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特·张伯伦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個人資料 | |
---|---|
出生 | 1936年8月21日 美国賓夕凡尼亞州費城 |
逝世 | 1999年10月12日 美国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 (63歲)
國籍 | 美国 |
登錄身高 | 7英尺1英寸(216厘米) |
登錄體重 | 275磅(125公斤) |
職業資料 | |
大學 | 堪薩斯大學 |
NBA選秀 | 1959年 / 地域指名 |
被费城勇士隊選中 | |
職業生涯 | 1959年至1973年 |
位置 | 中鋒 |
號碼 | 13 |
教練生涯 | 1973–1974 |
生涯歷史 | |
球員時期: | |
1958–1959 | 哈林籃球隊 |
1959–1965 | 費城勇士 |
1965–1968 | 費城76人 |
1968–1973 | 洛杉磯湖人 |
教練時期: | |
1973–1974 | 聖地牙哥征服者隊 |
生涯焦點與獎項 | |
| |
生涯數據 | |
得分 | 31,419 (平均每場30.1分) |
篮板 | 23,924 (平均每場22.9個) |
助攻 | 4,643 (平均每場4.4次) |
NBA.com上的資料 | |
Basketball-Reference.com上的資料 | |
篮球名人堂 | |
大学篮球名人堂 于2006年入选 |
威爾顿·諾曼·張伯倫(英語:Wilton Norman Chamberlain,/ˈtʃeɪmbərlɪn/;1936年8月21日—1999年10月12日),美国NBA聯盟前職業籃球運動員,傳奇中鋒,被許多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世人稱之「籃球皇帝」。在1959-1973年先後替費城勇士(現為金州勇士隊)、費城76人及洛杉磯湖人效力,張伯倫在NBA史上是一個神話級的球員,在他的時代擁有絕對的統治力,手掌異常巨大,卻常常使用他自創的「下手挑籃」(The Big Dipper Finger Roll),到80年代才被佐治·格文發揚光大。他主要的對手是比尔·拉塞尔。在職業生涯142次和拉塞尔對位的比賽中,张伯伦在數據上佔優(場均28.7分、28.7個籃板,而拉塞尔的數據則是14.5分、23.7個籃板)。NBA有許多的規則因為張伯倫的統治力而被設立。他最主要的幾個數據里程碑為單場100分、單場55籃板以及單季場均50.4分。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張伯倫的籃球生涯,幾乎可與NBA歷史紀錄劃上等號,他甫出道便以37.6分的平均得分拿下新秀年的得分王榮銜,並隨後連續七次奪得得分王、十一次籃板王、一次助攻王和兩次總冠軍,生涯平均30.1分、22.9籃板及4.4次助攻。其中在1961-62年球季,他出賽八十場共攻下4029分,平均每場50.4分,同時在該季對纽约尼克斯的賽事得到100分,成為NBA史上單場最高得分紀錄保持者。他的籃球天賦驚人,當時全NBA僅有比爾·羅素可以與之相比,但是他與卡里姆·阿卜杜勒-賈巴爾 (Kareem Abdul-Jabbar)之間曾有過節,贾巴尔在自傳中把兩人的書信公開。
後NBA生涯時期
[编辑]1967年他创下了职业生涯新高的36次罚球紀錄。
