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研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過於依赖第一手来源。 (2023年11月30日) |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原始佛教(英語:original Buddhism,primitive Buddhism),佛教研究術語,指的是釋迦牟尼開始說法,建立僧團,一直到部派佛教形成之前這段歷史,這個術語最早為日本佛教學界使用。現代佛教研究學者,以歷史觀點來對佛教進行研究,但因為學者間採用了不同的定義與名稱,造成原始佛教這個術語有很大爭議,也經常與初期佛教、根本佛教混用。一般來說,這幾個術語,都是指向佛教部派開始分化以前的時期,也有學者將此時期泛稱為前部派佛教(英語:Pre-sectarian Buddhism)。
此一時期分為前後兩期,一是佛陀住世到入滅當年的第一次結集,二是佛滅後到阿育王時部派分裂以前。廣義上,這兩階段都被稱為原始佛教,有學者主張細分,將第一時期稱為根本佛教,又稱最初期佛教(英語:the earliest Buddhism)、佛陀的佛教(Buddhism of the Buddha himself);第二時期為狹義的原始佛教。有學者認為在文獻上難以區分這兩時期,主張無需細分。
佛教研究者主要透過比較文獻學、語言學與考古學資料,比對源自不同部派的文獻,探覓這些部派文獻當中,擁有的共同說法。他們希望能夠透過這種研究,還原出佛教最早階段的樣貌,了解部派間爭論與分立的由來,以了解佛教在歷史中的發展。
概論
[编辑]在1890年代之前,原始佛教這個說法並沒有被人提出來。南傳上座部與大乘佛教信徒,各自認為自己傳承的經典才是最正確的。初期佛教的說法,最早出現於英國佛教學者托馬斯·威廉·里斯·戴維斯(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A.D. 1843~1922)著作《Early Buddhism》一書。他將釋迦牟尼過世之後,一直到阿育王在位晚期,定義為初期佛教。英國學者主要以巴利藏為最早的佛經,結合考古發現的阿育王柱銘文,以此來分析佛教的歷史變化。
日本佛教研究學界,接續早期西方學者的成果,進一步以此來與漢傳佛教典籍比對。1910年,姊崎正治出版《根本佛教》,使用根本佛教之詞,意指釋迦牟尼在世,直到根本分裂之前[1]。1924年,木村泰賢在探究初期佛教之《原始佛教思想論》中,提出「原始佛教」的說法,並將相關研究介紹到日本佛教界[2]。木村賢泰認為研究「原始佛教」,主要目的在於探求,何者為代表「真正之佛說」。他主張以阿含經與律藏來探求原始佛教[3]。接下來的日本佛教學者,如松本史朗、宇井伯壽等,都同樣使用原始佛教一詞,成為日本佛教研究界中的術語[4]。日本學者首次採用梵文經典、巴利文經典與漢語經典對校的方法,逐步找出原始佛教原貌,但是他們仍然接受巴利藏是最古老來源的說法,同時提出了大乘非佛說的看法,許多漢傳佛教經典也被認為是偽作。
日本佛教研究傳入中國後,引起漢傳佛教界的震動。太虛法師、歐陽竟無、梁啟超等人,重新開始對漢傳經典的研究。其中,呂澂與印順法師認為,巴利藏傳承自分別說部,並不能說是最古原型。呂澂發表《雜阿含經刊定記》,確定四阿含經是依《雜阿含經》為根本,而《瑜伽師地論》中的攝事分,是依《雜阿含經》次第而造。印順法師發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同樣確認四阿含中以雜阿含經最早,九分教中以修多羅、祗夜、記說三者為最早[5]。他隨後發表的《雜阿含經論會編》被認為是原始佛教研究的里程碑,因為他以《瑜伽師地論》攝事分,還原了漢傳《雜阿含經》的原始編集次第,這與南傳《相應部》次第相類似,確定這兩部經典擁有相同來源,同屬上座部傳統[6]。大眾部所傳的雜阿含次第,較接近原始經典,但是已經失傳[7][8]。
在印順法師的研究中,發現《雜阿含經》及《相應部》當中的「七事修多羅」——『因緣相應』、『食相應』、『聖諦相應』、『界相應』、『五陰(蘊)相應』、『六處相應』、『四念處等道品相應』,根源於說一切有部的傳說,是雜阿含經當中最早成立的部份[9]。他承襲日本原始佛教學者的說法,將佛滅百年間的佛教,定位為「原始佛教」,再另外將佛陀時代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他主張,現存的《雜阿含經》及《相應部》都是來自部派的誦本,經由經典對照,將可探求出原始佛法的樣貌,但是不能說這些經典即是原始佛法[10]。
