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氏评论报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密勒氏评论报》(英語:The China Weekly Review)是中国的一份已经不存在的英文报纸。
简介
[编辑]《密勒氏评论报》1917年6月9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驻远东记者托马斯·密勒,1919年起由约翰·本杰明·鲍威尔担任主笔和发行人。
报纸最初的英文名称是“Millard's Review of the Far East”(直译为“密勒氏远东评论”),1922年更名为“The Far East Weekly Review”(“远东每周评论”),1923年更名为“The China Weekly Review”(“中国每周评论”),1950年又更名为“China Monthly Review”(“中国每月评论”);中文名称则一直沿用“密勒氏评论报”[1]。
《密勒氏评论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奉行独立办报方针,以敢于批评时局为特色,主张中国应保持独立自主,反对列强干涉,更在当时大胆刊登毛泽东的生平及介绍中共根据地的文章。主编鲍威尔更曾多次亲赴新闻现场采访,并曾采访过吴佩孚、冯玉祥和张作霖等中国政要,甚至曾亲身经历临城劫车案并在被扣押期间坚持撰稿。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密勒氏评论报》遭查封,鲍威尔被日军逮捕,遭受酷刑,导致双腿残疾。1943年,鲍威尔作为交换战俘被遣返美国,1947年逝世[2]。
中国抗日战争结束之后,1945年10月20日,《密勒氏评论报》复刊,鲍威尔的儿子约翰·威廉·鲍威尔(小鲍威尔)及夫人接手了报纸。复刊后的《密勒氏评论报》仍坚持批评时局,反对国民政府的专制腐败。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密勒氏评论报》继续出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密勒氏评论报》成为唯一仍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的美资媒体。1950年,《密勒氏评论报》改为月刊。因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国共产党,以及在朝鲜战争期间报道美军的负面新闻,西方多国对《密勒氏评论报》实行禁运,报社难以为继,最终于1953年6月停刊,小鲍威尔夫妇回到美国。当时正值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期,小鲍威尔夫妇及《密勒氏评论报》副主编朱里安·舒曼遭到美国司法部门调查,最终于1961年因证据不足撤销起诉。[3]
以鲍威尔为代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出身的众多派驻远东的美国记者,后来被称为“密苏里帮”(Missouri Mafia)或“密苏里新闻帮”(Missouri News Colony)[4]。“密苏里帮”中许多成员许多都曾在《密勒氏评论报》工作[2],如撰写了《西行漫记》的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的首份工作便是在《密勒氏评论报》担任助理编辑[5]。
参考资料
[编辑]另見
[编辑]- 《密勒氏评论报》 : 美国在华专业报人与报格 (1917-1953)(Millard's Review : a reflection of American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in China (1917-1953)),鄭保國著,北京市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ISBN︰978730129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