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宋縣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宋縣,中国旧县名,在四川省南部,瀘縣西南二百里,當瀘縣至貴州省畢節縣之要衝。出產以米、麥為多。
漢代江陽縣地;唐代初為瀘川縣地,後析置羈縻宋州;宋代因之,後廢;元代置九姓土司;明代及清代初因之。
- 清德宗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永甯道台趙爾豐出巡邊地,以為「治匪安邊非變更舊制不可。」。
- 趙任川督後,於三十四年(1908年)奏請政府批准,敘永廳改升為永寧直隸州,永寧縣遷治古藺縣,九姓鄉則援唐宋時羈縻宋州之名,改設古宋縣。
- 宣統元年(1909年)遂以九姓鄉為基礎,劃入納谿縣鎮溪鄉、江安縣共樂鄉、興文縣六合鄉三官殿及拖船場和永寧州插花地,正式成立古宋縣,治所在瀘衛城(今中城鎮),轄玉屏、義合、共樂、鶴盤、鎮溪、青川、得用、金鵝8鄉,屬永寧州。
- 民國元年(1912年),屬四川瀘州軍政府。
- 民國二年(1913年),屬下川南道。
- 民國三年(1914年),下川南道更名永寧道。後分別為川軍、滇軍、黔軍防區。
- 民國24年(1935年),屬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 1950年,屬川南行政公署瀘縣專區。
- 1952年4月,瀘縣專區更名隆昌專區,古宋仍為其屬縣,同年9月,撤銷川南等4個行署,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領導原4個行署所屬專縣。
- 1953年,隆昌專區遷瀘州,更名瀘州專區,屬縣不變。
- 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改稱四川省人民委員會,所屬專縣不變。同年5月,瀘州專區專員公署改稱瀘州專員公署,轄縣不變。
- 1960年1月,古宋縣撤銷,併入敘永縣。
民國
[编辑]民國初年,古宋縣行政區劃,沿襲舊制。後因匪亂,為警衛縣城,增設護郭團,以城郊四鄉劃地10華里,歸其所屬。即義合鄉的石灰窖、溫水溪;玉屏鄉的撐腰岩;青川鄉的土紅坳、大塞口;得用鄉的桐子林、都糧壩。
全縣劃為5個區:
- 中南區,轄義合鄉、護郭團;
- 西一區,轄玉屏鄉、共樂的上半鄉;
- 西二區,轄共樂的下半鄉、鶴盤鄉的東壩、趕場壩,
- 北區,轄鶴盤鄉、青川鄉各一部;
- 東區,轄得用鄉、金鵝鄉和青川鄉的一部。
- 民國22年(1933年)。將5個區並為兩個區,一區署設清晏場(今久慶場),轄原東區、中南區和西一區的玉屏鄉;二區署設太平場(今紅星鄉街村),轄原北區、西二區和西一區的共樂鄉上半鄉。
- 民國24年(1935年),全縣改編為9個聯保
- 原護郭團改為中城聯保
- 原青川、鎮溪、鶴盤3鄉各一部編為太平聯保
- 原義合鄉編為義合聯保
- 原青川、得用鄉各一部編為萬壽聯保
- 原金鵝鄉編為回龍聯保
- 原玉屏鄉編為玉屏聯保
- 原共樂鄉的上半鄉編為共樂聯保
- 原共樂鄉的下半鄉和鶴盤鄉的東壩場編為東新聯保
- 原鎮溪鄉的一部編為鎮北聯保。
- 民國29年(1940年),又將9個聯保改為鄉鎮,即中城鎮和太平、鎮北、義合、萬壽、回龍、玉屏、共樂、東新8鄉。下屬137個保、1460甲。
中華人民共和國
[编辑]- 1949年12月2日,解放軍進入古宋縣。
初期全縣劃為3個區,鄉保沿舊制。第一區設太平橋,第二區設鞍子山,第三區設姚家嘴。
- 1950年11月廢除保甲制,由各級基層農民協會代行鄉保權力。
- 1951年2月,劃入原屬敘永縣的大壩、定遠、清水3鄉建為第四區,區治設大壩場。3月,全縣劃為4區1鎮36鄉村,中城鎮直屬縣管,編為10個街。
- 1952年,第二區的金鵝鄉劃出部分地建立和平鄉,轄6個村,治所嘴上;萬壽鄉劃出部分地建立建設鄉,轄8個村,治所桐子林;義合鄉及中和鄉劃出部分地建立團結鄉,轄12個村,治所崔家坡。
- 1953年,改大壩鄉為大壩鎮,轄兩個居民委員會。
- 1954年,中城鎮所領10個街,改為5個居民委員會。
- 1955年,劃入敘永縣青龍鄉騎龍村編入新民鄉;同時新民鄉所屬新房子、廟壩頭至孫公橋以東及杉木坪附近3個小組劃給敘永縣。同年3月,撤銷第一區,將第四區更名為第一區;將同心、三星、民主3鄉劃歸第二區;川龍、大池、水欄、新民、勝利5鄉劃歸第三區;義合鄉劃歸第一區。
- 1956年2月,撤銷區制,將38個鄉合併為16個鄉,轄186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