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的主題是一度名为
晋平郡的
晋安郡。关于南朝史书记载百济在中国东北辽西地区建立的
晋平郡,請見「
晋平郡」。
晋安郡,中国古代的郡。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建安郡置晋安郡,治所在侯官县(今福建省福州市)。属扬州。下辖八县:原丰县、新罗县、宛平县、同安县、侯官县、罗江县、晋安县、温麻县。东晋属江州。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东部及南部。
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改晋安郡为晋平郡。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复改晋平郡為晋安郡。梁天监后先后分置梁安郡、南安郡,辖境缩小,仅有今福建省东部地区,此时晋安县(治今泉州南安丰州镇)已属南安郡,不属于晋安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晉安郡,其地屬泉州(711年之前的泉州指的是福州,与今泉州(时武荣州)不同)。[1]
- 林祿,字世蔭,黃門侍郎,晉明帝三年(325年)奉命出守晉安郡,(357年)於晉安辭世,為晉的五朝元老,晉太宗追封為晉安王
- 張茂度,吳郡吳人,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因受盧循符書、供其調役而被免官。[4]
- 張暢,字少微,吳郡吳人,宋文帝時在任。[5]
- 沈雲子,吳興武康人,宋文帝時在任。[6]
- 范縝,字子真,南鄉舞陰人,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到四年(505年)在任。[17]
- 劉鬷,沛國相人,梁武帝天監初出任,天監五年(506年)改為內史。[18]
- 陳羽,晉安侯官人,梁元帝承聖元年(552年)由太守改稱,梁敬帝紹泰元年(555年)改為太守。[24]
晉安國(454年—460年)|食邑3000戶[26] |
以討鲁爽之功封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安郡开国公 | (巴东郡)忠烈公 | 柳元景 | 454年—460年 | |
改封巴东郡开国公 |
晉安國(460年—466年)丨食邑2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安郡王 | | 劉子勳 | 460年—466年 | 宋孝武帝第三子 |
即皇帝位,國除 |
晉平國(468年—471年)丨食邑3000戶 |
由山阳郡王改封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平郡王 | 剌王 | 劉休祐 | 468年—471年 | 宋文帝第十三子 |
伏誅,國除 |
晉安國(482年—494年)丨食邑2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安郡王 | | 蕭子懋 | 482年—494年 | 齊武帝第七子 |
伏誅,國除 |
晉安國(494年—502年)丨食邑3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安郡王 | | 蕭寶義 | 494年—502年 | 齊明帝長子 |
梁受禪,國除 |
晉安國(506年—531年)|食邑8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安郡王 | | 蕭綱 | 506年—531年 | 梁武帝第三子 |
立為皇太子,國除 |
晉安國(552年—555年)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安郡王 | | 蕭方智 | 552年—555年 | 梁元帝第九子 |
即皇帝位,國除 |
晉安國(565年—589年)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安郡王 | | 陳伯恭 | 565年—589年 | 陳文帝第六子 |
陳亡,國除 |
- ^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 ^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 ^ 《宋書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 ^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 ^ 《宋書 卷五十九 列傳第十九》
- ^ 《宋書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 ^ 《宋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 ^ 8.0 8.1 《宋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 ^ 《南齊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 ^ 《南齊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 ^ 《南齊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 ^ 《宋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 ^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 ^ 《南齊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 ^ 15.0 15.1 《梁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 ^ 《梁書 卷五十 列傳第四十四》
- ^ 《梁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二九》
- ^ 《梁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七》
- ^ 《梁書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四》
- ^ 《梁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九》
- ^ 《梁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三》
- ^ 《梁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六》
- ^ 《梁書 卷十五 列傳第九》
-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陳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 ^ 《梁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
- ^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东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广运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