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寒武紀主要分界
-545 —
-540 —
-535 —
-530 —
-525 —
-520 —
-515 —
-510 —
-505 —
-500 —
-495 —
-490 —
-485 —
寒武纪时间表
直轴:百万年前

古丈期(Guzhangian)是寒武纪的第七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500.5–497百万年前。

物种

[编辑]
科学分类 中文名/学名 化石时期 分布区域 命名者,命名时间 图片
?†袋头纲 吐卓虫属英语Tuzoia Tuzoia 寒武纪第三期苗岭世 全球性分布?  美国 Walcott, 1912
光楯目英语Aglaspidida
光楯科英语Aglaspididae
Beckwithia英语Beckwithia 5.02–4.92亿年前 美国犹他州威斯康星州 Resser, 1931
泛甲壳动物
膜蝦目
奥代雷虫科英语Odaraiidae
奥代雷虫属英语Odaraia Odaraia 寒武纪第三期–苗岭世 全球性分布?  美国 Walcott, 1912
科学分类 中文名/学名 化石时期 分布区域 命名者,命名时间 图片
莱得利基虫目 奇异虫 Paradoxides 5.14–4.97亿年前 大西洋北部海域  法國 Brongniart, 1822
Paradoxides davidis的化石
纵棒头虫目 Olenoides 5.00–4.94亿年前 北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 Meek, 1877
褶颊虫目 爱尔纳虫 Elrathia 苗岭世 美国犹他州  美国 Walcott, 1924
Elrathia kingii的化石
球接子目 针球接子 Acadagnostus 苗岭世 北美格陵兰欧洲中亚西伯利亚中国澳大利亚 Kobayashi, 1939
科学分类 中文名/学名 化石时期 分布区域 命名者,命名时间 图片
欧巴宾海蝎科 欧巴宾海蝎 Opabinia 5.05–4.87亿年前 加拿大伯吉斯页岩  美国 Walcott, 1912
复原
科学分类 中文名/学名 化石时期 分布区域 命名者,命名时间 图片
梳虾目英语Pectocaridida
耙肢虾科英语Occacarididae
耙肢虾属英语Occacaris Occacaris 寒武纪第三期–苗岭世 中国云南省澄江生物群贵州省凯里生物群  中國 Hou, 1999
?等刺虫科英语Isoxidae 等刺虫属 Isoxys 寒武纪第三期–排碧期 全球性分布?  美国 Walcott, 1890
Isoxys acutangulus的复原
林乔利虫目英语Leanchoilida
林乔利虫科英语Leanchoiliidae
林乔利虫属英语Leanchoilia Leanchoilia 寒武纪第三期–苗岭世 全球性分布?  美国 Walcott, 1912
Leanchoilia superlata的复原
林乔利虫目英语Leanchoilida
林乔利虫科英语Leanchoiliidae
始虫属英语Alalcomenaeus[1] Alalcomenaeus 寒武纪第三期–苗岭世 中国云南省澄江生物群 Simonetta, 1970
科学分类 中文名/学名 化石时期 分布区域 命名者,命名时间 图片
有爪动物门 微网虫英语Microdictyon Microdictyon 寒武纪第三期–苗岭世 中国云南省澄江生物群 Bengtson, Matthews & Missarzhevsky, 1986
科学分类 中文名/学名 化石时期 分布区域 命名者,命名时间 图片
鹦鹉螺亚纲
短棒角石目
短棒角石 Plectronoceras 5.01–4.88亿年前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圣萨巴石灰岩 Ulrich & Foerste, 1933
Plectronoceras cambria的复原图
科学分类 中文名/学名 化石时期 分布区域 命名者,命名时间 图片
小嘴贝型亚门
顾脱贝纲
顾脱贝目
艾苏贝超科
艾苏贝科
艾苏贝属 Nisusia 5.16–4.98亿年前 加拿大伯吉斯页岩  美国 Walcott, 1905

分类未定

[编辑]
科学分类 中文名/学名 化石时期 分布区域 命名者,命名时间 图片
?鳃曳动物门 奥托虫属英语Ottoia Ottoia 乌溜期–寒武纪第十期 加拿大伯吉斯页岩  美国 Walcott, 1911

參考文獻

[编辑]
  1. ^ Briggs, D.E.G.; Collins, D., The Arthropod Alalcomenaeus cambricus Simonetta, from the Middle Cambrian Burgess Shale of British Columbia, Palaeontology, 1999, 42 (6): 953–977, doi:10.1111/1475-4983.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