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周惕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惠周惕
《清代學者象傳》第二集之惠周惕像
清代學者象傳》第二集之惠周惕像
大清直隸密雲縣知縣
籍貫江蘇省蘇州府吳縣
族裔漢族
原名惠恕
字號字元龍,號硯谿
出生生年不詳
江蘇省吳縣
逝世卒年不詳
直隸密雲縣
親屬(子)惠士奇
(孫)惠棟
出身
  • 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科進士出身
著作
  • 《硯溪詩文集》、《易傳》、《詩說》

惠周惕(?—?),原名元龍硯谿[1]江南吴县人。清经学家。

生平

[编辑]

惠周惕早年隨徐枋汪琬游歷[2],“与当代名士交,秀水朱彝尊极称之”[3],康熙十七年(1678年)舉博學鴻儒科,因丁憂未參加。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選庶吉士,散館改直隸省密雲縣(今北京市)知县,卒於官。[4]

著作

[编辑]

惠周惕精于经学,乃吴派经学之後傳,督学田雯稱赞“其论采于六经,旁搜博取,疏通证明,虽一字一句必求所有而改其义类,晰其是非,盖有汉儒之博而非附会”[5]。著有《硯溪詩文集》及《易傳》二卷,《詩說》三卷。

後代

[编辑]

有子惠士奇、孙惠栋。惠氏三世傳經,周惕為其創始者。

注釋

[编辑]
  1. ^ 惠士奇《先府君行状》:“宅南有谿,方而窪,形如砚凹,俗名砚凹谿,故公自号砚谿。”又《惠氏宗谱》卷三《密云砚谿公传赞》:“世居东渚,渚南有谿,方而窪,形如砚,故自号砚谿。”
  2. ^ 《吴县志》:“少传家学,又从徐枋及汪琬游,究心经学。”
  3. ^ 江藩《汉学师承记》说:“研溪先生少传家学,又从徐枋、汪琬游,工诗古文词。既壮,于贫,遍游四方,与当代名士交,秀水朱彝尊极称之,文名益著。”
  4. ^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惠周惕,字元龍,原名恕,吳縣人。父有聲,以九經教授鄉里,與徐枋善。周惕少從枋遊,又曾受業于汪琬。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儒科,丁憂,不與試。三十年,成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密雲縣知縣,有善政,卒於官。周惕邃於經學,為文章有榘度,著有易傳、春秋三禮問及硯谿詩文集。其詩說二卷,謂大、小雅以音別,不以政別。謂正雅、變雅美刺錯陳,不必分六月以上為正、六月以下為變;文王以下為正、民勞以下為變。謂二南二十六篇,皆房中之樂,不必泥其所指何人。謂天子諸侯均得有頌,魯頌非僭。其言並有依據。清二百餘年談漢儒之學者,必以東吳惠氏為首。惠氏三世傳經,周惕其創始者也。
  5. ^ 《研溪先生〈诗说〉序》,见《璜川吴氏经学丛书》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481》,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编辑]
  • 《惠氏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