研究方法
[编辑]文獻研究
[编辑]現代佛教研究學者,主要是透過經典間對照的方法,企圖還原出原始佛教的樣貌。主要使用的經典為來自分別說部傳承的巴利藏,對照漢傳佛教保存的各部派經典,主要是來自說一切有部、根本說一切有部、化地部、法藏部與大眾部等。藏傳佛教保存的藏傳大藏經,在尼泊爾發現的梵文佛經,敦煌文獻中保存的吐火羅文佛經,考古發現的阿育王詔令以及在阿富汗發現的犍陀羅佛教原稿,也是研究的重點。
佛教研究者,發現不同部派傳承的佛經中,某些片斷與偈語是共通的,顯示這些段落是由更古老的佛教文獻中摘錄出來。這些文獻的核心部份,經過比對,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敍述中,則根據不同部派,加入自己的解釋。這顯示,這些佛經都有共同的來源。經過文獻比較,學者發現,所有佛教經典,中心教義也都是類似,這些共通教義,在部派未分化前就已經出現。但是也有部份共通原始教義,在部派佛教出現之後,因為被忽略而消失了[11]。
語言學取向
[编辑]多數佛教研究者,採用傳統方法,以文獻研究為主。另一派學者,不以文獻下手,改以歷史語言學的方式來研究,企圖先重建出佛陀時代使用的語言,再用此語言來還原佛經。漢傳佛教傳統認為佛陀使用梵文;而上座部佛教認為,佛陀所說的語言,即是巴利文。宇井伯壽的考證認為,佛陀可能是用著種種語言來說法的,即:對待摩竭國人,乃用摩竭陀語,對於婆羅門,則用梵語(古梵語),在故鄉乃用故鄉語,多人集會時,則用多數人所用之語,而此多數人所用之語,可能是集成種種方言的「混成語」。對阿育王詔令的研究中,語言學家認為這種混成語有可能是一種俗化的古摩揭陀語,它不是純粹摩揭陀古語,混合了許多方言與古梵文的特徵,因此又稱半摩揭陀語、摩揭陀俗語,這個語言與現存的語言都不同,與現存佛教典籍也不同。現存的摩揭陀語是古摩揭陀語的後繼者,但已出現許多變化;巴利文與古摩揭陀語間有許多相同部份,但其來源可能不同。據季羨林考證,根據語言學的特徵,巴利語應是屬於古印度西部的方言,與流行於東部的摩揭陀語不同[12],但是巴利文的文法中,保存許多古摩揭陀語的特徵。季羨林的說法尚未成為學界共同意見,重建半摩揭陀語的努力目前已有初步成果,但距離完全重建仍有距離。
考古發掘
[编辑]在印度,陸續挖掘出了許多古代佛教遺物,但多數只能追溯到阿育王時代。最著名的是阿育王詔書。
名稱與定義爭議
[编辑]早期的西方佛教研究學者,多半使用初期佛教(early buddhism)、最初期佛教(the earliest Buddhism,original Buddhism)、佛陀本人的佛教(Buddhism of the Buddha himself)等術語,他們關心的重點主要在於部派何時分裂,以及在分裂前的共同佛教傳承的內容。日本學界廣泛使用原始佛教一詞,少數人採用根本佛教的說法,也有人主張應採用初期佛教的說法[13]。漢語學界中,通常採用日本學界的術語,但是加以重新定義。
在日本佛教研究中,原始佛教又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說法。宇井伯壽在《原始佛教資料論》中,將原始佛教又細分為兩期,一是佛陀及其直接弟子在世的時間,約為西元前350年,這時期又稱根本佛教。第二則是西元前350年之後,直到部派分裂(西元前270年),是狹義的原始佛教,又稱阿含佛教。赤沼智善與西義雄也採用同樣的定義[14][15]。因此,廣義的原始佛教指佛陀在世,直到部派分立為止;另一派分法,則是將佛陀在世時期,稱為根本佛教,狹義的原始佛教只指佛滅後到部派未成立之前。
部份學者認為有可能以文本比較的方式,重建出更古型的佛經[16],甚至可以直接找出釋迦牟尼原始教義,此派著名人物如木村賢泰、中村元等人。
但是也有學者持反對意見,認為現存文獻不夠充份,雖然可能可以還原出未分部派時期佛教的概貌,但是無法還原出釋迦牟尼時代的佛經原貌,甚至可能連第一次集結或第二集結的經典都很難重現[17]。反對者的意見主要在於關鍵文獻的失傳,造成研究上的困難。現存佛經,都是部派分裂後的產物。雖然分別說部的經典大致保留在巴利藏中,漢傳佛教中的五部阿含經,則是由不同部派誦本雜湊出來,缺少一致性。漢傳《雜阿含經》可能屬於說一切有部,藏傳雜阿含經則是屬根本說一切有部,與南傳《相應部》雖可對照,但他們同屬上座部傳承;因為缺少了大眾部的說法,除非重新發掘出大眾部系《雜阿含經》,用來與上座部傳承比對,或是考古發現更古的誦本,以目前的文獻,最多只能還原出阿育王時代上座部派系經典的概要內容,難以還原出更早未分派前的集結樣貌[18]。
