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名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洋名泛指東亞人所取除本名以外用拉丁字母拼寫的名稱。[來源請求]一般分為另取和音譯兩種。

洋名包括英語人名,因為英文是最通行的第二語言國際語言,純粹源自英文的洋名並不多。

另取

[编辑]

音譯

[编辑]

由於東亞對外交流加強,而這些對外交流的人士不見得都熟悉英語,故也有大量人士使用自己本名的發音當英文名。除此之外,本國歷史人物的英文名也多用譯名。

中文名音譯

[编辑]

中國大陸

[编辑]
  • 將中文名的漢語拼音去音調,姓和名各為一個單詞。如,「歐陽修」讀音「Ōuyáng Xiū」音譯英文名作「Ouyang Xiu」。
  • 如果拼音中帶有「ü」的(如「」、「」),則其中的「ü」作「yu」(如「」作「Lyu」、「女」作「Nyu」)。如,「呂不韋」讀音「Lǚ Bùwéi」音譯英文名作「Lyu Buwei」(若情況容許也可能寫作「Lü Buwei」)。[1]

此譯法為中國大陸大部分人士所採用(少數民族除外),台灣自2009年起也有在推行此種譯法。

香港

[编辑]
  • 將中文名的通過港府粵拼轉寫,每個字獨自成詞或名中的各字可以連字號「-」相連(不一定要)。如,「吳卓羲」音譯英文名作「Ng Cheuk Hei」或「Ng Cheuk-hei」。

台灣

[编辑]

日文名音譯

[编辑]
  • 根據日文名的日語讀音以任一式(平文式训令式日本式)的羅馬字寫出,姓和名各為一個單詞。如,「濱崎步浜崎あゆみ」讀音「はまさきあゆみ」音譯英文名可作「Hamasaki Ayumi」或「Ayumi Hamasaki」等,可以自行選擇譯法。

另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2-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7). 

外部链接

[编辑]