張伯倫與羅素的競爭
[编辑]除了得分以外,張伯倫在職業生涯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與宿敵比尔·拉塞尔的對決,兩人曾八次在季後賽碰面,雖然張伯倫的攻守數據較佳,可是只從羅素手中贏得一次勝利。
規則改變
[编辑]張伯倫對籃球運動的影響力可謂極之深遠,由於他在場上的攻守能力太過強大,聯盟不得不為他設下限制,包括擴大球場的禁區範圍、設下籃上干擾和罰球規則(即罰球不准扣籃)的改變等等,避免他一個人輕易統治賽場。
成就/榮譽
[编辑]NBA成就
[编辑]- 2次NBA總冠軍:1967、1972
- 4次NBA最有價值球員:1960、1966、1967、1968
- 1次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1972
- NBA明星賽MVP:1960
- NBA最佳新秀:1960
- 10次NBA最佳陣容
- NBA第一陣容:1960、1961、1962、1964、1966、1967、1968
- NBA第二陣容:1963、1965、1972
- 2次NBA最佳防守陣容:
- NBA防守第一陣容:1972、1973
- NBA名人堂:1978
- NBA50大巨星:1996
- NBA75大巨星:2022
NBA生涯紀錄
[编辑]- 生涯總得分排行榜第七(31419分)
- 生涯總籃板排行榜第一(23924個)
- 單場得分第一(1962年3月2日,100分)
- 單季總得分第一(1961-62年,4029分)
- 單季平均得分第一(1961-62年,50.4分)
- 單場籃板第一(1960年11月24日,55個)
- 單季總籃板第一(1960-61年,2149個)
- 單季平均籃板第一(1960-61年,27.2個)
- 连续2个赛季总篮板2000+,NBA历史唯一
- 史上中鋒單季總助攻第一(1967-68年,702次)
- 單季總出場時間第一(1961-62年,3882分鐘)
- 單季平均出場時間第一(1961-62年,48.5分鐘)
- 單季最多場70分以上的比賽(1961-62年,3場)
- 單季最多場50分以上的比賽(1961-62年,45場)
- 單季最多場40分以上的比賽(1961-62年,63場)
- 生涯最多場70分以上的比賽(6場)
- 生涯最多場60分以上的比賽(32場)
- 生涯最多場50分以上的比賽(118場)
- 生涯最多場40分以上的比賽(271場)
- 連續4場60分以上的比賽(1961-62年,分別是67分、65分、61分、100分)
- 連續7場50分以上的比賽(1961-62年)
- 連續14場40分以上的比賽(2次,1961-62年)
- 連續65場30分以上的比賽(1961-62年)
- 連續126場21分以上的比賽
- 8場比賽得分和籃板雙四十
- 124場比賽得分和籃板雙三十
- 新秀平均得分第一(1959-60年,37.6分)
- 新秀赛季2次50+40+的两双,NBA历史第一
- 新秀赛季4次40+40+的两双,NBA历史第一
- 新秀平均籃板第一(1959-60年,27.0個)
- 單季投籃命中率第一(1972-73年,72.7%)
- 史上第一位單場雙大三元:1968年2月2日單場22分25籃板21助攻
- 8个赛季PER效率值居联盟榜首,NBA历史第一
- 8次40+40+的两双,NBA历史唯一
- 职业生涯场均30+20+,NBA历史唯一
- 5次50+40+的两双,NBA历史第一
- 根據非正式統計,曾創下53分32籃板14助攻11抄截24阻攻的"五雙".