水野弘元在其著作《原始佛教》中認為,從文獻資料中,沒有辦法明確區分出這兩個時期的差異。由現存文獻的對照,可以大致找出原始佛教的共同說法,但是即使是共同說法,也無法保證與釋迦牟尼所說是相同。所以不如將這段時間直接劃分為原始佛教。再者,現存阿含經與律藏多是佛陀對僧團說法的內容,對於在家眾的說法,大部份已經流失。僧團在最初第一集結與第二集結時,並沒有將經典寫下,而是以背誦方式傳承,南傳巴利藏直到西元前一世紀才被寫成文字[19],在這段時間內,經典的變化無法追蹤。因此,他認為,「原始佛教」就是部派分立以前的佛教,時間下限為阿育王時代[20]。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也同意這個說法,以「佛滅百年」為下限,認為「佛滅百年」相當於阿育王即位之時,也是上座部與大眾部的「根本分裂」的時代。
相關條目
[编辑]註釋與引用
[编辑]- ^ 中村元《廣說佛教語大辭典》:「根本佛教:作為佛教發展之根本的佛教。一般是與「原始佛教」同義(如姉崎正治《根本佛教》),但狹義的是指釋尊在世時代的佛教,或釋尊證悟的內容、所說的教義。或限於指釋尊與其直接弟子時代的佛教(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第二至四卷)。佛典之中,並無「根本佛教」一詞,這是明治以後之佛教學者所造之詞。最近之研究者已不太使用它。」
- ^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廣義之原始者,自佛時代乃至滅度後約百年間,小乘各宗尚未分派以前之佛教之總稱。其研究資料不以佛時代者為限。」
- ^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故自嚴格言之,研究真正之原始佛教,更須於阿含部或律部等之經典中,區別材料之新舊,而選擇其原始者。」
- ^ 中村元《廣說佛教語大辭典》對於『原始佛教』定義如下:「相對於後世發達之大乘佛教,指釋尊在世時代至二十部派開始分裂前之佛教。此時代之經典,包含佛教教說最古之原型。原始佛教一詞,係依明治以後佛教研究者而使用。」
- ^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研究經律集成所得的結論,是這樣:法(經)與律,原始結集是分別結集的,卻同樣的以「修多羅」(散文)為主體,稱為「相應」;附以偈頌的「祇夜」,名為「雜」。 …… 經部(法)方面:原始結集的,是修多羅(相應)四大部,祇夜(雜)八部。接著,有「弟子所說」,「如來所說」──「記說」。「修多羅」,「祇夜」,「記說」,這三部分的綜合,成為根本的「相應教」。與「記說」同時,不屬於(相應教的)祇夜的偈頌,如「伽陀」,「優陀那」,都成立了。「本事」,「本生」,「方廣」,「希法」,也先後集成。到了再結集的時代,以「修多羅相應」為取捨的最高準繩,綜合傳誦於佛教界的聖教,共同審定而再為結集。……四部、四阿含的成立,是再結集的時代,部派還沒有分化的時代。”
- ^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長行四分的次第,銅鍱部為:「因緣」、「蘊」、「六處」、「大」。說一切有部為:「蘊」、「處」、「因緣」、「道」。次第雖有不同,而以菩提分法為後,是相同的,這可說是上座 部誦本的原形。……『相應部』的這些廣 說,是有組織的,這已沒有隨類次第的結集特性,而近於編纂了。說一切有部,不完全是古形的 ,但在這部分上,比『相應部』本還近古些。」
- ^ 《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修多羅」長行的次第,『相應部』立「因緣」,「蘊」,「六處」,「大」(即「道品」 )──四篇;『雜阿含經』作「五陰」(蘊),「六入處」,「雜因」,「道品」──四誦。次 第雖不完全一致,而菩提分法都是在末後的,這可說是上座部誦本的原形。大眾部所傳,是舉長 行為例的,如『摩訶僧祇律』說:「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雜,覺雜,道雜,如 是此(等)名為雜」。所舉的例,顯然是菩提分法;以「道品」(長行)為首,表示佛法的重於實踐。「相應教」的原形,應該是大眾部誦本那樣的。」
- ^ 《摩訶僧祇律》 卷 32. : 大正 22 491c.
