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之戎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荔之戎,即大荔国,是由先秦華夏人群分裂出來的先秦西戎部落一支[1][2]

西周末年,大荔之戎乘周室衰落之際东迁,进入關中東北一带[3]建立的国家,分布在今陕西省洛河下游,都城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朝邑旧县东南。

春秋时期,兼并诸戎,筑城数十座,首领称王,和义渠都是西戎中强大的部落,为西戎八国之一。前461年(秦厉共公十六年),秦国发兵二万征伐大荔,攻取其王城,大荔国灭亡。

現代考證

[编辑]

台灣學者姚大中認為,被稱為西戎的部族在漢朝之後被改稱西羌,即羌族的前身[4]。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黃烈[5]也主張所有西戎族群皆為羌族。翦伯贊認為犬戎與其他西戎八國等皆出自羌族[6]

参考资料

[编辑]
  • 《中国历史大辞典》
  1. ^ 《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所谓『戎狄』族群应当是下一历史阶段里从华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华夏与戎狄在血缘上本亦同源。」
  2. ^ 林沄《戎狄非胡论》
  3. ^ 《史記·匈奴列傳》「申侯怒而與犬戎共攻殺周幽王于驪山之下,遂取周之焦穫,而居于涇渭之閒,侵暴中國。秦襄公救周,於是周平王去酆鄗而東徙雒邑。」
  4. ^ 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國(中國史卷二)》,台灣:三民書局,1992年二版。
  5. ^ 黃烈《中國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6. ^ 剪伯贊《先秦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