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琅和费环形山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夫琅和费环形山
月球轨道器4号拍摄的西向斜视图
坐标39°31′S 59°04′E / 39.52°S 59.06°E / -39.52; 59.06
直径57.8公里
深度2.45公里
余经日出时302°
命名来源约瑟夫·冯·夫琅和费

夫琅和费环形山(Fraunhofer)是月球正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德国物理学家光学大师约瑟夫·冯·夫琅和费(1787年-1826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描述

[编辑]
夫琅和费环形山的周边,月球正面区域图[2]
夫琅和费环形山,月球轨道器4号拍摄。

该陨坑北面靠近环壁平原-弗内留斯环形山、东南偏南毗邻维加环形山马利特环形山位于它的西南偏南、西南偏西则坐落了扬环形山[3]

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39°31′S 59°04′E / 39.52°S 59.06°E / -39.52; 59.06,直径57.8公里[4],深度2.45公里[5]

夫琅和费环形山外观呈圆形状,坑壁已受到一些小型撞击的侵蚀,其中西北壁横跨了卫星坑夫琅和费 V并部分延伸至它的内侧壁,而北侧壁也覆盖了二座更小的撞击坑,坑壁其余部分相对较为完整,沿内侧壁分布有一些细小的陨坑。该陨坑侧壁平均高出周边地形1190米[1],内部容积约为2791立方千米[1]。碗状的坑底较为平坦,散布有少量的微型坑,南部坑底三分之二地表的反照率比北部略低,可能该部分坑底已被熔岩覆盖和抹平。

卫星陨石坑

[编辑]

按惯例,最靠近夫琅和费环形山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它的中心点旁边。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
夫琅和费 纬度 经度 直径
A 39.58° S 61.61° E 29.17公里
B 41.93° S 67.31° E 33.08公里
C 43.02° S 64.63° E 36.66公里
D 43.16° S 68.78° E 24.99公里
E 43.20° S 61.57° E 44.73公里
F 41.76° S 59.77° E 15.92公里
G 38.51° S 58.38° E 10.61公里
H 40.876° S 61.57° E 42.77公里
J 42.31° S 63.41° E 62.94公里
K 42.56° S 69.42° E 17.20公里
L 42.10° S 68.88° E 9.00公里
M 40.89° S 65.41° E 22.41公里
N 40.91° S 64.07° E 12.59公里
R 43.51° S 68.63° E 12.52公里
S 43.11° S 69.83° E 13.28公里
T 37.89° S 55.64° E 8.12公里
U 40.27° S 65.17° E 22.84公里
V 39.00° S 58.02° E 23.79公里
W 39.36° S 62.77° E 19.45公里
X 39.72° S 60.57° E 5.75公里
Y 40.13° S 62.81° E 13.23公里
Z 39.92° S 63.84° E 14.10公里
  • 卫星坑"夫琅和费 C"、"夫琅和费 E"和"夫琅和费 J"约形成于酒海纪[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Map of the visible side of the Moon. (PDF).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1-13). 
  3. ^ Crater Fraunhofer on LAC-115 map. (PDF).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13). 
  4.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5. ^ John E. Westfall's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另请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