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波尼法爵一世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9年9月9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Translated page}} 标签。 |
教宗 聖博義一世 Sanctus Bonifacius PP. I | |
---|---|
羅馬主教 | |
就任 | 418年12月28日 |
卸任 | 422年9月4日 |
前任 | 教宗佐西 |
繼任 | 教宗雷定一世 |
個人資料 | |
本名 | (不詳) |
出生 | (日期不詳) 羅馬 |
逝世 | 422年9月4日(422-09-04) 羅馬 |
參見其他以「博義」為名號的教宗 |
Pope Boniface I 的教宗敬稱 | |
---|---|
參考敬稱 | 教宗閣下 |
語體敬稱 | 教宗閣下 |
宗教敬稱 | 聖父 |
身後敬稱 | 聖人 |
教宗聖波尼法爵一世(拉丁語:Sanctus Bonifacius PP. I,原名不詳,?—422年)於418年12月28日至422年9月4日為教宗。他是希坡的圣奥斯定的同时代者,后者将其一些作品献给了他。
教宗佐西去世后,两派都推出了自己的教宗候选人,一位是博義一世,另一位是恩赖(Eulalius)。加拉·普拉西狄亚(Galla Placidia),西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三世的皇后,要求皇帝洪诺留(Honorius)干涉,而他发布诏书责成两人都离开罗马。在接下来的复活节时,恩赖回到该城以行洗礼并庆祝节日;当皇帝听闻此事后,恩赖被剥夺了品秩并被驱逐出罗马,在418年12月28日,博義一世成为了教宗。
博義一世继续与伯拉糾派对立,劝告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回复伊利里亚(Illyricum)至西方管辖权下,并捍卫圣座的权利。
參見
[编辑]譯名列表
[编辑]- 博义一世: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博义。
- 波尼法爵一世: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梵蒂岡廣播電台作波尼法爵。
- 卜尼法斯一世:《大英簡明百科知識庫》2005年版[永久失效連結]、中國大百科智慧藏[永久失效連結]、《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卜尼法斯。
- 朋尼非斯一世:國立編譯舘[永久失效連結]作朋尼非斯。
- 博尼法斯一世:《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卜尼法斯。
- 博尼費斯一世、博尼费斯一世:《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博尼費斯。
- 博尼費切一世、博尼费切一世:《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博尼費切。
天主教會職銜 | ||
---|---|---|
前任者: 教宗佐西 | 罗马主教 教宗 418年-422年 | 繼任者: 教宗雷定一世 |
| ||
1至4世紀 | ||
5至8世紀 | ||
9至12世紀 |
| |
13至16世紀 |
| |
17至20世紀 | ||
21世紀至今 | ||
綜述(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
---|---|---|
早期教会 | ||
君士坦丁大帝至 教宗額我略一世 | ||
中世纪前期 | ||
中世紀中期 | ||
中世紀後期 | ||
宗教改革 和反宗教改革 | ||
巴洛克时期 至法国大革命 | ||
修道制度及修会 | ||
教育和科学 | ||
近代传教事业 | ||
19世纪 |
| |
20世纪 |
| |
21世纪以來 | ||
各地天主教史 | ||
相关主题 | ||
童貞瑪利亞(英语:Veneration of Mary in the Catholic Church) | ||
---|---|---|
宗徒 | ||
总领天使 | ||
精修聖人 | ||
门徒 | ||
教會聖師 |
| |
四圣史 | ||
教父 |
| |
殉教者(英语:Christian martyrs) |
| |
以色列先祖 | ||
教宗 |
| |
聖經中的先知 |
| |
童貞女(英语:Virgin (titl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