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琴臺之戰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彈琴臺之戰 | |||||||
---|---|---|---|---|---|---|---|
萬曆朝鮮之役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朝鮮王朝 | 豐臣政權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三道都巡察使申砬 † 忠清道巡察使李鎰 忠淸道防禦使邊璣 † 忠州牧使李宗張 † 前義州牧使金汝岉 † 慶尚左道兵馬節度使李薲 忠州從事朴安民 † | 攝津守小西行長(番隊長) 對馬守宗義智 肥前守松浦鎮信 修理大夫有馬晴信 丹後守大村喜前 大和守五島純玄 | ||||||
兵力 | |||||||
約8,000人 | 18,700人 | ||||||
伤亡与损失 | |||||||
3,000~7,000人陣亡 | 1,500人陣亡 |
彈琴臺之戰,又稱忠州之戰,是第一次朝鮮之役初期的一場戰鬥,發生在萬曆二十年/文祿元年(1592年)的陰曆四月二十八日。
朝鮮宣祖得知李鎰在尚州戰敗的消息後,任命左議政金命元為都元帥,坐鎮漢城;又將鎮守北部邊境的北道兵馬節度使申砬調往南方防禦。申砬曾在對女真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此時朝鮮宣祖已將全部的希望都放在申砬的身上。在申砬離開漢城的時候,宣祖把自己佩劍賜予了他,調動禁軍,並招募了不少弓箭手。
申砬的部下建議在慶尚道和忠清道交界的要塞鳥嶺遏制日軍的進兵,但申砬認為駐守鳥嶺無法遏制日軍,因此拒絕採納這個建議,決定在忠州附近的平原上交戰。
在得知日軍的迫近之後,申砬在忠州附近的彈琴臺佈置騎兵,背靠漢江,希望通過背水之陣來激勵朝鮮騎兵的士氣,而後使用騎兵迅速衝破日軍的火繩槍陣地。但申砬忽略了朝鮮軍裝備落後、日軍裝備優良這一點。朝鮮軍使用弓箭,而日軍使用火繩槍,因此朝鮮軍很難取勝。
廿七日,一名朝鮮士兵發現敵人,並報告申砬。但申砬認為他擾亂軍心,當即斬首示眾。而此時日軍將領小西行長偵知朝鮮軍的戰略後,當即決定對忠州的朝鮮軍發起攻擊。
廿八日,小西行長派有馬晴信、大村喜前、五島純玄率3700人偷襲忠州城。其餘日軍突襲彈琴臺;由小西行長率領7000人,對彈琴臺的朝鮮軍發起正面攻擊;宗義智、松浦鎮信分別率領3000人,沿著漢江江岸對朝鮮軍進行夾擊。
小西行長的正面部隊偃旗息鼓,其行跡被彈琴臺的樹木擋住,故而朝鮮軍難以發現。等到朝鮮軍發現時為時已晚,三路日軍已對朝鮮軍完成包圍。
申砬下令朝鮮騎兵衝擊日軍陣地,許多日軍士兵陣亡。三路日軍使用火繩槍對朝鮮軍進行猛烈射擊,並使用太刀奮勇向前。朝鮮軍戰心頓失,許多朝鮮騎兵跳入漢江被溺死。申砬奮力殺出重圍,逃往忠州城下,但發現忠州城已被日軍佔領,自感愧對宣祖,便自殺身亡。
宣祖得知朝鮮軍在忠州彈琴臺戰敗之後,對戰事徹底失望,帶著王族、大臣前往平壤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