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内什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5年3月9日) |
![]() 露西號拍摄的丁基内什及丁卫一 | |
发现 | |
---|---|
發現者 | LINEAR |
發現地 | 林肯實驗室 |
發現日期 | 1999年11月4日 |
編號 | |
命名依據 | Dinkʼinesh (露西化石) |
其它名稱 | 1999 VD57 · 2004 HJ78 · 2007 CB63 |
小行星分類 | 主带内侧 |
軌道參數 | |
曆元 2023年2月25日 (JD 2460000.5) | |
不確定參數 0 | |
觀測弧 | 23.06年 (8,422天) |
遠日點 | 2.437 AU |
近日點 | 1.946 AU |
半長軸 | 2.191 AU |
離心率 | 0.1120 |
軌道週期 | 3.24年 (1,185天) |
平近點角 | 25.239° |
軌道傾角 | 2.094° |
升交點黃經 | 21.380° |
近日點參數 | 66.711° |
已知衛星 | 1 |
物理特徵 | |
幾何反照率 | +0.25 −0.06 0.27 |
光譜類型 | Sq V–R = ±0.025 0.455 |
絕對星等(H) | ±0.04( 17.62V波)(p. L3) |
小行星丁基内什(英語:152830 Dinkinesh,临时编号:1999 VD57),也称小行星152830(下略稱丁基内什)[1],是一对位于主小行星带的双小行星系统。它由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LINEAR)发现于1999年11月4日。其名字借用自埃塞俄比亚语中露西化石的单词[2]。是美国宇航局露西号任务的第一个飞掠目标[1]。该任务于2023年11月1日接近丁基内什星至425公里(264英里)。在飞掠过程中,露西号航天器发现丁基内什有一颗卫星,名为塞拉姆或丁卫一,直径为220米(720英尺)。尽管一些较小的近地小行星也已被探索过,但丁基内什仍是迄今为止航天器探索过的最小主带小行星。
轨道
[编辑]丁基内什是花神星族的成员之一[3],这种类型的小行星与花神星享有类似的轨道特征。
物理特性
[编辑]表面
[编辑]丁基内什和丁卫一的表面布满了巨石和陨石坑。丁基内什的轮廓并不平滑,这表明这颗小行星相对较老。它还有有一条赤道脊,这表明这颗小行星过去曾经历过质量脱落;赤道脊还有一条从其分支出来的次级脊[4]。丁基内什的形状类似于近地小行星101955 贝努和162173 龙宫,它们的内部结构由岩石和尘埃组成,在重力作用下松散地堆积在一起。由于这种相似性,丁基内什可能也有碎石堆结构[5]。
丁卫一上也有一条脊,但它不是沿着赤道方向的。[6]

直径与反照率
[编辑]露西号拍摄的丁基内什图像显示,它的赤道直径约为790米(2,590 英尺)。[7]这与之前根据测量的绝对星等和S型小行星平均反照率估计的直径一致。对2010年3月以来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存档的红外热辐射观测数据的重新处理给出了一致的结果。[3]
探测
[编辑]NASA于2023年1月25日宣布露西号任务将此小行星选定为飞越目标[8],并于2023年11月1日协调世界时14:56,在425公里处飞越了丁基内什。[9]露西号最初的轨迹是以64000公里的距离飞越丁基内什,但2023年5月至9月的一系列轨迹修正使探测器得以在更近的距离实施飞越任务。[10]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NASA太空探測器新發現 小行星丁基內什附「小跟班」迷你月亮. 星島日報. 2023-11-07 [2025-03-09].
- ^ 小行星「丁基內什」 竟然是真正「三連星」?. 輕新聞. 2023-11-12 [2025-03-09].
- ^ 3.0 3.1 McFadden, Kiana D.; Mainzer, Amy K.; Masiero, Joseph R.; Bauer, James M.; Cutri, Roc M.; Dahlen, Dar; Masci, Frank J.; Pittichová, Jana; Satpathy, Akash; Wright, Edward L. Size and Albedo Constraints for (152830) Dinkinesh Using WISE Data.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23-10, 957 (1). ISSN 2041-8205. doi:10.3847/2041-8213/acff61 (英语).
- ^ Merrill, Colby; Kubas, Alexia; Meyer, Alex; Raducan, Sabina. Age of (152830) Dinkinesh I Selam constrained by secular tidal-BYORP theory.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24, 684: L20. Bibcode:2024A&A...684L..20M. doi:10.1051/0004-6361/202449716.
- ^ Lakdawalla, Emily. Lucy Mission Flies By Asteroid Dinkinesh, Finds a Little Surprise. Sky & Telescope. 3 November 2023 [3 Nov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3 November 2023).
- ^ Bartels, Meghan. NASA Asteroid Mission Discovers Tiny Surprise Moon with 'Really Bizarre' Shape. Scientific American. [2024-10-20] (英语).
- ^ NASA’s Lucy Spacecraft Discovers 2nd Asteroid During Dinkinesh Flyby - NASA. [2024-10-20] (美国英语).
- ^ NASA’s Lucy Team Announces New Asteroid Target - NASA. 2023-01-25 [2024-10-21] (美国英语).
- ^ NASA’s Lucy Spacecraft Captures its 1st Images of Asteroid Dinkinesh - NASA. 2023-09-11 [2024-10-20] (美国英语).
- ^ NASA’s Lucy Spacecraft Adjusts Course for Asteroid Flyby in November – Lucy Mission. blogs.nasa.gov. 2023-05-18 [2024-10-23] (美国英语).
外部連結
[编辑]- Flyby of Dinkinesh Simulation. NASA's Eyes on the Solar System. NASA. (原始内容存档于2 November 2023).
- 丁基内什星 at AstDyS-2, Asteroids—Dynamic Site
- NASA JPL小天體数据库瀏覽器上的丁基内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