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官 (称号)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县官,秦汉时对皇帝的代称。

先秦文献中,仅有两例县官。秦汉文献常见县官一词。唐朝司马贞史記索隱》解释: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家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汉书·霍光传》,顏師古注引如淳曰:县官谓天子[1]

2009年,公布里耶秦简8-461简内容,是秦灭六国后颁布的名号更替汇编,其中两条规定:“王室曰县官”、“公室曰县官”。当代研究者指出,词源即是《礼记·王制》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秦始皇依照这一理论,将王朝和帝室取名为“县官”,意为从诸侯国君升格为天子,成为居住在县内(王畿)统治天下的官[1]

注释

[编辑]
  1. ^ 1.0 1.1 杨振红. “县官”之由来与战国秦汉时期的“天下”观. 中国社会科学网,来源:《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1期. 2019-11-20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6)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