而來。在明滅元朝、定都南京後,以《中原音韻》的北方官話為基礎音系,參照以南方下江官話,樂韶鳳、宋濂等11人编著《洪武正韵》“一以中原雅音為定”,形成南京官話,成為國家標準漢語語音。而後期雖然北京城內的官員與百姓仍混雜使用不同的方言,但北京官話的影響力亦日漸上升。 而「官話...
14 KB (2,317 words) - 08:48, 7 June 2024
現代標準漢語,亦稱新國音、國語、標準官話、標準漢語、華語,是一種漢語標準語與通用語,以北京官话为基础音、官話白話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與書面文體,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 現代標準漢語在各地有不同標準、稱呼與地位,依通行地區分為多套標準:於中国大陆為“普通话”,為法定共通語言;於臺灣為“國語”,扮演著實際官...
99 KB (13,780 words) - 11:02, 5 January 2025
一桿「稱仔」是台灣日本統治時期的一篇台語入文底,短篇官話白話文小說作品,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賴和的代表作品之一。 「稱仔」有執法公正的意義,故特別加上引號。本篇小說於1925年12月4日完成,並於隔年2月14日及2月21《台灣民報》第92、93號中刊登問世。 《一桿「稱仔」》的故事背景時代發生於19...
2 KB (181 words) - 18:58, 8 January 2025
-m 尾韵 东北官话裡,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官话多得多,且全浊入声也大部分转为阳平,次浊入声也大部分转为去声,所以比北京話更接近元代《中原音韵》的入派三聲。东北官话四声调值和北京官话...
17 KB (2,385 words) - 13:38, 30 December 2024
漢語,其起點一般定於北宋或宋末元初(詳見宋代汴洛音、元代音系),包括了明清官話(詳見明初官話音系、明清官話音系)。近代漢語的研究依據,主要为現代白话文文献。 自北宋起,由上古漢語支出或中古漢語通語支出的多支方言(包括:早期官話、粵客贛方言等)已明確地互相平行發展,但由于文献严重不足,大多難以還原、構...
25 KB (2,094 words) - 01:15, 26 December 2024
官話的梁啟超於日本長崎筆談。 近代因民族主義興起、系統性普通話的教育,文言的地位逐漸被各地官方語言(日語、韓語、越南語)代替,而在中國,則隨着新文化運動發展,标准书面语的地位被基於北方官話的白話文取代。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時語方言少,易於流傳。 文言的特點,相對官話...
27 KB (3,317 words) - 22:03, 31 December 2024
桂柳官話(柳州城區國際音標標記:kʋɐɪ̯˨˦ljo̞ʊ̯˦˨kʷãh̩ʋa˨)是西南官话的一种,通行于广西北部汉语区。西南官话按照地域,可以分为成渝、滇西、黔北、昆贵、灌赤、鄂北、武门、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十一片。广西的西南官话大部分都是桂柳片(少部分是黔南片),被称作“桂柳话”或“桂柳官话...
5 KB (572 words) - 06:03, 21 June 2023
胶辽官话,是汉语官话方言的一区,使用者约逾3000万,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胶东半岛、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吉林省南部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此外在黑龙江省还有方言岛。内分登连片、青莱片(又称青州片)和盖桓片(又称营通片)三处。 在山东省,过去称在山东半岛的胶辽官话...
15 KB (1,110 words) - 19:43, 11 Octo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