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廟 (長崎)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崎孔子廟中國歷代博物館
孔廟大成殿
概要
類型孔庙
建築風格中國建築陵墓閩南傳統建築
归类孔廟
地址〒850-0918
長崎県長崎市大浦町10-36
坐标32°44′08″N 129°52′22″E / 32.73549°N 129.872695°E / 32.73549; 129.872695
起造明治26年2月(1893年2月)
竣工日明治26年11月(1893年11月)
翻新昭和42年(1967年)
附属長崎中國歷史博物館
网站
nagasaki-koushibyou.com
地圖
地图

孔子廟(日语:長崎孔子廟ながさきこうしびょう Nagasaki Kōshibyō)是日本長崎縣長崎市的一座孔廟,建於1893年,1967年重修,為中式建築。1983年起設有中國歷代博物館,裡面展出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文物。

現存建築有黌門、欞星門、儀門、兩廡七十二賢人像、大成殿。每年9月最後的星期六有祭孔儀式。

沿革

[编辑]

史建於明治25年(1892年)的長崎孔廟,其興建緣由,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三百餘年前江戶時代正保4年(1647年),如下列。

正保四年(1647年),江戶時代本草草藥學者向井元升日语向井元升むかい げんしょう Mukai Genshō)於長崎興善町創建長崎聖堂孔子廟。

正德五年(1717年),孔廟遷址至馬場鄉錢座馬場郷銭座ばばごうぜんざ Baba gō Zenza

安政六年(1859年),孔廟主事(向井元升後人)開辦學堂,廣招長崎域内學徒。

明治四年(1871年),日本中央政府改革教育體系,各加官署、財閥開辦的私塾一概廢除,孔廟成了向井家族私有財產。

明治廿五年(1892年),孔廟遷至今址大浦乙三二番地,此後再無變動。

明治廿六年(1893年),孔廟動工於二月;越十一月竣工

明治三十九年(1905年),孔廟開辦「華僑時中小學校」,提供小學完整教育體系。此後孔廟置福建、廣東、三江等華僑同鄉會管理,並獲日本官方長崎地方政府清廷認可。

昭和九年(1934年),華僑同鄉會將孔廟管理權捐予「長崎天主堂」。

昭和三十四年(1959年),長崎天主堂遭拆除,孔廟原「杏極門」移至東明山興福寺處。

昭和四十二年(1967年),孔廟理事主建築修繕,「華僑時中小學校」搬遷至孔廟前的新址。

昭和五十八年(1983年),孔廟理事設「中國歷代博物館」。

昭和六十三年(1988年),由於學生人數劇減,「長崎華僑時中小学校」閉校。孔廟理事會新設「長崎時中語學院」。

平成二年(1990年),中國歷代博物館新設「北京故宮博物院展覽館」,並與故宮合作借出文物以作展示。

平成廿三年(2011年),長崎燈會舉行於此。

平成廿四年(2012年),長崎孔廟檔案館設於博物館第三樓。

平成廿五年(2013年),博物館二樓改造為中國古代文物展廳。

平成廿六年(2014年),設公益財團法人長崎孔廟中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