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雜,覺雜,道雜,如是此(等)名為雜
- ^ 印順〈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第六節:「所以,『瑜伽論』與『雜事』所傳,與漢譯『雜阿含經』相合,可見「事相應教」的次第成立,以『雜阿含經』為根本的傳說,是屬於說一切有部的,是上座部中說一切有系的古老傳承。……而「相應修多羅」,僅是蘊、處、界、緣起、食、諦、界及念住等道品。蘊相應等七事,為事相應教的根本部份,是原始的相應修多羅。」
- ^ 《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現存的《雜阿含經》與《相應部》,都屬於部派的誦本,從此以求原始佛法,而不是說:經典的組織與意義,這一切都是原始佛法。」
- ^ This proves that 'the earliest Buddhism' has interesting features which we can uncover but which the later Buddhist tradition had forgotten about’’, How Buddhism Began, Richard F. Gombrich,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7, p. 12
- ^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北京大學人文科學學報》一九五七年第一期
- ^ 三枝充悳《初期佛教之思想》:「作為標題的「初期佛教」,與至今我國(日本)所謂「原始佛教」完全相同。我所以不採用「原始佛教」之名稱,是為了避免「原始」所蘊涵的一種價值判斷。近年,國外稱primitive Buddhism的頗為少見,大部分稱early Buddhism。此外,最近中村元博士的選集由第十一卷到第十五卷五卷有關「原始佛教」的大著公開刊行,其中二冊以《原始佛教之思想》上、下為標題,可說是一著先鞭。……這裡所說的「初期佛教」與至今我國(日本)向來所說的「原始佛教」完全相同。即包含巴利文五部、漢譯四阿含為中心的《大正新脩大藏經》之「阿含部」(二卷)者,又藏譯或近年發現之斷片等資料,可說作「初期之佛教」。」
- ^ 赤沼智善《原始佛教之研究》:「根本佛教,是釋尊在世時的佛教。……原始佛教,是由釋尊入涅槃至阿育王之百年間的佛教。」
- ^ 西義雄《原始佛教之般若研究》︰「原始佛教資料的最古層之佛說,或視為世尊所說,總稱之為『根本佛教』;以佛弟子所說為始,由佛滅後以至於部派分立以前,亦即阿育王在世時代為止,稱為『原始佛教』。」
- ^ See Nakamura, Indian Buddhism,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Japan, 1980, reprinted by Motilal Vanarsidass, Delhi, for one such theory: it has been made clear that some poem (Gāthā) portions and some phrases represent earlier layers ... Based upon these portions of the scriptures we can construe aspects of original Buddhism ... Buddhism as appears in earlier portions of the scriptures is fairly different from what is explained by many scholars as earlier Buddhism or primitive Buddhism, page 57
- ^ 呂澂《印度佛教思想概論》:「原始佛學學說的主要出處為『經』與『律』。……因為部派經過幾次分裂,資料是幾次分裂後留下的,彼此影響,相互模仿,不斷補充,即使有共同之處,也不一定即為最初之說。……要從現存經律中,尋出原始佛說來,仍然是件相當困難的工作。」
- ^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各部派的「五部」或「 四阿含」,現存的非常不完備;尤其是大眾部──大眾部本派的誦本。憑現有的文獻,而作經典集成的研究,不能取三大系的經典來作相互的比較,實難有良好的成就。最多也只能約略推見上座部(沒有再分派)時代的經典情形。 」
- ^ 水野弘元〈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依南傳佛教的說法,在西元前一世紀斯里蘭卡國王瓦達伽摩尼時,比丘之間出現異端,由於擔心會失去正法,為了使純正的佛法存續,因而將截至當時為止,口誦傳承下來的三藏聖典與註釋書等,以僧伽羅(斯里蘭卡)文書寫記錄下來(《島史》即日譯《南傳》冊六十,頁 134;《漢譯南傳》冊六十五,頁 132。《大史》即日譯《南傳》冊六十,頁 378 以下;《漢譯南傳》冊六十五,頁 340 以下)。」
- ^ 水野弘元〈從印度佛教全貌了解原始佛教〉:「所谓原始佛教时代,這是從釋迦牟尼佛創始佛教及教化生涯開始,到佛涅槃後一百年以至二百年,部派分裂為止的二三百年間;也就是從佛陀到阿育王這一段的時間,若依據南印度的傳說,阿育王誕生在佛涅槃後二百餘年的一種說法,則原始佛教的期間約為二百五十年間;另依據北印度的傳說,阿育王為佛陀涅槃後百餘年的一種說法,則原始佛教的時代約為一百五十餘年間。然而今日為研究原始佛教特質與其性格問題,且不論其歷史時期是多於百年或短於百年,總而言之,從初期佛教至部派分立為止,凡是受持奉行釋迦牟尼佛教法,而與原始佛教義理相符契的,則稱之為原始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