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纪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方纪(1919年—1998年4月29日),原名冯骥,笔名公羊子,男,河北束鹿人,中国作家。著有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和诗歌集,以及《长江行》《到金沙江去》《三峡之秋》等散文,其中《挥手之间》影响较大,其他作品有长诗《大江东去》《不尽长江滚滚来》、评论集《学剑集》等。[1][2][3][4]

生平

[编辑]

方纪1919年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殿式营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祖父,原是富农,后逐渐没落,降为中农,抗囚战争中,以村农会主席的身份,遭日军杀害。他的母亲是他外祖母的独生女儿。外祖母虽是农村妇女,但很会讲故事,童年的方纪经常听外祖母讲一些民间故事与自身经历,发生了对文艺的爱好。1931年,方纪考入辛集中学,到1934年毕业。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方纪曾参加中学生的请愿游行,受到了抗日爱国的启蒙教育。

1934年夏秋之间,方纪来到了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北平,先在一家商店当学徒,后因反对卖日货而被解雇。失业后曾给《益世报》写稿,后由曹盼之介绍到北京大学历史系做旁听生,此后又对文学发生了兴趣,想走一条文学救国之路。魏伯魏东明牧风等共同集资,先后创办了《泡沫》、《浪花》两个文艺刊物,宣传抗日主张。方纪参加了这两个刊物的工作与撰稿,并参加了北平地区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天津市民游行,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随后,又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夏,方纪接受组织派遣,回到家乡束鹿县,在党的地下直南特委里工作,他的外祖母家就成了当时直南特委的一个据点。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奉命南下,在武汉重庆等地,曾与周恩来接触。1939年,方纪由重庆转入延安,进行短期学习后,初任陕北公学教师,后到“文抗”与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1942年进中央党校,最后到《解放日报》担任编辑。在此期间,他曾多次听毛泽东的讲演,并参加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的延安文艺整风。毛泽东还曾亲自修改和增补了方纪为党校三部的墙报所写的文章。

1945年秋,抗战胜利,方纪先到承德,—面担任热河省文联副主席,一面参加土改工作团,后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记者。张家口撤退后,他又先后被调到冀中区党委宣传部、贸中文联以及《冀中导报》等处工作。1949年1月15日天津被中共占领,方纪历任《天津日报》副刊部部长、中苏友好协会总干事、文化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等职务。文化大革命中,方纪被说成胡风分子、周扬死党、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投入监狱,导致残疾。[5]

创作

[编辑]

方纪的小说,现存的不足30万字;写作时间自1942年开始,1958年就结束了。另有长篇《同时代人》因文革抄家而遗失。他的小说曾长期遭到批判,如发表于《人民文学》的《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吧》(1950)因描写了农村姑娘和青年共产党员大群的爱情,被称作“宣扬爱情至上”。发表于《收获》的《来访者》(1958)描写大学毕业生康敏夫,爱上了一个唱大鼓书的女演员,把她当成了个人的私有财产,在精神上折磨她,逼她抛开自己的艺术事业,这个女演员最后不得不和他决裂,他自己终于也落了个极不光彩的下场。这篇小说遭到姚文元等人点名批判,说它表现了对新社会的“控诉”。他1956年后所写的其他小说还包括《园中》、《晚餐》、《开会前》等。

方纪的散文代表作《挥手之间》,记录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颂扬领袖与群众的关系。它是在《来访者》遭批判不久后的产物。另一篇散文《到金沙江去》约4万字,共分12节,是一片游记,歌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统一。孙犁曾评价方纪的散文说:“他的文章,不拘一格,文无定法,有时甚至文无定见。他常常是党之所需,时之所尚,意之所适,情之所钟,就执笔为文,洋洋洒洒。”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王庆生主编; 刘炳泽, 张皓, 陈其光副主编. 中国当代文学辞典. 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96. 
  2. ^ 刘建业主编; 李良志, 陈之中副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 
  3. ^ 周家珍编著. 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3628320. 
  4. ^ 中国名人研究院编; 异天, 戈德主编. 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5. ^ 黄泽新,楚大江.天津小说十八家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0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