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流機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語音學中,氣流機制是指在聲道中產生氣流的方法。氣流機制也是言語產生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而另外兩者則分別是發聲(描述聲波通過準週期性振動產生某些聲音的過程)和调音(描述發音器官如何製造出語音)。[1]:14

能夠產生氣流的器官被稱為氣流發聲器官initiator),在口語人類語言中有三組氣流發聲器官:

事實上,臉頰也可產生氣流(在VoQS英语Voice Quality Symbols中標記為{ↀ}),但沒有任何語言以此方式發音。

在喉切除手術之後,食道也可作為氣流發聲器官(VoQS中{Œ}表示普通食道發聲、{Ю}表示氣管-食管發聲)。

撞擊式輔音(Percussive consonants)發聲時則完全不需要任何氣流機制。[2]

氣流機制的類型

[编辑]

隔膜、聲門及舌頭皆可以通過提高或降低壓力以產生氣流。這些壓力變化通常可以對應於向外和向內的氣流,術語上分別被稱作外呼音(egressive)與內吸音(ingressive)。在以下這六個由此產生的氣流機制中,有四種在世界各地被發現:

肺部氣流發聲

[编辑]

聲門氣流發聲

[编辑]

舌氣流發聲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朱晓农. 语音学. 商务印书馆. 2010. ISBN 9787100066815. 
  2. ^ Pike, Kenneth. Phonetics. Michigan. 1943: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