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发源于苏锡常地区,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口口相传,代代相袭,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因为历史里历代区域划分不同,早期"吴"是吴国领域的概念,包括现在的南京和扬州等地。现在所讲的"吴",是指吴语区,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也就是江浙沪等地的同一个吴语区语言文化圈,同属传统吴文化范畴。吴歌也在上面所写的那些地方流传。吴歌跟历代文人编著的诗、词、歌、赋不同,这是下层人民创造的民俗文化,是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
历史
[编辑]吴歌起源非常早,顾颉刚《吴歌小史》认为不会晏于《诗经》。《诗经》里面虽然没有吴歌,但不过有人认为吴歌“实可与诗三百并驾齐驱”。吴地文化从考古发现来看,已经有上万年个历史了。吴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是随之当地先民的生产劳动,祭祀习俗和生活娱乐活动而发生发展。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吴歌在没有文字之前,很难找到它的遗迹。现在要想找到古代吴歌的真实面貌,已经是一件相当困难和复杂的事情了。
音律
[编辑]吴歌里面又有“命啸”,“吴声”,“游曲”,“半折”,“六变”,“八解”这六类音乐,其中后三类是汉代以来才有的。此外还有“神弦曲”,这是当地个民间祭祀乐歌。“吴声”当中有一种根据旧曲而创新的编曲手法,称之为“变”。
分类
[编辑]吴歌,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一般来讲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俗曲之类的;"谣"就是现在讲的"顺口溜"。吴歌生动的记录了江南农民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史,从内容上来看,吴歌既包括情歌,也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儿歌等。吴歌以民间口头演唱方式表演,口语化的演唱是这个艺术表现个基本方式。吴歌是徒歌,在没有任何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头来唱。这些类型大致有引歌(俗称"歌头",长篇叙事歌称"闹头")、劳动歌、情歌、生活风俗仪式歌、儿歌和长篇叙事歌等几种。
四大嫡系
[编辑]虽然吴歌在现实生活当中,离平常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但不过相城阳澄渔歌和常熟白茆山歌、吴江芦墟山歌、张家港河阳山歌一起被称为吴歌“四大嫡系”,这两年来开始活跃到群众的视野当中了。
参考文献
[编辑]- 张正田,〈南朝吴方言与台湾苗栗客语关系——以吴歌的阳、入声韵为中心〉,“苗栗学‘地域、族群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苗栗),国立联合大学,2007.06.01
- 《苗栗学“地域、族群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11,页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