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马歇尔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2年8月5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Translated page}} 标签。 |
巴里·马歇尔 Barry Marshall | |
---|---|
出生 | (1951-09-30) 1951年9月30日(73歲) 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亚州卡尔古利 |
公民权 | 澳大利亞 |
知名于 | 发现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
奖项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5年)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醫學、微生物學 |
机构 | 西澳大學 維吉尼亞大學[1] |
巴里·詹姆斯·马歇尔(英語:Barry James Marshall,1951年9月30日—),出生于澳洲西部城市卡尔古利,是西澳大學临床微生物学教授。他的主要成就是证明了幽门螺旋杆菌是造成大多数胃溃疡和胃炎的原因,並因此在2005年得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在此之前醫學界普遍认为胃溃疡主要是因压力、刺激性食物以及胃酸过多所引起的。
生平
[编辑]马歇尔于1974年在西澳大学获得医学本科学位。1981年在皇家佩思医院做内科医学研究生时遇到了一位对胃炎感兴趣的病理学家罗宾·沃伦,他们一起研究了与胃炎一起出现的螺旋杆菌。1982年,他们做出了幽门螺旋杆菌的初始培养体,并发展了关于胃溃疡与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假说。
幽门螺旋杆菌假说在刚刚提出时被科学家和医生们嘲笑,他们不相信会有细菌能生活在酸性很强的胃里面。为了让人们注意到这个理论,马歇尔服用了试管里面的细菌并且在不久后罹患胃溃疡,而后使用抗生素治愈了胃溃疡。1984年,在弗里曼特尔医院,马歇尔教授完成了幽门螺旋杆菌与胃溃疡之间的柯霍假設。此后,他一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做研究,直至1997年返回澳大利亚。自1998年至2003年,马歇尔教授在西澳大利亚大学主持伯内特研究補助金项目。[2]
2005年,卡罗琳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马歇尔博士和他的长期合作伙伴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它们在胃炎和胃溃疡中的作用”。马歇尔教授目前仍在研究幽门螺旋杆菌,并在西澳大利亚大学管理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获得荣誉
[编辑]- 1995年获美国阿尔波特·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 1996年获Gairdner基金会国际奖(1996)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来源
[编辑]- Marshall BJ. 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us on gastric epithelium in active chronic gastritis. Lancet 1983;1((8336):1273-1275. PMID 6134060.
- Marshall BJ, Warren JR. 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 in the stomach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ation. Lancet 1984;1(8390):1311-1315. PMID 6145023.
- http://www.vianet.net.au/~bjmrshll/features2.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ttp://www.usnews.com/usnews/doubleissue/heroes/marshall.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Helicobacter pylori Research Labora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获得者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1901年-1925年 | |
---|---|
1926年-1950年 | 1926年:菲比格 / 1927年:瓦格纳-尧雷格 / 1928年:尼科勒 / 1929年:艾克曼、霍普金斯 / 1930年:兰德施泰纳 / 1931年:瓦尔堡 / 1932年:谢灵顿、阿德里安 / 1933年:摩尔根 / 1934年:惠普爾、邁諾特、莫菲 / 1935年:斯佩曼 / 1936年:戴尔、勒维 / 1937年:圣捷尔吉 / 1938年:海门斯 / 1939年:多馬克 / 1943年:達姆、多伊西 / 1944年:厄爾蘭格、加塞 / 1945年:弗莱明、柴恩、弗洛里 / 1946年:馬勒 / 1947年:科里、G·科里、奥赛 / 1948年:穆勒 / 1949年:赫斯、莫尼斯 / 1950年:肯德尔、赖希施泰因、亨奇 |
1951年-1975年 | 1951年:泰累尔 / 1952年:瓦克斯曼 / 1953年:克雷布斯、李普曼 / 1954年:恩德斯、韦勒、罗宾斯 / 1955年:特奥雷尔 / 1956年:考南德、福斯曼、理查兹 / 1957年:博韦 / 1958年:比德尔、塔特姆、莱德伯格 / 1959年:奥乔亚、科恩伯格 / 1960年:伯内特、梅达沃 / 1961年:贝凯希 / 1962年:克里克、沃森、威尔金斯 / 1963年:埃克爾斯、霍奇金、赫胥黎 / 1964年:布洛赫、吕嫩 / 1965年:賈克柏、利沃夫、莫諾 / 1966年:勞斯、哈金斯 / 1967年:格拉尼特、哈特蘭、沃尔德 / 1968年:霍利、科拉纳、尼伦伯格 / 1969年:德爾布呂克、赫希、盧瑞亞 / 1970年:卡茨、奥伊勒、阿克塞尔罗德 / 1971年:萨瑟兰 / 1972年:埃德爾曼、波特 / 1973年:弗里希、洛伦兹、廷贝亨 / 1974年:克勞德、迪夫、帕拉德 / 1975年:巴尔的摩、杜尔贝科、特明 |
1976年-2000年 | 1976年:布隆伯格、盖杜谢克 / 1977年:吉耶曼、沙利、耶洛 / 1978年:亞伯、内森斯、史密斯 / 1979年:科马克、豪斯费尔德 / 1980年:贝纳塞拉夫、多塞、斯内尔 / 1981年:斯佩里、休伯爾、威泽尔 / 1982年:伯格斯特龍、薩米爾松、范恩 / 1983年:麦克林托克 / 1984年:傑尼、克勒、米爾斯坦 / 1985年:布朗、戈爾茨坦 / 1986年:科恩、列维-蒙塔尔奇尼 / 1987年:利根川進 / 1988年:布拉克、埃利恩、希欽斯 / 1989年:毕晓普、瓦慕斯 / 1990年:默里、托马斯 / 1991年:內爾、薩克曼 / 1992年:费希尔、克雷布斯 / 1993年:羅伯茨、夏普 / 1994年:吉爾曼、羅德貝爾 / 1995年:路易斯、纽斯林-沃尔哈德、威斯喬斯 / 1996年:杜赫提、辛克納吉 / 1997年:布魯希納 / 1998年:佛契哥特、伊格纳罗、慕拉德 / 1999年:布洛伯爾 / 2000年:卡爾森、格林加德、坎德爾 |
2001年-至今 | 2001年:哈特韦尔、亨特、纳斯 / 2002年:布伦纳、霍维茨、苏尔斯顿 / 2003年:劳特伯、曼斯菲尔德 / 2004年:阿克塞尔、巴克 / 2005年:馬歇爾、沃倫 / 2006年:法厄、梅洛 / 2007年:卡佩奇、埃文斯、史密西斯 / 2008年:豪森、巴尔-西诺西、蒙塔尼耶 / 2009年:布莱克本、格雷德、绍斯塔克 / 2010年:爱德华兹 / 2011年:博伊特勒、奥夫曼、斯坦曼 / 2012年:格登、山中伸彌 / 2013年:罗思曼、谢克曼、聚德霍夫 / 2014年:奥基夫、莫泽夫人、莫泽 / 2015年:坎贝尔、大村智、屠呦呦 / 2016年:大隅良典 / 2017年:霍爾、羅斯巴什、揚 / 2018年:艾利森、本庶佑 / 2019年:凱林、拉特克利夫、塞門扎 / 2020年:奥尔特、霍顿、赖斯 / 2021年:朱利葉斯、帕塔普蒂安 / 2022年:佩博 / 2023年:考里科、韦斯曼 / 2024年:安布罗斯、鲁夫昆 |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4年、1922年、1926年、1938年、1943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