傳聞
[编辑]- 根據他自己的說法和20,000個女性發生性行為
職業生涯數據
[编辑]NBA例行賽數據統計
[编辑]賽季 | 球隊 | GP | GS | MPG | FG% | 3P% | FT% | RPG | APG | SPG | BPG | PPG | ||
---|---|---|---|---|---|---|---|---|---|---|---|---|---|---|
1959–60 | PHW | 72 | 46.4* | 46.1 | 58.2 | 27.0* | 2.3 | 37.6* | ||||||
1960–61 | PHW | 79* | 47.8* | 50.9* | 50.4 | 27.2‡ | 1.9 | 38.4* | ||||||
1961–62 | PHW | 80* | 48.5‡ | 50.6 | 61.3 | 25.7* | 2.4 | 50.4‡ | ||||||
1962–63 | SFW | 80* | 47.6* | 52.8* | 59.3 | 24.3* | 3.4 | 44.8* | ||||||
1963–64 | SFW | 80* | 46.1* | 52.4 | 53.1 | 22.3 | 5.0 | 36.9* | ||||||
1964–65 | SFW | 38 | 45.9 | 49.9* | 41.6 | 23.5 | 3.1 | 38.9* | ||||||
1964–65 | PHI | 35 | 44.5 | 52.8* | 52.6 | 22.3 | 3.8 | 30.1* | ||||||
1965–66 | PHI | 79 | 47.3* | 54.0* | 51.3 | 24.6* | 5.2 | 33.5* | ||||||
1966–67† | PHI | 81* | 45.5* | 68.3* | 44.1 | 24.2* | 7.8 | 24.1 | ||||||
1967–68 | PHI | 82 | 46.8* | 59.5* | 38.0 | 23.8* | 8.6* | 24.3 | ||||||
1968–69 | LAL | 81 | 45.3* | 58.3* | 44.6 | 21.1* | 4.5 | 20.5 | ||||||
1969–70 | LAL | 12 | 42.1 | 56.8 | 44.6 | 18.4 | 4.1 | 27.3 | ||||||
1970–71 | LAL | 82 | 44.3 | 54.5 | 53.8 | 18.2* | 4.3 | 20.7 | ||||||
1971–72† | LAL | 82 | 42.3 | 64.9* | 42.2 | 19.2* | 4.0 | 14.8 | ||||||
1972–73 | LAL | 82* | 43.2 | 72.7‡ | 51.0 | 18.6* | 4.5 | 13.2 | ||||||
生涯 | 1045 | 45.8‡ | 54.0 | 51.1 | 22.9 | 4.4 | 30.1 |
NBA季後賽數據統計
[编辑]賽季 | 球隊 | GP | GS | MPG | FG% | 3P% | FT% | RPG | APG | SPG | BPG | PPG |
---|---|---|---|---|---|---|---|---|---|---|---|---|
1959–60 | PHW | 9 | 46.1 | 49.6 | 44.5 | 25.8 | 2.1 | 33.2 | ||||
1960–61 | PHW | 3 | 48.0 | 48.9 | 55.3 | 23.0 | 2.0 | 37.0 | ||||
1961–62 | PHW | 12 | 48.0 | 46.7 | 63.6 | 26.6 | 3.1 | 35.0 | ||||
1963–64 | SFW | 12 | 46.5 | 54.3 | 47.5 | 25.2 | 3.3 | 34.7 | ||||
1964–65 | PHI | 11 | 48.7 | 53.0 | 55.9 | 27.2 | 4.4 | 29.3 | ||||
1965–66 | PHI | 5 | 48.0 | 50.9 | 41.2 | 30.2 | 3.0 | 28.0 | ||||
1966–67† | PHI | 15 | 47.9 | 57.9 | 38.8 | 29.1 | 9.0 | 21.7 | ||||
1967–68 | PHI | 13 | 48.5 | 53.4 | 38.0 | 24.7 | 6.5 | 23.7 | ||||
1968–69 | LAL | 18 | 46.2 | 54.5 | 39.2 | 24.7 | 2.6 | 13.9 | ||||
1969–70 | LAL | 18 | 47.3 | 54.9 | 40.6 | 22.2 | 4.5 | 22.1 | ||||
1970–71 | LAL | 12 | 46.2 | 45.5 | 51.5 | 20.2 | 4.4 | 18.3 | ||||
1971–72† | LAL | 15 | 46.9 | 56.3 | 49.2 | 21.0 | 3.3 | 14.7 | ||||
1972–73 | LAL | 17 | 47.1 | 55.2 | 50.0 | 22.5 | 3.5 | 10.4 | ||||
生涯 | 160 | 47.2‡ | 52.2 | 46.5 | 24.5 | 4.2 | 22.5 |
†代表該年度拿下總冠軍
‡代表為聯盟紀錄
逝世
[编辑]1999年10月12日,张伯伦因心臟衰竭在位于洛杉磯贝莱尔的家中去世。[來源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